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十堰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
高二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变异、生物进化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都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D. 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以及多样的生态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只有基因突变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经多次选择和积累、通过遗传,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
B、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属于突变中的一种,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会使原本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所在环境,从而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出现了差异,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由此会致使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自由交流,形成了生殖隔离,因而成为两个物种,C正确;
D、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A。
2. 东北虎的栖息地被一条大江分隔为E区和Z区。20世纪90年代初,E区东北虎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区东北虎种群消亡,由Z区引入8只成年健康雌性东北虎。经过十五年,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下列对十五年间E区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东北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增加
B. 东北虎种群的基因突变率增大
C. 东北虎携带的致病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D. E区物种多样性出现大幅度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E区东北虎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由Z区引入8只成年雌虎;经过十五年,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可见引入8只雌虎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在十五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致病基因频率应降低。
【详解】A、由Z区引入8只成年健康雌性东北虎。经过十五年,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致使E区东北虎的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A正确;
B、由Z区引入8只成年雌虎,致使E区东北虎的基因多样性增加,但并未改变该种群基因突变的频率,而且基因突变的频率是需要通过人工诱变才可以提高的,B错误;
C、20世纪90年代初,E区东北虎种群仅剩25只,致病基因应是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即在十五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致病基因频率应该下降,C错误;
D、由Z区引入8只成年雌虎, 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是同种生物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指的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而同种生物数量的增加,不能体现物种丰富度大幅度上升,D错误。
故选A。
3. 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B. 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 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 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与环境条件的限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当岛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岛上鸟的种类也随着自然选择的进程发生变化,甲岛鸟的种类增加更多,表明环境变化更大,A正确;
B、由题意可知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B正确;
C、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所以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不同的多个种群基因库,且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基因库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C错误;
D、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这是由于岛上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即与环境条件的限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D正确。
故选C。
4. 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的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一定不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是( )
A. 神经递质的合成
B. 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C.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内的运输
D. 甲状腺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详解】A、神经递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A错误;
B、正常机体内,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
C、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内的运输是通过细胞外液进行的,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是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D正确。
故选A。
5. 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直接引起的病症是( )
A. 唐氏综合征 B. 皮肤病 C. 尿毒症 D. 地中海贫血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化学成分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若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而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
【详解】A、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3条)导致的染色体病,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变化无关,A错误;
B、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变化无关,B错误;
C、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成分增多导致的,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C正确;
D、地中海贫血症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引起,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错误。
故选C。
6. 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满在眼前房、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的液体。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血浆中的0.5%,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房水的作用和组织液类似
B. 房水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C. 房水属于细胞液
D. 适当降低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的渗透压可能对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可知,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
【详解】A、房水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房水是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细胞来与生存的内环境,房水属于组织液,因此房水的作用和组织液类似,A正确;
B、房水属于组织液,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Na+和Cl-,房水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其Na+和Cl-含量的多少,B错误;
C、细胞液是植物细胞的液泡中的液体环境,房水属于细胞外液中的组织液,C错误;
D、根据题意“如果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适当提高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的渗透压,可促进房水排出,可能对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D错误。
故选A。
7. 人体中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 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D. 交感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副交感神经作用于感受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A、C正确;
B、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即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B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两者都作用于效应器,D错误。
