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人口机械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人数减去迁出人数。下图示意2010~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人口增长形式的主要成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严格 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水平下滑 D.自然资源渐趋枯竭
2.该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科技人才严重流失 B.年龄中位数降低 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D.性别比严重失衡
【答案】1.B 2.C
【解析】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市的人口增长形式中,人口自然增有所起伏,原因是国家放开生育政策,而不是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故A不选;图中显示人口的机械增长自2012年以后逐渐下降,原因是由于沿海港口城市实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部分产业转移导致人口迁出多于人口迁入,故B正确;该城市是一个沿海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较快,材料并未显示其经济下滑,故C错误;该城市主要是依托海运发展,目前没有衰落迹象,因此不是因为自然资源枯竭,故D错误。答案选择B。
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显示少年儿童人数增多,年龄中位数和性别比例并未显示,无法判断,故BD不选;图中显示该市人口机械增长逐渐呈负数,也就是人口外迁数量逐渐增大,可能导致人才的部分外流,但目前不会导致严重流失,故A不选;由于该市人口迁出逐渐增大,导致劳动力减少,工作岗位较多,且该市是沿海发达城市,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故C正确。答案选择C。
【点睛】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1.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本年城市迁入人口数-本年城市迁出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2.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最适宜生存的水温为16~22℃。美国西海岸为著名的沙丁鱼渔场,尤其是莫斯兰丁以南的海域。近年来,美国西海岸南部渔港的沙丁鱼渔获量下降,很多地方甚至无鱼可捕,而北部渔港的沙丁鱼渔获量上升。经历了渔获量的波动后,21世纪以来,美国西海岸沙丁鱼渔获量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研究发现,莫斯兰丁以南海域的饵料密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推测其原因是( )
A.夏季盛行上升流 B.夏季有寒暖流交汇
C.冬季入海径流量大 D.冬季盛行下沉气流
4.近年来,美国西海岸南部渔港沙丁鱼渔获量下降,而北部渔港渔获量上升,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变暖导致鱼类向高纬度海域游动 B.北部渔港捕捞技术先进
C.北部渔港暖流经过,水温高 D.南部渔港市场急剧缩小
【答案】3.C 4.A
【解析】3.莫斯兰丁以南海域地处30°N-40°的大陆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入海径流量小,饵料密度小,冬季受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入海径流量大,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饵料密度大,C正确,D错。与上升流、寒暖流交汇等关系不大,AB错。故选C。
4.根据材料,沙丁鱼最适宜生存的水温为16~22℃,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南部渔港纬度更低,水温高,不适宜沙丁鱼的生存,北部渔港纬度相对较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水温适宜,适合沙丁鱼的繁殖,所以气候变暖导致鱼类向高纬度海域游动,A正确。捕捞技术差异不大,B错。区域受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水温不高,C错。根据材料“南部渔港的沙丁鱼渔获量下降,很多地方甚至无鱼可捕”可知,当地渔业资源减少,并非市场导致渔获量减小,市场并没有急剧缩小,D错。故选A。
【点睛】分析某地渔场的形成原因,可以参考以下思路:鱼类集聚,必定食物充足且生长环境较好。①食物充足,则说明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则营养物质丰富,而营养物质来源,可能是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导致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②生存环境较好,可以考虑阳光、水温、生存空间、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或是否过度捕捞等。
在北京某学校组织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于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三天拍摄了”天际线上的日与城市”的作品(下图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明拍摄时位于楼群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6.图中4月19日和5月10日的太阳高度相同,由此可以判断小明三天拍摄的时刻从早到晚依次是( )
A.6.7、5.10、4.19 B.4.19、5.10、6.7 C.5.10、4.19、6.7 D.5.10、6.7、4.19
【答案】5.B 6.B
【分析】5.根据材料“天际线上的日与城市”可知,拍摄的应是日出或日落时的太阳。根据时间段正处于春分到夏至之间,所以确定日出在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且日出和日落位置北移;再根据三日方位,确定图片右侧为北;再根据北方,可以确定太阳在西北,为日落景观,最后根据太阳方位,确定楼群方位,相反的东南方向即为答案,B正确。故选B。
6.图中4月19日和5月10日的太阳高度相同,由上题推论可知小时是在日落时拍摄的太阳高度,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这三天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日落时刻应越来越晚,因此这三天拍摄的时刻从早到晚依次是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3、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如图为西藏察雅县瓦约村古河道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河流地貌发育与图示河流地貌发育相似度最高的是( )
