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试卷

    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1页
    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2页
    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最新考纲
    考向预测
    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命题趋势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内容.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1)问,难度中等.
    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直观想象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a∥b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l⊥α
    3.空间角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如图,∠PAO就是斜线AP与平面α所成的角.
    ②线面角θ的范围:θ∈.
    (2)二面角
    ①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图的二面角,可记作:二面角α­l­β或二面角P­AB­Q.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过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一点O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BO⊥l,AO⊥l,则∠AOB就叫做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③二面角的范围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θ∈[0,π].
    ④当θ=时,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常用结论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
    (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常见误区
    1.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平面内两条直线为相交直线这一条件.
    2.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这一条件.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  )
    (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  )
    (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答案:(1)× (2)× (3)√ (4)× (5)×
    2.(易错题)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
    A.α⊥β且m⊂α         B.m⊥n且n∥β
    C.m∥n且n⊥β D.m⊥n且α∥β
    解析:选C.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
    3.(多选)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C⊥SB B.AD⊥SC
    C.平面SAC⊥平面SBD D.BD⊥SA
    解析:选ABC.由SD⊥底面ABCD,得S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DB.又DB与AC垂直,所以SB⊥AC,A正确;
    由SC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C与AD垂直,得SC⊥AD,B正确;
    由AC⊥SB,AC⊥BD,SB∩BD=B,可得AC⊥平面SBD,从而有平面SAC⊥平面SBD,C正确;
    若BD⊥SA,则BD垂直SA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A,与已知条件矛盾,D错误.故选ABC.
    4.已知直线l和平面α,β,且l⊂α,则“l⊥β”是“α⊥β”的________条件.
    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若l⊂α,l⊥β,则α⊥β,充分性成立;
    若l⊂α,α⊥β,则l与β垂直、相交或平行,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若l⊂α,则“l⊥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
    5.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
    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解析:如图,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B=PC,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

    答案:外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PA=PB=PC=AC=4,O为AC的中点.证明:PO⊥平面ABC.

    (2)(2020·高考全国卷Ⅲ节选)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在棱DD1,BB1上,且2DE=ED1,BF=2FB1.证明:当AB=BC时,EF⊥AC.

    【证明】 (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
    所以OP⊥AC,且OP=2.
    连接OB.因为AB=BC=AC,
    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OB⊥AC,OB=AC=2.
    由OP2+OB2=PB2知PO⊥OB.
    由OP⊥OB,OP⊥AC且OB∩AC=O知PO⊥平面ABC.
    (2)如图,连接BD,B1D1.因为AB=BC,所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AC⊥BD.又因为BB1⊥平面ABCD.于是AC⊥BB1.所以AC⊥平面BB1D1D.由于EF⊂平面BB1D1D,所以EF⊥AC.


    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方法
     

    1.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AC,PD⊥平面ABC,PD=DB.
    求证:PA⊥CD.

    证明: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
    在Rt△ABC中,由AC=BC得∠ABC=30°,
    设AD=1,由3AD=DB得DB=3,BC=2,
    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cos 30°=3,
    所以CD2+DB2=BC2,即CD⊥AO.
    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
    所以PD⊥CD,由PD∩AO=D得,CD⊥平面PAB,
    又因为PA⊂平面PAB,所以PA⊥CD.
    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证明:(1)在平面ABD中,因为AB⊥AD,EF⊥AD,所以EF∥AB.
    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
    BC⊂平面BCD,BC⊥BD,
    所以BC⊥平面ABD.
    因为AD⊂平面ABD,
    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
    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2020·高考全国卷Ⅰ节选)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APC=90°.证明:平面PAB⊥平面PAC.

    (2)(2020·开封市模拟考试)如图,已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C1C⊥平面ABC,AA1=AC,AC⊥BC.证明:A1C⊥AB1.

    【证明】 (1)由题设可知,PA=PB=PC,
    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故可得△PAC≌△PAB,△PAC≌△PBC.
    又∠APC=90°,故∠APB=90°,∠BPC=90°,
    从而PB⊥PA,PB⊥PC,故PB⊥平面PAC,所以平面PAB⊥平面PAC.
    (2)因为AA1=AC,所以四边形AA1C1C为菱形,所以A1C⊥AC1.
    因为平面AA1C1C⊥平面ABC,平面AA1C1C∩平面ABC=AC,
    BC⊂平面ABC,BC⊥AC,
    所以BC⊥平面AA1C1C.
    又BC∥B1C1,所以B1C1⊥平面AA1C1C,所以B1C1⊥A1C.
    因为AC1∩B1C1=C1,
    所以A1C⊥平面AB1C1,而AB1⊂平面AB1C1,
    所以A1C⊥AB1.

