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2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2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区域发展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考点01 世界地理
    考点02 中国地理
    考点03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01 上海的辐射功能
    微专题02 美国休斯敦的产业结构优化
    微专题03 德国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04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综合治理

    核心考点
    读高考考查点知考点分布
    命题解读
    世界地理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中南半岛
    1、以世界区域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某区域或国家地理环境特征、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以中国区域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国典型区域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3、以区域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特征、区域发展条件、区域发展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等问题。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哈萨克斯坦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韩国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北太平洋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西非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日本
    (2020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西欧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中亚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南美洲
    中国地理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黄淮地区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南方五省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汉江流域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交错地带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东北地区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甘肃、青海和宁夏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珠江三角洲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祁连山区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东部季风区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西南地区
    (2020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河南省
    (2020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青藏高原
    (2020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长江经济带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生态服务功能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云南铜矿开采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科尔沁草原沙漠化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煤碳气化利用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考点01 世界地理
    【高考解密】
    高考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时通常以区域局部地图为背景,侧重考查的内容有区域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资源状况、产业活动等。高考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主要包括“原因、条件、影响、区位、效益、措施、意义”等内容的“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复习时,应该重点以“某大区域、某国家、某热点”为切入点,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套路。
    【真题探究】
    26.(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简析其原因________。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答案】(1)     泰国     境内河网密集,平原面积大
    (2)     增加     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增加
    (3)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分析】本题以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比重图及中南半岛稻米产量单产年均变化图为材料,涉及自然图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措施、粮食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1)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30%~40%,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东南亚国家。耕地比重大的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国所处的位置位于东南亚偏南部地区,其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受季风气候影响,灌溉水源较为充足;同时该国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较为广大,便于耕作业的发展。
    (2)从图中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其稻米产量年均变化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各国粮食产量均增加。原因:图中数据可以看到东亚各国粮食的单产增长率均大于0,各国粮食的单产普遍提高,受单产提高影响粮食总产量上升;同时随粮食需求不断上升,东南亚部分国家耕地面积扩大,耕地增多,使粮食总产量上升。
    (3)启示:我国山地高原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故要控制城市面积,防止任意扩大,要切实保护耕地,严格管控非农用地的比重;从东南亚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由于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明显上升,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
    28.(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略图。

    材料二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下,哈萨克斯坦吸引大量外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该国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
    (1)该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石油开采利用的主要因素,简述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________。
    (2)从运输成本角度,简析该国出口市场集中于周边国家的主要原因。
    (3)有观点认为,该国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     里海东北沿岸     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径流缺乏;地下水盐分高。
    (2)矿产品体积、重量大,附加值低;内陆国,无海运;距离短,陆路运输成本较低。
    (3)重工业为主;属资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量较少;采矿业占比大,矿区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哈萨克斯坦和“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工业化、城市化等相关内容,考查考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据图所示,该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的东北岸。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由于远离海洋,温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降水较少,地表径流比较缺乏,蒸发量大,地下水盐分含量高。
    (2)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就矿产本身来说,体积大、重量大,不易运输,哈萨克斯坦又是内陆国,没有海运,运输方式选择受限。陆路的运输成本较低,距离较短,所以使用陆路运输优势较大。
    (3)根据图例可知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且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多,劳动力需求少,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较多,,从图中判断矿区比较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核心精要】
    一、重要的经纬线
    重要经纬线十条: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20°W、160°E、120°E。将这十条经纬线构成网络经纬网,形成空间概念。

    二、世界上重要的海峡
    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之间)、丹麦海峡(欧洲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之间)、直布罗陀海峡(欧洲、非洲之间)、土耳其海峡(亚洲、欧洲之间)、曼德海峡(亚洲、非洲之间)、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洲之间)、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霍尔木兹海峡等。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海盆、海岭、海沟)


