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212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212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212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仿真训练卷0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某植物体细胞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相同
B.不同体细胞中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C.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
D.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磷脂分子
2.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下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3.下图表示叶片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C段斜率与叶绿体内固定CO2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B.温室效应能有效提高植物光合速率
C.当CO2浓度低于b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D.当CO2浓度高于s时Pm值主要受光反应速率的限制
4.下图是某生物细胞中的一棒状染色体,其中G、g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则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龙胆紫染液进入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推测该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若该细胞分化为T细胞,HIV的核酸可直接整合到其染色体上
5.下列有关动植物交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即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B.豌豆的杂交需在花蕾期去雄并套袋,人工辅助授粉后再进行套袋处理
C.测交能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及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
D.自交、测交等都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6.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
黄花植株
初次调查
64%
36%
0
二次调查
36%
25%
39%
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
D.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7.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体内的RNA合成
B.(+)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嘧啶碱基数相等
C.SARS-CoV-2的遗传物质易突变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
D.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亲代RNA病毒和宿主细胞决定
8.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分子仅作用于T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若信息分子为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若信息分子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则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情况
生长受抑制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生长
A.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B.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C.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D.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10.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题述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11.通过转基因技术或细胞工程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大米胚乳中可获得外表为金黄色的转基因大米,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案的培养基中都须加入适量的蔗糖提供营养并维持渗透压
B.两种方案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甲方案所用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乙方案诱导细胞杂交的方法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12.下图是果醋发酵装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B.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C.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D.装置中右侧玻璃管起到排气的作用
13.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4.云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10头猪蹄发荧光的转基因猪。转基因猪培育的主要过程:①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②将转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卵母细胞中,并将重组细胞培育形成早期胚胎;③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转基因猪。在这一过程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拼接,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培养并筛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猪次级卵母细胞
C.筛选出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转基因克隆胚胎
D.给代孕母猪注射环孢霉素A阻止T细胞增殖,以利于代孕母猪接受胚胎
15.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中的绿藻能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能够促进生物种群的发展
C.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使人心情愉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湿地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则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下图曲线反映了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
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受到一定的破坏
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
17.下列关于倒平板、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倒平板时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B.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可观察到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减少
C.稀释涂布平板的结果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倒平板、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纯化菌种的方法
18.下列关于动物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⑥内环境成分有激素、抗体、血红蛋白、呼吸酶、氨基酸等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9.“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囱”。在这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
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
20.检查发现某外观正常的女性第21号染色体一条“失踪”,另一条比正常长了一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女性外观正常可能是她的基因组成仍保持平衡
B.该女性细胞中可能发生了两条21号染色体合并成一条的情况
C.如果该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胎儿出现21单体的概率是1/2
D.如果该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胎儿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是1/4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某植物体细胞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相同
B.不同体细胞中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C.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
D.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磷脂分子
【答案】A
【解析】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体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相同,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不同,A不合理,C合理;虽然不同体细胞中的RNA不同,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B合理;体细胞中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分子,D合理。
2.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下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答案】D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因此分子转子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钻孔后治疗试剂才能进入细胞中,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膜的识别作用取决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C正确;由题可知,分子转子是由光能驱动的,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D错误。
3.下图表示叶片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C段斜率与叶绿体内固定CO2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B.温室效应能有效提高植物光合速率
C.当CO2浓度低于b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D.当CO2浓度高于s时Pm值主要受光反应速率的限制
【答案】C
【解析】图中BC段固定CO2酶的活性越强,固定的CO2越多,光合速率越大,A正确;CO2浓度在0~s时,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植物光合速率逐渐增大,所以温室效应能有效提高植物光合速率,B正确;当CO2浓度低于b时,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强度小于呼吸作用,C错误;当CO2浓度高于s时,CO2达到饱和状态,此时[H]和ATP不能满足暗反应的需要,Pm值主要受光反应速率的限制,D正确。
4.下图是某生物细胞中的一棒状染色体,其中G、g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则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龙胆紫染液进入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推测该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若该细胞分化为T细胞,HIV的核酸可直接整合到其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A错误;龙胆紫染液若能进入细胞并使染色体着色,说明细胞膜已失去选择透过性,B错误;图中的染色体上含有G与g基因,说明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交叉互换,C正确;若该细胞为骨髓干细胞,能分化形成T细胞,HIV的核酸是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合成cDNA,然后cDNA才能插入细胞中的染色体上,D错误。
5.下列有关动植物交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即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B.豌豆的杂交需在花蕾期去雄并套袋,人工辅助授粉后再进行套袋处理
C.测交能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及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
D.自交、测交等都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A
【解析】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若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其显隐性关系,可用抗病纯合植株与感病纯合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A错误;豌豆是两性花,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若进行杂交,则必须在花粉还未成熟的花蕾期去雄并套袋,待花粉成熟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再套袋,才能保证杂交的顺利进行,B正确;若测交后代有不同性状出现,则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子,依据测交后代类型及比例(如1∶1,1∶1∶1∶1等),可推知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与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生物变异和生殖隔离等有关,自交、测交等都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是会影响种群的基因型频率,D正确。
6.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
黄花植株
初次调查
64%
36%
0
二次调查
36%
25%
39%
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