故选D。
8. 炎热的夏季,在户外劳作的人会大量出汗,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汗液分泌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该过程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B. 大量出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C. 饮用一定量的纯净水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通过出汗、饮水和避暑,体温能恢复稳定状态,激素分泌量也恢复正常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汗液分泌可以带走人体过多的热量,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体温调节的过程需要下丘脑以及相关激素参与,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A正确;
B、大量出汗会导致机体失水过多,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产生兴奋,B错误;
C、饮用一定量的纯净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
D、炎热环境下,人体通过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作用,通过出汗、饮水和避暑,体温能恢复稳定状态,激素分泌量也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B。
9. 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黄芪皂苷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B. 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
C. 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
D. 40mg/L的黄芪皂甙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因变量为动作电位数值,据图可知,黄芪皂甙溶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且随着黄芪皂甙溶液升高,动作电位恢复变慢。
【详解】A、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后动作电为变化有所不同,因此黄芪皂苷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A正确;
B、据图可知,使用黄芪皂甙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因此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B正确;
C、据图可知,洗脱黄芪皂甙后,动作电位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C正确;
D、据图可知,40mg/L的黄芪皂甙处理后,动作电位的恢复变慢,动作电位的恢复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因此推测40mg/L的黄芪皂甙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10. 薄荷中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PRPM8基因的表达量减少,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不会造成影响
B. 感觉神经元上的P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
C. 夏天喝下加入薄荷的冷饮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
D. 口服薄荷后,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
【详解】A、若PRPM8基因的表达减少,致使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减少,可能会使机体对寒冷的神经调节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
B、感觉神经元上的P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产生兴奋,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将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神经元接收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并未受到抑制,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此时机体为减少散热,会使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C正确;
D、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大脑皮层可以感受到冷与热,下丘脑感受的是温度的变化,并不引起冷与热的感觉,D错误。
故选C。
11. 癌症免疫疗法表明:T细胞上具有接收信号终止免疫反应的CTLA-4和PD-1两种蛋白质,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杀灭更多肿瘤细胞。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CTLA-4和PD-1是T细胞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
B. CTLA-4和PD-1具有防止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过强的作用
C. CTLA-4和PD-1对细胞免疫过程有影响而对体液免疫过程没有影响
D. 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②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详解】A、T细胞上具有接收信号终止免疫反应的CTLA-4和PD-1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并不是转运蛋白,A错误;
B、由于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T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具有避免机体免疫功能过强的生理意义,B正确;
C、CTLA-4和PD-1上的两种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作用,其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有影响,C错误;
D、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故选B。
12. 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抑制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 三种T细胞均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C. 增强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D. 抑制性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和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等。
【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的变化;进而进行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所以细胞毒性T细胞是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A错误;
B、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三种T细胞均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抑制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因此增强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有利于抑制器官的成活,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抑制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因此当抑制性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过强,进而会造成自身免疫疾病,D正确。
故选A。
13. 科学家在拟南芥细胞中发现一种长链RNA(DRIR)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能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增强拟南芥的耐旱和耐盐能力。正常情况下拟南芥细胞中DRIR含量较少,干旱或高盐胁迫时含量上升。实验表明,使用脱落酸可以提高植株体内DRIR的水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恶苗病”与脱落酸的过量分泌有关
B. 干旱或高盐等因素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
C. DRIR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充当信息分子
D. 使用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提高缺水或高盐土壤里植株的生存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干旱诱导RNA(DRIR)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能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说明RNA(DRIR)是种信息分子,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
【详解】A、脱落酸促进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分裂,而恶苗病指的是植株疯长,结实率大大降低,其病因是由于感染赤霉菌后导致,与脱落酸的分泌无关,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在干旱或高盐胁迫时DRIR含量会上升,而DRIR可以调节基因组表达,所以干旱或高盐等因素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调节生命活动,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DRIR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能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增强拟南芥耐旱和耐盐的能力,说明DRIR是信息分子,而脱落酸是植物激素,也是信息分子,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使用脱落酸可以提高植株体内DRIR的水平,而DRIR增强拟南芥的耐旱和耐盐能力,所以使用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提高缺水或高盐土壤里拟南芥植株的生存率,D正确。
