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不必说春天的风和日丽,夏雨的热烈粗①_______,秋菊的泼洒烂漫,冬天的薄雪害羞;也不必说寿镜吾的②_______学质朴,白求恩的纯粹热忱,牧羊人的慷慨无私;单是难看的小猫被误认为“畏罪③_______逃”时的悲楚,就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hé bó B.huó báo C.hé báo D.huó bó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旷 ②搏 ③遣 B.①犷 ②搏 ③潜 C.①旷 ②博 ③遣 D.①犷 ②博 ③潜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中国的民族乐器,浩瀚如烟海,灿烂如繁星,数不胜数。
②筝是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雁柱、出音孔构成的。
③你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赶紧也来探索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吧!
④古筝音乐含蓄柔美,韵味无穷,时而浑厚深沉,时而优雅抒情,时而慷慨急促。
⑤古筝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A.①⑤④③② B.①⑤②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④①③
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 古诗文名句 |
宏伟抱负 | 曹操登临碣石山:用“ ① , 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表达宽广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
思乡之情 | 王湾用“ ③ ? ④ ”(《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之情;李益用“ ⑤ , ⑥ ”(《夜上受降城闻笛》)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
景物描写 | “ ⑦ , ⑧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用六种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前一句既暗示时令又渲染气氛,后一句以人家的温馨安静反衬游子漂泊天涯的愁苦。 |
5.名著阅读。(共4分)
(1)《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颂扬,还有冷静的批判。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2分)
(2)《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温馨的回忆,请从本书篇目中自选一篇,并列举一个情节。(2分)
6.某学校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特在七(1)班举行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你所在的小组负责搜集有关交友的成语典故: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两则有关交友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内容。(4分)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假如老师安排你和小刚同学坐同桌,你很想和他交朋友,若你从下面名言中选择一句交友名言,哪句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4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言必信,信必果。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做孔雀
①先是听一个朋友讲了他“做孔雀”的故事。
②他是个公司经理,很忙。有一天得空回家早,就做慈父状问儿子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考试。儿子说刚考了数学。他问多少分,儿子说74分。他一下急了,说你怎么会考那么低的分数呢?儿子不说话。
③他立刻觉得,自己失职了,就开始对儿子进行教育。他拉过椅子坐在儿子面前,语重心长地谈话。还说自己读书时,数学很少下90分,更不要说80分了。我那时候考80多分就很难过,你怎么会考70多分还不着急呢.儿子依然不说话。
④这时他老婆回来了。他痛心疾首地对老婆说,没想到我们的儿子会这样,考70多分也无所谓。老婆说,什么呀?他考得不差,这次考试很难的,他们班最高分才76,你儿子是第二名。
⑤他听了大吃一惊,心中顿时充满对儿子的歉意。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个好父亲,有错必纠,不在乎面子。晚上吃过饭,他来到儿子的房间,非常诚恳地对儿子说,儿子,爸爸今天批评你批评错了,爸爸主观主义,没调查就发言,爸爸向你检讨,请你原谅。朋友说,他说这番话时很动情,几乎被自己给感动了。他想他是多么尊重孩子,多么具有民主精神,多么……感人啊!不想儿子只是点点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热泪盈眶。事后儿子对他妈说,我老爸真是“太孔雀”了,他说什么我根本没注意听,一点没往心里去,他还来做什么检讨,还那么一本正经。
⑥“太孔雀”,即太自作多情的意思。孔雀不总是自作多情地打开它美丽的羽毛吗.
⑦朋友讲的这个故事让我大乐。
⑧但很快,我也“做”了一回“孔雀”。
⑨今年夏天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夏令营,去了趟美国,时间一个月。当然是很想念了。就在儿子快要回来的时候,我不巧去部队采访,在深山里待着。
⑩我心里觉得很抱歉,于是结束采访后急着走。部队领导见我们连续工作数日没有休息,就盛情挽留我们多住一天,请我们去山上的林场玩儿,说那里有参天大树,有小动物,有清澈的泉水,总之有许多可看之尤物。我素来是喜欢这些的,可那时却一点心思也没有,想儿子已经回家了我还在外面,就坚决要走。
⑪部队领导听我说了理由,当然不再勉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上路了。走在路上手机有信号时,我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下午可以赶到家。中午到达重庆,吃饭时又有部队领导挽留,我仍是以同样的理由表示不能耽搁,须马上赶回家。
⑫吃过午饭片刻没停留又上路了,在车上昏昏欲睡,黄昏时总算到家了。同行的朋友说,反正也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你和我们一起吃了再回家吧,我说不了,不了,我儿子等我呢。
⑬不想到家后,家里空无一人,儿子留了张条子,说是和同学吃饭去了。才五点半啊。丈夫也不在,钟点工也没来,好像没人知道我要回来似的。我只好强打精神给自己煮了几个冻饺子,吃过后呆坐在沙发上等儿子。
⑭7点,8点,9点,10点。
⑮儿子是10点半回来的。
⑯儿子回来时我已经没脾气了,我说,你怎么那么晚?儿子说,吃了饭我们又在一起聊天,一聊就聊晚了。我说你和你这些同学一起相处了一个月,你和你妈分别一个月,你都没想过早点回来和她说说话吗?儿子说,对不起。
⑰我还能说什么?谁让你要“做孔雀”?
