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A,4kW▪h的电能,2×107J/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 一机器的功率为30kW,它表示   ,该机器工作5h 可做功   J。

    2. 如图,小海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西红柿,制成“西红柿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则电流的方向是    (填“从A→二极管→B”或“从B→二极管→A”)。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摩擦时,原子之间电荷转移情况的示意图,则A物体将    (选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

    4. 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推力把一重为100N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L=10m、高h=3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60%,则力F所做的功为    J。

    5. 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B表示的是    (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 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乙中F乙=   N,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   η乙。

    7.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CO,4AO=CO,B为CO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木棒重为    (不计摩擦)。

    8. 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V时,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电流为0.2A,1min内电流做的功为    J。若电动机工作时突然停止转动(电动机没有损坏),则线圈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J。

    9. 两个电阻R1:R2=2:3, 串联后接在电源上, 它们消耗电功率之比P1:P2= , 若将它们并联起来, 接到电源上,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 , 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则串联与并联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串:P并= .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R0,当开关S接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当开关S由a端转接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I,电压表示数为1V,则电源电压为    V。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可过提升重力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若G1=G2,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η甲=η乙 B.Fl=F2 C.η甲>η乙 D.Fl>F2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 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B.在A点小球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的势能始终保持减小 D.从A到B点小球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13. 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由图象可知(  )
    A.甲是定值电阻R,乙是小灯泡L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小灯泡L的阻值为10Ω
    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A
    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5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6A

    14. 自动售货机可通过手机扫码(相当于闭合S1)或通过投币(相当于闭合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会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5. 两个电阻R1、R2(R1>R2),以下列4种方式分别接到同一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的是(  )
    A. B. C. D.

    16. 在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在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5V B.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
    C.定值电阻R0为8Ω D.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为0.4A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 将一台标有“220V 200W”的电视机单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2h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电视机消耗了1123.4kW▪h的电能
    B.“3000imp/kW▪h”表示指示灯闪烁3000次电能表消耗1kW▪h电能
    C.这段时间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200次
    D.若电价为0.6元/度,这段时间电视机使用的电费为0.12元

    18. 将标有“220V 100W”的甲灯泡和标有“220V 40W”乙灯泡,串联或并联接在220V电路中,比较它们的亮度,有以下判断:①二者串联时,甲灯泡亮些;②二者串联时,乙灯泡亮些;③二者并联时,甲灯泡亮些;④二者并联时,乙灯泡亮些。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1)本实验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
    (2)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3)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   越大。
    (4)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20. 探究小组用如甲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2A”。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1
    0.2
    0.3
    0.4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电路连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两表均完好,则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片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    。
    (4)为了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又找来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探究小组将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按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实验过程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V不变。


    21. 在测量未知阻值R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如图甲所示。

    (1)图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在错误导线上画×,并改正。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未知电阻R=   Ω。
    (3)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②   ,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阻值表达式:Rx=   (用U、U1和R0表示)。

    四. 计算题(共3小题,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共20分。)
    22. 一辆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是20m/s,所受阻力为1260N,从甲地到乙地100km,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耗油10kg(汽油的热值4.2×107J/kg)。
    (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汽车行驶时的功率是多少?
    (3)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23. 如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牌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1100W
    低温挡
    220W
    电源频率
    50Hz
    (1)烤箱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产生的热量;
    (2)R1和R2的阻值。





    24. 研究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如图所示,需要把一重量为400N,边长为1m,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立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已知=1.414;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求:(1)请在图甲中画出缓慢向右翻滚立方体时,使该立方体下底面刚刚离开水平地面所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并计算出最小力F的大小;
    (2)利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翻滚一次(即使原下底面变为左侧面),克服立方体的重力所做功的大小;
    (3)如果利用翻滚的方法使该立方体沿水平地面直线缓慢翻滚了10m,用了20s,则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该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大小是多少?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该机器在1s内做功3×104J;5.4×108 2.从A→二极管→B;
    3.带正电; 4.500;
    5.沿海 6.60; >;
    7.10N; 8.24; 240;
    9.2:3; 3:2; 6:25; 10.15;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A; 12.B; 13.C; 14.A; 15.B; 16.B; 17.C; 18.D;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9.(1)木块移动的距离;(2)质量;(3)动能;(4)小于;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0.(1)
    (2)R短路;
    (3)当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2.5;
    21. (1)
    (2)8;(3)闭合开关S、S1;•R0;
    四.计算题(共3小题,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共20分。)
    注意:计算题答案有过程但计算错误,评卷老师可酌情给分,若只有公式,
    未代入数据,不得分。
    22.解:
    (1)因为汽车匀速行驶,
    所以汽车牵引力F=f=1260N,(1分)
    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功:W=Fs=1260N×100×103m=1.26×108J;(1分)
    (2)汽车行驶速度v=20m/s,汽车行驶时的功率:P===Fv=1260N×20m/s=2.52×104W;(2分)
    (3)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耗油m=10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2×107J/kg×10kg=4.2×108J,(1分)
    汽车的效率:η==×100%=30%。(1分)
    23.
    解:(1)烤箱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产生的热量:Q=W=P高温t=1100W×5×60s=3.3×105J;(3分)
    (2)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2串联;当S1、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因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所以由P=UI=可知,R1、R2串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烤箱为低温状态;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烤箱为高温状态;
    R1的阻值:R1===44Ω,(1分)
    低温状态时电路的总电阻:R===220Ω,(1分)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R2的阻值:R2=R﹣R1=220Ω﹣44Ω=176Ω。(1分)

