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河北A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河北A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海域最可能位于,该区域山地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地理(河北A卷)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0月15日,“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的首班列车从四川成都发车,所载货物将搭乘中欧班列(成都)途经德国汉堡,通过汉堡港海运至非洲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完成下面小题。1.此批货物中占比最大的可能是( )A.IT产品、共享单车 B.火锅底料、稻米C.稀土矿产、钢铁 D.纺织品、电器设备2.有关“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开通的意义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中欧班列(成都)的覆盖网络 ②减少中国与摩洛哥之间海运的总碳排放量③增加德国进出口通道,强化汉堡港口服务业 ④加强中欧之间劳动力流动,助力“一带一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1.D 2.A【解析】1.非洲摩洛哥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低,对IT产品、稀土矿产需求较少,AC错误;摩洛哥粮食生产以小麦、大麦为主,稻米不是其传统的粮食作物,B错误;摩洛哥经济欠发达,工业基础薄弱,加之铁路适合运输大宗本种类货物,所以此批货物中占比最大的可能是纺织品、电器设备,D正确。故答案选D。2.“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是中欧班列延伸到非洲,拓宽了中欧班列(成都)的覆盖网络,①正确;“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减少了海上运输里程,缩短了运输距离,提升了运输速度,减少中国与摩洛哥之间海运的总碳排放量,②正确;结合材料“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增加了中国的出口量,③错误;结合材料,“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主要承担的是货运,并不是客运,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完善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增进民族团结(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国防建设;便于对外交流,扩大开放;缓解运输压力;维持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等。陕西省石峁城始建于4300年前,据研究发现建成时,M、N墙面在夏至日出时均能被照亮;现在,夏至日出时,M被全部照亮,N墙面不能被照亮。完成下面小题。3.城门过道的走向大致为(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4.4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 )A.更大 B.更小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3.B 4.A【解析】3.陕西省夏至日出东北,M、N墙面在夏至日出时均能被照亮,走向应该与日出光线平行,结合选项可知,呈东北-西南走向,B正确,排除ACD。故选B。4.据材料可知,4300年前M、N墙面在夏至日出时均能被照亮,M、N墙面在夏至日出时均能被照亮,可知现在夏至日直射点纬度更靠南,北回归线纬度减小,黄赤交角度数减小。4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更大,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日出日落方位规律:(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3)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由于盐度的异常变化,海水中可能会出现削弱上下层海水热量交换的障碍层。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温度和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及障碍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海域最可能位于( )A.热带太平洋西岸暖流流经处 B.副热带大陆西岸暖流流经处C.温带印度洋东岸寒流流经处 D.温带大西洋西岸暖流流经处6.若秘鲁沿岸海域出现较厚的障碍层,则秘鲁沿岸海域( )A.降水减少 B.渔业资源增多 C.水温升高 D.海水污染减轻 【答案】5.A 6.C【解析】5.读图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为30℃左右,水温高,应可能位于热带太平洋西岸暖流流经处,A正确;副热带大陆西岸应为寒流流经,B错误;温带印度洋东岸寒流流经处水温较低,C错误;温带大西洋西岸为寒流流经处,D错误。故选A。6.由于盐度的异常变化,海水中可能会出现削弱上下层海水热量交换的障碍层。若秘鲁沿岸海域出现较厚的障碍层,则秘鲁沿岸海域深层冷海水与表层海水热量交换减弱,因此表层水温会升高,C正确。空气对流会加强,降水增多,A错误;深层冷海水上涌减少,营养盐类减少,渔业资源减少,B错误;海水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误。故选C。【点睛】渔场产生的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洋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了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另外,离岸的东南信风,也会将表层海水吹拂,使得深层的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到海洋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下图为某科考小组某年测出的某区域不同山地雪线高度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山地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东北向西南增高C.自西向东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8.近年来,该区域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降水异常偏多 B.全球变暖不断加剧C.生物种类灭绝加快 D.农业生产范围扩大 【答案】7.D 8.D【解析】7.由左图可知,雪线分布的海拔是东部低,西部高,由右图可知,雪线分布的海拔是南低北高,综合两图可知,雪线的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ABC 错,故选D。8.该区域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说明低海拔的冰川积雪已经融化了,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B选项因果倒置,错误;冰雪融化使大气湿度增加,但不一定产生较多的降水,A错误;海拔较低处的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之后,水热条件更好,利于生物的生长繁衍,C错误;高海拔地区的水热条件好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范围向海拔高处扩大。故选D。