![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51阅读理解型问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0735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51阅读理解型问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0735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51阅读理解型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51阅读理解型问题,共5页。
阅读理解型问题一、选择题1、(浙江杭州模拟16)按100分制60分及格来算,满分是150分的及格分是( ) A、60分 B、72分 C、90分 D、105分答案:C 二、填空题1、1、(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22)15、阅读下列方法:为了找出序列3、8、15、24、35、48、……的规律,我们有一种“因式分解法”。如下表:项123456……n值3815243548…… 分解因式: 1×3 1×8 1×15 1×24 1×35 1×48 2×4 3×5 2×12 5×7 2×244×6 3×16 4×12 6×8因此,我们得到第n项是n(n+2),请你利用上述方法,说出序列:0、5、12、21、32、45、……的第n项是 。答案:(n-1)(n+3)答案: 三、解答题1、(浙江杭州模拟16)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 “以数解形”;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即 “以形助数”。 如浙教版九上课本第109页作业题第2题:如图1,已知在△ABC中,∠ACB=900,CD⊥AB,D为垂足。易证得两个结论:(1)AC·BC = AB·CD (2)AC2= AD·AB(1)请你用数形结合的“以数解形”思想来解:如图2,已知在△ABC中(AC>BC),∠ACB=900,CD⊥AB,D为垂足, CM平分∠ACB,且BC、AC是方程x2-14x+48=0的两个根,求AD、MD的长。(2)请你用数形结合的“以形助数”思想来解: 设a、b、c、d都是正数,满足a:b=c:d,且a最大。求证:a+d>b+c(提示:不访设AB=a,CD=d,AC=b,BC=c,构造图1)答案:解:(1)显然,方程x2-14x+48=0的两根为6和8,·······························1分又AC>BC
∴AC=8,BC=6
由勾股定理AB=10
△ACD∽△ABC,得AC2= AD·AB
∴AD=6.4 -------------------------------2分
∵CM平分∠ACB
∴AM:MB=AC:CB
解得,AM=--------------------------------- 1分
∴MD=AD-AM=-----------------------------1分(2)解:不访设AB=a,CD=d,AC=b,BC=c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AB·CD=AC·BC
2AB·CD=2AC·BC -------------------------1分又勾股定理,得AB2=AC2+BC2
∴AB2+2AB·CD =AC2+BC2+2AC·BC(等式性质)
∴AB2+2AB·CD =(AC+BC)2----------------------1分∴AB2+2AB·CD+CD2 >(AC+BC)2--------------------2分∴(AB+CD) 2 >(AC+BC)2
又AB、CD、AC、BC均大于零
∴AB+CD>AC+BC即a+d>b+c--------------------1分 B组一、选择题[来源:学科网]1、(黄冈浠水模拟2)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记作n)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状况,它的计算公式:(x:家庭食品支出总额;y: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各种家庭类型的n如下表:家庭类型贫困温饱小康富裕nn>60%50%< n≤60%40%< n≤50%30%< n≤40%已知王先生居住地2008比2003食品价格上升了25%,该家庭在2008购买食品和2003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多支出2000元,并且y=2x+3600(单位:元),则该家庭2003属于 ( )A.贫困 B.温饱 C.小康 D.富裕答案:C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1.(安徽中考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P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将其长度伸长为OP0的2倍,得到线段OP1;再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OP1的2倍,得到线段OP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3,OP4,…,OPn(n为正整数)(1)求点P6的坐标;(2)求△P5OP6的面积;(3)我们规定:把点Pn(xn,yn)(n=0,1,2,3,…)的横坐标xn、纵坐标yn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xn|,| yn|)称之为点Pn的“绝对坐标”.根据图中点Pn的分布规律,请你猜想点Pn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 答案:(1)根据旋转规律,点P6落在y轴的负半轴,而点Pn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始终等于前一个点到原点距离的倍,故其坐标为P6(0,26),即P6(0,64);(2)由已知可得,△P0OP1∽△P1OP2∽…∽△Pn-1OPn.设P1(x1,y1),则y1=2sin45°=,∴S△P0OP1=×1×=,又,(3)由题意知,OP0旋转次之后回到x轴正半轴,在这次中,点Pn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平分线上或x轴或y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点Pn的坐标可分三类情况:令旋转次数为n, ①当n=8k或n=8k+4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落在x轴上,此时,点Pn的绝对坐标为(2n,0);②当n=8k+1或n=8k+3或n=8k+5或n=8k+7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落在各象限的平分线上,此时,点Pn的绝对坐标为(×2n,×2n),即(2n—1,2n—1);③当n=8k+2或n=8k+6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落在y轴上,此时,点Pn的绝对坐标为(0,2n). 2.(杭州上城区一模)观察与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在锐角△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过A作 AD⊥BC于D(如图),则sinB=,sinC=,即AD=csinB,AD=bsinC,于是csinB=bsinC,即.同理有:,,所以[来源:学科网ZXXK]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在锐角三角形中,若已知三个元素(至少有一条边),运用上述结论和有关定理就可以求出其余三个未知元素.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ABC中,∠B=450,∠C=750,BC=60,则∠A= ;AC= ; (2)如图,一货轮在C处测得灯塔A在货轮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随后货轮以60海里/时的速度按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灯塔A在货轮的北偏西75°的方向上(如图),求此时货轮距灯塔A的距离AB.解:(1)∠A=600,AC= (2)如图,依题意:BC=60×0.5=30(海里) [来源:学科网]∵CD∥BE , ∴∠DCB+∠CBE=1800 ∵∠DCB=300,∴∠CBE=1500[来源:学科网]∵∠ABE=750。∴∠ABC=750,∴∠A=450 在△ABC中 解之得:AB=15………………2分答:货轮距灯塔的距离AB=15海里 [来源:学.科.网Z.X.X.K] 3. (杭州市模拟)(本小题满分6分)在数学学习中,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善于学习的小明在学习了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后,把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如下: (1)请你根据以上方框中的内容在下面数字序号后写出相应的结论:[来源:学科网]① ;② ;③ ;④ ;(2)如果点的坐标为(1,3),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 .答案:(1)①;②;③>0;④<0;(1+1+1+1分)(2)如果点的坐标为(1,3),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x≥1.(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46综合型问题,共6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47开放探究型问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一48探索规律型问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