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凉山州西昌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及答案(九科)
2022凉山州西昌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凉山州西昌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凃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2日21时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上拍摄的照片。照片中亮点为金星,它正从地球地平线和极光中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金星公转所围绕的天体是( )
A. 星云 B. 行星 C. 恒星 D. 卫星
2. 下列城市中最可能看到极光的是( )
A. 新加坡 B. 西昌 C. 摩尔曼斯克 D. 旧金山
3. 照片拍摄时( )
A. 开罗(东二区)旭日东升 B. 伦敦(零时区)中午刚过
C. 纽约(西五区)夕阳西下 D. 东京(东九区)华灯初上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恒星,太阳不是行星、星云、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极光一般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夜空,新加坡、西昌、摩尔曼斯克、旧金山四个城市,摩尔曼斯克纬度最高,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季有极夜,其它城市纬度均低于极圈纬度,因此最可能看到极光的是摩尔曼斯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照片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2021年12月12日21时,此时开罗(东二区)是12日15时,是下午时间,不是旭日东升 ,A错误。伦敦(零时区)是12日13时,中午刚过,B正确。纽约(西五区)是12日8时,不是夕阳西下,C错误。东京(东九区)是12日22时,是深夜,D错误。故选B。
【点睛】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部分城镇和社区实现了¨“大喇叭”倒计时预警,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下图为此次预警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长宁地震震源位于( )
A. 上地幔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壳
5. 此次长宁地震( )
A. 震中位于图中的乙地 B. 地震预警系统能对民众预报纵波到达时间
C.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D. 发生在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答案】4. D 5. 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根据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33km,该震源深度为16km,故震源位于地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图中P城接收到预警时间最短,说明P城距离震中最近,甲乙丙丁中,乙距离P最近,说明震中位于乙地,A正确。地震波的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地震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对民众预报横波的达时间以让相关区域人们及时逃生(注意:横波造成的破坏往往比纵波更大),BC错误。根据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33km,该震源深度为16km,故震源位于地壳,长宁地震发生在莫霍界面之上,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图示以及所学地理知识明确横波和纵波的波速差异,从而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距离震源越近,接到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结合图示信息即可判断震源的大致位置。
下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四地( )
A. 甲地的气温最低 B. 乙地的气压最高
C. 丙地的气压最低 D. 丁地的气温最高
7. 图示热力环流,最终导致甲、乙两地( )
A. 甲地形成发展为台风 B. 甲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C. 乙地风力最强 D. 乙地的昼夜温差较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在垂直方向,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甲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乙遇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甲气压值小于乙;高空气压性质和近地面相反,丙是高压,丁是低压,丙气压值大于丁。因此乙气压值最高,丁气压值最低;近地面气温一般高于高空,甲地受热气流上升,乙地遇冷气流下沉,因此甲地气温最高,高空丁处气温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台风出现在夏季,但是夏季陆地升温快,是上升气流,海洋升温慢是下沉气流,因此夏季甲表示陆地,陆地不会形成台风,A错误。甲地是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B错误。乙地是下沉气流,风力较弱,C错误。乙地是下沉气流,以晴天为主,昼夜温差较大,D正确。故选D。
【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小明暑假到日照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家中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受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会出现“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最容易形成“穿堂风”的房屋为( )
A. 厨房 B. 东厢 C. 堂屋 D. 厕所
9. 图中白天形成“穿堂风”后,其风向主要是( )
A. 东风 B. 南风 C. 西风 D. 北风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堂屋的北面是绿地,堂屋的南面是水泥地,白天受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水泥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水泥地温度高;绿地比热容小,升温慢,绿地温度低,在水泥地和绿地之间形成热量差异。水泥地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绿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从绿地穿过堂屋吹向水泥地,给堂屋带来“穿堂风”凉爽的风。因此最容易形成穿堂风的房屋为堂屋,C正确;厨房、厕所、东厢的南面和北面之间温差较小,穿堂风较小,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由上题推论可知白天形成的“穿堂风”是从绿地吹向水泥地,根据指向标可知,其风向主要为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低;(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某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M、N表示风带,其盛行风向以及小明所绘的半球为( )
A. M为西北风、南半球 B. N为东北风、北半球
C. M为西南风、北半球 D. N为西北风、南半球
11. 图示季节( )
A.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B.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冰岛低压切断
C. 北太平洋海域中出现夏威夷高压 D. 亚洲陆地上出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
