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01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02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海外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其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 Chinatwn。“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 )
    ①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如表近代前期世界人口迁移统计表,根据如表可知,当时( )
    A.人口外迁导致欧洲发展进程受阻
    B.世界贸易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洲
    C.人口由落后地区迁移至发达国家
    D.人口迁移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16世纪,西方生物学家将人类按照不同的种族进行分类;19世纪后,一些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人种的特征与智力文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强调文明的发达程度及价值观念都是遗传的结果。这一变化
    A.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B.纠正了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C.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扩张需求D.打破了学科间的固有界限
    4.下图为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全球人口迁徙状况图,据此推知( )
    A.移民数量不断增加B.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移民的去向
    C.被迫移民基本停止D.亚洲人口流动多集中在本洲范围内
    5.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海船的英国殖民者最初登陆上岸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想象中的野蛮人并没有过来阻挡自己,当地虽然有农田和耕种的迹象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活着的印第安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人多地少养活不了更多的印第安人B.印第安人的自相残杀
    C.瘟疫让印第安人数量锐减D.欧洲的殖民侵略
    6.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
    A.阻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7.下表反映了1700~182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欧洲人大量移民美国
    B.种植园经济和奴隶贸易的进行使黑人剧增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使得美国人口剧增
    D.政府鼓励移民的政策使得美国总人口剧增
    8.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西方列强侵略扩张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据统计,1849年至1856年,在加利福尼亚的11个采金矿区中,有一半矿工是华工。至1860年华工不仅成为美国西部淘金热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开采煤矿、银矿、铜矿的重要劳动力。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华工促进了美国资源的开发
    C.中华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D.华人获得了海外发展的自由
    10.1865年,美国太平洋公司开始招募华工修建太平洋铁路,数万名华工以不畏艰险的奋发精神,不分昼夜苦战在最艰险的地方,最终大约有一万人为此献出生命,美国记者把他们誉为“美国的真正开路先锋”。这反映出华工
    A.社会地位得到提升B.人人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C.生活条件异常艰苦D.为美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1.据下表可知,外来移民
    A.改变和优化美国的人口结构B.主要受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
    C.与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相关性D.推动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2.据统计,1846-1924年,有4800万欧洲人移民到人口稀少且迅速工业化的地区;1960-2004年,人口稠密且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有5600万移民进入欧洲。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欧洲经济水平较高B.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欧洲政局较为稳定D.欧洲出生率的降低
    13.据统计1851-1861年澳大利亚的全部黄金产量大约价值1.24亿英镑,相当于当时世界黄金产量的40%,在1854--1870年,有价值3531956英镑的886065盎司的黄金和价值560627英镑的黄金制品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输往中国;仅在1856年,就有116903盎司黄金和价值50万英镑的黄金制品流往广州。对于大量黄金流入中国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外国对中国进行的资本输出B.反清势力用金钱支持太平天国
    C.中国在对澳贸易的出超地位D.在澳华工积累的财富汇往国内
    14.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马来西亚铁矿工作的华工三千余人起来响应抵制日货运动,他们罢工离矿,造成马来西亚矿厂几乎全部停产;美国旧金山的华侨分赴各码头,与美国码头工人——道,阻止军需品运往日本,取得很大的胜利。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各阶层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障
    B.抗日战争激发了海外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5.大约20世纪80年代,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表现为
    A.服务人员迁移B.体力人员迁移C.难民迁移D.“知识精英”迁移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摘编自胡锦山《美国研究》
    材料二 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
    ——摘编自陈奕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十年代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大迁徙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文学中,对奴隶贸易的再现和控诉已经屡见不鲜。然而,“苦力贸易”却鲜为人知,尽管其中的罪恶和暴力程度丝毫不亚于黑奴贸易。总体而言,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问题在学术界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相关的文学书写也很少,数量和影响力都难以与奴隶题材的文学作品相比肩。……目前涉及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海外流散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有: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台风》(1903)、古巴裔美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加西亚的《猎猴》(2003)、华裔美国作家林露德的《幸运之神》(2007)、古巴作家马尔塔·罗哈斯的《黄色行李》(2009)和中国香港作家雷竞璇的《远在古巴》(2016)等。这些文学作品都选取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作为书写主题……出发点不同、叙述手法各异,但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苦力贸易以及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历史。从作家的叙事方式和主题选择,可以清楚地看出苦力贸易所映射出的权力关系。……都明确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主题,例如苦力贸易中契约华工的苦难……人性之险恶和脆弱等。
    ——摘编自李保杰《世界文学中的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苦力贸易的实质,并指出契约华工在拉美分布的主要地区或国家。
    (2)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中契约华工事件的关系。
    1.C2.D3.C4.D5.D6.A7.B8.C9.B10.D11.C12.A13.D14.B15.D
    16.(1)特点:持续时间长,数量大;从南向北;由农村迁往城市;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
    17.(1)实质:欧美殖民者对中国进行的剥削和掠夺。
    地区或国家:加勒比群岛、秘鲁、古巴等。
    (2)关系:真实历史为文学写作提供素材,文学作品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其本身也是史料的一种;文学书写将宏大历史人本化,消解契约华工在历史叙述中的缺位和消音、弥补历史缺失(再现华工的经历);从不同角度反映苦力贸易和殖民掠夺的残酷性,对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及话语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替华工发声);文学作品从契约华工的经历反映苦力贸易,体现出文学叙事的社会历史使命,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书写的着眼点不仅是历史的再现,而且还是对人性的考量,带有艺术加工的色彩。
    时间
    主要迁出地
    主要迁入地
    人口迁移数量
    1500~1850
    欧洲、非洲
    美洲
    黑人1500万、白人300万
    时间
    原住民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年
    75.0
    22.3
    2.7
    100.0
    1820年
    32.5
    788.4
    177.2
    998.1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
    年份
    移民增长数(万人)
    年份
    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
    37.9-42.8
    1851—1856
    757-2315
    1863-1866
    17.6—31.9
    1863—1867
    3781—12301
    1879—1882
    17.8-78.9
    1880-1883
    12926-21196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