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南北盐中(盐初中、康居路)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年级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N-14 S-32 Cl-35.5 Ca-40 Cu-64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我国古代就经“丝绸之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发明和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谷物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炼钢铁
2.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汞 B. 氯化钠 C. 水 D. 硫酸铜
3. 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4.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酱油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高钙牛奶
5. 下图分别是钠元素,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 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C. 钠元素和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个周期
D. 钠与硫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过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 数九寒冬,腊梅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7. 下列物质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冒“白雾”
B. 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会析出白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构建“单质及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华雪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构建的“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图中③对应的物质是
A. Fe B. FeO C. Fe(OH)2 D. Fe(OH)3
9.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一种氧化物
B. 瑞德西韦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7
C.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比为35:31
D.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10. 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2种生成物可能是
A. Ca(OH)2和O2 B. CaO和O2 C. CaSO4和O2 D. CaCl2和O2
11. 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没有
A. Cu B. Al C. Ag D. Fe
12.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B | CO2 | HCl |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
C | Ag | Cu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把P点的乙溶液变为Q点的乙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D. 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4. 某校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B.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C.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5. 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服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
B. 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 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
D. 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 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干冰、②氮气、③一氧化碳、④氢氧化镁、⑤石墨、⑥硼酸溶液。
(1)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
(2)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能导致人体中毒的是__________;
(3)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
(4)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__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6)烧碱溶液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
17.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小明通过“美团外卖”订了外卖套餐:爆炒猪肝、米饭、网红汽水,猪肝中富含铁,其中“铁”是指__________(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手机移动支付安全快捷。很多手机外壳属于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低碳”就是较低的__________排放。煤、石油和__________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石燃料。
(4)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甚至形成酸雨,下列地区的雨水监测中,属于酸雨的是 。
A. pH=4.3 B. pH=13.0 C. pH=7.0 D. pH=8.5
(5)高铁可加快出行步伐。为防止出行途中皮肤意外受伤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列车员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_作用。
18. 今年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如现在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Ⅰ.配制溶液:
(1)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g,水__________ mL。
(2)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3)溶解: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装瓶并贴上标签
(4)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 所用氯化钠晶体未充分干燥
F.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19. 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A-E装置中选)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应从导管__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甲烷.
(3)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_。
②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③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制取二氧化碳时提供的原料药品只有37%的浓盐酸与石灰石,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碳中肯定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为减少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杂的氯化氢,倾倒盐酸之前,可预先在锥形瓶中加__________。
(5)下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的几组数据:
压强/101kPa 温度/℃ | 0 | 25 | 50 | 75 | 100 |
1 | 1.79 | 0.752 | 0.423 | 0.307 | 0.231 |
10 | 15.92 | 7.14 | 4.095 | 2.99 | 2.28 |
25 | 29.30 | 16.20 | 9.71 | 6.82 | 5.73 |
①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___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
20. 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装置图,试回答
(1)实验过程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时,应该先_______(填“通CO”或“点燃酒精喷灯”)。
【进行实验】
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物质 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
a:全部为铁;b:全部为四氧化三铁;c:__________。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__________猜想是正确的(填a、b、c)。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__________。
A.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B.收集一氧化碳
③若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若它是四氧化三铁、铁混合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m的范围__________。(冷却到室温称量)
南北盐中(盐初中、康居路)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年级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N-14 S-32 Cl-35.5 Ca-40 Cu-64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题答案】
【答案】(1)② (2)③ (3)⑤ (4)④ (5)① (6)⑥
【17题答案】
【答案】(1)铁元素 (2)混合物
(3)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天然气 (4)A
(5) ①. 酒精 ②. 乳化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5 ②. 45 (2)B
(3)加速氯化钠溶解 (4)BEF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BD##DB
(2) ①. A ②. ②
(3) ①. 大理石##石灰石 ②. 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③. 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氢气 ④.
(4)适量水
(5) ①. 减小
②. >
【20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通CO ③. 氧化亚铁##FeO ④. 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⑤. c ⑥. AB##BA ⑦. 64.2g~65.8g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pdf、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