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
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4绿色植物(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4绿色植物(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综合说理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4绿色植物
一、单选题
1.(2022·金华)阳台种植满足了一些城市白领的田园梦。小科在阳台上种植的番茄进入挂果期,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番茄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B.番茄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番茄的根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D.番茄的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2021·杭州)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部分韧皮部 D.部分木质部
3.(2021·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4.(2020·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5.(2020·湖州)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有机物,是叶绿体中的重要色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绿光
B.存在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
C.能溶解在酒精中
D.含有的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6.(2020·金华·丽水)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7.(2020·温州)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
A. B.
C. D.
8.(2020·绍兴)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9.(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O2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二、填空题
10.(2022·金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已成为大家共识。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如图)通常长在地下,里面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是我国的五种主食之一。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马铃薯中的淀粉主要是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此可知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马铃薯中的淀粉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11.(2021·嘉兴)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12.(2021·湖州)如图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景图。
(1)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 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 ,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 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13.(2020·衢州)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14.(2020·台州)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 (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15.(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2·湖州)小越发现家里种的仙人球晚上开花了(如图所示),感到非常好奇。向经验丰富的花农咨询后,她了解到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在夜间开花,而且花期很短。多数仙人掌科植物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间开花,有什么意义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植物花瓣也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夜间开花能减少水分散失。为了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选取一片仙人球花瓣,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A、B两张相同的氯化钴试纸相对应地贴在花瓣的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另取一张氯化钴试纸置于仙人球所处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张氯化钴试纸的变色情况。
实验二:分别撕取花瓣的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某一种结构。
(1)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
(3)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的意义:
①植物花瓣在夜间开花比白天开花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②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 ,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17.(2021·丽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1)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球,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 作用产生;
(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
18.(2020·宁波)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的花色不同。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思考:同品种绣球的花色是否与土壤条件有关?小科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猜想】绣球花色可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实验过程】
选择30株品种相同,栽种于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相近,均处于花蕾期的绣球,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花开之前,用等量的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浇灌,每周一次,直至花开(其他种植条件相同)。花开后观察并记录花色,如下表:
编号
溶液
每株每次浇灌量/mL
绣球花色
1
0.1%的醋酸溶液
200
全部蓝色
2
0.1%的碳酸钠溶液
200
全部红色
3
清水
200
全部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根毛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而造成绣球植
株损伤甚至死亡。
(2)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 。(写出两个)
(3)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
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四、解答题
19.(2022·宁波)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将两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 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 (填“甲”或“乙”)中的叶片。
(3)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 (填“是”或“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五、综合说理题
20.(2021·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21.(2021·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1.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解答】A:番茄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A错误。
B:番茄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B错误。
C:有机物是植物的叶光合作用产生的,C错误。
D:番茄的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皮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解答】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答案为:D
3.【答案】A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A正确;
BCD、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的本质是DNA和蛋白质,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丝状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进入分裂状态时,遗传物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诸如"X"的形状,这时的遗传物质叫做"染色体" 。可根据图中出现了染色体判断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再确定此处的结构是什么;
2、根尖结构分为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
【解答】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分析】1、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
2、植物体中只有部分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结构,根、茎、叶的表皮等都没有叶绿体结构。绿色的嫩茎和叶中的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结构;
3、叶绿素易溶解在酒精中;
4、 镁是形成叶绿素结构的重要元素,没有镁的存在不能形成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A、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反射了绿光而显示出的颜色,A错误;
B、植物体中的很多细胞其实也是没有叶绿素的,B错误;
C、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说法正确,C正确;
D、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金属元素,主要不是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的,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中需要控制研究的因素不同而使其他因素都相同。根据探究的问题可以确定控制的变量。
【解答】由题中信息“ 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 ”可知,实验需要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产物,需要控制一组有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另一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并使其他条件都相同。由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可知,B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 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其他条件与A相同。A、B形成对照,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主要由叶从空气中获得,水主要由根吸收运输到叶。
【解答】A、图中叶片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应该是植物的呼吸作用,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叶片,氧气离开叶片,符合光合作用过程,B正确;
C、光合作用时氧气应该是离开叶片,水应该进入叶片,C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符合光合作用,但水应该是进入叶片的,图中是离开了,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分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分两种:表现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
【解答】A、松脂是有机物,所以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故A错误;
