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及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527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及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527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及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527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及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及练习,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复习目标,教学过程,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八下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复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位置。2.通过读图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理解夏季风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5.知道长江、黄河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教学过程】教 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 前预 习布置预习任务自主复习课本,完成助学的“自主建构”,并标出疑难问题。为课上有重点的学习做好准备直接导 入明确目 标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投影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学生朗读复习目标,明确复习要点明确复习任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知 识 梳 理 识 图 记 图 一.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展示下图,提出问题学法指导:(1)注意地形与地势概念的区别。(2)阶梯分界线记忆方法:一二阶梯是昆祁横断,二三阶梯是雪雾(巫)太大。(3)注意识记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地形剖面图中能准确判断。 提出思考问题:我国地势特征对交通、气候和水能开发的影响? 2.地形特征:展示下图,提出问题3.地形分布:展示地形分布图出示题目,巩固训练:西侧山脉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北侧山脉南侧 昆仑山 天山 1.地势特征: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1)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阶梯及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节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交流、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我国地势特征对交通、气候和水能开发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很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地势呈三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地形特征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2)我国各类地形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山地 ,平原仅占 12%。 3.地形分布:(1)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在图中记忆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然后同位间互相指图提问。(2)明确山脉走向和地形区特征:地形区特点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云贵高原地表崎岖溶岩广布E准格尔盆地位置最北F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油气丰富G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H四川盆地紫色盆地I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著称J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K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以图引导识记地势特征 以图引导识记地形特征 将山脉、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记忆 记忆巩 固引导学生巩固记忆梳理过的知识,出示典型例题:(2013江苏南通)图5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图6为“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学生对“学案八”自主建构地形地势特征部分,进行纠错、记忆、相互提问检查。完成典型例题:1.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D)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2.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B)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3.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D.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重新建构图文结合巩固记忆承接过 渡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复习“气候基本特征”。 知 识 梳 理 知 识 梳 理 二.气候基本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展示下图,提出问题强调: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冬季风分别为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夏季风分别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2.气候复杂多样(一)展示下图,提出问题 (二)展示下图,提出问题强调:在我国东北地区也有湿润区,原因是当地纬度高,蒸发量小,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为湿润区。 (三)展示下图,提出问题(四)引导学生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气候大陆性较强 1.季风气候显著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1)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偏北风,受其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受其影响夏季暖热湿润。(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4)季风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不利影响是旱涝灾害频繁。 2.气候复杂多样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地外,夏季普遍高温。夏季气温最低是青藏高原,影响因素是地形。(3)划分温度带的指标是活动积温完成填图: 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大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年降水量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3)划分干湿地区主要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完成填图: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思考回答:(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2)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E高原山地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大致吻合。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3.气候大陆性较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 培养读图能力,以图引导识记知识点 培养读图能力,以图引导归纳概括知识点 记忆巩 固引导学生巩固记忆梳理过的知识,出示典型例题:(2013江苏南通)下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 学生对“学案八”自主建构气候基本特征部分,进行纠错、记忆、相互提问检查。完成典型例题: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2.四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D)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3.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A.雨热同期 B. 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 D. 全年低温少雨 重新建构图文结合巩固记忆 承接过 渡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大河的流向,气候特征影响了河流的水文特点,我国的主要河流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来复习“河流和湖泊”的主要内容 知 识 梳 理 三.河流和湖泊1.河流湖泊众多展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流或湖泊的名称,并观察河流的流向。 展示下表,指导学生填表,对比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外流河的主要差异: 提问我国湖泊的分布和面积最大的湖泊河流的分布:学生在图中找到主要河流并明确以下表格内容: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太平洋①黑龙江②黄河 ③淮河④长江⑤珠江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主要位于季风区印度洋⑥雅鲁藏布江 ⑦怒江北冰洋⑧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最大的内流河是⑨塔里木河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出现在夏季,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为季节性河流。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湖泊: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⑫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⑪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利用表格归纳概括便于梳理 对 比 分 析 2.长江和黄河在学生自主复习结束后,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长江黄河流经地形区:长江支流图:黄河支流图:边引导学生读图、记图,边总结表格问题答案:学生根据表格项目,自主复习长江和黄河的相关内容:项 目长 江黄河源头 注入海洋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长度 主要支流和湖泊 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段特征 生态问题 治理措施 学生订正、完善表格内容 梳理知识形成表格,利于学生对比掌握有关长江和黄河的主要知识 绘制简图落实知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项 目 长 江 黄 河源头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流经省区流经11个省区,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入海口在上海市流经9个省区,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入海口在山东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6300Km 第一大河5500Km 第二长河主要支流和湖泊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山西省的 汾河 陕西省的 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和湖口 河口和桃花峪 河段特征上游:水能丰富,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中游:蜿蜒曲折,多洪涝灾害下游:水流平缓,利于航运有“黄金水道”之称上游: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冲积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增下游:形成地上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生态问题洪涝灾害: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①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形成 “ 地上河” (解释形成原因)②凌汛治理措施A加固大堤B培育防护林C裁弯取直D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①在黄河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轰炸冰坝 教师板图:长江干流图(V+W形)黄河干流图(几字形)将长江和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城市、地形区等知识标注在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绘制长江和黄河干流图,将主要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记忆巩 固引导学生巩固记忆梳理过的知识,出示典型例题:(2013泰安市)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1-2题。 学生对“学案八”自主建构河流和湖泊部分,进行纠错、记忆、相互提问检查。完成典型例题: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答案:A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答案:B重新建构图文结合巩固记忆 知识体系建 构 梳理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2.下列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横断山脉 B.天山山脉 C.大兴安岭 D.昆仑山脉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准噶尔盆地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柴达木盆地读中国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④、⑨山脉分别是 A.阴山、大兴安岭 B.阴山、天山 C.南岭、雪峰山 D.阿尔泰山、祁连山5.⑥所在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6.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① B.③ C.⑤ D.⑦7.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夏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夏季风、气温8.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汛期主要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m n 。(2)填写水电站的名称:A B C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地形区)。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3)据图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十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外流河与内流河,长江,黄河,自然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图说”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地理重要地图复习突破(课件+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自检,归纳整理,课堂练习,课后反思,配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天气与气候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要点,预习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