【答案】10 A 11.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分析,据60°-90°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气流运动方向可知,此半球风向向左偏,应该是南半球。N风带纬度位于0°-30°S之间,其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带,M风带位于30°S-60°S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西北风),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图示季节气压带位置偏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亚洲陆地上出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AB错误,D正确。北太平洋海域中出现阿留申低压,C错误。故选D。
【点睛】北半球夏季,“印度低压”会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部分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所以称为“夏威夷高压”。而到了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要低,从而形成高压,我们称为“亚洲高压”,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又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会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于太平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部分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所以称为“阿留申低压”。
下图为某月18~23日某天气系统过境西昌及当时该天气系统气温、气压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的天气系统过境时,西昌( )
A.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冷气团 B.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C.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暖气团 D. 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
13. 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时段是( )
A. 18~19日 B. 19~20日 C. 20~21日 D. 21~22日
【答案】12. A 13.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据左图冷气团移动方向判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向上爬升,出现阴雨天气,图中的天气系统是暖锋,暖锋过境时,西昌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冷气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时段是气温、气压波动最明显的时段,此时是冷暖气团相遇、暖锋过境时,图中20~21日气温气压波动最明显,应该是出现降水的时刻,C正确。18~19日是暖锋过境前、21~22日是暖锋过境后,19~20日 气温气压变化不明显,应该是暖锋过境前、降水前,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读“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5. 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各环节中的( )
A. ④⑧ B. ⑤⑦ C. ⑥⑦ D. ⑤⑧
【答案】14. B 15. 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海洋上降水、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陆地降水、⑤表示地表径流、⑥表示地下径流、⑦表示下渗,⑧是植物蒸腾。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①,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⑤⑥,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母亲水窖指的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罐状(缸状、瓶状等)容器。母亲水窖的修建,收集了地表径流,同时减少了下渗,所以主要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⑤和下渗⑦环节施加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状况,特别是对于西部水资源短缺地区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利于人们生产生活,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乙地的构造地貌为( )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17. 图中( )
A. 丁地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周边岩层 B. 丙地的地貌是河流下蚀作用形成
C. 乙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 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答案】16. D 17. C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从地貌上看,是地势高处,因此乙地的构造地貌是向斜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处岩浆穿通了各岩层,因此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A错误;丙地的地貌是断层线处,岩层在错动过程中破碎,易被流水侵蚀而成洼地积水成河流,但不一定是河流下蚀作用而形成的,B错误;乙处为向斜构造,岩层形成规律是后来者居上,因此中间岩层是最后形成的,两翼岩层是下部岩层,形成时间老,因此岩层中间新、两翼老,C正确;甲地为背斜构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沿岩层向构造两侧渗流,背斜构造内不利于储水,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是储水构造,D错误。故选C。
【点睛】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天坑”是一种特殊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宜宾市兴文县石海洞乡的小岩湾大漏斗呈椭圆形,四面绝壁,东西长650m,南北宽490m,深208m,号称“天下第一漏斗”,是我国发现和研究最早的天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天下第一漏斗”在地貌类型上属于( )
A. 丹霞地貌 B. 雅丹地貌 C. 火山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19. 形成“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作用是( )
A. 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 B. 内力作用中的地壳塌陷
C. 外力作用中的流水沉积 D. 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
【答案】18. D 19. A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由材料““天坑”是一种特殊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天下第一漏斗”,是我国发现和研究最早的天坑。”可知,“天下第一漏斗”在地貌类型上属于喀斯特地貌,D正确;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的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雅丹地貌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火山地貌属于岩浆活动,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宜宾市兴文县石海洞乡的小岩湾大漏斗呈椭圆形,四面绝壁,东西长650m,南北宽490m,深208m,号称“天下第一漏斗“,是我国发现和研究最早的天坑。由此可知,形成“天下第一漏斗”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地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主要是因为( )
A. 凸岸堆积 B. 凹岸侵蚀 C. 流水搬运 D. 地壳下陷
21. 仅考虑河流作用,与①阶段相比,②阶段河流( )
A. 水流速度变快 B. 输沙能力增强 C. 洪涝灾害多发 D. 减小河道淤积