B、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所以其种子外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故B错误;
C、扭叶松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如果种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松树这个物种就灭绝了,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正确;
D、草木灰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任何作用,草木灰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D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A、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是负值,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不如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多,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随着施用同-农药的次数增加,把没有抗药性的害虫杀死,有抗药性的害虫活下来,因此有抗药性的害虫比例会增加,所以b点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所占百分比比a点大.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催化能力最强,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4可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而不是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0.【答案】(1)自上而下
(2)小肠
【解析】【分析】1.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
【解答】(1)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故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11.【答案】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由于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时,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鲜嫩,因此甲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由于一年内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形成层的活动几乎整年不停,这样在木材中就难以看出生长轮或年轮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2.【答案】(1)酶
(2)密度比空气大;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
(2)在设施蔬菜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充到温室内,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使蔬菜长期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光合作用缓慢,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需采取人工方法补充二氧化碳。
【解答】(1)由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因此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可以适时补充保护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保持适宜蔬菜、瓜果光合作用所需的浓度,增加干物质的积累,进而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故答案为:(1)酶(2)密度比空气大;呼吸作用
13.【答案】(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其他有加热、高温处理方法的合理答案也给分)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 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 ”可知,通过加热可使HCN沸腾跑出;
2、由题意知,”出青“是因为受光照引起的,所以可通过避免使长高的雷竹笋受到光照;
3、蒸腾作用是将根吸收的水从叶中散发出去。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
【解答】(1)由题意可知,温度只要达到或超过 26℃ 时,HCN就会沸腾跑出,所以 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出青“是因为受光照引起的,所以可通过避免使长高的雷竹笋受到光照,所以 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
(3)糖类是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 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其他有加热、高温处理方法的合理答案也给分) (2) 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14.【答案】(1)上
(2)A;B;C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解答】(1)由该植物的叶片的结构可知,其上表皮能够接受光照,而其他地方难以接受光照,所以其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上表皮附近;
(2)A、气孔向内凹陷,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对会弱许多,可以较好的保水;故A正确;
B、叶片卷起,这样水蒸气拒绝在叶片内,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故B正确;
C、 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少叶片下表面水的蒸发,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故C正确;
故答案为:(1)上;(2)ABC。
15.【答案】(1)叶绿体
(2)筛管
【解析】【分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筛管
16.【答案】(1)空气中水分
(2)气孔或保卫细胞
(3)传粉
【解析】【分析】(1)无水氯化钴试纸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水分子的存在,这是因为氯化亚钴遇水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六水氯化亚钴。氯化亚钴是蓝色的,而六水氯化钴是粉色的,因而有此效果。
(2)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或闭合由保卫细胞调节。
(4)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会四处飘散,花粉从花药落到雌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解答】(1)根据氯化钴试纸的用途分析,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空气中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气孔或保卫细胞。
(3) ② 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传粉,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17.【答案】(1)蒸腾
(2)吊兰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释放量
(3)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燃烧木炭、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等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密封装置内的水珠,主要是来自于吊兰的蒸腾作用;
(2)吊兰放在光照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由于其始终在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速率要大于呼吸作用速率,这样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才会降低;
(3)在大棚中增加CO2含量的方法常见的是放入适量干冰、在大棚中烧炭、或者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等;
故答案为:(1)蒸腾;(2) 吊兰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释放量;(3)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燃烧木炭、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等.
18.【答案】(1)失水
(2)光照、温度(合理即可)
(3)无性
【解析】【分析】1、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分、光照和温度等。在研究绣球花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的实验中,控制土壤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
3、扦插是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殖新个体的方式。
【解答】(1) 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时, 会使根毛细胞会失水, 而造成绣球植株损伤甚至死亡;
(2) 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 光照、温度;
(3)扦插是利于植物的茎长成新的植株,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失水 (2)光照、温度 (3)无性
19.【答案】(1)呼吸
(2)乙
(3)不是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即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1)实验前应先将两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呼吸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
(2)甲装置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乙中的叶片。
(3)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有水,故这些水珠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0.【答案】①青菜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低温下呼吸作用减弱,淀粉积累的多;②淀粉在青菜体内分解成葡萄糖;③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导致其中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不易凝固,不易被冻死;④青菜细胞中的淀粉分解产生的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答案示例:
冬天有霜的日子往往是晴天,光照强,青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有机物)多;冬天有霜的日子气温低,青菜呼吸作用减弱,消耗淀粉(有机物)少,积累的淀粉(有机物)增多;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同时,由于青菜细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示例: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同时,由于青菜细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示例: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呼吸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
21.【答案】示例: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通过温室前屋面角度的调整,使得蔬菜获得充足光照,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棚内温度升高,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蔬菜生长。后墙塑料管内水的质量大、比热大,白天吸收的热量多,夜晚释放热量也多;夜晚保暖卷帘盖上,减少温室散热,避免夜晚温度过低冻伤蔬菜。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
【解答】不同纬度地区,其太阳直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要通过调节透光棚膜的角度,尽可能的增大光照强度,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温室中塑料管中的水和保暖卷帘,可以维持大棚内的昼夜温差不至于太大,具有保护作物的作用;
故答案为: 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通过温室前屋面角度的调整,使得蔬菜获得充足光照,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棚内温度升高,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蔬菜生长。后墙塑料管内水的质量大、比热大,白天吸收的热量多,夜晚释放热量也多;夜晚保暖卷帘盖上,减少温室散热,避免夜晚温度过低冻伤蔬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0生物实验(含答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9人体健康(含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0-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