    24.解:(1)要想用最小的力使立方体一边刚好离开地面,由图知,支点为O,动力臂应该达到最大,OA为最大动力臂,所施加的力应该与力臂OA垂直且向上;
    (1分)
    OA==m,(1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OA=G×L,
    最小力F===141.4N;(1分)
    (2)翻滚时重心升高的高度:h=m=m,(1分)
    翻滚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W=Gh=400N×m=82.8J,(2分)
    (3)移动10m,要翻滚10次,所以人做的功W总=10W=10×82.8J=828J,(1分)
    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P===41.4W。(1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一机器的功率为30kW,它表示 该机器在1s内做功3×104J ,该机器工作5h 可做功 5.4×108 J。
    解:功率是物体在1s内完成的功,机器的功率是30kW=3×104W,表示机器在1s内完成3×104J的功。
    由P=可得,该机器工作5h可做功W=Pt=3×104W×5×3600s=5.4×108J。
    故该机器在1s内做功3×104J;5.4×108。

    2.如图,小海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西红柿,制成“西红柿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则电流的方向是  从A→二极管→B (填“从A→二极管→B”或“从B→二极管→A”)。

    解:图中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3”接电柱通过开关接在A金属片上,电压表“﹣”接线柱接在B金属片上,因此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A→二极管→B。
    故从A→二极管→B。

    3.如图所示,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摩擦时,原子之间电荷转移情况的示意图,A物体将  带正电 。(选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

    解:由示意图可知,物体A和物体B相互摩擦时,A物体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故正。

    4.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推力把一重为100N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L=10m、高h=3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60%,则力F所做的功为  500 J。

    解:推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N×3m=300J,
    由η=×100%得,力F做的功:
    W总===500J。
    故500。

    5.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B表示的是  沿海 (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解:
    由一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得出,A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差比B所示的城市的大;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曲线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故沿海。

    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乙中F乙= 60 N,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 > η乙。

    解:
    (1)图甲中滑轮是定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F乙=12(G+G动)=12(100N+20N)=60N;
    拉力做的额外功为0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甲=100%;
    (2)图乙中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乙=====100N100N+20N=83.3%;可见,绳重和摩擦不计,机械效率η甲>η乙。
    故60;>。

    7.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CO,4AO=CO,B为CO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木棒重为  10N (不计摩擦)。


    解:物体A匀速上升0.2m时,位置如下图所示:

    由相似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可得:
    =,=,
    则hc=hA=4×0.2m=0.8m,hB=hA=2×0.2m=0.4m,
    有用功:
    W有=Gh=180N×0.2m=36J,
    由η=×100%可得,总功:
    W总===40J,
    克服木棒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40J﹣36J=4J,
    木棒的重力:
    G棒===10N。
    故10N。
    8.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V时,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电流为0.2A,1min内电流做的功为  24 J。若电动机工作时突然停止转动(电动机没有损坏),则线圈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240 J。
    解:(1)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电流为0.2A,1min内电流做的功:W=UIt=2V×0.2A×1﹣60s=24J;
    (2)当电动机突然停止转动时,通过线圈的电流:I′===2A;
    此时线圈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Q=I′2Rt=(2A)2×1Ω×1×60s=240J。
    故24;240。
    9.两个电阻R1:R2=2:3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它们消耗电功率之比P1:P2= 2:3 ,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 3:2 ,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则串联与并联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串:P并= 6:25 。
    解: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电压相同,∴。
    电源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2:3; 3:2; 6:25。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R0,当开关S接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当开关S由a端转接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I,电压表示数为1V,则电源电压为  15 V。

