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行星运动一般符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是行星围绕恒星公转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形轨道,恒星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是行星在围绕恒星运动时,行星和恒星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 )
A.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B.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
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 D.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近圆性
2.开普勒第二定律说明( )
①行星运动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快②行星运动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慢
③行星运动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快④行星运动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B
【解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所有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椭圆形轨道,这说明地球的绕日轨道和其他行星类似都是椭圆形轨道,因此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A正确,开普勒第一定律不能说明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共面、近圆性,B、C、D错误,故选A。
2.由图及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恒星的连线在单位面积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可知,当行星在近日点附近时,半径短,在远日点附近时半径长,故必须在近日点附近时运行速度快,远日点附近时运行速度慢,方可实现单位面积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点睛】开普勒定律:①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②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的面积相等。③调和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长轴(ai)的立方成比例。
根据俄罗斯科学院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5月22日至23日(2天),太阳一共发生17次太阳耀斑,而且接下来还将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且强度还有所提升。最强可能会达到“M级”太阳耀斑。在共发生17次太阳耀斑的时刻,也出现了部分伴有向星际空间抛射太阳物质,包括向地球方向抛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太阳耀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耀斑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耀斑和日珥发生在同一层太阳大气
C.太阳耀斑的多少具有季节性 D.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
4.太阳耀斑爆发可能导致( )
A.地球气温升高 B.卫星导航、空间通信受到干扰
C.在北京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D.带电粒子轰击大气层,高纬度产生极昼现象
【答案】3.B 4.B
【解析】3.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中间一层,即色球层,在色球层还会发生日珥的现象,B正确,A、D错误;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其活动周期是11年,C错误。故本题B正确。
4.太阳耀斑爆发不会导致地球气温升高,也不会导致极昼现象,A、D错误;太阳活动可以导致极光现象,只有在高纬度地区可以看到,北京属于中纬度地区,很难看到极光,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及其影响:(1)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2)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3)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增多①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如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6.下列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答案】5.C 6.C
【分析】5.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C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A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误;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D错误。故选C。
【点睛】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植物进化:菌藻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动物进化:无脊椎动物时代、鱼形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2021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火山首次喷发的灰柱达到1000米高,直冲天际。当地时间8月9日,印尼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连续两天喷出火山灰,并且有岩浆从山坡上倾泻而下。默拉皮火山是印尼超过120座活火山当中最不稳定的火山,也是全世界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喷发经常会持续数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岩浆发源地是( )
A.上地幔上部 B.上地幔顶部 C.下地幔上部 D.岩石圈
8.该地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的成分 B.影响航空运输
C.增大降水量 D.火山灰在地表堆积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
【答案】7.A 8.D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软流层在上地幔上部,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A正确,B、C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D错误;故选A。
8.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可以改变大气的成分,造成了大气的污染;大量火山灰在空中漂浮,不利于航空运输;这都不属于有利影响,A、B错误。火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和水汽,火山灰可以作为凝结核导致降水增多,但是印度尼西亚属于气候湿润地区,降水增多可能导致灾害的产生,故C错误。火山灰在地表堆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生产,故D正确。故选D。
【点睛】火山的有利影响:火山灰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让土壤更加的肥沃,帮助农民孕育植物,比如欧洲最高的火山埃特纳,周围就有很多的果园,附近的居民都不愿意搬离这个好地方。火山还能增加资源,有火山的地方通常有地热资源,地热能的运用十分广泛,火山还能形成硫磺矿、铁矿和铜矿等,就连钻石的形成也离不开火山,最后火山还能带来旅游资源。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0.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电离层
11.该探空气球上升至某一高度时,与基站的通信发生异常,该高度可能处于( )
A.臭氧层 B.电离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
【答案】9.D 10.A 11.B
【解析】9.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说明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再进入高层大气。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逐渐降低,平流层由于存在臭氧,所以温度随海拔的不断升高不断升高,高层大气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因此正确选项为D,A、B、C错误。故选D。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几乎都分布在对流层,故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故选A。
11.该探空气球上升至某一高度时,与基站的通信发生异常,说明信号受到干扰,而对地球通信有重要意义的为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因此正确选项为B。臭氧在平流层中抵御紫外线,A、D错误;对流层成云致雨,C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层中的臭氧和氧原子:①高层大气中的O→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使大气电离→形成电离层。②平流层中的O₃→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图为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13.如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避免大气污染应选择(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12.B 13.C
【分析】12.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人为的废热,因此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压低于郊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轻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将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即图中的丙处,C正确。甲处是市中心,布局化工厂对城区污染严重,A错误。乙处、丁处位于热力环流内,会污染城市大气,B、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在我国江南常见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