    (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
    ②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进而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
    (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AC=a,BC=a.求证:平面PAB⊥平面PAC.

    证明:因为PA⊥平面ABC,
    所以PA⊥AB,PA⊥AC,
    所以∠BAC即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
    又AB=AC=a,BC=a,
    所以∠BAC=90°,
    所以平面PAB⊥平面PAC.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

    (1)求证:PE⊥B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
    (3)求证:EF∥平面PCD.
    【证明】 (1)因为PA=PD,E为AD的中点,
    所以PE⊥AD.
    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
    所以BC∥AD,所以PE⊥BC.
    (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
    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
    所以AB⊥平面PAD,
    因为PD⊂平面PAD,所以AB⊥PD.
    又因为PA⊥PD,AB∩PA=A,
    所以PD⊥平面PAB.
    因为PD⊂平面PCD,
    所以平面PAB⊥平面PCD.
    (3)如图,取PC的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FG∥BC,FG=BC.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
    所以DE∥BC,DE=BC.
    所以DE∥FG,DE=FG.
    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DG.
    又因为EF⊄平面PCD,DG⊂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主要是利用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去解决.注意遵循“空间到平面”“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关系. 
    (2020·高考江苏卷)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AB1C1;
    (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
    证明:(1)因为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
    所以EF∥AB1.
    又EF⊄平面AB1C1,AB1⊂平面AB1C1,
    所以EF∥平面AB1C1.
    (2)因为B1C⊥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B1C⊥AB.
    又AB⊥AC,B1C⊂平面AB1C,
    AC⊂平面AB1C,B1C∩AC=C,
    所以AB⊥平面AB1C.
    又因为AB⊂平面ABB1,
    所以平面AB1C⊥平面ABB1.

    思想方法系列14 构造几何模型解决空间问题
    判断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常利用正(长)方体及其他几何体模型来判断,把平面、直线看作正(长)方体内及其他几何体平面、侧棱、对角线等进行推导验证,使抽象的推理形象化、具体化.
    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m∥α,n∥β,m⊥n,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α,n∥β,α∥β,则m⊥n.
    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 D.④
    【解析】 对于①,可以得到平面α,β互相垂直,如图(1)所示,故①正确;对于②,平面α,β可能垂直,如图(2)所示,故②不正确;对于③,平面α,β可能垂直,如图(3)所示,故③不正确;对于④,由m⊥α,α∥β可得m⊥β,因为n∥β,所以过n作平面γ,且γ∩β=g,如图(4)所示,所以n与交线g平行,因为m⊥g,所以m⊥n,故④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

    (1)构造法实质上是结合题意构造符合题意的直观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问题直观地作出判断.这样减少了抽象性,避免了因考虑不全面而导致的解题错误. 
    (2)由于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包含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等各种位置关系.故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来判断空间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显得直观、易判断.构造时注意其灵活性,想象各种情况反复验证. K
    (2020·贵阳市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AP⊥平面ABC,∠ACB=90°,AC=BC=1,AP=,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将三棱锥补形为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的长方体,则三棱锥的外接球与长方体的外接球相同.设外接球半径为R,则(2R)2=12+12+()2=5,所以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V=πR3=π.
    答案:π

    [A级 基础练]
    1.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异面
    解析:选C.当直线l与平面α斜交时,在平面α内不存在直线与l平行,故A项错误;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l相交,故B项错误;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l异面,故D项错误;无论哪种情形,在平面α内都有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故选C项.
    2.(多选)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α⊥β,α∩β=m,m⊥n,n⊂α,则n⊥β
    B.若α⊥β,n∥α,则n⊥β
    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m⊥β,n⊥α,则n⊥β
    解析:选AD.选项A中,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正确;选项B中,直线n可以与平面β相交、平行或n⊂β,不正确;选项C中,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有无数个,且这些平面可以与平面α平行、相交,不正确;选项D中,根据m⊥α,m⊥β,知α∥β,又n⊥α,所以n⊥β正确,故选AD.
    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  )

    A.与AC,MN均垂直
    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
    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
    D.与AC,MN均不垂直
    解析:选A.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
    又因为AC⊥BD,DD1∩BD=D,
    所以AC⊥平面BDD1B1,
    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OM==,MN==,
    ON==,
    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
    4.(2021·山东济宁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的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
    B.AC⊥平面ABB1A1
    C.AE⊥B1C1
    D.A1C1∥平面AB1E