【答案】20. B 21. C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是凹岸侵蚀严重,使河岸距离越来越近,最后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下,穿通河道,导致两处河道相连,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仅考虑河流作用,①阶段河流平直,②阶段河流弯曲,因此②阶段河流水流速度变慢,A错误;水流速度变慢,输沙能力减弱,B错误;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增强,河床变浅,洪水期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多发,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下图为某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该海区可能是( )
A.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B.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23. 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2. A 23. B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为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因此可能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A正确;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为逆时针环流,B错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为逆时针环流,C错误;南半球中高纬海区之间没有形成大洋环流,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由小题1推断可知,该地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③④均为暖流,②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副极地环流(逆时针);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4、40°S~60°S附近:西风漂流。
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多样性 B. 独特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 )
A. 非地带性 B. 垂直地带性 C. 纬度地带性 D. 经度地带性
【答案】24. D 25. B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图中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出现相应的特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D正确。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多样性、独特性不是主要特征,差异性是区域之间主要以差异性为主,区域内部以整体性为主,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海拔高度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自然景观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B正确。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局地变化,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A错。纬度地带性自然带随着纬度更替,C错。经度地带性自然带随着经度更替,D错。故选B。
【点睛】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季节逐渐缩短,同时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风速加大,辐射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植被表现为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条带状更替,称为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0分
26.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乙图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图,丙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A表示________节气,C节气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
(2)丙图所示的节气,此时地球公转至乙图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点,此时G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一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将移动在甲图①、②、③、④段中的________段,西昌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_。
(3)乙图A、B、C、D四地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地;丙图中G、F、H、M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4)丙图中,此时H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答案】(1) ①. 夏至 ②. 12月22日
(2) ①. C ②. 90° ③. ① ④. 昼变长夜变短
(3) ①. A ②. H
(4) ①. 12 ②. 15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等 为背景,考查节气、公转速度、昼夜长短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乙图中,结合太阳光线在地球的位置和地轴倾斜方向判断,A位置是北半球夏至,B是秋分、C是冬至,日期大致是12月22日前后,D是春分。
【小问2详解】
丙图据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该半球是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对应乙图的C位置。G点位于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G点正午太阳高度是90°。一个月后,大致是12月22日至1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冬至日到春分之间,对应甲图中的①段。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西昌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
【小问3详解】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间大致是远日点附近,时间是7月初,夏至日最接近远日点,乙图A、B、C、D四地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夏至日。地球自转线速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丙图中G、F、H、M四点中H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
【小问4详解】
丙图中,此时H点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此时H点的昼长为12小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12点,此时M点所在经线位于12点经线以东45°,其地方时为15时。
【点睛】
27.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季节为________,此时戊地的风向是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冷锋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地,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图中虚线的________侧(东、西、南、北)。
(3)图中M天气系统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呈________旋转辐合。
