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论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级物理科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第1~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第8~10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2000年国际乒联将兵乓球由小球改为大球,改变前直径是0.038m,质量是2.50g;改变后直径是0.040m,质量是2.70g。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的直径大了,所以惯性大了,球的运动状态更难改变B. 球的质量大了,所以惯性大了,球的运动状态更难改变C. 球的直径大了,所以惯性大了,球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D. 球的质量大了,所以惯性大了,球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则球的质量大了,惯性大了,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就增大了难度。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 某人驾车从德州到潍坊用时4h,车上里程表的示数增加了300 km,根据地图上的相关数据得到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240 km,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240 km 60 km/h B. 240 km 75 km/h C. 300 km 60 km/h D. 300 km 75 km/h【答案】A【解析】【分析】明确位移的定义即可由题意得出位移;再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可求得平均速度.【详解】位移大小为两点间直线距离的长度,由题意可知,位移为240km;平均速度为,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位移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要注意明确位移和路程;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区别.3.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摩擦力时,一定同时存在弹力B. 有弹力时,一定同时存在摩擦力C.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必与其重心重合D. 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答案】A【解析】【详解】A.有摩擦力时,一定同时存在弹力,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故A正确;B.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产生摩擦力还需要两物体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B错误;C.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必与其重心重合,重心的位置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故C错误;D.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故D错误。故选A。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视为质点B. 汽车内司机前方仪表盘的速度计上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C.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D. 位移、路程、力、速度都是矢量【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时是否涉及物体的旋转以及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时是否可以忽略,跟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汽车内司机前方仪表盘的速度计上显示的数值,随着瞬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瞬时速度,故B正确;C.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二者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故C错误;D.位移、力、速度都矢量,路程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B。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越大B. 同一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越大C. 同一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D.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其速度也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一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可能很小,如炮弹发射瞬间,加速度很大,但速度为0,故A错误;BC.同一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但速度不一定越大,如发射火箭,起初合外力很大,加速度很大,但速度为0,故B错误,C正确;D.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合外力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C。6. 如图所示用四种方法悬挂相同的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图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镜框受重力和两根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合力等于0,可知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绳子的夹角越小,绳子拉力越小。故选A。7. A、B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小球,其中A是实心铁球,B是空心铁球,两球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若所受阻力相同,则( )A. A、B同时落地 B. A先落地 C. B先落地 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mg-f=ma可知,实心铁球的加速度较大,根据可知,实心球落地用时间较小,即A先落地。故选B。8. 升降机地板上放一木箱,重力为。当它对地板的压力时,升降机可能做的运动是( )A. 加速下降 B. 静止 C. 匀速下降 D. 减速上升【答案】AD【解析】【详解】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知,木箱受到的的支持力为40N,对木箱受力分析可知,木箱受到的重力大于支持力,即木箱的合力向下,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知,木箱的加速度向下,所以木箱可能加速向下,也可能减速上升。故选AD。9.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地球表面附近同一地点,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B. 地球表面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略有不同C.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只有在不受阻力的情况下才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D. 在地球表面附近同一地点,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相等【答案】AB【解析】【详解】A.根据Δv=gΔt,在地球表面附近同一地点,g相同,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A正确;B.地球表面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略有不同,故B正确;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其下落才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D.在地球表面附近同一地点,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运动比例规律,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B。10.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 时刻甲、乙相遇C. 时间内甲位移小于乙的位移D. 甲、乙的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D【解析】【详解】A.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C.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因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所以t1时刻甲、乙没有相遇,故BC错误;D.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所以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AD。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11.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一端系有沙桶的细绳通过滑轮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所受的拉力大小F,改变桶中沙的质量多次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要_____。A.测量沙和沙桶的总质量B.保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C.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D.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描绘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答案】 ①. BC ②. 0.416 ③. 1.48 ④. 补偿阻力时倾角过大【解析】【详解】(1)[1]AD。拉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绳子中的拉力大小,小车受到的拉力是绳子拉力的二倍,所以不需要测量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也不需要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D错误;B.保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才能保证每次实验时小车受到恒定的拉力作用,故B正确;C.本实验是要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所以要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故选BC。(2)[2]打B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4]实验时需要通过垫高木板的一侧,利用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由图丙可知,当拉力为零时,小车已经具有了加速度,说明补偿阻力时倾角过大,导致重力沿木板的分力大于摩擦力了。1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块竖直木板,木板上铺有白纸,在相隔一距离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A和B,一段合适长度的绳子跨过滑轮A和B,并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和,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能够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是______。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一个步骤是_____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到,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上图中图______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答案】 ①. C ②. A ③. 甲 ④. F3一定是沿竖直方向【解析】【详解】(1)[1]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关系可知,若三个力能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三个力可以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故选C。(2)[2] 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记录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可以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故只需记录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即可,力的作用点通过记录结点的位置完成,力的方向是通过记录绳的方向来完成的。故选A。(3)[3][4] F3的方向与钩码的重力等大,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是通过作图的方式得到的,故虽然与F3存在等效替代关系,由于误差的原因的方向总与竖直方向有偏差。故甲图是符合题意的。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和单位,请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作答。)13. 校园内有棵芒果树高5m多,有些芒果成熟后会自己掉地上,学生经过如果被砸到还是有一定危险的。现在树上有个芒果快成熟了,它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试求:(1)若该芒果成熟后自由掉落到地面上用时多久?(假设芒果下落过程无树枝等阻挡)(2)该芒果自由落地瞬间速度多大?【答案】(1);(2)【解析】【详解】(1)由题意知芒果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可得,该芒果成熟后自由掉落到地面上用时为(2)该芒果自由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为14. 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水平方向受到15N拉力后,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经过5s物体的位移大小;(3)5s末撤去外力,物体还能运动多远?(g=10m/s2)【答案】(1)1m/s2;(2)12.5m;(3)6.25m【解析】【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解得a =1m/s2 (2)由运动学规律解得x =12.5m(3)由运动学规律解得v =5m/s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1解得a1 =2m/s2由运动学规律解得x =6.25m15.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A,质量,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质量为,木板A和小铁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铁块B以v0= 10m/s的初速度从木板A的左端冲上木板,恰好不滑离木板。()(1)A、B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B速度相同,相同的速度为多少?(3)薄木板的长度?【答案】(1)aA = 0.5m/s2,aB = 2m/s2;(2)4s,2m/s;(3)20m【解析】【详解】(1)对小铁块B列牛顿第二定律有aB = μg = 2m/s2对木板A列牛顿第二定律有aA == 0.5m/s2(2)由于AB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0 = (m + M)v共代入数据有v共 = 2m/s由于木板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有v共 = aAt代入数据,解得t = 4s(3)设薄木板的长度为L,则对AB整体列动能定理有- μmgL =(m + M)v共2 -mv02代入数据有L = 2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拿一个长约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