    解析:选C.对于A,CC1与B1E均在侧面BCC1B1内,又两直线不平行,故相交,A错误;对于B,AC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60°,所以AC不垂直于平面ABB1A1,故B错误;对于C,AE⊥BC,BC∥B1C1,所以AE⊥B1C1,故C正确;对于D,AC与平面AB1E有公共点A,AC∥A1C1,所以A1C1与平面AB1E相交,故D错误.
    5.(多选)如图,AC=2R为圆O的直径,∠PCA=45°,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B为圆周上不与点A,C重合的点,AS⊥PC于点S,AN⊥PB于点N,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平面ANS⊥平面PBC
    B.平面ANS⊥平面PAB
    C.平面PAB⊥平面PBC
    D.平面ABC⊥平面PAC
    解析:选ACD.因为PA⊥平面ABC,PA⊂平面PAC,所以平面ABC⊥平面PAC,故D正确;因为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AC为直径,所以BC⊥AB,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BC⊥PA,又AB∩PA=A,所以BC⊥平面PAB,又BC⊂平面PBC,所以平面PAB⊥平面PBC,故C正确;因为BC⊥平面PAB,所以BC⊥AN,又因为AN⊥PB,PB∩BC=B,所以AN⊥平面PBC,又AN⊂平面ANS,所以平面ANS⊥平面PBC,故A正确.故选ACD.
    6.如图,在△ABC中,∠ACB=90°,AB=8,∠ABC=60°,PC⊥平面ABC,PC=4,M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作CH⊥AB于H,连接PH.因为PC⊥平面ABC,所以PH⊥AB,PH为PM的最小值,等于2.
    答案:2
    7.(2019·高考北京卷)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m;②m∥α;③l⊥α.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
    解析: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可组成3个命题.
    命题(1):若l⊥m,m∥α,则l⊥α,此命题不成立,可以举一个反例,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平面ABCD为平面α,A1D1和A1B1分别为l和m,满足条件,但结论不成立.
    命题(2):若l⊥m,l⊥α,则m∥α,此命题正确.证明:作直线m1∥m,且与l相交,故l与m1确定一个平面β,且l⊥m1,因为l⊥α,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设α∩β=n,则l⊥n,又m1,n⊂β,所以m1∥n,又m1∥m,所以m∥n,又m在平面α外,n⊂α,故m∥α.
    命题(3):若m∥α,l⊥α,则l⊥m,此命题正确.证明:过直线m作一平面,且与平面α相交,交线为a,因为m∥α,所以m∥a.因为l⊥α,a⊂α,所以l⊥a,又m∥a,所以l⊥m.
    答案:若l⊥m,l⊥α,则m∥α(或m∥α,l⊥α,则l⊥m,答案不唯一)
    8.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
    解析:因为PC⊥平面ABC,
    所以PC垂直于直线AB,BC,AC.
    因为AB⊥AC,AB⊥PC,AC∩PC=C,
    所以AB⊥平面PAC,
    又因为AP⊂平面PAC,
    所以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
    答案:AB,BC,AC AB
    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
    (1)求证:DC⊥平面PA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
    证明:(1)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
    所以PC⊥DC.
    又因为AC⊥DC,且PC∩AC=C,
    所以DC⊥平面PAC.
    (2)因为AB∥CD,DC⊥AC,
    所以AB⊥AC.
    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
    所以PC⊥AB.
    又因为PC∩AC=C,
    所以AB⊥平面PAC.
    又AB⊂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平面PAC.
    10.(2020·沈阳市教学质量监测(一))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D.平面ABC⊥平面ABD,点E与点D在平面ABC的同侧,且CE∥BD,BD=2CE.F为AD的中点,连接EF.
    (1)求证:EF∥平面ABC;
    (2)求证:平面AED⊥平面ABD.
    证明:(1)如图,取AB的中点为O,连接OC,OF,因为O,F分别为AB,AD的中点,所以OF∥BD且BD=2OF,

    又CE∥BD且BD=2CE,所以CE∥OF且CE=OF,
    所以四边形OC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OC.
    又EF⊄平面ABC且OC⊂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OC⊥AB,
    又平面ABC⊥平面ABD且平面ABC∩平面ABD=AB,
    所以OC⊥平面ABD,
    因为EF∥OC,所以EF⊥平面ABD,
    又EF⊂平面AED,所以平面AED⊥平面ABD.
    [B级 综合练]
    11.(多选)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BCD均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E,F分别为BC,BD的中点,则(  )
    A.BC⊥AD
    B.若AD=1,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
    C.若AD=,则平面ABC⊥平面BCD
    D.若AF=,则截面AEF的面积为
    解析:选ACD.连接AE,DE,因为△ABC,△BCD均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所以AE⊥BC,DE⊥BC,又AE∩DE=E,所以BC⊥平面ADE,所以BC⊥AD,故A正确;设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为点O,则AO==,所以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12×=,故B错误;易知∠AED为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AE=,DE=,当AD=时,AE2+DE2=AD2,所以∠AED=90°,所以平面ABC⊥平面BCD,故C正确;因为E,F分别为BC,BD的中点,连接EF,AF,易知EF=CD=,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EF==,所以sin∠AEF=,所以S△AEF=×××=,故D正确.
    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___.