(4)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虚线乙表示________,此时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5)图中N地区分布着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冬季 ②. 东北
(2) ①. 丁 ②. 西
(3)逆时针 (4) ①. 高压脊(高压) ②. 晴朗(寒冷干燥)
(5) ①. 温带季风 ②.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等压线判读、锋面判读、天气及气候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亚欧大陆蒙古一带出现高亚,季节应该是冬季。戊地等压线大致是东西走向,北侧是高压、南侧是低压,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戊地的风向是东北风。
【小问2详解】
冷锋存在于低压槽中,甲乙是高压脊,不会存在冷锋。丙丁位于低压槽,丁位于气旋左侧的低压槽,应该是冷锋,M位于右侧的低压槽,应该是暖锋。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应该是图中虚线的西侧。
【小问3详解】
图中M天气系统是低压(气旋),在北半球,气旋气流是逆时针旋转向气旋中心辐合。
【小问4详解】
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虚线乙气压高于虚线两侧气压,表示高压脊(高压),此时在它控制下多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天气。
【小问5详解】
图中N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所以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极大。当夏季带来的时候,亚欧大陆会普遍出现低压现象,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而出现的东南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会受到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而出现寒冷的西北季风。
【点睛】
28.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性质划分,洋流①为________。
(2)图中洋流②的名称为________,它是受________风(填风向)吹动而形成,它与从高纬度南下的洋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
(3)根据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判断该图所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此时甲地吹________风(填风向)。
(4)图中③地的自然带为________带,沿经线方向从③地至④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由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为基础。
(5)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图示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6)图中以色列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短缺,却在沙漠中创造出奇迹,利用________技术发展了节水农业,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从开源的角度考虑,以色列获取大量水资源的最主要途径是________。
【答案】(1)寒流 (2) ①. 北大西洋暖流 ②. 盛行西风(西南风) ③. 北海
(3) ①. 冬 ②. 东北
(4) ①. 热带雨林 ②. 赤道向两极 ③. 热量
(5) ①. 地中海气候 ②. 温和多雨 ③. 受盛行西风控制
(6) ①. 喷灌、滴灌 ②. 海水淡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洋流、自然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洋流①位于非洲西北、向南流动,是加那利寒流,按性质划分是寒流。
小问2详解】
洋流②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海域,是北大西洋暖流,它是受西南风吹动而形成,它与从高纬度南下的洋流(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小问3详解】
根据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动方向,此时是逆时针流动,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洲形成亚洲高压,甲地吹东北风。
【小问4详解】
③地位于赤道,是非洲刚果盆地,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沿经线方向从③地至④地自然带的变化是南北方向变化,是热量的变化引起的,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小问5详解】
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乙地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小问6详解】
图中以色列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短缺,利用喷灌、滴灌技术发展了节水农业,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据图可知,以色列西部临地中海,从开源的角度考虑,以色列获取大量水资源的最主要途径是海水淡化,
【点睛】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四人多年利用暑假时间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考察,重点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①②③④四幅图是四人在不同年份的暑假拍摄的照片。
(1)甲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是珠穆朗玛峰,该山脉主要是由________(内力、外力)作用形成,即是由________(填板块名称)碰撞挤压而成。
(2)乙考察后说“站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髙原上…”,这种地表形态主要是________作用形成,受此作用的影响,乙拍摄的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丙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_(填数字)图,这种地貌多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地区。
(4)丁在考察拍摄时能感觉到大地在震动,并伴有轰隆隆的声音,这主要是由于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喷出地表时所产生。这些喷出地表的岩浆经过________作用,最终形成了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
【答案】(1) ①. 内力 ②.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 ①. 流水侵蚀 ②. 水土流失
(3) ①. ② ②. B
(4) ①. 冷却凝固 ②. 岩浆岩(喷出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在不同年份的暑假拍摄的照片为背景,考查地貌、区域差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小问2详解】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髙原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黄土髙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小问3详解】
②是沙漠(沙丘)景观,沙漠夏季升温快,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②。沙丘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图中的B地区属于西北内陆。
【小问4详解】
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喷出地表时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岩的一种。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8级地震,破坏较强,损失较严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