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
C.海洋捕捞大型鱼类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可以堆积形成珊瑚礁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在溪流中发现了一种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动物,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动物中的哪一种( )
A.蛔虫B.涡虫C.华枝睾吸虫D.水螅
3.蛔虫具有很多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B.运动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角质层
4.如图中各重合部分表示相应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鳞片B.②脊柱C.③尾鳍D.④鳃
5.蚯蚓、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肌肉发达B.体表有黏液C.体壁有刚毛D.身体分节
6.河蚌身体内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外骨骼B.贝壳C.外套膜D.足
7.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8.下列是小明观察活鲫鱼过程中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B.水从鳃盖后缘流入,口流出
C.鳃丝鲜红,既多又细
D.体表黏滑,覆盖鳞片
9.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B.饥饿C.惊吓D.水质有问题
10.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金鱼
④章鱼
⑤鲈鱼
⑥鲨鱼
⑦鲸鱼
⑧海马
A.②④⑤⑦B.①②⑤⑧C.③⑤⑥⑧D.③④⑥⑦
11.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2.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怒江金丝猴B.棱皮龟
C.猎隼D.君主绢蝶
13.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鳖B.鹰C.仙鹤D.大雁
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呜
15.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16.有一种植物叫作苍耳,当人走过它旁边时,它的种子会沾在裤脚上,被带到别处。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不利于苍耳的繁殖
C.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不利于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
17.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有细胞壁
C.细菌有细胞膜
D.细菌无细胞质
18.利用微生物可生产多种美味的食品。下列微生物与其所生产的食品对应关系错误的组是( )
A.霉菌——制酱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泡菜D.乳酸菌——制酸奶
19.在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的繁殖,关于这种防治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了生物之间的通讯B.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可以消灭所有害虫D.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20.根据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偷猎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每空一分)
21.(5分)如图为鸟类形态和内部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家鸽常成群结队地在天空自由飞翔,其身体形态结构非常适于飞行生活。从图甲可以看出,家鸽的身体呈 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为 ,适于飞行;家鸽的骨骼薄、中空、坚固,减少了自身的质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图乙中硕大的胸骨附着发达的 ,有利于展翅飞翔。
(2)家鸽的体温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3)家鸽飞行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请从该作用的原理出发解释家鸽有哪些生理特征满足了飞行时所需的大量能量 。(写一条即可)
22.(4分)教育部发布新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图示联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所示,骨骼肌是由①肌腱和② 两部分构成的。
(2)图2所示,当我们运动时,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 ] 。
(3)关节的结构特点是使关节既 又灵活,但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避免结构关节头从[ ] 脱落引起脱臼。
23.(5分)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和图中的[ ]属于同一类。(填写字母)
(2)做面包或馒头时,将一小包粉末状物质倒入温水中调匀,然后用来和面,该粉末状物质含有图中的[ ] 。
(3)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狂犬病都是由[ ] 引起的,若能从C中提取抗生素,则该抗生素对这些疾病是否具有治疗作用? 。
(4)植物的根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C和E的地下菌丝吸收的是水和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
24.(9分)河南的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在暑假进入嵩山风景区,对部分动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
资料一:嵩山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能、热量较为充足,植物种类繁多。嵩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很多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如杜鹃、海棠、黄栌、山梅花、珍珠梅、紫丁香等。
资料二:根据调查的五种动物绘制的分类图。
(1)资料一中的数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 的多样性。在资料中出现的分类等级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 。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观察和比较的是植物的 特征。研学小组将资料一中的观赏植物归类到被子植物中,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填写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3)资料二的A处应填写 ,D处应填写 。
(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体表被覆 ,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运动器官是翅或足,善丁跳跃和飞行。这些特点都使得蝗虫更适应陆地环境。
(5)蜥蜴是爬行动物。蜥蜴适应环境的特征包括: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完全用 进行呼吸,卵外有坚韧的 保护等。
25.(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措施之一就是勤洗手。洗手真的能减少手上的病菌吗?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部位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
(3)请你预测B组的实验结果:出现 菌落(填“较多”或“较少”)。因此,我们能得出结论 。
(4)因为新冠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所以新冠病毒属于 病毒。
(5)你还知道哪些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呢?请任意列举1条。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
C.海洋捕捞大型鱼类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可以堆积形成珊瑚礁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A、珊瑚虫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属于腔肠动物,A正确。
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正确。