D.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二次调查时,由于不知道红花植株中各基因型个体(RR、Rr和Rr+)的具体比例,因此不能确定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C错误;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正确。
7.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体内的RNA合成
B.(+)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嘧啶碱基数相等
C.SARS-CoV-2的遗传物质易突变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
D.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亲代RNA病毒和宿主细胞决定
【答案】C
【解析】宿主细胞本身的RNA不能进行复制,故不需要RNA复制酶,A错误;(+)RNA与(-)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嘌呤碱基数相等,B错误;SARS-CoV-2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易发生变异,C正确;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亲代RNA病毒决定,D错误。
8.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分子仅作用于T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若信息分子为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若信息分子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则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若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A错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分子也可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因此其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细胞,C错误;若信息分子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则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9.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情况
生长受抑制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生长
A.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B.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C.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D.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答案】C
【解析】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慢,A错误;甲组与乙组对照,自变量为是否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乙组抑制作用解除,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B错误;据表格信息可知,赤霉素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以使顶芽快速生长,C正确;丙、丁组对照,自变量为是否切除顶芽,由丁组侧芽快速生长,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D错误。
10.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题述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答案】A
【解析】K+排出细胞是被动运输,K+流入细胞是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元兴奋时,K+排出细胞可使膜两侧K+浓度差减小,B正确;静息状态时K+不排出细胞,受刺激后K+排出细胞,说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细胞膜外侧兴奋时由正电位→负电位,兴奋部位两侧(未兴奋部位)还是正电位,D正确。
11.通过转基因技术或细胞工程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大米胚乳中可获得外表为金黄色的转基因大米,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案的培养基中都须加入适量的蔗糖提供营养并维持渗透压
B.两种方案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甲方案所用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乙方案诱导细胞杂交的方法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两种方案都须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都须加入适量的蔗糖提供营养并维持渗透压,A正确;两种方案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正确;甲方案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正确;乙方案诱导细胞杂交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D错误。
12.下图是果醋发酵装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B.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C.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D.装置中右侧玻璃管起到排气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在不通气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CO2形成气泡,A正确;发酵后期通气后接种醋酸菌,醋酸菌生长的适宜温度高于酵母菌,且是需氧型微生物,因此需通气,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B正确;果酒浓度过高,对醋酸菌有抑制作用,不利于醋酸发酵,C错误;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CO2,CO2通过右侧玻璃管排出,D正确。
13.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A
【解析】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图甲所示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
14.云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10头猪蹄发荧光的转基因猪。转基因猪培育的主要过程:①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②将转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卵母细胞中,并将重组细胞培育形成早期胚胎;③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转基因猪。在这一过程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拼接,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培养并筛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猪次级卵母细胞
C.筛选出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转基因克隆胚胎
D.给代孕母猪注射环孢霉素A阻止T细胞增殖,以利于代孕母猪接受胚胎
【答案】D
【解析】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拼接,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的存在、遗传和表达,A不符合题意;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才可以进行受精,所以应培养并筛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猪次级卵母细胞,B不符合题意;筛选出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才可以获得含有外源基因的体细胞核,筛选出转基因克隆胚胎才可以进行胚胎移植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个体,C不符合题意;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是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并不需要抑制代孕母体的免疫反应,D符合题意。
15.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中的绿藻能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能够促进生物种群的发展
C.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使人心情愉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湿地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则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绿藻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不能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A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B正确;气候宜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使人心情愉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不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使物种丰富度增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下图曲线反映了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
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受到一定的破坏
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
【答案】BC
【解析】从图中只能得出酶a的最适温度,无法比较酶a与酶b最适温度的大小,A错误;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而温度过高、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B、C正确;人体内环境的pH为7.35~7.45,而酶b和酶c的最适pH偏离了这个范围且偏离程度较大,不可能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
17.下列关于倒平板、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倒平板时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B.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可观察到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减少
C.稀释涂布平板的结果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倒平板、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纯化菌种的方法
【答案】ACD
【解析】倒平板时要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倒完后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A错误;平板划线时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B正确;稀释涂布平板的结果是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而不是得到单个菌落,C错误;倒平板是制作固体培养基的方法,不是纯化菌种的方法,D错误。
18.下列关于动物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⑥内环境成分有激素、抗体、血红蛋白、呼吸酶、氨基酸等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答案】C
【解析】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①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②正确;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该激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③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④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⑤正确;内环境成分不含血红蛋白、呼吸酶,因为血红蛋白、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⑥错误。
19.“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囱”。在这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
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
【答案】BC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没有阳光,其中的生产者为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等生物,不能固定太阳能,A错误;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之间的竞争和这些生物捕食自养的硫细菌等,C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是无氧环境,说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全部为厌氧型生物,不能在富氧环境中生存,D错误。
20.检查发现某外观正常的女性第21号染色体一条“失踪”,另一条比正常长了一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女性外观正常可能是她的基因组成仍保持平衡
B.该女性细胞中可能发生了两条21号染色体合并成一条的情况
C.如果该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胎儿出现21单体的概率是1/2
D.如果该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胎儿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是1/4
【答案】ABC
【解析】该女性外观正常可能是她的基因组成仍保持平衡,基因的数目和种类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由于该女性第21号染色体一条“失踪”,另一条比正常长了一倍,说明该女性细胞中可能发生了两条21号染色体合并成一条的情况,B正确;由于该女性第21号染色体一条“失踪”,配子中有一半不含第21号染色体,因此如果该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胎儿出现21单体的概率是1/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是1/2,C正确,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5-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2-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