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与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
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音调
D.做“B超”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3.(3分)“疫情防控千万条,戴好口罩第一条”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后常常会出现镜片上“起雾”的现象,在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4.(3分)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如( )成像一样
A.照相机的镜头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D.平面镜
5.(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6.(3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截去一段后,则(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
7.(3分)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后半程乙车的平均速度
C.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8.(3分)如图a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b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图c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9.(3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有一位乘客和一位司机,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他们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10.(3分)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通过 减弱噪声(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1.(3分)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 ;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 ℃。
(2)在BC段时,此物质处于 态。
12.(3分)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 、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不可见光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验钞。
13.(3分)眼球的结构类似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过度用手机容易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 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选填“10”“15”或“25”)cm左右。
14.(3分)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则 (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是 。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m3。
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
15.(2分)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6.(2分)如图所示,光线AO与水面成42°角射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17.(3分)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射向凸透镜,请画出折射光线。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18.(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选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能够方便确定像的 。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3)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 玻璃板;
(4)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和透明玻璃板之间竖直放一块木板, (选填“能”或“不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像。
(5)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进行实验,比较实验中像与物的大小以及距离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填“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或“让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19.(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如图甲所示,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需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f= cm;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实像的 和倒正,测出物距、像距,此时的成像情况与生活中的 成像原理相同;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请你帮忙找原因或提出建议:
①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丙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整方法是:把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把蜡烛移到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③当把蜡烛移到38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也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④实验中发现,光屏上虽然找到了清晰的像,但亮度太暗,为增大像的亮度,最简单的办法是使室内环境变得 (选填“亮一些”或“暗一些”)。
20.(6分)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遇到了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托盘天平横梁平衡。
(2)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托盘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若他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5分)
21.(6分)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m深处,需4小时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km/h?
22.(9分)小明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得壶盖的质量为44.4克,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克。
(1)请你帮小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茶壶的质量是159克,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2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习近平主席温情问候:“同志们辛苦了。”人民解放军坚定回应:“为人民服务!”
(1)习主席和人民解放军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的耳内的。
(2)如图示以“70”造型中的任何一架直升机作为参照物,其它直升机都是 的,以天安门作为参照物,则直升机是 的。(以上选填“运动”或“静止”)
(3)被中国民众亲切地称为“彭麻麻”的彭丽媛是著名的歌唱家,她演唱《父老乡亲》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她的歌声悦耳动听,是指她的声音 好。(填声音特性)
(4)此次受阅的还有无人机方队,无人机常用声呐装置测定高度,该装置利用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经地面反射形成的回声。若该无人机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声,则无人机高度为 m(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24.阅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 。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夏至
B.白露
C.大雪
D.霜降
(4)根据文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固现象
B.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C.谷雨节气是按照物候现象进行分类的
D.从白露、寒露到霜降三个节气反映的气温依次升高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
广东省已正式启用了高速公路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实现了由“定点测速”向“区间测速”的转换,定点测速是指在道路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布设监控点,测出汽车经过该监控点时的行驶速度,比较该行驶速度与限速标准判断是否超速,若行驶速度超过限定速度,将实时抓拍,作为处罚的证据,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程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比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在1小时内跑完,那它就超速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速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内,暂不处罚,只给予警告,若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上,将会根据超速的程度受到不同的处罚。
区间测速系统通过在监控点架设摄像机监控抓拍,对监测区域内所通行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抓拍。道路上的LED屏幕还对违法车辆信息实时发布,区间测速采取计算平均车速的方法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更加科学公正。
(1)某“定点测速”监控点限速100km/h,若汽车行驶速度30m/s经过该监控点,该汽车 (选填“超速”或“不超速”)。
(2)测速和拍照装置中,拍照所用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成的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根据文章,关于区间测速,被认定为超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以汽车经过前一个监控点时的速度认定
B.以汽车经过后一个监控点时的速度认定
C.以汽车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路段的平均速度超过限定值认定
(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亮着的汽车尾灯
B.发光的LED屏
C.拍照时闪光的灯
D.交警的反光制服
(5)在区间测速的两个监控点相距40km,该路段限速120km/h,某汽车通过该路段前一个监控点的时间是10:30,通过后一个监控点的时间是10:49,经过测速路段的时间为 min,这辆车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到每题后边的括号中。)
1.【解答】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1dm左右,指甲的宽度在1cm=0.1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解答】解: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高于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故A错误;
B、街道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做“B超”检查,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为小水滴。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其道理和投影仪镜头成像相同,故B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造成的,故A错误;
