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精编】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气象预报中包含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避免紫外线伤害。紫外线辐射增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免疫功能减退
C.腐蚀历史古迹 D.水体富营养化
2.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2060年前CO2排放实现碳中和(碳排放=碳吸收),这是我国为控制温室效应所做的努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温室效应会导致我国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
C.温室效应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温室效应会导致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所述环境问题不是由于CO2剧增引起的是( )
A.地球温度升高 B.农业生产力下降
C.沿海盐场被淹没 D.水体富营养化
4.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以下做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禁止开发或利用野生资源
B.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
C.发展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实现对物质的多级利用
D.出行尽量选择单车或公共交通以减少碳排放
5.2020年10月以来,浙江省出现了2013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为此,2021年1月15日,浙江省水利厅发布浙江省水利旱情蓝色预警。节约.保护水资源已迫在眉睫,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已成为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那么以下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 )
A.微生物病原体 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
C.来自电厂的废热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
6.我国某一时期为了促进畜.禽.渔养殖业的发展和对水环境的净化,引进了水葫芦。然而近十几年来,水葫芦由于过度繁殖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研究发现草鱼喜食水葫芦较嫩的根系和芽苞,一旦根系和芽苞被吃掉,水葫芦就无法生存,于是研究人员在该水域投放草鱼苗,数月后,水葫芦开始减少,水质得到改善,鱼类养殖效益大大提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导致原环境的优势种被取代,属于次生演替
B.外来物种可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且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
C.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该地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混合饲养能提高空间和饵料的利用率,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7.下列能减缓温室效应的人类活动是( )
A.多开汽车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燃煤取暖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某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减少病虫灾害
9.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活动中,测量项目不包括( )
A.二氧化碳含量 B.温度 C.悬浮颗粒 D.细菌含量
10.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科学途径之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绿色出行.新能源开发等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1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必然会导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上升
B.人类通过改变膳食结构不能缓解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
C.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可引发人类皮肤癌等疾病
D.外来物种入侵使生物种类增多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1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会增加俘获热,降低热逸散
B.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有关
C.溶解氧不是水体污染物,却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
D.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
1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改变全球降雨格局 B.永冻土融化
C.破坏土壤肥力 D.海平面上升
14.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常常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仅导致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C.人类过度燃烧化石燃料会使地球的热逸散增加,使地球升温
D.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会改变全球的降雨格局和雨水pH,影响农业生产
15.2021年3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 m。沙尘物质.强风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条件。下列有关推测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沙尘暴的形成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B.沙尘暴会破坏植被.掩埋农田.影响交通.损害人体健康等
C.可通过营造防护林.控制载畜量等方式治理沙尘暴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6.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高于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含N.P等的无机盐也越多
C.植被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7.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有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锐减
B.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利用潮汐发电有利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D.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减少会造成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大
18.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臭氧含量减少会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C.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下降没有影响
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
阳光中的紫外线绝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仅一小部分到达地表。虽然皮肤里的色素细胞有遮挡紫外线的功能,但还是有一些紫外线可以穿透表皮伤及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
解答:
A.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A错误;
B.大剂量的紫外线容易将皮肤灼伤,使人类免疫功能减退,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癌,B正确;
C.历史古迹的腐蚀与酸雨有关,C错误;
D.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地球温度升高首先会使南极的冰盖开始融化,一些岛屿将会被淹没,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地球变暖还会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解答:
A.植树造林能够增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节能减排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增加去路,减少来源,所以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正确;
B.温室效应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导致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B正确;
C.温室效应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热带疾病传播范围扩大.全球降雨格局改变……使人类的宜居区域减小,C错误;
D.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使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即随着大气中CO2等增温物质的增多,使得能够更多地阻挡地面和近地气层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从而使地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解答:
A.CO2剧增会引起地球温度上升,A不符合题意;
B.CO2剧增使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B不符合题意;
C.CO2剧增会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盐场被淹没,C不符合题意;
D.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污染引起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解答: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不是禁止开发或利用野生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A符合题意;
B.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对物质的多级利用,C不符合题意;
D.低碳出行尽量选择单车或公共交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解答:
A.微生物病原体能传播疾病,属于水体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污染物,B不符合题意;
C.来自电厂的废热对原生态有影响,是热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到大气中,过量排放能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不是水体污染,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答:
A.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湖区中原有种类被取代,从演替起点来看这种情况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引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此物种可能会大量繁殖,给当地某些物种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使生物多样性锐减,B正确;
C.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该地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
D.混合饲养能提高空间和饵料的利用率,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
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绿色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而发展火力发电不可行,会产生温室气体和烟尘。
解答:
A.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A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时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这会加剧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大力植树造林能够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C符合题意;
D.煤燃烧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其燃烧时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9.【答案】A
【解析】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解答:
调查水质包括测量温度.pH.细菌含量.悬浮颗粒及水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等,无需测定二氧化碳含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解答:
A.碳元素通过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细胞呼吸以CO2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A正确;
B.在碳循环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了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而通过细胞呼吸使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因此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细胞呼吸,B错误;
C.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释放出大量CO2有关,进而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
D.绿色出行.新能源开发等可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的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解答:
A.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仅改变人口的出生率,不一定会导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上升,A错误;
B.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改变膳食结构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获取的能量增多,减少能量的消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错误;
C.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因此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可引发人类皮肤癌等疾病,C正确;
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由于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没有天敌,在与当地物种竞争中会有优势,从而使生物多样性锐减,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酸雨不仅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而且还能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破坏土壤肥力;使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同时还能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解答:
A.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会改变全球的降雨格局和雨水pH,A错误;
BD.永冻土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都是温室效应的结果,B.D错误;
C.酸雨中的酸会破坏土壤肥力,C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解答:
A.人类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不一定会引起水体中N.P元素增多,因此,人类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不一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错误;
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导致生物的多样性下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
C.人类过度燃烧化石燃料会大量释放二氧化碳,CO2分子会吸收地球的反射热,使地球的热逸散减少,使地球升温,C错误;
D.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二氧化碳,从而改变全球的降雨格局和雨水pH,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农业生产,D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就是生态功能,所以它的作用高于直接使用价值,A错误;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微生物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含N.P等的无机盐也越多,B正确;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解答:
A.外来物种入侵一般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锐减,A错误;
B.植被可保持水土流失,能防风固沙,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
C.利用潮汐发电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有利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C正确;
D.臭氧层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所以若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减少会造成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大,D正确。
故选A。
18.【答案】C
【解析】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年野生稻不但抗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1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1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种群,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