A.竖立铺设,坚固耐用 B.减少积水,雨天防滑
C.造型多样,视觉美观 D.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15.青瓦路面温度日变化小于水泥路面,是因为青瓦路面( )
A.夜间吸收的大气逆辐射较多 B.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少
C.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多缝隙,通风散热快
【答案】14.B 15.C
【分析】14.路面选用青瓦竖立铺设可以增大地表的孔隙,便于地表水的下渗,避免积水,增大路面粗糙度,起到防滑的作用,B正确;竖立铺设,坚固耐用,造型多样,视觉美观,素雅古朴,人地和谐不是主要作用,ACD错误。所以选B。
15.竖立的青瓦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大土地含水率,增大比热容,降低气温日变化,C正确;吸收的大气逆辐射量相差不大,A错误;青瓦路面较粗糙,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低,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B错误;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这些缝隙对通风散热影响小,D错误。所以选C。
【点睛】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所以比热容较大,透水性较强。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回答问题。
16.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
A.温度、盐度、密度 B.密度、盐度、温度 C.盐度、温度、密度 D.密度、温度、盐度
17.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密度的成因是( )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
18.与南纬60º相比,北纬60º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A.蒸发较弱 B.淡水注入多 C.降水量大 D.海域面积大
【答案】16.B 17.A 18.B
【解析】16.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曲线c表示温度;大洋表层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曲线b表示盐度;大洋表层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升高,曲线a表示密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 ;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与南纬60º相比,北纬60º海域附近,陆地面积广阔,纬度相近,蒸发量和降水量相差不大,ACD错误;北纬60º海域附近,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强,盐度低,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温度的高低: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2)蒸发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降水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4)入海径流状况: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洋流 C.海啸 D.潮汐
20.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养殖 B.发电 C.观潮 D.捕鱼
【答案】19.D 20.B
【解析】19.“潮头初临时………势如万马奔腾”可知,该现象为钱塘江大潮,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为潮汐,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0.“蕴藏能量可惊天”可知能量巨大,可以用于潮汐发电,B正确;养殖、观潮和捕鱼都不是对能量的利用,ACD错误,故选B。
【点睛】等温线图判断洋流:等温线弯曲位置为洋流的位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水温高流向水温低为暖流,水温低流向水温高为寒流。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2.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省区是( )
A.吉林 B.新疆 C.江西 D.四川
【答案】21.B 22.B
【解析】21.图中地貌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吹,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图中地貌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该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选项正确;吉林位于东北地区,四川位于西南地区,江西位于东南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一小部分属于湿润地区;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流动沙丘移动的机制: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向上滚动,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一层一层地向前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中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峰 B.②处为山谷 C.③处为山谷 D.④处为鞍部
24.下列地段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23.C 24.C
【分析】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知①处为山谷,A错误;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B错误;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C正确;④处等高线稀疏且向高处弯曲,为宽谷。D错误;故选C。
24.①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C正确;A错误;D错误;故选C。
【点睛】等值线的基本规律: 1、等值性或等距性原理,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等距,要么等值 ;2、“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原理; 3、疏小密大原理 ;4、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原理。
香樟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香樟树形雄伟壮观,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覆地,枝叶秀丽而有香气,许多南方城市选择樟树作为主要绿化树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关于樟树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终年常绿,革质叶片 B.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C.针状树叶,抗寒耐旱 D.叶片厚实,覆有蜡质
26.樟树作为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包括( )
①吸烟滞尘,净化空气②减轻热岛效应③消音降噪,美化环境④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5.A 26.A
【解析】25.香樟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特征包括终年常绿,厚革质叶片,A正确。冬季落叶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B错误。针状叶片属于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C错误。叶片厚实,覆有蜡质,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征,D错误。故A项正确。
26.植被在不同地区产生的作用不同,在城市中一般具有吸烟除尘,美化环境,消除噪音,调节气候,减轻热岛效应,提供休憩和娱乐场所的作用。①②③正确,在河流中上游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下渗的作用,在沿海地区具有减小风速,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在北方地区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南方地区风沙作用微弱。④错误,故本题A项正确。
【点睛】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按用途可以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2020年8月18日至20日,长江上游出现历史罕见的大面积连续大暴雨,洪水猛涨。特大洪峰到达重庆时,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位大幅超警戒线,主城滨江区域多地房屋进水、道路被淹,防洪形势严峻。下图为洪峰到达重庆市区时的景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导致重庆防洪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B.下游湖泊淤积十分严重
C.上游大面积连续大暴雨 D.重庆市区路面硬化严重
28.为迅速获取本次洪水淹没范围信息,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GPS B.RS C.GIS D.BDS
【答案】27.C 28.B
【分析】27.根据题干“长江上游出现历史罕见的大面积连续大暴雨,洪水猛涨.....”,所以导致重庆防洪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大面积连续大暴雨,C正确。水污染跟洪灾关系很小,A错误。下游湖泊淤积跟重庆水灾关系不大,B错误。路面硬化严重跟特大洪灾关系小,D错误。故选C。