A.内蒙古高原的乌拉盖河下游 B.黄土高原的渭河上游
C.横断山区的金沙江下游 D.南岭山区的珠江上游
8.在河流改道前,古河道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裁弯取直趋势逐渐减弱 B.地峡距离逐渐增大
C.牛轭湖的面积逐渐减小 D.河流曲率逐渐增大
【答案】7.A 8.D
【解析】7.乌拉盖河流经地势平坦的内蒙古高原,在河流下游流速更加缓慢,河流侧蚀作用强,形成河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丰水期或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来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与图中河流地貌发育相似度最高,A项正确;渭河上游、珠江上游和横断山区的金沙江下游流经地区均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蚀作用强,难以形成牛轭湖,B、C、D项错误。故选A。
8.由图可知,在河流发生改道前,河流凹岸侵蚀加剧,凸岸堆积加强,导致河曲进一步发育,河流曲率逐渐增大,裁弯取直趋势逐渐增强,地峡距离逐渐减小,A、B项错误,D项正确。河流改道前,牛轭湖还未形成,C项错误。故选D。
【点睛】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B.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C.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 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
10.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距海远近②地形③气候④有机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图中a线所表示的最可能是( )
A.冻土深度 B.地下水位 C.土壤盐分 D.植被密度
【答案】9.C 10.D 11.B
【解析】9.读图可知,甲自然带位于苔原带的东南,降水量大于潜在蒸发量,水分充足,所以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气温较甲地高,降水量减少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大于潜在蒸发量,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地位于乙地东南,纬度低于乙地,气温高于乙地,但潜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不足,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0.土壤的深度与距海远近无直接关系,①错误;土壤深度与地形有关,平原地形土壤深度大于山区,但此地形多为东欧平原,差异不大,②错误;土壤深度与气候有关,水热状况越优越,岩石风化越快,土层越厚,③正确;有机质越丰富,补给土壤越大,土壤厚度越大,④正确。故选D。
11.冻土深度随纬度降低而加深,但永久性冻土只存在于纬度较高、海拔较高的地区,A错误;读图可知a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图中所示地区的降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关系可以得出,从西北向东南湿度逐渐降低,因此地下水位也会降低,B正确;从干湿状况与土壤盐分无直接关系,C错误;自西北向东南植株密度并未一直降低,例如从森林到草原植株密度会增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降水量大于潜在蒸发量,气候较湿润;降水量低于潜在蒸发量,气候较干旱。
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区卫星遥感示意图,图中灰白色斑点为该地区传统农业刀耕火种的焚烧点。宋代该地区的占城、真腊、暹罗等国已与中国开展海路通航商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宋代商船从该地区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段是( )
A.1~5月 B.5~9月 C.9~12月 D.11月~次年3月
13.返航中国的商船上装载的货物可能有( )
A.瓷器 B.丝织品 C.香料 D.漆器
14.图中的真腊位于现在的( )
A.缅甸 B.泰国 C.柬埔寨 D.越南
【答案】12.B 13.C 14.C
【解析】12.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东南亚5~9月盛行西南风,此时段最为合适,返回中国的商船可借助风力航行。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本题考查世界物产,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瓷器、丝织品、漆器是古代中国特产,而东南亚盛产香料。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本题考查国家分布,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根据图中的地理位置判断,真腊位于现在的柬埔寨。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中国沿海海域夏半年吹偏南风,冬半年吹偏北风。
二、选择题组
扩展强度指数是指城市内某空间单元扩展面积占该城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坦桑尼亚基戈马市主要以高密度低层建筑、大量贫困人口自发聚居形式扩展。下图示意2000~2020年基戈马市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时期基戈马市城镇化处于( )
①加速发展阶段②稳定发展阶段阶段③郊区城镇化阶段④逆城镇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推测基戈马市( )
A.管理效率高 B.环境承载力大 C.城市污染少 D.土地利用效率低
【答案】15.C 16.D
【解析】15.据图可知,与2010年相比,2010年后基戈马市扩展强度指数从市中心向外扩展,高值出现在距离市中心3km左右,表明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又因其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不会出现逆城镇化现象,①③正确。故正确答案是C。
