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蚯蚓二研
展开
这是一份勤劳的蚯蚓二研,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执教时间,公开范围,活动名称,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者】李筱嫣【执教时间】2017.10.26【公开范围】园内【年龄段】小班【活动名称】勤劳的蚯蚓【设计思路】一、对活动价值的思考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学本领”的主题活动,主题目标是“体会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有兴趣的学做各种模仿动作”。结合主题核心经验,丰富幼儿对动物本领的认识,我们在植物角饲养了小蚯蚓,令孩子兴奋不已。于是针对幼儿的兴趣热点,开展《勤劳的蚯蚓》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蚯蚓,感受蚯蚓松土的情景,了解蚯蚓松土的本领。二、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随着植物角的日渐丰富,我们班幼儿对花花草草非常感兴趣,都很喜欢照顾小花,期盼着花朵的开放,然而大多数幼儿都只了解浇水、晒太阳能帮助花草长大,但是对于蚯蚓及蚯蚓松土的本领了解很少,借由本次活动的开展,通过《蚯蚓松土》图片定格、视频短片、肢体模仿、美术表现,让孩子们感受蚯蚓松土的情景,加深对蚯蚓的认识三、对活动框架的思考本次活动通过四个环节来逐步实现目标:●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本环节以走进小花园的情景导入,以美丽鲜花吸引幼儿眼球,并且讨论小花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 第二环节:观察欣赏(本环节通过定格图片观察蚯蚓外形,并欣赏蚯蚓松土的视频,更直观的感受蚯蚓扭来扭去松土的本领,感受其有趣的动态。)● 第三环节:创作表现(这是幼儿创作绘画的环节,在小蚯蚓松土的情景中,鼓励幼儿能够大胆创作,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扭动的线条。)● 第四环节:分享喜悦(本环节在愉快的情绪中再次模仿小蚯蚓松土,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目标】1.喜欢使用水粉色,尝试用扭动的线条表现蚯蚓的外形特征。2.知道蚯蚓会松土,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活动重难点】重点:在小蚯蚓松土的情境中,了解蚯蚓会松土,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难点:尝试用扭动的线条表现蚯蚓的外形特征。【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准备:观察蚯蚓的图片、在植物角饲养蚯蚓、相关动画欣赏。2.物质准备:ppt、画纸、彩色水粉颜料、绳子、毛笔、棉签、小毛巾、反穿衣、作品展示板、轻快的音乐、小音箱。【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花园,小花开的这么美丽,是谁在帮助它们呢?小结:小花需要暖暖的阳光,甜甜的雨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呢,你们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看一看。二、观察欣赏 1. 观察蚯蚓的外形(定格蚯蚓图片)关键提问:小蚯蚓长什么样子?小结:小蚯蚓细细又长长,真可爱。2. 知道蚯蚓的本领(播放蚯蚓松土的视频)关键提问:小蚯蚓有什么本领?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模仿小蚯蚓扭来扭去松土的动作。小结:小蚯蚓真勤劳,扭扭身体松松土,上扭扭,下扭扭,扭来扭去本领大。三、创作表现过渡语:在小花园里还有许多土地是硬硬的,小花不能生长,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它们可伤心啦!我们一起去请更多的小蚯蚓来帮忙吧!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每个小朋友找一块硬硬的泥土去松一松。2.小蚯蚓要帮助每一个花种子,所以要每个地方都要扭来扭去松松土。3.小蚯蚓松土很辛苦的,等音乐结束了,就让小蚯蚓休息一下。四、分享喜悦过渡语:看!小花园的花儿都开啦!你们真棒呀!师生共同模仿小蚯蚓松土,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反思:一、活动准备分析1、活动开展的准备(1)对于水粉色选择的思考 小班幼儿对鲜艳饱满的色彩感兴趣,玩色也是他们所热衷的,所以我选择了较为常见的水粉色,同时,在颜色上我选择了尽可能接近蚯蚓的咖啡色、肉色、土黄色,以及同色系的红色、中黄、浅黄等。(2)对于绘画材料的思考 因为蚯蚓是扭动的,并且是细细长长的,所以在选择材料中,我选择了比较生活化且幼儿熟悉的材料,如:棉签、绳子,以及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小毛笔,来帮助幼儿表现扭动的线条,增加玩色趣味性。2、幼儿经验的准备:(1)植物角饲养蚯蚓。蚯蚓本就来自于大自然,幼儿也是在翻土时偶然发现,但是要直观的感受仔细的探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们将泥土和蚯蚓一起带回教室,放在植物角饲养,孩子们发现蚯蚓有时候在土里,有时候在土上,孩子们从中自主探索。(2)相关的动画欣赏。《蚯蚓的地下世界》是一个讲述蚯蚓在地下钻洞的故事,并且有各种有趣的路径供幼儿行赏。《蚯蚓和小鸡》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讲述小鸡遇到了蚯蚓,意外的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在这些动画中,幼儿能够在卡通形象中感受蚯蚓的可爱,也同时了解蚯蚓扭来扭去的不同动态。(3)亲子阅读《蚯蚓的日记》。这是一本关于蚯蚓的绘本,绘本中故事情节丰富,形象可爱有趣,但是内容较为复杂,小班幼儿无法全部理解。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亲子阅读,让爸爸妈妈带着宝贝,适当节选几幅简单的插图感受故事内容。二、活动亮点与思考1、活动亮点:1)幼儿前期经验丰富,对于蚯蚓的外形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小蚯蚓表现出喜爱。2)活动目标达成度高,幼儿能够选择用水粉与不同的材料表现扭动的蚯蚓,幼儿参与度高。3)活动材料丰富,幼儿对三种材料的使用兴趣都很浓厚,不同的材料表现出的作品效果也不同,绳画作品生动有特色,毛笔、棉签作品粗细不同,线条清晰。4)观察形式多样,通过定格图片观察外形特征,再以动态的视频帮助幼儿直观感受蚯蚓松土的生动形象。5)活动情境性强,小蚯蚓松土的情景贯穿始终,师幼互动良好。2、活动不足以及调整:1)画纸上如果添加一些细节的变化,可以使得情景性更强,同时也能将幼儿的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如:画纸上多一些零散的小花,幼儿的“蚯蚓”可以绕过小花,也可以从小花上爬过,增加其中的趣味性。2)活动分享环节可以进一步的加深感受,如:有的蚯蚓是像好朋友一样的抱在一起,也有的蚯蚓是一条条排排队很整理的在松土,讨论感受其不同的动态。3)从作品中发现幼儿对于方向的把握比较单一,后续在不同方向的创作表现中还需进一步改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刘静中二班语言领域教案《鱼缸里是什么》,共1页。
这是一份幼儿园大班 第二讲 声母第二课简案,共1页。
这是一份大班音乐活动《说唱脸谱》二,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