    解:开关S接a端时,电阻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开关接b端时,电阻R0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根据题意可知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
    开关S接a端时,电路电流:I=,
    开关S接b端时,电路电流:I′=,
    根据题意可知,R1=4R0,I′=I,
    则I====3I′,
    即=3×,
    解得:R2=14R0,
    由I=可得,开关接b时,====14,
    已知U0=1V,则U2=14×1V=14V,
    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2+U0=14V+1V=15V。
    故15。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可过提升重力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若G1=G2,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η甲=η乙 B.Fl=F2 C.η甲>η乙 D.Fl>F2
    解:AC、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相同,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W有=Gh、W额=G动h可知:甲的有用功等于乙的有用功,两者的额外功相同;再由公式η=可知:机械效率η甲=η乙,故A正确、C错误。
    BD、由图可知,甲、乙动滑轮上绳子股数n分别为3和2,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F=(G+G动)可知:,,所以F1<F2,故BD错误;
    故选:A。
    12.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B.在A点小球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的势能始终保持减小
    D.从A到B点小球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解:A、如果小球没有能量损耗,那么C点的高度应该和A点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C点高度低于A点,则从B到C的过程中有能量损耗,机械能逐渐减小,故A错误;
    B、因为小球运动时不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从而消耗机械能,所以开始时在A点小球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
    C、从B到C,小球的高度逐渐增大,因此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故C错误;
    D、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由图象可知(  )
    A.甲是定值电阻R,乙是小灯泡L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小灯泡L的阻值为10Ω
    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A
    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5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6A
    解:
    A.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因此其I﹣U图象是倾斜直线,则乙是定值电阻的I﹣U图象,甲则是灯泡L的I﹣U图象,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UR=4V时,IR=0.4A,由I=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R===10Ω,灯泡L的电阻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4V,由图象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L=0.8A、IR=0.4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I=IL+IR=0.8A+0.4A=1.2A,故C正确;
    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5V的电源上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图象可知,当I′=0.4A、UL′=1V、UR′=4V时符合,则电路中的电流是0.4A,故D错误。
    故选:C。
    14.自动售货机可通过手机扫码(相当于闭合S1)或通过投币(相当于闭合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会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解:由题意可知,通过手机扫码使开关S1闭合或通过投币使开关S2闭合都能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
    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开关S1和开关S2应并联共同控制电动机;
    由题知,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则灯泡与电动机并联能独立工作,且只由光控开关S3控制,
    综上结合选项图可知,只有A图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两个电阻R1、R2(R1>R2),以下列4种方式分别接到同一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同一电源的电压不变,由P=可知,当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所以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故选B。
    故选:B。
    16.在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在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5V
    B.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
    C.定值电阻R0为8Ω
    D.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为0.4A
    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电流最大,根据图乙可知:Imax=0.6A,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ImaxR0=0.6A×R0﹣﹣﹣﹣﹣﹣﹣﹣﹣①
    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路电流最小,电压表示数最大,根据图乙可知:Imin=0.2A,UR=4V,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UR+IminR0=4V+0.2A×R0﹣﹣﹣﹣﹣﹣﹣②
    联立①②可得,R0=10Ω,U=6V,故AC错误;
    (2)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
    滑片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中=R=×20Ω=10Ω,
    则电路中的电流:I====0.3A,故D错误;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为:U中=IR中=0.3A×10Ω=3V,故B正确。
    故选:B。
    17.将一台标有“220V 200W”的电视机单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2h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电视机消耗了1123.4kW▪h的电能
    B.“3000imp/kW▪h”表示指示灯闪烁3000次电能表消耗1kW▪h电能
    C.这段时间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200次
    D.若电价为0.6元/度,这段时间电视机使用的电费为0.12元
    解:
    A、电视机正常工作,其电功率P=P额=200W=0.2kW,2h消耗的电能W=Pt=0.2kW×2h=0.4kW•h=0.4度,故A错误;
    B、3000imp/kW•h表示指示灯闪烁3000次,电路中用电器消耗1kW▪h,电能表不消耗电能,故B错误;
    C、3000imp/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000次,则这段时间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次数:n=3000imp/kW•h×0.4kW•h=1200imp(次),故C正确;
    D、这段时间电视机使用的电费:0.6元/度×0.4度=0.24元,故D错误。
    故选:C。
    18.将标有“220V 100W”的甲灯泡和标有“220V 40W”乙灯泡,串联或并联接在220V电路中,比较它们的亮度,有以下判断:①二者串联时,甲灯泡亮些;②二者串联时,乙灯泡亮些;③二者并联时,甲灯泡亮些;④二者并联时,乙灯泡亮些。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由P=UI=可知,甲灯的阻值:R甲===484Ω,
    乙灯的阻值:R乙===1210Ω;
    故,乙灯阻值大;
    串联接在220V电路中,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相等,由P1=UI=I2R可知,乙灯的电阻大,实际功率大,即乙灯更亮,故①错误、②正确;
    并联接在220V电路中,甲、乙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P=UI=可知,甲灯电阻小,实际功率大,即甲灯更亮,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D。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1)本实验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木块移动的距离 来判断的。
    (2)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质量 无关。
    (3)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 动能 越大。
    (4)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解:(1)由图知,是通过观察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大小判断其动能大小,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2)甲、乙两图中,A、B小球的质量不同,由题意知,摆角相同,小球相对静止,小球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小球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3)如图甲、乙所示,mA<mB,摆角相同,两球的速度相同,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说明B球的动能更大,因此可得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乙、丙两图,小球的质量相同,θ1<θ2,所以乙图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小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因此可得: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故(1)木块移动的距离;(2)质量;(3)动能;(4)小于;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0.探究小组用如甲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2A”。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1
    0.2
    0.3
    0.4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电路连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两表均完好,则故障是  R短路 。
    (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片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4)为了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又找来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探究小组将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按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实验过程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2.5 V不变。
    解:(1)电路连接时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用电器的两端,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正确连接;根据实物图电源电压为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故量程选择0~3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故应接入右下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两表均完好,故障可能是R短路 ;
    (3)分析表中数据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值,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故结论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由乙图任意找一点对应的电阻R=5Ω,电流I=0.5A,故电压U=IR=0.5A×5Ω=2.5V。
    故(1);(2)R短路 ;(3)当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2.5。
    21.在测量未知阻值R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如图甲所示。