    四、各大洲地形特征及气候特征
    大洲
    地形特征
    气候
    亚洲
    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亚季风环流典型,往内陆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高原大陆”,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东非为热带草原气候
    欧洲
    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由西向东大陆性渐强
    北美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三大地形,纵列分布
    中部平原大陆性明显,西部气候狭长分布,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南美洲
    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面积较广
    大洋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东南部沿海温和湿润,内陆和西部干燥,东北部湿热
    南极洲
    “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酷寒、干燥、烈风
    五、日本、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分析区域地理和国家地理特征的学习,首先,要弄清位置、范围以及地理意义,讲究图文结合。其次,进行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地形、气候、水文、典型植被、特殊土壤、资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等共同组成了地理环境。再次,加强区域间地理特征比较和高、初中地理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地理思维和地理综合能力。
    1. 日本 自然环境:地狭人稠,山丘为主,平原狭小,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火山之国,矿产贫乏,林水丰富,季风气候,海洋性强。
    经济:经济发达,部门齐全,产品出口,外贸广泛,渔业发达,耕地少但单产高,工业临海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 俄罗斯 自然环境:平原高原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岸线长,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经济:四个工业区(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新西伯利亚),以重工业为主。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要大量进口。
    3. 美国 自然环境:三面临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温带气候为主,耕地比重大,平原面积广。
    经济:农业大国,地区生产专门化。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有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南部、西部)。
    4.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分水岭、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内陆和西部炎热干燥。
    经济: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号称“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六、关注世界地理的热点问题
    世界地理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二是世界焦点地区,如欧洲(俄乌战争、欧洲能源危机、欧盟东扩等)、西亚(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南亚(克什米尔问题)、东亚(朝鲜核危机与日本对战争认识问题)等。三是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地区(一带一路)等。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尼镍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储量约占世界的1/4,其国内80%的镍矿分布在苏拉威西岛。丰富的镍矿资源吸引了无数外资企业集聚。印尼政府规定镍矿原矿不可直接出口,只能出口镍制品,所以外企只能在当地对矿土进行加工。镍矿的冶炼需要大型冶炼厂和强大的电力供应,因而伴随着镍矿的开采、冶炼、加工,多种配套工程在此建立。图示意镍矿冶炼相关企业的分布状况。

    (1)指出印尼政府禁止镍矿原矿直接出口的主要原因。
    (2)说明沿海低地吸引镍矿冶炼相关企业聚集的有利条件。
    (3)分析众多外企大规模建厂对该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保护镍矿资源;减少镍矿开发,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吸引镍矿下游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提升镍矿业附加值:增加就业。
    (2)镍矿原料丰富,价格低,临海,具有良好的海运条件;水资源充足,水能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低;印度尼西亚国家政策支持。
    (3)大规模建厂会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加剧地区环境污染;企业建厂会限制本国相关产业的建设,不利于本国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印尼镍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镍矿是不可再生资源,长期印尼镍矿大量出口中国,对本国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流失,不利于印尼的可持续发展,限制镍矿出口因是保护矿资源。;大量开发镍矿,导致众多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需要保护环境;出口镍矿石,附加值低,利润不高。
    (2)工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交通、水源、能源等方面考虑。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由题可知,苏拉威西岛镍矿资源非常丰富,沿海低地临近海洋交通便利;降水多,水源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土地平坦易于建设且价格低等。
    (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对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会污染当地环境、增加人地矛盾。对于本题主要考虑不利影响,外企大规模建厂可以分两部分分析,外企和大规模,外国企业技术成熟生产效率高,对当地资源的消耗速度较快,同时为了保持自身的领先地位,易对当地相关产业起到限制阻碍的作用;大规模建厂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得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厂区产生的大量污染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考点02 中国地理
    【高考解密】
    高考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时通常以区域局部地图为背景,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如特殊地形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海陆区域、农业或工业区域等,考查同学们对区域地理位置的判断,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判断的分析,以及考试近期发生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要求同学们能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
    【真题探究】
    27.(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     位于西北(北)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分析】本题以安徽、江苏两省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及该地区气温降水图为材料,涉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自然灾害成因、自然灾害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到干热风等值线数值较大位置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或西北部地区,其中安徽西北部地区是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大值地区,其干热风日数等值线变化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干热风一般是受东移的高压控制,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少,晴天多;五六月份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运动,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受高压控制,其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速度快,温差进一步增大,气压梯度力增大,风速较大,地表水分迅速蒸发,形成低湿天气。
    (3)从材料中可以看到4~6月份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拔节至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水量较大,若此时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防治干热风,会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冬小麦生长期怕湿涝,大水漫灌会影响冬小麦生长期品质,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干热风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灾害,其受灾时间短,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地表存于大量积水,在短暂的干热风之后,其排水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同时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地表多大风,蒸发旺盛,大水漫灌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该地的盐碱化。
    29.(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
    材料二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

