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作业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作业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
    课时作业()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基础题1民以食为天,人们经常食用的某些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可被转化为人体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都能在食物中找到,但不一定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B.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C.组成各种生物体细胞的元素中碳含量较高,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D.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A错误;人体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B错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错误;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相差较大,D正确。2.现有一被检样品提取液,经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产生紫色反应;经斐林试剂检测,无砖红色;经处理后用苏丹染液检测,无橘黄色反应。该样品可能是  (  )A.无糖脱脂奶粉   B.纯天然牛奶C.加高果糖浆的果汁   D.普通豆奶粉答案:A解析:经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产生紫色反应,说明含有蛋白质;经斐林试剂检测,无砖红色,说明不含还原糖;经处理后用苏丹染液检测,无橘黄色反应,说明无脂肪。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将0.1 g/mLNaOH0.01 g/mLCuSO4先后加入,可用于检测(  )A.梨汁中的还原糖  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C.豆浆中的蛋白质  D.小麦种子中的淀粉答案:C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4.以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  )盖上盖玻片 切子叶薄片 苏丹染液染色 滴蒸馏水 50%酒精洗去浮色 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染液A④②①③⑥⑤  B②④③⑥⑤①C④②③⑥⑤①  D②③⑥⑤④①答案:D解析:制作花生子叶装片时,先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然后用苏丹染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染液,50%酒精洗去浮色,最后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5.下列是对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存在缺陷的是(  ) 选项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A淀粉碘液蓝色不需要淀粉溶液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需要西瓜汁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不需要豆浆、鸡蛋清D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不需要花生种子 答案:B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水浴加热,A正确;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该实验一般选择接近无色的实验材料,西瓜汁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B错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不适宜用作还原糖的检测材料是因为其含有的果糖不属于还原糖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需用显微镜C.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必须现用现配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先后分别使用答案:A解析:胡萝卜不适宜用作还原糖的检测材料是因为其本身带有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A错误;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需用显微镜,B正确;斐林试剂必须现用现配,C正确;鉴定蛋白质需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1 mL,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4滴,D正确。7.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项目OSiCNH地壳48.6026.300.0870.030.76细胞65.0极少18.03.010.0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蛋白质(CHON)脂质(CHO,有的NP)糖类(CHO)和核(CHONP)质量分(%)85901157101211.5 答案:(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而水含有HO两种元素蛋白质等有机物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能力题1(不定选)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答案:ABD解析: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例如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会导致人体贫血,A项错误;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B项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项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D项错误。2(不定选)下列有关鉴定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要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含样品试管中,且需现用现配答案:AB解析: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硫酸铜溶液浓度不相同,斐林试剂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脂肪需要使用苏丹染液染色,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需要混合均匀后使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需要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3.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经过相应处理后,对两者的还原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 处理温度( )0102030405060708090马铃薯还原糖含量(mg/g)000000000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温度和材料种类,因变量为还原糖含量,处理时间、溶液pH等变量应相同且适宜B.由实验结果可推测,马铃薯块茎中可能不含淀粉酶,甘薯块根中可能含有淀粉酶C.为验证B项的推论,可向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和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中加入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两者的还原糖含量D.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蔗糖答案:D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温度和材料种类,因变量为还原糖含量,处理时间、溶液pH等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A正确;由表可知,在各种温度下,马铃薯均不含还原糖,推测其块茎中可能不含淀粉酶,甘薯块根中含还原糖,推测其块根中可能含淀粉酶,B正确;如果甘薯块根中含淀粉酶,向其提取液中加入淀粉后,会生成还原糖,如果马铃薯块茎中不含淀粉酶,向其提取液中加入淀粉后,不会生成还原糖,C正确;口腔中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从而产生甜味,而非蔗糖,D错误。4.某小组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图)。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1)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2)实验步骤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a.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b.在沸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a:错。更正: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b: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3)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检测。(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且紫色越深,说明蛋白质含量越多。(2)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同时加入,因为先加NaOH溶液(A)可以为Cu2(B)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环境。若AB液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OH)2沉淀而失效。(3)结合图中曲线可看出,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多,故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5.根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鉴定报告。(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糖和淀粉。(2)实验原理:还原糖可用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来鉴定。(3)实验器材: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4)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论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斐林 碘液 (4)将茅草根用刀片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斐林试剂,然后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将茅草根用刀片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碘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的颜色变化 (5)实验产生砖红色沉淀或没有砖红色沉淀;实验产生蓝色或不变色 (6)如果实验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茅草根含有还原糖,没有砖红色沉淀,则没有还原糖。如果实验产生蓝色,这说明茅草根内有淀粉,如果不变色,则没有淀粉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较分析材料中的表格,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