    (1)图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在错误导线上画×,并改正;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未知电阻R= 8 Ω。
    (3)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② 闭合开关S、S1 ,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阻值表达式:Rx= •R0 (用U、U1和R0表示)。
    解:(1)原电路中,电阻和电压表没有连入电路中,电阻应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且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所以错误的是导线2;

    (2)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3A,则未知电阻R的阻值为:
    R===8Ω;
    (3)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②闭合开关S、S1,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③在步骤②中,闭合S和S1,R0短路,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U;
    在步骤①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的电压U0=U﹣U1,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
    ==,
    故待测电阻:Rx=•R0。
    故(1)见上述解析;(2)8;(3)②闭合开关S、S1;③•R0。
    五. 计算题(共3小题,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共20分。)
    22.一辆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是20m/s,所受阻力为1260N,从甲地到乙地100km,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耗油10kg(汽油的热值4.2×107J/kg)。
    (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汽车行驶时的功率是多少?
    (3)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解:
    (1)因为汽车匀速行驶,
    所以汽车牵引力F=f=1260N,
    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功:
    W=Fs=1260N×100×103m=1.26×108J;
    (2)汽车行驶速度v=20m/s,
    汽车行驶时的功率:
    P===Fv=1260N×20m/s=2.52×104W;
    (3)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耗油m=10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m=4.2×107J/kg×10kg=4.2×108J,
    汽车的效率:
    η==×100%=30%。
    答:(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1.26×108J的功;
    (2)汽车行驶时的功率是2.52×104W;
    (3)汽车的效率是30%。

    23.如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牌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1100W
    低温挡
    220W
    电源频率
    50Hz
    (1)烤箱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产生的热量;
    (2)R1和R2的阻值。

    解:(1)烤箱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产生的热量:Q=W=P高温t=1100W×5×60s=330000J;
    (2)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2串联;当S1、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因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所以由P=UI=可知,R1、R2串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烤箱为低温状态;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烤箱为高温状态;
    R1的阻值:R1===44Ω,
    低温状态时电路的总电阻:R===220Ω,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R2的阻值:R2=R﹣R1=220Ω﹣44Ω=176Ω。
    答:(1)烤箱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产生的热量为330000J;
    (2)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44Ω和176Ω。
    24.研究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如图所示,需要把一重量为400N,边长为1m,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立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已知=1.414;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求:(1)请在图甲中画出缓慢向右翻滚立方体时,使该立方体下底面刚刚离开水平地面所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并计算出最小力F的大小;
    (2)利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翻滚一次(即使原下底面变为左侧面),克服立方体的重力所做功的大小;
    (3)如果利用翻滚的方法使该立方体沿水平地面直线缓慢翻滚了10m,用了20s,则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该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大小是多少?

    解:(1)要想用最小的力使立方体一边刚好离开地面,由图知,支点为O,动力臂应该达到最大,OA为最大动力臂,
    所施加的力应该与力臂OA垂直且向上;

    OA==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OA=G×L,
    最小力F===141.4N;
    (2)翻滚时重心升高的高度:h=m=m,
    翻滚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W=Gh=400N×m=82.8J,
    (3)移动10m,要翻滚10次,所以人做的功W总=10W=10×82.8J=828J,
    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P===41.4W。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Ω,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