故选A。
14. 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普遍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B. 光敏色素除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外,还能感受蓝光的刺激
C. 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被激活后结构会改变
D. 树木上年轮的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A、植物根部存在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当重力方向改变,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信号改变,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的影响,A正确;
B、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植物感受蓝光是由于植物含有感受蓝光的受体,不是光敏色素,B错误;
C、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C正确;
D、年轮的形成是由于在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形成较浅的颜色带,而在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小,形成了较深的颜色带,由于夏季温度高,秋冬季温度较低,所以树木上年轮的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正确。
故选B。
15.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放开,某些地区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B.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C. 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多
D. 人口年龄结构较稳定的人群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波动较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A、人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A正确;
B、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B正确;
C、种群密度是指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数量,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不一定人口数量多,C错误;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能够保持自然增长率趋于0,保持人群年龄结构稳定,D正确。
故选C。
16. 下图为某岛屿上生活着的一种动物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分为1、II、III三个阶段;图①、②、③为三种年龄组成。与该动物种群发展相对应的年龄组成顺序应是( )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详解】图中的Ⅰ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此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对应于图中的①,II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增加而后下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说明此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 型,对应于图中的②,III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此时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对应于图中的③,即图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显示该过程中的年龄组成变化为①→②→③,A正确。
故选A。
【点睛】
17. 群落是在一定地区内,不同种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B. 草原上的植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C.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D.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在自然状态下都会变成茂密的森林
【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因此种群密度不一定会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
B、草原上的植物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后者的分层现象可能更加明显,B错误;
C、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种群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都与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C正确;
D、如果时间允许,但是环境条件不允许(如在荒漠地区),弃耕农田在自然状态不会变成茂密的森林,D错误。
故选C。
18. 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关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
B. 图乙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种间关系
C. 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可能相同
D. 自然条件下图丙的①、③种群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详解】A、图甲表示“势均力敌”型的竞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故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A正确;
B、图乙表示“你死我活”型的竞争,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种间关系,B正确;
C、根据A、B选项的解析可知,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均为竞争,C正确;
D、图丙表示捕食,①先增先降,②和③依次随①的变化而变化(后增后降),自然条件下,①和②,①和③,②和③之间均有可能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方向不同
B. 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能形成森林
C. 火山岩和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演替到灌木阶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A、初生演替的起点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次生演替的起点是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A错误;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可能演替成森林,这与生物所处的环境有关,与演替类型无关,B错误;
C、火山岩上从来没有植物,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正确;
D、次生演替的环境是具有较好的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初生演替是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所需时间较长,D错误。
故选C。
20.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甲、乙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包括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神经递质,有些神经递质可被回收重复利用
C. 据图判断,甲神经元兴奋后会引起乙神经元兴奋
D.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都能与相应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A错误;
B、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神经递质,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很多,例: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B错误;
C、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甲神经元兴奋后,会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至突出间隙,引起乙神经元兴奋,C正确;
D、5-羟色胺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后抑制突触后膜兴奋,D错误。
故选C。
21.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功能。Ⅰ和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I结合后,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会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后,用光刺激,发现兔侧视区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ABA与受体I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睡眠
B. 由题干信息推测受体I位于突触后膜,受体Ⅱ可能位于突触前膜
C. 上述科学家的实验说明GABA可在兔脑部神经中枢的突触处起作用
D. 可通过促进突触前膜释放GABA或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来改善睡眠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详解】A、GABA与受体Ⅰ结合后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睡眠,A错误;
B、GABA与受体Ⅰ结合,引起CI-进入突触后膜,则受体Ⅰ位于突触后膜上;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则受体Ⅱ位于突触前膜上,B正确;
C、向兔大脑皮层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眼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推测GABA可在兔脑部神经中枢的突触处起作用,使脑部神经中枢的突触处兴奋传递受阻,从而抑制条件反射,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会使GABA的降解减少,GABA含量增加;促进突触前膜释放GABA,也可增加其含量,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增强,有利于睡眠的改善,D正确。