16.根据材料可知,基戈马市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数值普遍偏低,且材料也提到高密度低层建筑扩展,因此土地利用效率低,故D选项正确。基戈马市由大量的贫困人口自发聚居,行政管理效率低,环境整治力度低,污染问题严重,A、C错误;环境承载力主要与资源有关,题意中未涉及,B选项不能判断。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睛】城市化发展进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人口城市化),大量人口向市中心集聚,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中期阶段(郊区城市化),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市中心开始出现城市化问题;后期阶段(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速度减慢,中心区出现衰落。
三、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下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流域该年3月16日~21日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答案】(1)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且融雪量大,侵蚀力强;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
(2)随着气温回升,17日坡面积雪快速融化,此时表层土壤尚未解冻,下渗少,融雪径流达最大;17—19日,土壤反复冻融,可蚀性增加,加上径流减少,含沙量达到峰值。
(3)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春汛、冰雪侵蚀、流水侵蚀、水循环中地表径流、保护耕地的措施、农业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人地协调观。
【详解】(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因此冰雪较厚,来年春季回暖,气温上升较快,冰雪融化也较快,地表径流较大,侵蚀力量较强;材料中显示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大,冰冻和消融交替出现,致使土壤松散,侵蚀更加严重;冬季植被难以生长,植被覆盖率低,因此水土流失更严重。
(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是:气温不断回升的同时,冰雪16日起开始融化,17日冰雪融化最多,流量最大,但由于表层雪融化较多,冷冻的土壤层还尚未完全融化,下渗较少,因此径流量大,但含沙量较少;往后的几日内,由于温差较大的原因,反复的冰冻和融化,融水逐渐减少,同时也导致土壤更加松散,侵蚀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20日时泥沙含量达到顶峰。
(3)根据题意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可以拦截一部分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缓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度;降低坡度,阻挡水流,可以减轻水流速度,减轻冲刷,且拦截黑土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流失;秸秆还田,通过腐殖过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点睛】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橄榄树喜光、喜温,忌寒、忌涝。西班牙是全球最大的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橄榄树种植面积约260万公顷,橄榄油产值每年高达数十亿欧元。安达卢西亚地处西班牙南部,地形复杂多样,橄榄树种植历史悠久,孕育了众多知名的橄榄油品牌。橄榄人工采集成本较高,速度较慢。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机械化的引入,橄榄的收购价格被大幅度压低。与此同时,一些小规模橄榄林逐步遭到废弃,推动橄榄油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紧迫的课题。2019年,当地某著名橄榄油品牌开展“拯救优质橄榄油”活动,积极承担企业责任,与农户、种植园和炼油作坊合作。下图示意安达卢西亚(图中阴影区域)位置。
(1)分析安达卢西亚橄榄油品牌众多的原因。
(2)简述该地小规模橄榄林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答案】(1)橄榄树种植面积广,橄榄产量大,橄榄油原料充足;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大,油橄榄品种多;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品牌。
(2)难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只能人工采集橄榄;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且越来越多农户不愿意从事传统的橄榄采摘工作;缺乏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
【分析】本题以西班牙橄榄产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产业发展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地理学科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是全球最大的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说明橄榄生产规模大;且材料指出,安达卢西亚地处西班牙南部,地形复杂多样,可推测不同地形区,橄榄品种有区别;另一方面是材料提到:橄榄树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演化细分出不同的品牌。
(2)题意可知,小规模橄榄林被废弃,推测因为小规模生产没有规模效应,导致经济效益差,故而被废弃;结合材料,橄榄人工采集成本较高,速度较慢,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机械化的引入,橄榄的收购价格被大幅度压低。说明小规模橄榄林不适合机械化作业,但若人工采摘,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又较高,所以只能被废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在答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审题,审设问,问什么答什么;然后结合题意,从材料中找关键词、句子;最后要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中的信息提炼成地理学科术语,分点呈现出来。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部(云贵高原西端),州内多高原、山地地形,北部为岩溶高原区,山脉、河流、盆地相间排列,地势较为平缓,喀斯特地貌尤为突出,其中东北部河谷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昆明准静止锋全年都可能出现,往往与西南暖湿气流等配合,导致出现极端天气。研究表明,昆明准静止锋的长时间维持与亚洲高压、海洋气团活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因素关系密切。下图示意1980~2018年红河州各县市平均每年受准静止锋影响的日数及红河州受准静止锋影响的月平均天数(单位:d)统计。