    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机比例(%)
    调节容量比例(%)
    调节负荷升降速度
    火电
    59
    40~100

    水电
    10
    0~100
    较快
    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
    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

    (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
    (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
    【答案】(1)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
    (2)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
    (3)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
    【分析】本题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电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电站建设的必要性、西电东送的有利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电网中的西部地区分布着煤炭、珠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有很多水电站,能源资源分布广;而东部城市多,工业发达,耗能高,能源需求量大;夏季为雨季水力发电量大,西部电力负荷小,而东部夏季制冷耗电量大,电力负荷大。
    (2)由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可知,抽水蓄能调节负荷升降速度较快、调峰能力强,利用谷电廉价的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提升了谷电时电能的价值,由图中可看出水电仅占10%,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占比虽大,但调节速率慢。
    (3)抽水蓄能利用谷电廉价的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又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抽水蓄能可以增加西电东送的总电量,经过电能与水能的相互转化,提高能源综合效益;由图可知,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在东部用电需求多的地区,可以减少输电量,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抽水蓄能可以补充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减少火电的使用,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运行安全。

    【核心精要】
    一、我国自然地理重要界线
    1. 地势三级分界线:第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
    4. 干湿区的界线: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和季风影响
    1. 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
    自然区
    地形
    气候
    人类活动及其利用方向
    东部季风区
    平原丘陵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广泛深刻,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副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盆地
    大陆性显著,太阳辐射较强,日照较长
    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小,畜牧业为主,合理发展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高寒区
    高原
    高寒,风大,太阳辐射强,日照长
    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弱,畜牧业为主,适当发展农、林业
    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成因
    自然区
    主要差异
    因素
    东部季风区
    南北差异
    热量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西差异
    水分
    青藏高原高寒区
    垂直差异
    海拔高度
    3. 季风对我国降水量的影响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雨带到来早退得迟,雨季长,北方相反。
    (3)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南方干旱北方洪涝的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则相反。
    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形成原因及区域协调发展
    1. 三个经济地带的形成原因
    经济带
    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东部经济地带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利于开发
    产业结构相对优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有较强的竞争危机感和紧迫感。经济起步早,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较优,国家政策优惠
    中部经济地带
    距海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多属于干旱区和高寒区,海拔较高,极不利农业发展
    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迟缓
    人们思想观念较保守,竞争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弱。经济起步晚,经济结构不很合理,对外开放较迟
    西部经济地带
    2. 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发挥沿海优势,建设高科技开发基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革,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中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农业,建成商品粮基地和农林渔副业生产基地,加强东西向运输通道建设,发挥桥梁作用,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地带。
    四、我国水土流失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太行山区、长江流域、华南丘陵等。
    2. 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松散;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降低;土质疏松,抗蚀能力低。
    人为因素:毁林开荒、轮荒、开矿、不合理开采,破坏了植被,地表抗蚀能力降低,加速水土流失。
    3. 危害:土地贫瘠,农业低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防洪能力差;水库淤积,降低畜洪和供水效益等等。
    4. 治理: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水灌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三者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我国荒漠化问题
    1. 荒漠化严重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2. 原因:
    自然因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松散物质、大风吹扬等。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
    3. 危害: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4. 治理: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荒漠化防治关键,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和科技进步是荒漠化防治的基本保证,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生物固体)是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六、我国长江、黄河的综合治理问题

