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高中地理收心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30ºN附近 B. 乙点位于30ºN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D. ②盛行西南风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60°处锋面形态可知,甲地纬度相对较低,乙地纬度相对较高。甲、乙两地均盛行下沉气流,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度附近,乙为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附近,①为盛行西风,为暖性气流,②为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北风。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总结如下图: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C.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D.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3.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莫霍面 B. 岩石圈底部 C. 海平面 D. 软流层中部
【2~3题答案】
【答案】2. B 3. A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小,CD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正确,A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因此地壳厚度为0干米的地方就是莫霍界面。A正确,海平面作为海拔高度的起始点,岩石圈底部为岩石圈的起始点,软流层中部处于地幔中,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以来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恐龙时代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古植被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通过化石可推知当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5. 该古生物群生存时期( )
A. 被子植物兴盛 B.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C. 联合古陆形成 D. 鸟类开始出现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该古生物遗迹,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等,说明当时植被繁茂,生物种类多,推知当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5题详解】
该古生物遗迹,发现白垩纪古化石,根据所学知识: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因此该古生物群生存时期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A错误;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在新生代,B错误;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C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进化出鸟类,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
6. 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高空相反,图A中环流与热力环流原理不符,排除A;由于裸地与草地热力性质不同,白天时,裸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草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应由草地吹向裸地,高空相反,图B中环流与之相同,B正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高空相反,图C中环流与之相反,排除C;由于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的废热较多,气温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郊区气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相反,图D中环流与之相反,排除D。故选B。
【点睛】
下图示意我国地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气温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 )
A. 晴天时的最高气温低于阴天 B. 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
C. 各天气状况最低气温均出现于6时 D. 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较快
8. 该地最可能出现霜冻的天气状况及时间为( )
A. 阴天20时前后 B. 晴天24时前后 C. 晴天7时前后 D. 阴天2时前后
9. 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削弱作用 D. 大气逆辐射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地晴天时的最高气温高于阴天,A错误。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 ,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B正确。阴天时最低气温早于6时,晴天时最低气温晚于6时,C错误。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快于阴天,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气温越低,越容易出现霜冻。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低出现在晴天7时前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霜冻,故选C。
【9题详解】
晴天云少,大气逆辐射比较弱;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较强。所以晴天大气保温作用更弱,因此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D正确。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此时太阳辐射很弱,对气温影响小,A错误。日出前后太阳辐射不强,因此地面辐射的强弱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影响,因此主导因素是大气逆辐射,不是地面辐射,B错误。大气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太阳辐射强时比较显著,C错误。 故选D。
【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近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比较缓和。云量越多,保温效果越好。
下图为太平洋8月份表层水温分布(单位:℃)及部分海域的洋流流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属于暖流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11. 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其影响,潮汐现象多发 B. 受其影响,沿岸气候暖湿
C. 受其影响,形成大渔场 D. 海水污染物难以净化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C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千岛寒流、②为阿拉斯加暖流、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④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因此②④为暖流,B正确;A、C、D错误。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甲为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寒流,为秘鲁寒流,潮汐现象与天体引力有关,跟洋流的关系不大,A错误;由于该洋流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错误;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在此处形成世界型大渔场,C正确;由于洋流,会促进海水运动,加速污染物的净化,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点睛】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按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下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右图为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某一位置上空俯视该区域的三维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三维地形图的俯视位置位于左图中的甲乙丙丁。三维地形图位于( )
A. 甲地上空 B. 乙地上空 C. 丙地上空 D. 丁地上空
13. 甲一丙连线上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900米 B. 1000米 C. 1300米 D. 1400米
【12~13题答案】
【答案】12. A 13.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对比两幅地形图,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可知,该区域的地势是西南低,东北高,从三维图的高低起伏可知是甲地上空的俯视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参考左图,丙地海拔在1900~2100米之间,为连线最高处,甲地海拔在1100~1300米之间,连线的最低处海拔在700~900米之间,因此甲丙之间的高差范围在1000~1400米之间。C正确。
