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身边的化学物质
展开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身边的化学物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单选题
1.(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据统计,2021年安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下列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焚烧秸秆 B.任意排放“三废”
C.研究开发清洁能源 D.燃放烟花爆竹
2.(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D.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3.(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
C.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
D.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4.(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将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5.(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取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置于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一次性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两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2CO3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减小
C.反应结束后,两容器中H2SO4的质量相等,Na2SO4的质量也相等
D.反应结束后,向两容器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
6.(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D.探究木炭的还原性
7.(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并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Ne D.CO2
8.(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9.(2020·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FexO4,则乙是Fe
B.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
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
D.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
10.(2020·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11.(2020·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12.(2019·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13.(2019·贵州安顺·中考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测定溶液的pH
C. 过滤 D.稀释浓硫酸
14.(2018·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常温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的情况下产生
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A错;
B、任意排放“三废”,会造成环境污染,B错;
C、研究开发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C对;
D、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D错;
故选C。
2.B
【详解】A、图中实验,U型管的液面左高右低,可验证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冬中操作正确,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故选B。
3.A
【分析】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铜再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的沉淀质量不同。b点前后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沉淀的质量不同,所以b点硫酸完全反应。
【详解】A、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析出,若加入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含有水的质量较多,溶液质量不一定减小,故A错误;
B、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n点之后沉淀继续增加,说明n点溶质含有硫酸铜,硫酸已经反应完,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因此n点溶质只有硫酸铜,故B正确;
C、b点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硫酸铜,溶液显酸性,d点溶质为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所以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故C正确;
D、氢氧化钡先与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然后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
m=2.33g,
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n,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
n=2.33g,
x=0.98g,
所以生成沉淀质量=2.33g+2.33g+0.98g=5.64g,故D正确。
故选A。
4.D
【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沉淀,都是25g,故A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后,温度升高,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20%,故C正确;
D、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含义是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t3℃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充分搅拌后不能完全溶解,故D错误。
故选:D。
5.D
【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较多,
A、通过推导可知,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较多,故曲线b表示Na2CO3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硫酸被消耗,两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故B错误;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消耗的硫酸质量不相等,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也不相等,故C错误;
D、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一次性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所以反应结束后,向两容器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难溶于水,可探究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D、木炭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探究木炭的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体积分数为21%,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B。
8.C
【详解】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反应,比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比如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若甲是FexO4,FexO4与碳或氢气反应生成铁,也可以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乙是Fe ,选项正确;
B、若乙是金属,可以为铁,甲可以为四氧化三铁,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如碳和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不一定分别是H2和H2O,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D、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则反应①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③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如果甲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或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铁是置换反应,而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反应类型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B、氧气支持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故选B。
【点睛】
11.B
【详解】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C、设2g氢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2g:x,x=16g,故氢气剩余,不可能生成3g水,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分析】解答图像类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图像中有关量的关系,然后再对相关反应及其反应过程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详解】A.澄清石灰水显碱性,PH>7,如果向烧杯中不断加水,则碱性逐渐减弱,溶液被无限稀释,PH接近7,故图像正确;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开始无明显现象,直到两者恰好中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至碳酸钠被完全反应,此时二氧化碳质量达到最大,故图像正确;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只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生成的H2质量一定相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锌、铁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盐都是+2价,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最终铁产生所氢气比锌多,应为F型的图,故图像不正确;
D.锌的活动性比铜和银都强,所以都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如果向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两种盐溶液会被全部反应完,故图像正确。
【点睛】坐标类的图像题,体现的是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关系,关键逐步分析四个要点:起点、变化趋势、拐点、终点,尤其是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题干中描述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正向、逆向或不受影响或上下抛物线式的关系。
13.B
【分析】检查气密性、测定溶液的pH、过滤、稀释浓硫酸等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实验技能,一定要按规范要求进行。
【详解】A.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的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正确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保障。
14.B
【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然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溶液的pH值先增大,然后不变,完全反应后,pH增大,故B正确;
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
D、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从从零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科学探究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计算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和构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