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
专题0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考点16 三国鼎立
1. (2022年湖南怀化)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郾城大捷
【答案】C
【解析】根据 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B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 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年湖南衡阳)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
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 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
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无意史料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属于无意史料,故B符合题意;《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属于有意史料,排除ACD。故选B。
3.(2022年湖南湘潭)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代表“曹魏”政权区域的是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史称曹魏,位于北方地区,D的位置是“曹魏”政权区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B的位置是“蜀”的政权区域;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A的位置是“东吴”的政权区域。故选D。
4. (2022年江西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答案】(1)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笔记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出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
考点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暂无)
考点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2022年湖北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ABD项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2. (2022年江苏连云港)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大量人口南迁
C. 民族交融加深 D. 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B
【解析】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是指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北民大量南移的影响,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发,B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在原因,排除A项;C项是北民南迁的表现,排除C项;当时海外贸易并没有拓展,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3. (2022年江苏苏州)中国历史上,西汉、东汉与西晋、东晋都是因都城的相对位置命名。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和西晋都城都在_______,而东晋以_______为都城.已经偏向东南方向。
【答案】 ①. 洛阳 ②. 建康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东汉都城 ,在今天河南洛阳;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定都建康。
4. (2022年江苏扬州)《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民南迁 B. 南方条件优越 C. 对外交往发达 D. 民族交融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及大量劳动力,南方得到开发并不断发展,A项正确;B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南方发展与对交往无关,排除C项。太选A项。
5.(2022年湖南湘潭节选)农为天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说中神农氏的贡献。这些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请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1)贡献: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有科学依据。举例: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都使用牛耕。说明: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解析】
(1)贡献:根据“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神农耕而作陶”得出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这些传说有科学根据。根据材料可知,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如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得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是都使用牛耕。说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考点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年山西)观察下面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北方经济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社会矛盾的缓和 D.民族政权的分立
【答案】B
【解析】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中“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体现出少数民族服饰汉化特点,这一现象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材料属于服饰变化,不是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图示不能说明社会矛盾的缓和和民族政权的分立,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2.(2022年湖南邵阳)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畜牧经济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畜牧经济的发展和北魏实力的增强,排除B、D项。故选C项。
3. (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A. 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 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 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汉族接受少数民族的文明,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不是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不是边疆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D二项。故选C项。
4.(2022年山西晋中)“禁止穿鲜卑服,一律改穿汉服”“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会盟 D.澶渊之盟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干中涉及的这些措施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所以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孝文帝改革,与五胡内迁、唐蕃会盟以及澶渊之盟无关,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5.(2022年甘肃天水节选)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答案】(1)影响:为汉族社会注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解析】
(1)影响:根据“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得出为汉族社会注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得出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根据“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得出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考点2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2022年云南昆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
A. 《兰亭集序》 B. 《张猛龙碑》 C. 《颜氏家庙碑》 D. 《九成宫醴泉碑铭》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的作品、《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作品,排除BCD项。故选A项。
2. (2022年安徽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流传,须辨伪存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2)东晋绘画名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 】
改正:
【答案】
(2)错误 阎立本改为顾恺之
【解析】
(2)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阎立本为唐朝画家。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32 地方史(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32 地方史(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共4页。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30 三次科技革命(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30 三次科技革命(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王觉非主编的《近代英国史》载, 学习历史要求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22 步入近代(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22 步入近代(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