【点睛】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步骤:(1)读取两地海拔,①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所在等高线的标值便是该点的海拔(依据同线等高)。②不在等高线上的点,读取其相邻等高线数值,其海拔位于两者之间。③若位于闭合等值线内,可依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读取海拔。(2)相减求高差H(高差)=H高-H低,如是取值范围则应交叉减。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称为海退,反之称为海侵。滨岸地带垂向粒度大小是研究陆海变化的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若图示海岸线由a→c变化时,滨岸地带垂向上的沉积颗粒自下而上的分布特征是( )
A. 下部细上部粗 B. 由粗变细再变粗 C. 下部粗上部细 D. 由细变粗再变细
15. 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该地河流( )
A. 径流量增加 B. 河水流速加快 C. 含沙量增加 D. 沉积作用增强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滨岸地带指的是靠近海岸的地带。若图示海岸线由a→c变化时,是发生了海退现象,滨岸地带由海相沉积转变成陆相沉积,导致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沉积颗粒由细变粗,因此A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A。
【15题详解】
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是发生了海侵现象,滨岸地带由陆相沉积转变成海相沉积,说明此时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下降)。进一步可以推断,陆地河流入海的纵向坡降变小,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因此会增强,滨岸地带的沉积颗粒也会因此变细,由此可以判断D正确。因河流坡降变小,河水流速会减慢,B错误;而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无法判断,排除A、C选项。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
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是:①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②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③海相沉积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④与之伴生的生物群也随之由海相生物群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生物群和陆相生物群。海进序列与此相反。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把沉积相划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三个类型。顾名思义,海相就是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进一步划分为滨海相、浅海陆棚(大陆架)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
16.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 )
A. 该地区属于丘陵地形 B. CD处有河流流经
C. H地位于坡度较缓的西南坡 D. G处为陡崖
【1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地形起伏大,应为山地地形,A错误;CD处等高线凸向低处,应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流经,B错误;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H地所在坡朝向东南,应位于东南坡,C错误;图中显示,G处为两条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D正确。故选D。
【点睛】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不同地区间也存在水平差异。读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面关于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②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③气候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④同一地貌形态,发育的土壤相同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8. 下面关于各个地区土壤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肥力是自然形成的,高强度种植不会损耗肥力 B. 热带雨林的土壤因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比较贫瘠
C. 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有关 D. 东北地区的黑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土壤肥沃
【17~18题答案】
【答案】17. A 18. A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①正确;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②正确;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气候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③正确;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同一地貌类型的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④错误;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⑤正确。综上所述,故答案选A。
【18题详解】
土壤肥力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类长期培育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A错误,符合题意;热带雨林地区虽然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但是由于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比较贫瘠,B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黑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土壤深厚肥沃,D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选A。
【点睛】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读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 B. 成土母质 C. 气候 D. 生物
20. 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 有机质积累多 B. 自然植被茂密 C. 矿物养分流失快 D. 生物残体分解快
【19~20题答案】
【答案】19. B 20. A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但并不是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A项错误。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B项正确。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但与土壤质地的颗粒物粗细状况关系较小,C项错误。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与土壤质地的颗粒物粗细状况关系不大,D项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容易积累,土壤肥力一般较高,A正确。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B错误。矿物养分流失快,会使土壤肥力降低,而缓坡矿物养分一般流失慢,C错误。若其他条件相同,陡坡和缓坡生物残体分解速度区别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的,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温度,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卫星定位、短信报文、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可能引发滑坡的是( )
①地震②暴雨③采矿④开挖坡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2. 预防滑坡灾害的合理措施包括( )
①建设护坡工程②禁止乱砍滥伐③避免陡坡开垦④居民全部迁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滑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是( )
A. 动态监测、预报预警 B. 确定受灾范围、受灾程度
C. 制定防灾、减灾预案 D. 评估灾害损失、指导灾后重建
24. 若地震时不幸被埋在废墟下,此时应该( )
A. 不停地大声呼叫救援 B. 在地下挖条地道脱困
C. 室外寻找空旷地躲避 D. 用衣袖等掩口鼻防尘
【21~24题答案】
