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 家住平原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 家住平原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共4页。
课题: 用机械种庄稼
课标要求 | 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 |||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重难点 | |
本课为七上《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中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课以美国中部平原为例,重点讲述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美国农场文化。并借此让学生感受不同平原地区由于环境的不同,农业生产会呈现不同的生产特点。
| 七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刚接触地理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技巧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对地理学习中的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观念还没有过多认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学习地理的一些常规方法,以及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 重点: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图文资料,概括美国农业的生产特点,知道机械化程度高是美国农业生产的最显著特点。 难点:知道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
学习目标 | 1.读图,说出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在世界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图文资料,概括美国农业的生产特点,知道机械化程度高是美国农业生产的最显著特点。 3.知道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
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视频导入 | 播放视频,提出思考题 |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请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对视频中美国农业的初印象。 |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 |
环节一:精读地图,说地理位置 | 呈现《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美国本土地形》两幅地图,并提出问题。 | 读图,从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热量带位置、所处大洲、海陆位置等方面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 总结: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平原 | 通过地图,认识美国中部大平的地理位置,并熟练读图方法 | |
环节二: 细览图文,归生产特点 | 呈现任务:请结合书本P58图3-13,简要描述美国农业生产的过程。 |
| 通过具体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归纳出美国农业生产特点,并理解这些生产特点之间的关系,知道机械化程度高是其中最显著地特点。
| |
1.提供材料,提出问题。 2.在学生回答时适时引导。 出示材料:材料一: 在美国中部平原,2个人耕种着300公顷土地(大致相当于中国1000户农民的耕地),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材料二:在美国,有不少人是脱离农业生产,专门给农场主供应生产资料、收购农产品,或提供其他各环节的服务。久而久之,美国农产品在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和包装等环节,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材料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业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量的3%,但却养活了全国3亿多人;农产品不仅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还有2/3出口国外。 | 依据教师提供的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特色:大规模机械化商品性农业
| |||
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农业生产4个特点之间的关系。 出示材料: | 1.按照要求,在美国农业生产的4个特点中,选择合适的特点填在①②③处。 2.回答问题,交流理由 | |||
环节三:小组合作,探当地环境 | 出示材料: 1.按照要求,完成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美国中部大平原在农业上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有利条件。(角度提示:地形、气候、耕地类型、河流湖泊、科技水平等) 出示材料: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美国商品性农业也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
| 总结: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为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方便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大豆、小麦等旱地作物。
帮助学生认识到区域农业发展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 通过探究,认识美国中部平原的自然、人文环境。认识到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会影响当地的生产特色。 | |
总结提升 | 思考并回答问题
|
| 帮助学生认识到区域农业发展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 |
板书、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 | ||||
板书设计 |
| |||
作业设计 | 课时特训A、B层次完成23-24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美国的位置和生产生活方式。A层次完成提高训练--比较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特色。 | |||
教学反思 |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中部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的生活情况。让学生通过分析与对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框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合作学习2:石油之产,合作学习3:石油之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第二框 沙漠绿洲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