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第2课时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41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 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2.朗读古诗,感悟诗情,背诵古诗。 重点朗读古诗,感悟诗情,背诵古诗。难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一、词句段运用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1.导入。请学生将课外收集的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在全班汇报,提高学生对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修改符号。3.学习两种新的修改符号。表示对调 表示移动4.出示语段。5.交流语段中的错误及已经使用的修改符号。6.仔细读,想想语段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用什么修改符号修改。(1)第1句把“他”改为“它的”。(2)第3句语序颠倒,运用“对调符号”,将“轻轻点了它一下”和“用一根小棍”调换顺序。(3)第4句,在“它”的后面增添“把”字。(4)第5句,将“过”和“身”调换顺序。7.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二、日积月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风景图)师:茂密的树林,鸣叫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幅美景被我们的诗人看到了,他用十四个字把这幅美景写进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诗名:滁州西涧)2.知诗人,解诗题。(学生交流,指名说,师补充)3.赏析古诗,品读古诗。(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2)学习古诗第一、二句。①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林的清幽境界。②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句诗的意思。③师小结:寥寥十四个字,诗人将茂密的树林,鸣叫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于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3)学习古诗第三、四句。①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②师小结: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的时候,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有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4.悟诗情,师总结。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6.学生将古诗摘抄到自己的积累本上。语文园地表示对调 表示移动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教学的一个总结、复习。园地中的模块之间属于平行的关系,因此教学起来会略显枯燥。为了改变这种枯燥,教学中,我运用了较多的图片、视频、音乐、故事,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词句段第一部分的学习中,我给予学生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脑海中有了具体的问题场景,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在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时,我引导学生复习三上所学过的修改符号,再学习本次学习的修改符号,掌握了修改符号,再对文本进行修改,学生才不会觉得困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梳理板书,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写话,梳理板书,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