【答案】21. D 22. C 23. A 24. D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地震、暴雨、工程开挖等都会引发滑坡的发生,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建设护坡工程,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禁止乱砍滥伐,避免陡坡开垦,有利于保持水土,减轻流水对坡面的冲刷,都是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措施,①②③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居住的居民较多,全部迁出的做法不切实际,④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监测目标的实时监控和预测预警,为灾害的防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准确预报,A正确。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并结合遥感技术开展灾害调查,可以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灾情信息,从而为救灾应急方案的启动和实施提供决策支持,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的调查评估中的应用,不是灾害防御中的作用,B错误。制定防灾、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指导灾后重建主要用到的是地理信息系统,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若地震时不幸被埋在废墟下,不停地大声呼叫救援和在地下挖条地道脱困都会消耗体力,可能会等不到来救援的人,AB错误;已经被掩在废墟下,没办法到室外寻找空旷地躲避,C错误。应保持体力,护住头部,不要大声呼叫,用衣袖等掩口鼻防尘,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D正确。故选D。
【点睛】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今年月,受极端天气影响,河南省郑州等地连遭特大暴雨袭击,引发洪水雨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测算,7月17日20时至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617.1m,m而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或者约等于三天将317个西湖的水倒进了郑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为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危害,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建立并完善城市防洪预警机制 B.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系统
C. 扩大城市规模以提高防洪能力 D. 因地制宜实施城市内河整治
26. 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熟悉一些洪灾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也十分必要,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下列洪水灾害中的个人或家庭自救和互救行为,欠合理的是( )
A. 躲至屋顶、大树或附近山丘上暂避 B. 尽量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C. 发现电线脱落,及时处理保证通电内 D. 即使会游泳,也尽量避免下水
27. 2021年10月1日,太阳直射点靠近下列那个节气(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5~27题答案】
【答案】25. C 26. C 27. C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市区内涝主要是降水量大,另外城市排水不畅,导致地表径流受阻,为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应该建立完善城市防洪预警机制,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并在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充分发挥天然池塘、河道的蓄洪、排洪能力。A、B、D不符合题意。扩大城市规模,增加道路密度将会使得下渗与排水变得更加困难,内涝更加频繁,C符合题意。故选C。
【26题详解】
应对洪水灾害,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A合理;尽量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以免造成细菌传染,B合理;发现电线脱落,及时处理保证通电,容易造成触电,C不合理;即使会游泳,也尽量避免下水,因水环境变化大,D合理。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C。
【27题详解】
2021年10月1日,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后的7天,因此太阳直射点靠近秋分日,C正确。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与10月1日都较远,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下图反映的是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9. 读图可知,经线的特点是( )
A. 形状为圆形 B. 各条线相互平行 C. 各条线的长度相等 D. 指示东西方向
30. M点的经纬度最接近( )
A. 27°N,10°E B. 30°N,20°E C. 33°N,30°E D. 36°N,20°W
【28~30题答案】
【答案】28. B 29. C 30. C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转,a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A错误;b方向为自西向东,B正确;c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C错误;d方向为自东向西,D错误。所以选B。
【29题详解】
每条经线为半圆,A错误;各条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B错误;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C正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错误。所以选C。
【30题详解】
从图中看,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为30°,则M的经度为30°E,纬度位于北回归线和45°N之间,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甲、乙为世界区域群岛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乙群岛位于甲群岛( )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32. 关于甲、乙两群岛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群岛面积小于乙群岛 B. 乙群岛位于太平洋中
C. 甲群岛比例尺小于乙群岛 D. 甲群岛自转线速度大
【31~32题答案】
【答案】31. A 32. C
【解析】
【分析】
【31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群岛主要位于16°S-18°S之间,经度为178°E-180°E之间,乙群岛主要位于55°25'E-55°30'E之间,经度为4°35'S-4°45'S之间。两地同位于东经度,经度数大的在东,经度数小的在西,故乙群岛位置偏西。乙群岛和甲群岛同位于南半球,纬度数越大越靠南,故乙群岛位置偏北。综合分析得出乙群岛在甲群岛的西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2题详解】
看图可知,甲图中的经线南北向跨越了大约2.5°纬度,在经线上每差1°纬度,相差111千米,甲图的南北距离大约是280千米。乙图中的经线南北向跨越的纬度是大约15',故乙图的南北距离大约是28千米。甲乙两图南北向图上距离基本相同,而实际距离甲是乙的10倍,可以得出,甲群岛比例尺小于乙群岛,C正确。两处群岛图幅面积差别不大,甲群岛比例尺大约是乙群岛的十分之一,再看图中岛屿与海洋面积的占比相差不大,可以得知甲群岛面积大于乙群岛,A错误。乙群岛主要位于55°25'E-55°30'E,4°35'S-4°45'S之间,由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位于印度洋,B错误。甲群岛纬度高,故自转线速度小,D错误。故选C。
【点睛】经纬网定“距离”:①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差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②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 ×cosq千米(q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纬线的纬度数和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33.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D. 太原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图示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是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近日点在1月初,A错误;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正确;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内的区域出现极夜,C错误;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错误。故选B。
【点睛】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使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下图中“·”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35. 地转偏向力可以影响风向和水流的方向。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4~35题答案】
【答案】34. D 35. C
【解析】
【分析】
【34题详解】
