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精品】第三节生态环境的保护-1作业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图为某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中的能量利用率
B.沼渣.沼液还田本身并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源物质
C.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D.从经济效益分析,人的粪便属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
2.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加环”提高了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
D.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3.下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中,是1+1>2的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4.焚烧和填埋是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对不同种类的垃圾采取不同方式的回收利用,如利用厨余垃圾进行生物堆肥(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生产饲料等,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对垃圾填埋场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
B.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生物堆肥时要充分考虑垃圾性质.引入的微生物种类等因素
D.利用厨余垃圾进行生物堆肥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属于消费者
5.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包括了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B.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人
C.保持生物比例合理就是遵循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D.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生物呼吸产热
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B.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的措施
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D.太湖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7.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
A.少消耗高产出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
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B.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C.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D.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趋于自给自足
B.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逐渐减少
C.将破坏的生境恢复到被破坏前状态的工程举措,应遵循生态学原理
D.生态恢复是通过各种方法修复和重建已经退化或破坏了的生态系统
10.为了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山东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作,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渤海。至2020年,滨海湿地建设和海岸线生态修复,黄河口东方白鹳.黄黑嘴鹃等珍稀鸟类群集,长岛海域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明显增多,渤海海域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应该禁止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并加强执法检查
B.对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护,应该对其天敌进行灭绝式捕杀,以增加濒危物种的K值
C.为加强滨海湿地建设和海岸线生态修复,应该禁止一切对该地区的开发与利用
D.长岛海域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数量明显增多,说明该区域物种的丰富度提高
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湿地恢复工程的重要方针
D.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1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
B. 基因筛检可能帮助人类及早预防某些遗传性疾病,但也会引发基因歧视问题
C. 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禁止生物武器
D. 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议集中在技术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
13..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4.盐碱化土地在我国广泛分布,这严重制约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利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对盐碱草地进行修复是最有效.环保的方法,常用的改良技术有封育.种植耐盐碱植物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的原理
B.修复盐碱化土地主要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辅助有效的人为手段(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C.耐盐碱植物体内具有耐盐碱基因,同耐盐碱植物能较好的适应不同类型的盐碱地
D.自然封育恢复方法简单经济,但耗时较长,不适合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15.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B.“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建立,主要体现了协调与平衡的原理
C.在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污水
D.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1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及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草场退化,主要违背的是整体性原理
B.依据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可实现对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C.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的高
D.退耕还林工程,只要注意退耕还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可
17.下图是某地实施的“种养林”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该生态模式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农作物和药用植物的套作可以实现对光.水.土等资源的高效利用
C.畜牧业为种植业和林药业提供肥料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蜜蜂传粉有利于种植业和林药业中植物繁衍,提高经济效益
18.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
边坡 | 处理方式 | 植被覆盖率 (%) | 小型土壤动物 | 土壤有机质 (g/kg) | |
物种数 | 个体数 | ||||
甲 | 种植植物 | 97 | 37 | 260 | 19.8 |
乙 | 不干预 | 8 | 9 | 28 | 11.9 |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的统计用到标志重捕法
C.边坡甲上移栽植物属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生态工程
D.边坡乙上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解析题图:该生态系统中,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玉米和农作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禽畜属于消费者;食用菌和蛆蛹属于分解者。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
A.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
C.“加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四位一体”模式把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有机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及时进入沼气池,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而且净化了环境;沼气池为棚菜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蔬菜日光温室和与之相连的暖畜禽舍间,又形成了CO2和O2的互补;日光温室的适宜温度为猪禽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沼气池正常运转,常年产气。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科学.高效地利用时间.空间.小气候.人力.物力等资源,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解答:
A.沼气中的能量被人作为热能等形式利用,并没有随着有机物流入生物体内,A错误;
B.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B错误;
C.保持生物比例合理就是遵循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C正确;
D.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生物自身散热.地热.发酵产热和太阳能,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整体性原理是指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A错误;
B.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错误;
C.能量能多级利用,但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太湖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解答:
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故选A。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态工艺系统.其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解答:
A.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A正确;
B.生态工程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B正确;
C.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正确;
D.生态工程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D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解答:
A.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岸线水域中,会导致污染加重,所以应禁止,并加强执法检查,A正确;
B.对濒危物种保护时,对其天敌进行数量控制,但不能进行灭绝式捕杀,灭绝式捕杀会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B错误;
C.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禁止掠夺式开发与利用,C错误;
D.长岛海域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明显增多,只是生物的数量增加,物种数目未增加,不能说明该区域物种的丰富度提高,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工程五个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理论基础:物质循环。含义: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
2.物种多样性,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抗性稳定性。启示: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可以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并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3.协调与平衡,理论基础:生物学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启示:生物量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可以避免系统的不平衡和破坏。
4.整体性,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含义:各种关系的统一协调,以确保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5.系统与工程理论依据: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形。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以改善功能。 理论基础:系统完整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意义:保持较高的系统生产率。
解答:
A.生态工程的实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A正确;
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湿地恢复工程的重要措施,C正确;
D.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是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原理,D正确。
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议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使物种数目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进而引起大面积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了整体性原理,D错误。
14.【答案】C
【解析】
恢复生态系主要是利用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有效的人为物质.能量的投入与生态系统的自身相结合,从而尽快的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
解答:
A.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的原理,A正确;
B.修复盐碱化土地要主要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辅助有效的人为手段,B正确;
C.不同类型盐碱地适应的气候环境不一样,不能用同一耐盐碱植物,C错误;
D.自然封育缺少人工手段,演替速度较慢,故方法简单经济,但耗时较长,不适合农业生产中使用,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工程依据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A正确;
B.“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建立,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B错误;
C.在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可以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污水,C正确;
D.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D正确。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工程依据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A.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草场退化,主要违背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A错误;
B.依据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可实现对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B正确;
C.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的低,C错误;
D.退耕还林工程,要注意退耕还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功能,D错误。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边坡(甲)上移栽植物,边坡(乙)不进行干预,与边坡乙相比,边坡甲的植被覆盖率高,物种数和个体数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解答:
A.移栽植物物后物种数较不移栽植物时多,营养结构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
B.调查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边坡甲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移栽植物类似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正确;
D.边坡乙属于次生裸地,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B。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