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分层作业(培优版)(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343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分层作业(培优版)(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343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分层作业(培优版)(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0343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
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分层作业(培优版)
一、选择题
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 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
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 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A.春雨连绵 B.土壤肥沃 C.沙漠广布 D.修路开矿
读黄土高原某地景观图及该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图中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地面崎岖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面坦荡,起伏和缓 D.峰峦绵延,山势雄浑
4.从气候资料图来看,该地区属于(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5.导致该地区地表形态沟壑纵横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板块运动 D.火山喷发
6.黄土高原以下四种地貌中,人口集中且农业较发达的是( )
A. B.
C. D.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此种古代民居反映了当地环境特点( )
A.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B.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
C.气候干旱,缺少木材 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8.地坑院设计的突出优点是( )
A.保护环境 B.外形美观 C.冬暖夏凉 D.便于排水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黄土高原位于( )
A.湿润区 B.沿海地区
C.亚热带 D.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10.黄土高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下列选项与其气候特点对应的是( )
A. B.C. D.
1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
C.过度放牧,石漠化现象严重 D.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一一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为竹木 D.乙一顶坡度较大
1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一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一一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居民饮食以面食为主
14.据图可推断、乙地( )
A.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及地区是
A.海平面上升、珠江三角洲 B.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C.土地荒漠化、塔里木盆地 D.全球变暖、青藏高原
16.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疏通河道 B.加固大堤 C.退田还湖 D.加强水土保持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7.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减少噪音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
18.废石堆治理过程中,当地选用牧草而不是野生杂草,目的是除了治理废石堆外,还可以( )
A.防风固沙 B.降低成本
C.美化环境 D.发展牧业
二、解答题
19.读黄土高原有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从地形、气候、地表植被条件等方面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至少两点)____、____
(2)黄土高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请结合图(二)分析其频繁多发的原因____
(3)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人地之同的矛盾,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两条)。①____②____
2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郑州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期间对黄河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准备】在图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黄河发源于____山,注入____海。
(2)【观察发现】从黄河采水样,各河段浑浊程度不一样,其中最浑浊的河段是中游,他们推测是黄河流经该段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请简要分析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提示:可以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任选一个方面说明】
(3)【特殊现象】“人在堤下走,水在头顶流”的景观出现在下游河段。请简要说明形成此现象的原因。
(4)【结论辨析】对黄河的考察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察结论一:黄河的内河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
B.考察结论二: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河段。
C.考察结论三: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D.考察结论四:黄河在冬季容易结冰,初春的时候容易发生凌汛现象,一般在河流的中游、下游。
21.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山,B_______湖,C_______河,D______水利枢纽。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
(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列举其优点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C 7.B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B 16.D 17.C 18.D 19.(1) 地形破碎,起伏大 降水集中,强度大
(2) 旱涝灾害 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7、8两月
(3) 控制人口增长 号召退耕还林还草
20.(1)巴颜喀拉山,渤
(2)自然原因:该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或人为原因: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3)下游地势低平,河水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床升高。
(4)C
21.(1)巴颜喀拉 青海 汾 小浪底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两岸人们修筑堤坝约束洪水
(3)秋末和冬初
(4)窑洞 冬暖夏凉,就地取材
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精品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课后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