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6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6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6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同步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综合训练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佛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优秀文学作品,它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莎草文书B.泥版文书C.石刻D.青铜铭文
3、在世界各地的远古传说中,有很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两河流域记载大洪水故事的史诗作品是( )
A.《罗摩衍那》B.《旧约圣经》C.《摩诃婆罗多》D.《吉尔伽美什》
4、《汉穆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某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某人打伤了贵族的牙齿,还落其牙齿。但如果是贵族伤了某人的眼或牙齿,则只要用财务做出赔偿即可。”这说明:( )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袒护贵族利益的倾向D.保护奴隶权利不受侵害
5、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成果中,不正确的是( )
A.《罗摩衍那B.甲骨文C.《吉尔伽美什》D.楔形文字
6、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
图1苏美尔人的壁画图
图2古埃及建筑图
图3古代阿拉伯建筑
A.亚非文化的统一性B.农牧文明的交融性
C.各国重视文化传承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有关如图的文字说明中,正确的是( )
A.这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B.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C.这种文字大多数刻在石头上D.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
8、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古代两个区域文明的政治制度,下列文明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D.古阿拉伯文明 古苏美尔文明
9、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10、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
③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由阿拉马字母演化而来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这说明( )
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
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
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
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
12、古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1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并在公元前21世纪进入文明社会
②2处文明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并发明了60进位制
③3处文明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太阳历,创造了象形文字
④4处文明冶铁技术起源于此地,并由此扩散到埃及
⑤5处文明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⑥6处文明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发明了“浮动园地”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
14、文字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最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美尔人的遗物中,文字是最惊人的发现。在很古老的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似乎就已非常成熟。这些文字不单已够宗教、商业之用,而且还作成诗文,表达极其复杂的感情及思想……苏美尔人留于泥板上的文字,以其笔画若楔,故称楔形文字。在出土的泥简中,其所记载的内容,种类极其浩繁,有官文书、私文书、宗教记录、文学作品、法庭判决和流水账簿。
埃及的古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一个观念,用一幅图画来代表。例如房屋,埃及人叫per,表示per便画栋房子。有些观念,因为太抽象画不出,于是便只有会意。会意所采用的符号,有的是基于习惯,有的是基于少数人的创造,多数人的跟从。由会意所形成的文字,叫会意文字。埃及属于会意文字的,例如,以狮子的前半部表示“权威”,以黄蜂表示“忠诚”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有些无法以图画表示的观念,凑巧和某些用图画表示的声音相似,于是遂有假借。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通过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摘编自《殷墟甲骨学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楔形文字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分析出土泥简的历史价值并用一句话说明楔形文字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构成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甲骨文和泥简记载内容的差异。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两河流域巴比伦王国的法典,故②④正确。种姓制度是古代南亚的制度,基督教则产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均不是在两河流域,故排除①③。故选:C。
2、答案:B
解析:A.莎草纸,又称纸莎草、莎草片,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B.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都是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的,是刻在泥板上的。C.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不是石刻的,而是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D.青铜铭文主要是在中国古代出现。故选:B。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两河流域”,结合所学可知,《吉尔伽美什》记载的是两河流域乌鲁克城邦领主吉尔伽美什的赞歌,故D项正确。AC两项是古印度的史诗,排除。B项是西方基督教著作,排除。故选:D。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苏美尔人的壁画、古埃及的建筑以及古代阿拉伯的建筑,体现了不同文明的多样性,D正确;ABC均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7、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这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B.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文字。C.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写在纸草上。D.记录最古老的法律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故选:A。
8、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体现的是古代埃及的以法老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图2体现的是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故答案为A项。
9、答案:A
解析: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故①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古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化而来的,故②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1)类别:王室占有土地、私人占有土地和村庄残存土地三类。
目的: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制社会性质。
(2)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暴力冲突(战争)和平交往等。
解析:
14、
(1)答案:①用途:宗教、商业、文学。②价值: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政治、经济、宗教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③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解析:
(2)答案:①构成:表音符号、表意符号、限定符号。②代表:那尔迈调色板。
(3)答案:①地位: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②作用:汉字书法的三个要素、汉字的“六书”原则都受甲骨文的影响。③差异:甲骨文记载内容较单一,以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为主:泥简所记载的内容,种类。极其浩繁,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