故选A。
22. 如图所示,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X代表胰岛素,则b~c段,机体血糖含量降低
B. 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其分级调节过程的中枢为垂体
C. 若X代表血糖,则c→d的变化过程可能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
D. 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水盐平衡的调节: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X是代表胰岛素,b~c段胰岛素含量下降,则机体血糖含量升高,A错误;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其分级调节过程的中枢为下丘脑,B错误;
C、如果X是血糖,c→d时段血糖含量上升,可能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正确;
D、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a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低,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则a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较弱,D错误。
故选C。
23. 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A. 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 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C. 实验组小白鼠不手术,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不手术也不注射促性腺激素或生理盐水
D. 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
(1)实验目的: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对实验动物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因变量是检测实验动物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据此和依照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设置。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对实验动物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因变量是检测实验动物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方案中的对照组,未排除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会影响到实验结果,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为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切除性腺,无法排除原体内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C错误;
D、为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错误。
故选A。
24. 下图1~3表示同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不同指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b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相对应
B. 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的数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
C. 图2中的c~d段种群的数量在减少,图3中的e~f段种群的数量在增加
D. 图1、2、3中b、d、f点时,种群内部的种内斗争达到最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图1中b点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对应图2中的d点,图3中的f点;图1中的a点种群是数量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对应图2中的c点,图3中的e点。
【详解】A、图1中b点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与图2中的d点相对应,A正确;
B、种群的数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呈“S”型增长,故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的数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B正确;
C、图2中的c~d段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的数量还在增加;图3中的e~f段表示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故种群的数量在增加,C错误;
D、图1、2、3中b、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由于资源环境是有限的,故此时种群内部的种内斗争达到最大,D正确。
故选C。
25. 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甲和图乙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列对图甲中3个物种、图乙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明显低于图乙中的3个物种的
B. 如果资源有限,图甲和图乙中种群数量受影响最大的都是物种2
C. d值越小,生态位的重叠度越大
D. 图乙中3个物种的种内竞争以及种间竞争都比图甲中3个物种的激烈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组成种群的个体角度看,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是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斗争,每一个体均需占有一定的生存资源,包括对食物、空间和配偶的争夺,使得在个体数量达到一定值斗争加剧,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发生改变。同种生物之间因资源而发生的斗争属于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因资源而发生的斗争属于种间斗争。
【详解】A、图甲中3个物种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而图乙的3个物种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生态位重叠明显,故图甲中的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明显低于图乙中的3个物种的,A正确;
B、图甲中物种2单独能利用的资源相对是最少的,如果资源有限有被排除的危险,对图乙分析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乙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B正确;
C、d值越小,说明两个物种单独能利用的资源越少,生态位的重叠度越大,C正确;
D、图乙中物种1、2、3中互相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乙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竞争较弱,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 某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不慎摔倒,出现腿部擦伤麻木、下肢不能运动、语言不清等症状。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脊神经正常,四肢也没有实质性损伤,但脑部有局部血管阻塞,可能导致其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就医时医生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该运动员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可以突然抬起,该现象称为________,完成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随后医生在对该运动员脑部进行检查时发现他听力正常,但是不能讲话,医生初步推测该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可能在其大脑皮层的________区。
(3)经过积极治疗后,该运动员病情很快好转,缩手反射活动也正常,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含量增多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多,但体温并没有明显升高,这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此情况下,机体是通过________等生理活动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
【答案】(1) ①. 膝跳反射 ②. 反射弧
(2)S (3) ①. 非条件 ②. 人体与生俱来的,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4) ①.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②. 增大排汗量;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大血流量,加大散热
【解析】
【分析】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2.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小问1详解】
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该运动员膝盖下面的韧带,是刺激感受器,小腿可以突然抬起,是效应器作出反应,该过程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该现象称为膝跳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小问2详解】
大脑皮层的S区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此处受损,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听力正常,但是不能讲话。
【小问3详解】
缩手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该反射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也是较简单的反射。