⑱问题在于,今后仍免不了会“做”的。
(作者裘山山,有删改)
7.文章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
8.结合文意,说说“做孔雀”的含义。(4分)
9.文章第⑩—⑫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0.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问题在于,今后仍免不了会“做”的。在一个家庭里该如何避免“做孔雀”的情况呢?请结合生活实际提两点建议。(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秋日私语
①我喜欢秋天。
②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③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④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撒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⑤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连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⑥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⑦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⑧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幕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11.第②段中说秋天往往“一下子就翩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这和春的来临不一样。那么春天来临具有哪些标志呢?(4分)
12.“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少于4点)(4分)
13.第⑧段中说:“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
C.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像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风:因为风。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撒盐空中差可拟
16.谢道韫的才华在“咏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2分)
17.古人多才智。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谢道韫和黄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链接材料】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舍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8.诗的第一句景物描写在全诗中有哪些作用?(2分)
19.诗的三、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被人称道的原因。(2分)
四、作文(50分)
20.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双腿瘫痪的作家史铁生经历了自暴自弃和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才懂得生命的可贵;失聪失明的海伦·凯勒经历了莎莉文小姐爱的教育,才能绽放生命之光。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成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相信刚步入初中的你,也一定在某些方面成长成熟了起来。请你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2)怀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同学们叩开了初中这扇神奇的门扉。你会发现你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你正在体味着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生活。它是报名前父母,亲戚口中描述的样子吗?它是你小学毕业时憧憬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吗?它是“三点一线”的重复还是“痛并快乐”的交织呢?
现在,就请你以“不一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选材新颖,不套用作文。②文体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C(2分) 2.D(2分) 3.B(2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通读几个句子,首先确定首句是①,整体介绍中国的民族乐器数量多。接下来是⑤,开始引入“民族乐器之王”——古筝。然后是②,介绍古筝的构成。接下来是④,写古筝的音乐特色。最后是③,最后号召读者对古筝进行了解,探索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所以排序为:①⑤②④③。故选B。
4.(共8分)
①日月之行 ②若出其中 ③乡书何处达 ④归雁洛阳边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一夜征人尽望乡 ⑦枯藤老树昏鸦 ⑧小桥流水人家
5.名著阅读。(共4分)
(1)示例:①《五猖会》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浇灭了“我”看迎神赛会的一腔热情,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摧残。②《二十四孝图》重点描绘了“我”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的强烈反感,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2分)
(2)示例: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②《五猖会》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③《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片刻。(2分)
6.(共10分)
(1)示例:管鲍之交(2分)
(2)交友要慎重,要多交益友。(4分)
(3)示例:④句比较合适交友。理由:强调了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7.(4分)
(1)朋友给儿子道歉,自认为感人,其实儿子根本没有注意听。
(2)我工作结束匆忙赶回家,以为儿子想念我,其实儿子并不在意。
8.是自作多情的意思。在文中指父母对孩子自以为是的关爱或思念.孩子根本没有感觉到。(意思对即可)(4分)
9.不能。这三段写我放弃游玩,推掉招待,急切地赶回家的经过。表达我想念儿子,认为儿子也想念我、需要我陪伴的心理。与下文回到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的失落,表现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4分)
10.(4分)(1)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把自己想法和感受告诉孩子,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共鸣。
(2)孩子应该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11.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飞舞、春江水暖等。(答对两点即可)(4分)
12.①秋天有钴蓝的天空。②有入画的菊花。③有温情的声音。④还可以剥蟹煮酒。(4分)
13.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14.D(2分)
15.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意思对即可。2分)
16.①谢道韫把纷纷扬扬的白雪比喻为柳絮乘风而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
②:“柳絮”是轻盈的,这一比喻富有新意和美感,充分展示了谢道韫的才华。(每点1分.共2分)
17.谢道韫和黄琬都聪慧过人,善用比喻。启示: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善于发挥想象力,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意思对即可。共同点2分,启示2分。共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18.①暗示了朋友被贬的季节(时令)是暮春。②渲染了凄凉气氛,烘托了听说朋友被贬后的伤感之情。(意思对即可)
19.①这两句诗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拜托它捎去诗人的忧愁之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关切、同情、牵挂。②这两句诗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关切、同情、牵挂。③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牵挂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关切、同情、牵挂。(三个角度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四、作文(50分)
按中招标准批改。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与材料探究,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