    长江
    黄河
    资源优势
    丰富水力和淡水资源,较大的通航能力
    较丰富的水力资源和重要的灌溉系统
    开发利用
    建造大型水电站,南水北调,兴建河港
    兴建水利工程,发挥发电、防洪、灌溉的综合效应
    存在问题
    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萎缩,中游“荆州”多洪灾
    泥沙淤塞,凌汛多发,时常断流,洪涝严重
    治理措施
    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禁止砍伐水源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兴建三峡水利工程,截弯取直工程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轰炸冰坝,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调配,疏浚河道,加固大堤等
    七、我国的农业发展
    1. 我国的商品性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比较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部在长江流域
    糖料
    作物
    甘蔗
    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中温带地区

    出口商品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 农业中、低产田的存在原因及综合治理:
    (1)存在原因:自然方面,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四大制约因素,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某些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形成了一些不利于农业耕作的中、低产田,如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等。人为方面,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植被破坏、大水漫灌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恶劣。
    (2)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农业活动,依靠科技,改造农业不利因素
    八、我国的工业发展
    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地位
    辽中南基地
    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
    沈阳、大连、鞍山
    钢铁、煤炭、造船、化工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基地
    丰富的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交通,紧靠能源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
    钢铁、化工、机械、纺织、食品、采煤、冶金、陶瓷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基地
    工业基础雄厚,丰富的资源,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交通
    上海、杭州、南京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基地
    靠近香港东南亚,多侨乡,利于外资发展工业
    广州、深圳、珠海
    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加工工业及制造业
    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九、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
    1.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南疆铁路等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
    2.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建设的重大交通工程,如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均面临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双重困难。自然方面:青藏铁路建设面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和因环境特殊投资过大的三大难题。西南地区面临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样(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峰林、溶洞、暗河),气候湿热,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困难。社会经济方面:经济基础薄弱,沿线人口稀少等问题。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期中)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其土壤肥沃,成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该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
    (2)黄泛平原种植小麦可能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试简述其成因。
    (3)简述盐碱地的主要治理措施。
    【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
    (2)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较高,多大风,蒸发旺盛;人类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盐分向地表积聚。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做到合理灌排;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适度进行退耕还林。
    【分析】本题以黄泛平原风沙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的堆积地貌,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据材料可知,明确黄泛平原是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可以从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暴雨集中,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河水泛滥,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地表,形成沙地。
    (2)据说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气候干燥,多大风,蒸发旺盛;人类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时把地下的盐分带到地表面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盐分留在地表,使地表土壤盐碱化。
    (3)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治理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生物改良措施,改变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盐植物;适度进行退耕还林。
    考点03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解密】
    无论是生态建设、资源开发还是经济发展、产业转移,都是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观来阐述的。因此,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对于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认真分析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明白区域优势与劣势条件,然后提出整治与开发方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不但是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指南。
    【真题探究】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10.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答案】9.A 10.B
    【解析】
    9.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相对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建设厂房设施和使用药物,污水处理成本较低,A正确;图中人工湿地系统需要大量的土地,并没有减少土地占用面积,B错误;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污水处理能力也有季节差异,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工湿地系统靠微生物、植物自然净化,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A。
    10.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常因缺少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抢夺其他生物生长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绝,A错误;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可提高湿地涵养水源能力和自净能力,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B正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导致水污染加剧,C错误;清除全部河滩,河床裸露,侵蚀加剧,进而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污水处理厂是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行处理净化的场所。废水处理的一般目标是去除悬浮物和改善耗氧性(即稳定有机物),有时还进行消毒和进一步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侧重于油类、悬浮物、重金属和妨碍城市污水厂运行的或高残留的有机物的去除或转化,以及pH值的调整。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
    (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略图、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积仅为290.1千公顷,远小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总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致相等,说明人均耕地资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势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候以高寒为特征,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生产力低。
    (2)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当地居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功能不断削弱,使地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条件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同时流水侵蚀作用也进一步加剧荒漠化现象。
    (3)图示地区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不同农业类型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核心精要】
    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含义: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2.主要分布: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1)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典型地区
    ①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
    ②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
    [提示] 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重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的过度开垦,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速了石漠化进程。
    5.正确认识生态脆弱区
    (1)从成因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往往是气候变异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其脆弱的生态产生强烈干扰,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2)从分布看:生态脆弱区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从表现看:生态脆弱区的土地易退化,呈现荒漠化景观,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表现。