读图,①③河流位于南半球,且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因此河流的左岸(图中的右侧)侵蚀严重,水位较深,①正确,③错误,C错误;②④河流位于北半球,且河水自外向里流入,因此河流的右岸(图中的右侧)侵蚀严重,水位较深,②错误,④正确,AB错误,D正确。故选D。
35题详解】
读图,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根据纬度,左图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右偏,①岸堆积,②岸侵蚀;右图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③岸侵蚀,④岸堆积;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堆积岸,对应图中的①、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结合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向北增大是北半球,向南增大在南半球。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图中气压带是( )
A. 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37. 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37题答案】
【答案】36. D 37. A
【解析】
【分析】
【36题详解】
结合图中气压带和风带风向判断,①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②是北半球西风带,③是北半球西风带,④南半球西风带;③④图中气压带位于极圈附近,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①②图中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7题详解】
南亚夏季风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的,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①,A正确。故选A。
【点睛】①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②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是北半球西风带,③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侧是北半球西风带,④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北侧是南半球西风带。
读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图示四地可能位于武汉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9. 影响丁地1月降水少的主要因素是( )
A 季风 B. 盛行西风 C. 锋面与气旋 D. 副热带高压
40. 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乙地的纬度较甲地高②乙地受寒流影响,甲地受暖流影响
③乙地较甲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大④乙地阴雨天较甲地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8~40题答案】
【答案】38. A 39. D 40. C
【解析】
分析】
【38题详解】
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量各月分配特点可知,甲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乙地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丁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气温高,7月气温较低,为南半球;雨热不同期)。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9题详解】
由上题推论可知,丁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夏季)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0题详解】
甲地位于亚热带,乙地位于温带。乙地纬度较高,冬季太阳辐射弱,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因此气温较低。①③正确;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东西方向延伸,不受洋流影响,②错误;两地冬季降水都较少,天气状况对气温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气候类型成因: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2)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1)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2)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地中海气候—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受季风影响的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2)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控制)。
三、综合题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通风口2大气是从暖棚流向内室还是从内室流向暖棚,并说理由
【41题答案】
【答案】(1)①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③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气温低。(每点2分,共6分)
(2)①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②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无法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3)通风口2大气从内室流向暖棚。
理由:①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②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上层通过通风口1向气压低的内室上层流动;③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下层通过通风口2向气压低的暖棚下层流动。
【解析】
【分析】本题以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热力环流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蓝。香格里拉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气温低。
【小问2详解】
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应从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太阳辐射相对而言为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棚内温度升高;棚内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同时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小问3详解】
热力环流原理是近地面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高空和近地面高低气压相反,同一水平高度从高压流向低压。据图可知,通风口1在上,通风口2在下。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多个区域出现城市内涝。有专家建议修建城市集雨管网系统,采取铺设渗水路面、扩大绿化带面积、楼顶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措施,缓解城市内涝。下图示意城市集雨管网系统。
(1)指出城市集雨管网系统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郑州市出现城市内涝的原因。
(3)除了材料中的措施外,请你为缓解城市内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43题答案】
【答案】(1)减少地表径流;增强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强蒸发量(蒸腾量)。
(2)强降雨天气导致降水增多,降水增多后地面径流增强;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3)完善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提高市民文明排水、自觉爱护排水设施的意识;改造地下管网,整治河道,增加排涝设施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城市集雨管网系统为材料,涉及水循环和城市内涝的联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城市集雨管网系统采取铺设渗水路面、扩大绿化带面积、楼顶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措施,缓解城市内涝。绿化带和渗水道路增强了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减少了地表径流,下渗量显著增强;绿化带面积扩大可以增强蒸发(蒸腾量)。
【小问2详解】
城市地表径流远远多于郊区,因为城区大部分被硬化,绿地少,下渗减弱,往往造成城市内涝;结合材料可知,郑州遭遇强降雨天气,增强了降水环节;降水增强后到达地面变为地表径流,下渗少,地表径流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形成内涝。
【小问3详解】
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主要有加强预报,完善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排水防涝长效机制,加强引导,提高市民文明排水、自觉爱护排水设施的意识等等;工程措施主要有改造地下管网,整治河道,增加排涝设施,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