    解析:设B1F=x,因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所以AB1⊥DF.
    由已知可以得A1B1=,
    设Rt△AA1B1斜边AB1上的高为h,则DE=h,
    又2×=h×,
    所以h=,DE=.
    在Rt△DB1E中,B1E= =.
    由面积相等得× =x,得x=.即线段B1F的长为.
    答案:
    13.(2020·成都市诊断性检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BC,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60°,E,F分别为BC,CD的中点.
    (1)证明:BC⊥平面PAE;
    (2)点Q在棱PB上,且=,证明:PD∥平面QAF.
    证明:(1)如图,连接AC.
    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60°,
    所以三角形ABC为正三角形.
    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BC⊥AE.
    因为AP⊥平面PBC,BC⊂平面PBC,
    所以BC⊥AP.
    因为AP∩AE=A,AP,AE⊂平面PAE,
    所以BC⊥平面PAE.
    (2)连接BD交AF于点M,连接QM.
    因为F为CD的中点,所以在底面ABCD中,==,所以=.
    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PD中,PD∥QM.
    又QM⊂平面QAF,PD⊄平面QAF,所以PD∥平面QAF.
    14.(2020·广东七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AB=2,E是AB的中点,G是PD的中点.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2)求证:AG∥平面PEC;
    (3)求证:平面PCD⊥平面PEC.
    解:(1)易知V四棱锥P­ABCD=S正方形ABCD·PA=×2×2×2=.
    (2)证明:如图,取PC的中点F,连接EF和FG,
    则易得AE∥FG,且AE=CD=FG,
    所以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AG.
    因为EF⊂平面PEC,AG⊄平面PEC,
    所以AG∥平面PEC.
    (3)证明:易知CD⊥AD,CD⊥PA,
    因为PA∩AD=A,PA⊂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CD⊥平面PAD.
    又AG⊂平面PAD,所以CD⊥AG.
    易知PD⊥AG,因为PD∩CD=D,PD⊂平面PCD,CD⊂平面PCD,
    所以AG⊥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又EF⊂平面PEC,
    所以平面PEC⊥平面PCD.
    [C级 创新练]
    15.一种特殊的四面体叫做“鳖臑”,它的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在四面体PABC中,设E,F分别是PB,PC上的点,连接AE,AF,EF(此外不再增加任何连线),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最多有(  )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解析:选C.为使题图中有尽可能多的直角三角形,设四面体PABC为“鳖臑”,
    其中PA⊥平面ABC,且AB⊥BC,易知CB⊥平面PAB.
    若AE⊥PB,EF⊥PC,由CB⊥平面PAB,得平面PAB⊥平面PBC.
    又AE⊥PB,平面APB∩平面PBC=PB,所以AE⊥平面PBC,
    所以AE⊥EF,且AE⊥PC.
    又EF⊥PC,知四面体PAEF也是“鳖臑”,则题图中的10个三角形全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
    16.(多选)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A1B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平面D1A1P⊥平面A1AP
    B.∠APD1的取值范围是
    C.三棱锥B1­D1PC的体积为定值
    D.DC1⊥D1P
    解析:选ACD.在A中,因为A1D1⊥平面A1AP,A1D1⊂平面D1A1P,所以平面D1A1P⊥平面A1AP,故A正确;
    在B中,当P与A1重合时,∠APD1=,故B错误;
    在C中,因为△B1D1C的面积是定值,A1B∥平面B1D1C,所以点P到平面B1D1C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1­D1PC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
    在D中,因为DC1⊥D1C,DC1⊥BC,D1C∩BC=C,D1C,BC⊂平面BCD1A1,所以DC1⊥平面BCD1A1,又D1P⊂平面BCD1A1,所以DC1⊥D1P,故D正确.

    相关试卷

    高中数学高考第4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课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4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课件练习题,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高考第41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讲)(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41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讲)(教师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高考第41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达标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41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达标检测)(学生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