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随堂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巨尾桉具有速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第四节群落的演替-3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毁林开荒和退耕还林都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即使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也不一定能形成森林C.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一般也会发生变化3.某弃耕荒地的演替经过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最终形成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乔木阶段时灌木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B.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始终保持不变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D.该处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森林”演替过程中丰富度增大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B.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C.温度.湿度.地形等因素影响着群落的水平结构D.一般情况下群落演替会导致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增高6.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减少,灌木出现并逐渐繁茂起来,继而出现乔木并逐渐长大,在此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为因素B.群落演替是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替代的过程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总光合量和总呼吸量逐渐增大D.如果人为给弃耕农田施肥,不会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7.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B.从地衣群落演替到草本植物群落是草本种群取代地衣种群的过程C.阔叶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D.自然状态下,凹谷地带演替达到阔叶林群落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8.任何一个生命系统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保持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各种稳态的维持,不一定都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的变化引起多种激素调控的结果C.动物激素必须依赖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进行信息交流,进而调控细胞代谢D.群落演替达到森林阶段后,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9.某块退耕还林的农田随着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许多地段还出现了灌木林,甚至乔木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B.退耕还林的农田只要时间足够长都能逐渐演替成森林C.该演替类型与沙丘上的演替类型不同,前者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D.与灌木林相比,喜阳的草本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10.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各种群的K值提高11.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正确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B.该演替过程与火山喷发处的演替类型不同C.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步提高,食物网趋向于复杂化D.在自然条件下该群落的演替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12.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该岛屿可能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1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被完全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经历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14.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我国华北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4物种d000116A.据表可知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若没有外力干扰,该地可能重现森林D.外来物种d的入侵,会影响该区域群落的演替15.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B.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D.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16.群落自然演替过程,取代灌木阶段的是( )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C.草本阶段 D.森林阶段17.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2676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群落中已经不能找到苔藓和地衣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的水平结构没有发生变化18.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裸岩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这两种演替最终都能形成森林D.这两种演替的过程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但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解答: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A错误;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B错误;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是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C错误;D.毁林开荒和退耕还林都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3.【答案】A【解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解答:A.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不能充分获得光能,所以其生长受到抑制,A正确;B.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变化,B错误;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该处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A。4.【答案】D【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C【解析】7.【答案】A【解析】8.【答案】A【解析】9.【答案】C【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垂直结构:以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亦会分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解答:A.在乔木密其基部和被其他树冠遮盖的位置,光线往往较暗,这适于苔藓植物等喜阴植物的生存;在乔木疏时光照较为充足的地段,则有较多的灌木与草丛,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A错误;B.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只要条件适宜,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都会演替成森林,如果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则不会演替成森林,退耕还林的农田经长时间演替,不一定能演替成森林,B错误;C.该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沙丘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二者演替类型不同,前者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C正确;D.灌木较草本植物高大,根系较发达,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解答:A.将天然林砍伐后种植单一的巨尾桉,属于人为影响的次生演替,A错误;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的丰富度下降,B错误;C.单一的巨尾桉林与天然林相比物种单一,若混种其他林木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环境,C正确;D.天然林替换为巨尾桉林后,环境条件变恶劣,种群的K值可能下降,D错误。故选C。11.【答案】D【解析】一个废弃鱼塘,开始出现土壤,进而出现草本.灌木.乔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演替分为初生(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起点:从来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次生演替可认为是由原生演替发展途中出现的,起点: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裸地。解答:A.图中正确演替进程为丁(废弃鱼塘)→甲(土壤)→丙(草本)→乙(灌木和乔木),A正确;B.该演替过程与火山喷发处的演替类型不同,该演替为次生演替(有生物定居过),火山喷发为初生(原生)演替(无任何生物定居过),B正确;C.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步提高,食物网趋向于复杂化,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C正确;D.在自然条件下该群落的演替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开始的速度较慢,后来速度较快,D错误。故选D。12.【答案】B【解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解答:A.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因此,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正确;B.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C.旅游等人类活动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D.该岛屿上植被茂盛,已经演替到森林阶段,说明一定经过漫长的过程,D正确。故选B。13.【答案】B【解析】14.【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表中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其中物种a.物种b和物种c的种群密度都先升高后降低,但物种a的变化先于物种b,而物种b的变化先于物种c。解答:A.表中只列举了三个阶段中4个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B.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各不相同,优势种群发生更替,体现了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即优势种群发生更替,B正确;C.依据题干信息,该生态系统处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比较充沛,若没有外力干扰,该地可能重现森林,C正确;D.外来物种d的入侵,会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正确。故选A。15.【答案】A【解析】16.【答案】D【解析】17.【答案】C【解析】18.【答案】D【解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A.弃耕农田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种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B.裸岩上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也没有土壤条件,在这样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错误;C.这两种演替不一定最终都能形成森林,C错误,D.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在玉米,青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