    土地退化表现
    土地沙化
    土壤侵蚀
    石漠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力下降
    我国的分布
    “三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
    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黑土分布区
    6、综合治理措施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构筑防护体系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资源型城市
    (1)含义: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2)生命周期

    (3)资源开发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部分资源型城市:
    类型
    煤城
    钢城
    有色冶金
    石油城
    瓷都
    森工城市
    代表
    城市
    焦作、
    阜新
    鞍山、
    马鞍山
    铜陵、
    个旧
    大庆、
    玉门
    景德镇
    伊春
    2.资源枯竭型城市
    (1)形成: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提示] 我国著名的“石油城”大庆市,油气资源面临枯竭,但却依靠进口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而获得新的发展。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a.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d.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3)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①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
    ②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的竞争力不足。
    ③管理体制落后、僵化。
    ④大中型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下,冗员多,社会负担重。
    (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②发展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③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⑤理顺体制机制,实施大小企业、公私企业集约整合战略。
    ⑥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绿化、美化环境。
    ⑦促进就业,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

    【变式演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西坡,中游流经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最后注入加利福尼亚湾。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流域绝大多数水量用于农业灌溉。2021年8月,因遭遇严重干旱天气,美国历史上首次宣布科罗拉多河缺水,当地积极取科技手段保障农业生产。
    (1)简析①地所在区域土壤发育程度差的原因。
    (2)②河段主要的农业带为____,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干旱对该区域农业的影响____。
    (3)试从科技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的可行措施。
    【答案】(1)地处内陆盆地,降水少,土壤水分含量小;植被(生物)少,有机质积累少;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弱,风化壳薄。
    (2)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地表径流减少,灌溉水源减少,农作物单产下降;种植面积减小;降水减少,蒸发加剧,土壤退化/盐碱化加剧,农作物品质下降;
    (3)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减轻灾情;利用人工增雨技术,缓解旱情;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抗旱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
    【分析】本题以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为背景情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与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由材料“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西坡,中游流经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可知,①地位于美国西部高山地区,地处内陆盆地,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土壤水分含量小;属于大陆性气候,水分条件差,植被少,枯枝落叶少,有机质积累少;由于生物量少,且气候干旱,因此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弱,风化壳薄,因此土壤发育程度差。
    (2)读图可知,②地周围高山环绕,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植被以高山草原为主。由材料“科罗拉多河流域绝大多数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可知,该地主要的农业带应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由材料“2021年8月,因遭遇严重干旱天气,美国历史上首次宣布科罗拉多河缺水,当地积极采取科技手段保障农业生产。”可知,干旱使地表径流补给量减少,因此地表径流减少,灌溉水源减少,农作物单产下降;由于灌溉水源减少,会使农业种植面积减小,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作物产量;降水减少,蒸发加剧,土壤盐碱化加剧,农作物品质下降。
    (3)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生长信息,判断作物的生长状况,监测病虫害状况以及水、肥状况等,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情;利用人工增雨技术,为作物生长及时补充水分,缓解旱情;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抗旱品种,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障农业产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01 上海的辐射功能
    【专题讲解】
    一、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辐射内容
    辐射功能
    产业
    将其他非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给周边地区带来很多商机
    金融
    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其金融市场体系和市场功能在不断完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人才
    高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密集,每年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都输岀了大量的人才
    科技
    已经建成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形成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文化
    构建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网络,将独特的江南吴越传统文化与全球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融合,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文化传承、融合与发展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1.辐射范围:以上海大都市为核心,向外分为上海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于地处长江出海口,对长江经济带也有明显的影响。
    2.上海大都市区
    (1)范围: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具有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地区作为辐射范围,交通出行圈在90分钟以内的地域组合。
    (2)辐射带动的意义:上海带动上海大都市区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大都市承载国家发展战略和要求,要发挥其作为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完善上海大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范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
    (2)辐射作用表现: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
    (3)发展目标: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4.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是一条贯通我国东西的横向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城市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从而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其范围包括:上海市、南京、杭州、合肥等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