【小问4详解】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还与血糖、体温等的调节有一定的关联,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这两种激素含量增多;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多,但是排汗量也增多,散热增大,同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大血流量,散热量也增大, 因此体温并没有明显升高。
27. 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仍有局部的或较大范围的聚集性暴发,甚至不断反复、不断出现新的变异类型,这给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与新冠病毒有关的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会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灭,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是人体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
(2)图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有______,这类细胞在抗原呈递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图中细胞Ⅲ代表的是B细胞,激活该细胞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细胞Ⅲ的增殖和分化除与第一、第二信号有关外,还与______的促进作用分不开。
(4)病毒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并送入人体,经基因表达后可在体内产生___________,该产物相当于抗原。
【答案】(1) ①. 非特异性 ②. 二
(2) ①. 巨噬细胞和B细胞##细胞Ⅲ和巨噬细胞 ②.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3) ①. ⑤⑥ ②. 细胞因子
(4) ①. 灭活的或减毒 ②. S蛋白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其中①是巨噬细胞摄取病原体的过程,②是巨噬细胞呈递病原体给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③是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抗原的过程;④是抗体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的过程;细胞Ⅰ为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Ⅱ为记忆T细胞;细胞Ⅲ为B细胞;细胞Ⅳ为浆细胞,能够合成分泌抗体;细胞Ⅴ为记忆细胞。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灭新冠病毒,这是第二道防线,是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细胞Ⅰ为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Ⅱ为记忆T细胞;细胞Ⅲ为B细胞;细胞Ⅳ为浆细胞,能够合成分泌抗体;细胞Ⅴ为记忆细胞;其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B细胞(细胞Ⅲ)和巨噬细胞,该种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细胞Ⅲ为B细胞;激活B细胞的第一信号是新冠病毒作为抗原,直接激活B细胞;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是新冠病毒作为抗原,经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传递信息给B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所以激活该细胞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过程分别是⑤和⑥,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是细胞因子。
【小问4详解】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质的基因送入人体,通过基因表达在人体内产生S蛋白,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28. 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科学家用萌发的小麦种子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抗衡的物质(或激素)是___________。从实验结果可以推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相似。
(3)赤霉素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_________等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脱落,________等作用
(4)小麦等高等植物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各种激素的含量均有差异,这与植物基因表达根据需要做出的调整有关,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_________的调控之下。
【答案】(1) ①. 赤霉素、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或赤霉素、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对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含量的影响) ②. 激素(或物质)种类、保温时间
(2) ①. 赤霉素和脱落酸(或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 ②. 脱落酸 ③. 6-甲基嘌呤
(3) ①.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②. 抑制细胞分裂
(4)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强调基因选择性表达即可)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保温时间和添加的物质种类,因变量为α-淀粉酶的含量,故该实验是为探究赤霉素、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对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含量的影响。
【小问1详解】
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保温时间和添加的激素(或物质)种类,因变量为α-淀粉酶的含量,故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赤霉素、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对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含量的影响。
【小问2详解】
由题图可知,赤霉素能使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在赤霉素的基础上添加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后,α-淀粉酶含量下降,抑制种子萌发,且二者下降的曲线相近。因此,赤霉素和脱落酸、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抗衡;脱落酸和6-甲基嘌呤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似。
【小问3详解】
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还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等作用;脱落酸是植物生长的抑制剂,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脱落,抑制细胞分裂等作用。
【小问4详解】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小麦等高等植物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各种激素的含量均有差异,这与植物基因表达根据需要做出的调整有关,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29. 某相对封闭的草原爆发蝗灾,造成数千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蝗虫的蚕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考虑,上述草原爆发蝗灾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蝗虫密度不超过20只·m-2时对该草原危害最小的蝗虫是____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呈“J”形增长,假设迁入某地的蝗虫初始种群数量为M只,每天可增加10%,5天后蝗虫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4)关于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型肉食性动物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标记重捕 ②. 短时间的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2) ①. 狭翅雏蝗 ②. 种间竞争
(3)M(1+10%)5
(4) ①. 物种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②. 大型肉食性动物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动物的形成腾出空间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小问1详解】
蝗虫成虫的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由于蝗虫短时间内的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蝗虫种群数量快速增长,使草原爆发蝗灾。
【小问2详解】
据题图可知,与其他蝗虫相比较,当狭翅雏蝗的密度不超过20只·m-2时,牧草产量最高,故对该草原危害最小的蝗虫是狭翅雏蝗,它与其他蝗虫共同争夺牧草,其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小问3详解】
若在一定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呈“J”形增长,则t年后蝗虫的种群数量模型为:Nt=N0λt,其中N0为种群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蝗虫的种群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假设迁入某地的蝗虫初始种群数量为M只,每天可增加10%,即λ=(M+M×10%)/M=1+10%,则5天后蝗虫种群数量=M(1+10%)5。
【小问4详解】
关于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即大型肉食性动物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动物的形成腾出空间。该理论认为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