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C错误;
D、因为反射时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截去一段后,体积和质量都变小了,但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没有变。
故选:B。
7.【解答】解:A、由图知,前2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900m、45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
B、由图知,后半程的路程为600m,甲车后半程的时间为40s﹣20s=20s、乙车后半程的时间小于20s,即甲车后半程的时间较长,根据v=可知,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8.【解答】解:由图a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的左侧与2.00cm的刻度线对齐,右侧与4.85cm处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4.85cm﹣2.00cm=2.85cm;
由图b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的上表面与38.5刻度线相平,则示数为38.5℃;
由图c可知,停表中间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其指针介于5和6之间,故读数为5min=300s;外围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因为小表盘的指针没有超过5和6之间的半刻度线,所以读数按小于30s读数,则大表盘的读数为7.5s,故停表表示的时间为300s+7.5s=307.5s。
故答案为:2.85;38.5;307.5。
9.【解答】解: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和司机,都认为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他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而路边的人说他们是运动的,这是因为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汽车;地面;相对性。
10.【解答】解: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属于通过消声减弱噪声;
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即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
故答案为:消声;响度。
11.【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由乙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6℃;
(2)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故答案为:(1)晶体;﹣6;(2)固液共存。
12.【解答】解: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绿;红外线;紫外线。
13.【解答】解: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过度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故答案为:照相机;凹;25。
14.【解答】解:
(1)由图知,当两种物质的体积都是2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4g,乙物质的质量是1g,所以等体积的两种物质甲的质量较大;
(2)由图知,当两种物质的质量都是2g时,甲物质的体积是1cm3,乙物质的体积是4cm3,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1:4;
(3)由图知,当乙物质的质量是3g时,体积是6cm3,乙物质的密度ρ===0.5g/cm3=0.5×103kg/m3,则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
V′===3.6×10﹣3m3。
故答案为:甲;1:4;3.6×10﹣3。
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
15.【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6.【解答】解: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光线AO与水面成42°角,则入射角为90°﹣42°=48°,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8°,据此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7.【解答】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18.【解答】解:(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可以透光的玻璃板;
(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挡光板,则透过玻璃板能看见蜡烛A的像;
(5)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透光;位置;(2)大小关系;(3)远离;(4)能;(5)让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19.【解答】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由图甲可知: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25.0cm﹣15.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实像的大小和倒正,测出物距和像距,然后判断物距、像距与焦距和二倍焦距的关系;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3)①由图丙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把光屏向上调节(像相对于光屏向下移动);
②当把蜡烛移到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时不能成在光屏上的;
③当把蜡烛移到38cm刻度线处时,此时的物距为12cm,物距物距接近焦距,像距会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像成在了光具座以外,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也都找不到清晰的像;
④像的亮度太暗,实验中可以通过使室内环境变得暗一些的方法为来增大像的亮度。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10.0;(2)大小;像距;照相机;(3)①上;②物距小于焦距;③像距太长;④暗一些。
20.【解答】解:
(1)使用天平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图甲所示,指针处于分度盘右侧,说明天平右端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根据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3.4g=53.4g
根据图丙所示,小石块浸没前后量筒的示数分别为60mL和80mL,所以小石块的体积为:
V=80mL﹣60mL=20mL=20cm3
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ρ===2.67g/cm3=2.67×103kg/m3;
(3)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由于小石块从水中捞出时会沾有一定量的水,使得称出来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测得密度会大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标尺;左;(2)53.4;20;2.67×103;(3)大于。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5分)
21.【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14s=7s,
由v=得,该海域的深度:
s=vt=1500m/s×7s=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1.75km/h。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1.75km/h。
22.【解答】解:(1)因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所以,由ρ=可得壶盖的体积:
V盖=V溢===14.8cm3;
这种材料的密度:
ρ=ρ盖===3g/cm3;
(2)该茶壶所用的材料体积:
V壶===53cm3。
答:(1)材料的密度为3g/cm3;
(2)该茶壶所用的材料体积为53cm3。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23.【解答】解:
(1)习主席和人民解放军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内;
(2)“70”造型中的飞机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选择任何一架飞机作为参照物,和其它飞机之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70”造型中的任何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都是静止的;以天安门作为参照物,直升机与天安门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直升机是运动的;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有着好的品质,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4)无人机常用声呐装置测定高度,属于超声波的应用,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超声波从地面到无人机的时间为:t=×2s=1s;
由v=可知,无人机的高度为:s=vt=340m/s×1s=340m。
故答案为:(1)空气;(2)静止;运动;(3)音色;(4)超声波;340。
24.【解答】解:(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
(2)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3)A.夏至是太阳直射点达到赤道北回归线时确定的,其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
B.白露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其命名与物态变化有关;
CD.大雪和霜降都反映了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其命名与物态变化有关;
(4)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角变大,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大,所以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升高;
(5)A.白露、寒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霜降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故B正确;
C.谷雨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故C错误;
D.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故D错误。
25.【解答】解:
(1)由于汽车的行驶速度v1=30m/s=108km/h>100km/h,所以该汽车超速。
(2)拍照所用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由题意可知,“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程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亮着的汽车尾灯、发光的LED屏、拍照时闪光的灯,这些物体自身都能发光,都是光源;
交警的反光制服自身不能发光,会反射光,不是光源,故选D;
(5)汽车通过前一个监控点的时间t1=10:30,
通过后一个监控点的时间t2=10:49,
则汽车经过测速路段所用的时间:t=t2﹣t1=10:49﹣10:30=19min;
汽车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v==≈126.3km/h,
由题可知,会受到处罚的行驶速度为:v罚=(1+10%)v限=110%×120km/h=132km/h,
而此时汽车的速度v<v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速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内,暂不处罚,只给予警告,所以这辆车不会受到处罚。
故答案为:(1)超速;(2)凸;缩小;(3)D;(4)D;(5)19;不会。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3/13 13:31:02;用户:19321966032;邮箱:19321966032;学号:4601591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与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