    (1)说出长三角城市的形成基础。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格局。
    (3)说明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答案】(1)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人力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
    (2)以上海为龙头,依托沿海、沿江、沿铁路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3)减少行政壁垒;加强分工协作;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共同推进绿色生产。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的区位分析、城市圈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长三角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其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三角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自然灾害少,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农业、工业等产业基础都比较好;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水陆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广阔的长江流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
    (2)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上海,因此该城市群的发展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据图可知,该城市群依托沿海、沿江、沿铁路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以及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沪宁和杭甬发展带在内的“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3)长三角城市群要获得高质量发展,应减少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不要各自为战,要加强分工与协作;继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大区域间的联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科技创新,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共同推进绿色生产,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微专题02 美国休斯敦的产业结构优化
    【专题讲解】
    1.休斯敦发展概况
    (1)休斯敦概况:现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发展概况
    发展之初
    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
    第一次发展高潮
    1901年,休斯敦东北部的石油钻探获得成功,促成了其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
    第二次发展高潮
    1930年,得克萨斯州东部再次发现大油田
    第三次发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70年代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休斯敦石油、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
    2.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1)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严重依赖石油经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2)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3.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调整方向:立足于发达的石油工业,积极拓展石油工业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促使城市经济多元化。
    (2)调整结果:由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大都市,实现了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4.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5.阅读图文材利,完成下列要求。
    休斯敦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墨西哥平原北部,海拔14.93米。该市创立于1836年,1850年休斯敦人口2000多人,棉花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该市附近油井喷出石油,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至该市,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同时,与航天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休斯敦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币,人口接近200万,是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学与金属制品的最大集中地、著名航天中心。下图示意体斯敦市的位置。

    (1)与1850年相比,说出现在休斯敦市城郊农业生产的不同点。
    (2)分析休斯敦市发展航天工业的区位优势。
    (3)简述休斯敦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答案】(1)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或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规模(和棉花种植相比)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
    (2)休斯敦市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便于火箭发射;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3)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解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现代城郊农业的特点,工业区位,产业发展的方向,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1850年,棉花是城郊主要经济作物。现在城郊农业的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回艺等为主。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和棉花种植相比,受土地的限制,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
    (2)休斯顿发展航天工业主要区位优势从交通、科技、纬度、政策、工业基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休斯敦市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纬度较低,便于火箭发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有高素质的劳动力;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高技术导向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政府政策支持引导。
    (3)休斯顿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应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从单一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纬度位置和原有的工业基础,以及科技力量和政策优势,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

    微专题03 德国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讲解】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跟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不开,也与良好的交通、市场条件有关。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可归纳如下: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距离较近的俄罗斯、瑞典等国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分析
    (1)传统产业衰落
    衰落原因
    煤炭工业
    20世纪50年代,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
    钢铁工业
    ①20世纪60年代,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②欧洲钢铁市场萎缩;
    ③新材料的出现,钢替代品的广泛应用
    其他工业
    煤炭、钢铁主导工业衰落,导致机械、化学、化工等产业衰落
    衰落表现
    ①从业人员减少,工人失业问题严重;
    ②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
    (2)环境恶化的原因

    理解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3.鲁尔区的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主要整治内容
    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②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
    由原先的接近原料地为原则调整为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情实行关、停、并、转。例如,钢铁工业日渐西移,由“就煤模式”变成“靠港模式”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铁路网稠密,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内河航运发达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相继建立几十所各种专业院校、技术学院和科研机构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完善的回收装置和处理系统,大规模扩大绿化面积

    【变式演练】
    (2022·浙江·模拟预测)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后,一直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先驱。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下图中的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鲁尔区。
    材料二  下图为德国简图。

