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 端午节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 端午节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感受,端阳,方法学习,自主表现,观摩评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端午节》第一课时“制作纸香包”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由和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2、通过了解端午节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包。教学难点:对香包进行有创意的装饰。教师教具准备:课件,香包范作长纸条,彩笔,吊绳,挂穗,香料等学生学具准备: 长纸条,彩笔,吊绳,挂穗,香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认识节日习俗:老师端一盘粽子:同学们认识吗?老师最喜欢吃粽子了!里面的糯米夹着粽叶的清香吃起来特别的清爽!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能吃到粽子吗?(生答)教师小结: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龙舟节等。相传,这一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而举行的。教师:你们知道在端午节这一天,都有哪些活动呢?(学生回答:吃粽子,赛龙舟等)教师:同学们讲的非常好,在古代端午节可是盛大的节日,流传下了很多习俗活动,所以很早就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依然一到端午节, 家家门头插艾,人人都能吃到粽子很多地方都进行龙舟节古代人人都要戴香囊!同学们看老师脖子上挂的是什么?(香包)教师:香囊又叫香包,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香包多为绸布制成,内装雄黄、艾叶等香料以祈福、驱邪!二、方法学习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做纸香包教师板书课题。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香包有几个面?(六个面)还有哪些小配件呢?(挂绳,吊坠等)小组活动——拆香包教师:为了更好的理解香包,咱们来做一个小组活动——拆香包!同学们把香包拆开,看看拆开后的香包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靠近三角形的三个正方形有装饰图案)教师:看清楚香包是怎么折的吗?好!现在再请你们把香包还原,看哪一个小组把香包还原的又快又好!我就请他吃粽子!教师示范折叠纸香包:教师:现在看老师演示一遍香包的制作过程,同学们仔细看清楚喽准备长方形纸条,沿边线折三角形,连折六个小正方形,最后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添加装饰把绳子和挂饰添加到香包上,装饰完成。教师小结:香包的颜色如何搭配,香包的图案如何设计,都是我们要考虑对的地方,不能随便哦三、自主表现提出作业要求:尝试用纸条折叠一两个纸香包,做到棱角分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播放步骤图四、观摩评析教师收集学生作品,悬挂在课前准备的铁丝架上教师:你们的香包挂在这里真是太美了!用些词语来形容一下吧!这些香包有没有你喜欢的?做好的香包可以装饰我们的房间,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同学们想送给谁?我们还可以用色卡纸制作,用剪贴的方法来装饰,一样很漂亮!五、课后延伸同学们,小小的香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甘肃的庆阳,香包就是她的第二个名字!有句俗语:庆阳香包甲天下,足以证明香包在庆阳的分量了(播放庆阳的香包图片)庆阳的香包不仅历史久远,还把香包文化传承的好,每年庆阳都举办香包节,城市里到处都是香包的雕塑,小小的香包包含了大大的能量,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每一样事物的背后都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说到这里我总是特别的自豪!你们呢?我希望同学们把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 端午节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 端午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12课 端午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欣赏探究,创作体验,展示评价,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