28.为迅速获取本次洪水淹没范围信息,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遥感),可以即时跟踪观测地表洪水淹没范围信息,B正确。GPS和BD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AD错误。GIS主要用于模拟和分析,不能迅速获取,C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包括:GPS(BDS)、 RS、 GIS ,不包括数字地球。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超强台风“山竹”先后在菲律宾北部和我国广东登陆,截至9月17日,造成菲律宾65人死亡,多地受灾严重。下表示意1951年至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
1.9
11.2
10.9
1.6
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
0.1
4.5
2.5
0
超强台风形成的总个数
1
6
13
0
29.此次灾害人员伤亡大、损失严重的又一原因是台风引发了( )A.地震和海啸 B.狂风和沙尘暴
C.山洪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30.据表可知( )
A.台风是夏秋两个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现象 B.冬春两季没有台风在我国的沿海登陆
C.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 D.夏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答案】29.D 30.C
【分析】29.由所学知识可知,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D正确。地震是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引发的,海底地震可诱发海啸,这些灾害不是台风引发的,A错误。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地表物质疏松,台风过境会带来暴雨,地表物质黏重不易发生沙尘暴,B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故寒潮的形成与台风无关,C错误。故选D。
3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西北太平洋夏季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最多,说明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但冬春季节也会发生,不是夏秋季节的特有天气现象,A错误;从表中信息可知,春季也有台风登陆我国,秋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B、D错误。故选C。
【点睛】台风会带来的危害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二、综合题
31.读图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与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相符的是____,与近地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密切相关的是____
A.①B.②C.③D.④
(2)根据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晴天昼夜温差大于阴雨天气昼夜温差的原因。
【答案】(1) D C
(2)晴天白天云层厚度小于阴天白天的云层厚度,故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因此晴天白天的温度高于阴天白天的温度。故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因此晴天夜晚的温度低于阴天夜晚的温度。综上,晴天的昼夜温差大于阴天的昼夜温差。
【分析】本大题以大气热力作用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得,图中数字①代表的箭头由宇宙空间指向大气上界,表示的含义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穿过大气层,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之后的太阳辐射;④代表的箭头表示源于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含义是大气逆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主要直接热源是③箭头表示的地面辐射;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是人工制造烟雾,增强大气的逆辐射强度,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图中与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相符的是④,增强大气逆辐射,故选D。对流层大气的热源为地面辐射,故近地面海拔越高,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密切相关的为③,故选C。
(2)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阴雨天气云层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晴朗天气云层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弱。因此晴天白天云层厚度小于阴天白天的云层厚度,故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因此晴天白天的温度高于阴天白天的温度;在晴天夜晚,云层比阴雨天气薄,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因此晴天夜晚的温度低于阴天夜晚的温度,因此阴雨天比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2.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②____⑥____
(2)请为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答案】(1)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2)扩大绿地面积;地面铺设透水砖。
【分析】本大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类型,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①箭头从海面上升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由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运动,表示水汽输送;④箭头由陆地表面指向海洋,表示地表径流;⑤箭头由地表指向地下,表示地表水下渗,因此⑥代表地下径流。
(2)本题可以从城市化对地表水下渗阻挡及城市绿化用地减少等方面分析,改造路面铺设材料,铺设透水砖;扩大绿地、湿地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及含蓄能力;建设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等。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
(1)分别指出图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____③____写出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____
(2)请描述图①地貌景观特点。
【答案】(1) 冲积扇 三角洲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V形谷
【分析】本大题以河流地貌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外力作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图中②位于山前,呈扇形,为冲积扇地貌;③位于河流入海口,为三角洲地貌;图中④地形平坦开阔为冲积平原;②③④共同的地貌都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共同特征是地形平坦。
(2)从图中看,①山高谷深,为峡谷地貌景观,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下切坚硬的岩石侵蚀形成V形河谷,河谷两岸侵蚀成陡壁,河谷底部较窄,因此其景观特征为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V形谷。
3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土壤颜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物 D.成土母质
(2)分析影响腐殖质层厚度的因素。
(3)如果让你写一个当地某地点土壤剖面观察记录,你认为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D
(2)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
(3)地名(编号)、日期,剖面所处的地形部位、绝对高度、地理坐标,地貌特点,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剖面及图层的描述,土层与土壤剖面示意图。
【分析】本题以完整土壤分层剖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土壤的组成结构、土壤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不同土壤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土壤的颗粒状况、颜色等特征,决定土壤颜色的最主要因素是形成土壤的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形成了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矿物质,D正确;生物因素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C错误;气候因素是土壤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推动力,B错误;地形因素一般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质的再分配,影响土壤的厚度,A错误。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腐殖质层,是有机质的主要分布层,是植物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的分解之后形成的有机质。影响其厚度的因素主要有:枯枝落叶等有机物的数量多少;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等。如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腐殖质层较厚,主要是当地气候寒冷,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大量有机物腐化后形成较厚的腐殖质层。
(3)根据野外考察的要求,进行土壤剖面观察记录时,一般包括当地考察点地名(编号)、考察日期,剖面所处的地形部位、绝对高度、当地地理坐标,地貌特点,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剖面及图层的描述,土层与土壤剖面示意图等。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