    (1)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航运发达,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指出德国北部农业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3)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分析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1)主要流经平原区,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河流水量丰富(或水位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无结冰期(最冷月气温高于0℃),可全年通航(通航时间长)。
    (2)乳畜业,①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凉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替代产业);②扩展(或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③科学、合理、高效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教事业,提升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⑤美化环境,消除污染(严格控制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加强科技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三废”的再利用和处理);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分析】本大题以德国工业区和河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航运价值、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 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本题主要考查河流航运价值及其原因。从地形上分析,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区,落差小,水流平稳,利于通航;从气候上分析,莱茵河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河流水量丰富(或水位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该地受温暖的西风及被大西洋暖流影响,河流无结冰期(最冷月气温高于0°C),可全年通航。
    (2)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原因。德国北部农业适合发展乳畜业。主要区位优势主要从气候、市场、人口等方面分析。从气候上分析,该区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凉湿润,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众多),对乳产品的需求大,市场广阔。
    (3)本题主要考查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结合大庆市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产业结构、环境保护、交通、发展科技等方面分析。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扩展(或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③科学、合理、高效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教事业,提升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⑤美化环境,消除污染(严格控制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加强科技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三废”的再利用和处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缓解资源型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微专题04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综合治理
    【专题讲解】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

    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如下:
    人为因素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32.7%)
    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增加收入
    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放牧
    (30.1%)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过度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26.9%)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
    水资源
    利用不
    当(9.6%)
    绿洲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
    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加剧下游荒漠化
    工矿交通
    建设不当
    (0.7%)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工矿开发中不注重环境保护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
    3.荒漠化的危害
    主要危害
    基本内容
    造成经
    济损失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临丧
    失土地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
    生态问
    题严重
    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引发饥
    荒问题
    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可概括为:遵守一个方针,避免一种现象,采取四项措施。具体图示如下:

    (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无序增长
    干旱的
    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变式演练】
    (2022·浙江·模拟预测)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文冠果是一种观花小乔木,其根系发达,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美观,可用于制作家具及器具等,其果实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榆林市地处干旱的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是文冠果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但一直以来果实产量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政策,促使文冠果产业蓬勃发展。下图为榆林市示意图。

    (1)简述榆林市大规模发展文冠果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2)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为榆林市文冠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3)分析种植文冠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答案】(1)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铁路公路便利;劳动力廉价。
    (2)一产: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产、高品质文冠果品种,发展特色农业;二产:延长产业链,对文冠果进行深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产:利用文冠果高观赏性开展生态旅游观光业;利用互联网,增加营销,拓展市场。
    (3)当地降水少,种植文冠果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当地湿润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侧,易受风沙干扰,种植文冠果可以增大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文冠果根系发达,可以固定地表流沙。
    【分析】本题以文冠果种植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植树造林的意义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榆林市大规模发展文冠果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从材料可知,国家出台还林政策,国家政策支持,利于发展文冠果产业;文冠果可进行木材生产,果实入药,市场需求量大;从榆林市示意图,可以看出榆林市铁路公路便利;劳动力廉价。
    (2)根据题目要求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为榆林市文冠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措施。从第一产业角度分析,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文冠果种植、丰收技术;培育良种,培育高产、高品质文冠果品种,发展特色农业;从第二产业角度,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延长产业链,结合文冠果特色,对文冠果进行深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第三产业角度分析,第三产业主要为服务业,凭借便利的交通,大规模的文冠果种植,开展生态旅游观光业;利用互联网,增加营销,拓展市场。
    (3)文冠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主要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角度分析,当地降水少,文冠果根系发达,种植文冠果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当地湿润度;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侧,易受风沙干扰,种植文冠果可以增大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文冠果根系发达,可以固定地表流沙,减少土地沙化威胁。
    相关试卷

    专题13 区域合作(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区域合作(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3区域合作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3区域合作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区域发展(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2 区域发展(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2区域发展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2区域发展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交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交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1交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1交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2 区域发展(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