(1)概括红河州年内昆明准静止锋的分布特征,并说明红河州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
(2)指出红河州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最大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3)推测维持云贵高原地区昆明准静止锋长时间存在所需要的条件。
【答案】(1)分布特征:红河州受昆明准静止锋活动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冬季活动频数最高,秋季次之,春季较少,夏季最少(或全年都有可能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极端天气:红河州多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锋面附近(冷暖气团交绥)地区,冷暖气团活动剧烈,迫使水汽上升凝结成云,带来降温、雨雪冰冻、暴雨、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
(2)地区:东北部(或泸西县)。原因:冷空气南下最先影响到东北部(或泸西县),受地形和暖气团阻挡,冷空气由东(北)灌入地势低洼的河谷地区后不断累积,久久不散,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其影响的日数相对较多。
(3)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中高纬度的亚洲高压势力强大,不断驱动北方冷空气急速南下;来自较低纬度的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海洋气团稳定北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处于偏南略偏西位置,阻挡冷空气继续南下,迫使冷空气向西南移动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昆明准静止锋为试题情境,考查区域天气系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区域天气特征及其原因、区域天气系统的形成条件,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红河州年内昆明准静止锋的分布特征为主要出现在冬半年,一般在9月至次年5月,其中冬季活动频数最高,秋季次之,春季较少,夏季最少,全年都有可能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根据材料中的“与西南暖湿气流等配合”“出现极端天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测出锋面附近气团性质及其可能会导致降温、雨雪冰冻、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出现,由于红河州多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锋面附近,在冷暖气团交绥地区,所以冷暖气团活动剧烈,迫使水汽上升凝结成云,带来降温、雨雪冰冻、暴雨、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东北部的泸西县平均每年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的日数最多,因为冷空气最先到达当地,受地形和暖气团阻挡冷,空气由东北灌入地势低洼的河谷地区后不断累积,久久不散,从而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所以受其影响的日数相对较多,因此红河州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最大的地区为东北部的泸西县。
(3)维持云贵高原地区昆明准静止锋长时间存在所需要的条件主要从亚洲高压,海洋气团活动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三个角度分析即可。从亚洲高压的角度来说,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中高纬度,亚洲高压势力强大,不断驱使北方冷空气急速南下。从海洋气团活动的角度来说,来自较低纬度的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海洋气团稳定北上。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角度来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处于偏南略偏西的位置,能够阻挡冷空气继续南下,迫使冷空气向西南方向移动。
20.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Q地某处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甲图所示区域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分别说明判断依据。
(2)推测Q地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判断图中沉积岩和岩浆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壳运动。依据: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岩层发生断裂。
岩浆活动。依据: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
(2)岩浆侵入冷却形成花岗岩;地壳上升运动,使花岗岩出露地表;棱角易受外力风化侵蚀剥落,形成球状地貌。
(3)先后顺序: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岩浆岩。
理由: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内部。
【分析】本题以地质剖面图和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内力作用、景观的形成过程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图甲所示区域内有岩浆岩,因此有岩浆活动;岩层发生了弯曲,也有岩层断裂现象,所以有地壳运动。
(2)本题的答题思路:花岗岩在地下侵入沉积岩;地壳抬升,使花岗岩抬升到地表以上;外力侵蚀上覆岩层,花岗岩出露地表;外力继续对花岗岩进行侵蚀和风化,棱角消失,形成了球状风化景观。
(3)先后顺序:沉积岩形成在前,岩浆岩形成在后。依据图甲可知,岩浆岩侵入到沉积岩中,说明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
【点睛】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