C、海洋捕捞可能会破坏珊瑚礁,C错误。
D、珊瑚虫能分泌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珊瑚礁,可以加固海岸,D正确。
故选:C。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在溪流中发现了一种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动物,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动物中的哪一种( )
A.蛔虫B.涡虫C.华枝睾吸虫D.水螅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有时会发现一类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形状像柳叶的动物,应是扁形动物中的涡虫。
故选:B。
3.蛔虫具有很多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B.运动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角质层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A、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A正确。
B、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的运动器官退化,B错误。
C、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的消化道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C正确。
D、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D正确。
故选:B。
4.如图中各重合部分表示相应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鳞片B.②脊柱C.③尾鳍D.④鳃
【分析】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解答】解:A、鱼类有鳞片,可以减少水的阻力,青蛙的体表是裸露的,没有鳞片覆盖,A错误;
B、鲫鱼、青蛙和乌龟都是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因此②是脊柱,B正确;
C、鲫鱼有尾鳍,是鱼体前进的动力,乌龟有尾巴,但不是尾鳍,C错误;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乌龟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D错误。
故选:B。
5.蚯蚓、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肌肉发达B.体表有黏液C.体壁有刚毛D.身体分节
【分析】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从环节动物开始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动物的身体分节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更有利于适应环境。
【解答】解:蚯蚓、蛭等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环节动物向前蠕动。但是能灵活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分节。
故选:D。
6.河蚌身体内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外骨骼B.贝壳C.外套膜D.足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
【解答】解:珍珠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故选:C。
7.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解答】解:A、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A正确;
B、环节动物主要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运动,靠体壁进行呼吸;B正确;
C、绝大数软体动物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已经退化,如乌贼,C错误;
D、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
故选:C。
8.下列是小明观察活鲫鱼过程中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B.水从鳃盖后缘流入,口流出
C.鳃丝鲜红,既多又细
D.体表黏滑,覆盖鳞片
【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呼吸,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解答】解:鲫鱼的体表黏滑,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鱼通过张口时水从口中进入通过鳃丝的毛细血管使溶解与水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通过鳃盖后缘流出,这样通过口与鳃盖后缘的交替张合就完成了呼吸,可见B错误。
故选:B。
9.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B.饥饿C.惊吓D.水质有问题
【分析】根据青蛙是两栖动物,其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分析解答.
【解答】解: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
故选:A。
10.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金鱼
④章鱼
⑤鲈鱼
⑥鲨鱼
⑦鲸鱼
⑧海马
A.②④⑤⑦B.①②⑤⑧C.③⑤⑥⑧D.③④⑥⑦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①娃娃鱼属幼体时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类。
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③金鱼、⑤鲈鱼、⑥鲨鱼、⑧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⑦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11.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解答】解:AC、甲图表示兔牙齿示意图,判断理由: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吃植物的生活相适应的。乙图表示狼牙齿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有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这是与食肉生活相适应的,A正确,C错误。
B、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B正确。
D、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正确。
故选:C。
12.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怒江金丝猴B.棱皮龟
C.猎隼D.君主绢蝶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坚韧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解答】解:A.怒江金丝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棱皮龟体表覆盖坚韧的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猎隼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猎隼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
D.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鳖B.鹰C.仙鹤D.大雁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的骨骼的特点就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解答】解: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仙鹤、鹰、大雁属于鸟类,具有长骨中空的特点,骨骼最适合制作骨笛。鳖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甲,不适于制作骨笛。
故选:A。
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呜
【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解答】解: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工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分泌物交流信息。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呜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
故选:C。
15.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A正确。
