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单元总结和教学计划(素材)
展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X名,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之后,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基本知识、技能方面都达成了学习目标,尤其是对动手操作题,合作探究题兴趣浓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小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课堂仍容易走神,计算出现失误,对于这部分现象,还需进一步引导。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1)以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熟悉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数与计算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算法的多样。(4)提供物体空间关系更丰富的素材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内容:1、认识图形(二)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分类与整理4、100以内数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找规律8、总复习三、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3、直观认识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来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作业设计趣味化,多引导孩子动手。
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乐于表达,勇于讨论交流。4、多关注学困生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辅导督促工作。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 平面图形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四条边,其中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正方形:正正方方的,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
三角形:有三条边,且首尾相连,有3个角。
圆: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边缘没有棱角。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且有两条边向一个方向倾斜。 拼一拼用一些基本的图形可以拼出许多复杂的图形来。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三角形。用六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或拼成一个正方形。 1、七巧板共有7块,由三种图形拼成,其中1个是正方形,1个是平行四边形,5个是三角形。
用七巧板拼组图形2、利用一套七巧板可以拼出一些三角形;
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用三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三角形。 第二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 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想加算减”“破十减”和“连
续减”。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就用几加1,十几减8就用几加2,十几减7就用几加3,十几减6就用几加4,十几减5就用几加5,十几减4就用几加6,十几减3就用几加7,十几减2就用几加8,十几减1就用几加9。 用数学解决问题1、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根据所求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计算。2、多几少几问题:两个数量比较,用大数减去小数,既表示大数比小数多几,又表示小数比大数少几。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 分类与整理1、把一些事物按形状、颜色等分一分的方法叫做分类,这里的颜色
和形状等都是分类的标准。
2、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整理,
其中用象形图、表格整理法整理最直观、简便。
3、单一标准的分类:按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一种属性分为一类。不同标准的分类:事物之间有几个不同的属性,就分别以这些属性作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4、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是一样的。 第四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
数数数的组成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数数的技巧:当数到“几十九”时想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读数写数1.读数的方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儿就读儿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若个位上是0,则不读。
2.写数的方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来占位。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解决问题解决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一分,求能分成这样的多少份的问题时,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解答,也可以想数的组成来解答。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要运用100以内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 认识人民币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5角、1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5分、2分、1分。
2、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3、以元和角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人民币在进行等额兑换时,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大面值人民币的数里含有几个小面值人民币的数,就能兑换几张小面值的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1、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几元就是几十角,几角就是几十分;反过来,几十角就是几元,几十分就是几角。
2、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
3、元、角、分的减法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第六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再加整十数。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先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先把个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得十几,再将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减一位数,再与两位数相减后所剩的整十数相加。
2、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减去整十数,再加两位数个位上的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先从两位数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一位数,同时十位上的数必须减去一。小括号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解决问题用连加或列表的方法解决“同数连加”的问题。用连减的方法解决把一些物体按几个分为一份,求有这样的几份的问题。 第七单元知识总结具体内容重点知识找图形变化的规律找图形变化的规律的方法:按照颜色的重复特点和形状的重复特点找规律。找数字变化的规律找数字变化的规律的方法:可以按照数字重复的特点,或者通过计算相邻两数的差、和来找规律。
相关其他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共3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