B、社群行为内部成员营群体生活,B错误。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C正确。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如蚂蚁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16.有一种植物叫作苍耳,当人走过它旁边时,它的种子会沾在裤脚上,被带到别处。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不利于苍耳的繁殖
C.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不利于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当人走过它旁边时,它的种子会沾在裤脚上,被带到别处,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扩大了种子的分布范围。
故选:C。
17.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有细胞壁
C.细菌有细胞膜
D.细菌无细胞质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扮演消费者。
【解答】解:A、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
B、细菌有细胞壁,植物细胞也有细胞壁,不合题意;
C、细菌具有细胞膜,植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不合题意;
D、细菌具有细胞质,不合题意;
故选:A。
18.利用微生物可生产多种美味的食品。下列微生物与其所生产的食品对应关系错误的组是( )
A.霉菌——制酱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泡菜D.乳酸菌——制酸奶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酱要用到霉菌。
【解答】解:A、制酱要用到霉菌,A正确;
B、用酵母菌酿酒,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
C、用醋酸菌制作米醋,C错误;
D、用乳酸菌制作酸奶,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D正确。
故选:C。
19.在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的繁殖,关于这种防治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了生物之间的通讯B.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可以消灭所有害虫D.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
【解答】解:A、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干扰害虫的繁殖,这是利用了化学物质在生物之间的通讯,A正确。
B、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干扰害虫的繁殖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B正确。
C、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干扰害虫的繁殖,只能用来消灭该种害虫,对其他害虫没有作用,C错误。
D、田间施放某种性外激素可干扰害虫的繁殖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D正确。
故选:C。
20.根据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偷猎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
【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结合表格中的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偷猎占23%、栖息地的丧失占40%、外来物种入侵占16%、其他原因占21%,表明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占18%;栖息地的丧失占59%;外来物种入侵占12%;其他原因占11%.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因此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都是栖息地的丧失。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每空一分)
21.(5分)如图为鸟类形态和内部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家鸽常成群结队地在天空自由飞翔,其身体形态结构非常适于飞行生活。从图甲可以看出,家鸽的身体呈 流线 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为 翼 ,适于飞行;家鸽的骨骼薄、中空、坚固,减少了自身的质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图乙中硕大的胸骨附着发达的 胸肌 ,有利于展翅飞翔。
(2)家鸽的体温 恒定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3)家鸽飞行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请从该作用的原理出发解释家鸽有哪些生理特征满足了飞行时所需的大量能量 用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或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 。(写一条即可)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解:(1)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家鸽前肢变成翼,排成扇形,适于飞行;家鸽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行生活;硕大的胸骨附着发达的肌肉,为飞行提供动力。
(2)家鸽的体温恒定,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3)家鸽的飞行所需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了胸大肌细胞内的有机物。家鸽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消化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气囊辅助肺呼吸,以获得更充足的氧;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
故答案为:(1)流线;翼;胸肌;
(2)恒定;
(3)用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或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等)。
22.(4分)教育部发布新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图示联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所示,骨骼肌是由①肌腱和② 肌腹 两部分构成的。
(2)图2所示,当我们运动时,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 ③ ] 关节软骨 。
(3)关节的结构特点是使关节既 牢固 又灵活,但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避免结构关节头从[ ⑤ ] 关节窝 脱落引起脱臼。
【分析】图中各结构名称分别是:①肌腱,②肌腹,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头,⑤关节窝。
【解答】解:(1)骨骼肌是由中间的②肌腹和两端乳白色的①肌腱两部分构成的。
(2)关节面上覆盖着③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关节的结构特点是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但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避免④关节头从⑤关节窝脱落引起脱臼。
故答案为:(1)肌腹;
(2)③关节软骨;
(3)牢固;⑤关节窝。
23.(5分)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和图中的[ B ]属于同一类。(填写字母)
(2)做面包或馒头时,将一小包粉末状物质倒入温水中调匀,然后用来和面,该粉末状物质含有图中的[ D ] 酵母菌 。
(3)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狂犬病都是由[ A ] 病毒 引起的,若能从C中提取抗生素,则该抗生素对这些疾病是否具有治疗作用? 否 。
(4)植物的根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C和E的地下菌丝吸收的是水和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异养 。
【分析】图中的A是病毒;B是细菌,1荚膜,2细胞壁,3DNA,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蘑菇,①菌盖,②菌褶,③菌柄,④菌丝,⑤孢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1)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属于细菌,与图中B属于同一类;
(2)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D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3)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狂犬病都是由A病毒引起的,图中的C青霉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
(4)蘑菇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C和E的地下菌丝吸收的是水和有机物,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故答案为:(1)B;
(2)D酵母菌;
(3)A病毒;否;
(4)异养。
24.(9分)河南的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在暑假进入嵩山风景区,对部分动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
资料一:嵩山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能、热量较为充足,植物种类繁多。嵩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很多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如杜鹃、海棠、黄栌、山梅花、珍珠梅、紫丁香等。
资料二:根据调查的五种动物绘制的分类图。
(1)资料一中的数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 物种 的多样性。在资料中出现的分类等级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 种 。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观察和比较的是植物的 形态结构 特征。研学小组将资料一中的观赏植物归类到被子植物中,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填写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3)资料二的A处应填写 体内无脊柱 ,D处应填写 胎生 。
(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体表被覆 外骨骼 ,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运动器官是翅或足,善丁跳跃和飞行。这些特点都使得蝗虫更适应陆地环境。
(5)蜥蜴是爬行动物。蜥蜴适应环境的特征包括: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完全用 肺 进行呼吸,卵外有坚韧的 卵壳 保护等。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蝗虫体表具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蝗虫的运动中心是胸部,其胸部生有足三对,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
(3)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使得头灵活地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能够迅速爬行;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表被有角质鳞片,能保护身体和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肺比青蛙发达;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坚韧卵壳保护。
(4)图中:A体内无脊柱,B体内有脊柱,C身体不分节;D胎生。
【解答】解:(1)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所以,资料一中的数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所以,在资料中出现的分类等级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种。
(2)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所以,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观察和比较的是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因此,研学小组将资料一中的观赏植物归类到被子植物中,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3)蚯蚓、蝗虫和蜗牛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蜥蜴和松鼠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卵黄供给,这样发育过程叫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母体供给这样的发育过程叫胎生。所以,资料二的A处应填写体内无脊柱,B处填写体内有脊柱,D处应填写胎生。
(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体表被覆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运动器官是足和翅,善于跳跃和飞行。
(5)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适应环境的特征包括: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完全用肺进行呼吸,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等。
故答案为:(1)物种;种
(2)形态结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3)体内无脊柱;胎生
(4)外骨骼
(5)肺;卵壳
25.(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措施之一就是勤洗手。洗手真的能减少手上的病菌吗?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吗 ?
(2)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对照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部位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
(3)请你预测B组的实验结果:出现 较少 菌落(填“较多”或“较少”)。因此,我们能得出结论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 。
(4)因为新冠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所以新冠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
(5)你还知道哪些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呢?请任意列举1条。 戴口罩;少聚集;室内消毒等 。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吗?
(2)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需要对照实验,所以设计A、B两组实验目的是形成对照。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时部位面积要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或使变量唯一)。
(3)B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少量菌落(或不出现菌落、或出现的菌落比A组少),因此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
(4)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从分类角度来看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5)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还有室内勤开窗、多通风、外出佩戴口罩。
故答案为:(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吗?
(2)对照;控制单一变量。
(3)较少;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
(4)动物。
(5)戴口罩;少聚集;室内消毒等。原因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
数量减少
百分比
哺乳动物
23%
40%
16%
21%
鸟类
18%
59%
12%
11%
培养皿
A
B
实验步骤
①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③
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出现许多菌落
?
原因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
数量减少
百分比
哺乳动物
23%
40%
16%
21%
鸟类
18%
59%
12%
11%
培养皿
A
B
实验步骤
①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③
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出现许多菌落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