【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气温上升→两极和高山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全球海平面上升;(2)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3)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4)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某地质勘探队对贺兰山周边进行地质考察,下图是其绘制的考察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9.按照岩石的成因,与甲岩石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A.玄武岩 角砾岩 B.板岩 石英岩C.安山岩 流纹岩 D.砂岩 石灰岩10.符合勘探队由M向N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A. B.C. D. 【答案】9.B 10.A【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岩石位于跟花岗岩接触的位置,其形成环境为高温高压环境,为变质岩。板岩、石英岩为变质岩,与甲属于同一类,B正确;玄武岩为岩浆岩、角砾岩为沉积岩、安山岩为岩浆岩、流纹岩为岩浆岩、砂岩为沉积岩、石灰岩为沉积岩,都与甲不属于同一类,ACD错误。所以选B。10.根据图例信息可知,从M到断层岩层逐渐变老,应为背斜的一翼,不可能为向斜的槽部,CD错误;从断层到N,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且较老的岩层埋藏深,较新的岩层埋藏浅,A正确,B错误。所以选A。【点睛】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因为形成先后的关系,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背斜一般是两翼新、中间老,向斜是两翼老、中间新。2022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寒露节气期间,北方大部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的节气是( )A.立春 B.惊蛰 C.清明 D.白露12.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主要是因为( )A.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B.海拔较高,空气稀薄C.晴天多,夜晚时间长 D.纬度高,偏南风强劲13.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小 B.晴天多,地面水汽蒸发较强C.地处低纬,空气对流强烈 D.受大陆气团控制,水汽充足 【答案】11.B 12.C 13.A【解析】11.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时昼夜长短相同,2022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寒露为秋分之后第一个节气,因此可算出与寒露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的日期为春分前的第一个节气,即惊蛰,因此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最相似的是惊蛰,B正确、ACD错。故选B。12.寒露节气期间为我国北方的秋季,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寒露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方地区夜晚时间长,C正确;蒸发旺盛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A错;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点,不是北方地区,B错;我国北方地区秋季为冬夏季风转换季节,偏南风强劲说明错误,D错。故选C。13.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南等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小,大雾多发,A正确;寒露节气地面水汽蒸发较弱,不是形成雾的主要原因,B错;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我国西南地区受大陆气团影响较小,且大陆气团控制下水汽较少,D错。故选A。【点睛】有关昼夜长短的几个规律: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下图示意甲、乙两区域河流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 )A.甲图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甲区域在乙区域的东方C.乙区域比甲区域先到新一天 D.乙区域河流向东注入印度洋15.图中两区域河流均存在春季水位上涨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春季受暖锋影响,持续降水 ②湖泊、湿地众多,补给充足③冬季降雪量较大 ④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气温回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4.A 15.B【解析】14.读图可知,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甲图经纬度间隔2°,比例尺大,乙图经纬度间隔10°,比例尺小,A正确;甲区域在乙区域的东北方,B错误;新一天是从180°国际日期变更线开始的,甲位于东经度,乙位于西经度,甲区域比乙区域先到新一天,C错误;乙区域位于北美洲,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D错误。故选A。15.甲、乙两区域所处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河流水位上涨,出现春汛,③④正确;甲、乙两区域春季受冷空气影响大,降水少,①错误;湖泊、湿地对河流水起调节作用,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沼泽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其中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毫米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如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 大水漫灌 B. 河水蒸发C. 泥沙淤积 D. 河水下渗【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图中引水渠的功能是灌溉农田,长期引用黄河水,因黄河含沙量大,河水引入水渠后流速减缓,泥沙易沉积,造成水渠水流不畅,因而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泥沙淤积问题,C正确,A错误;河水蒸发和下渗是露天引水不能避免的现象,不会影响引水渠灌溉农田的功能,BD错误;故选C。【点睛】引水渠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渠道构筑物,起着输送水源、农业灌溉、引水发电等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在湿润环境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会形成土壤。图1为董志塬地形图;图2为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图。材料二 董志塬沟壑区造林的成活主要取决于栽植时及栽植后两三个月的土壤含水率。沟壑区不同坡向和坡的上、中、下部位土壤含水率不同,只有合理选择树种才能取得较好造林效果。(1)从水蚀的角度,描述沟谷的形成过程。(4分)(2)根据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推断其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特点。(6分)(3)董志塬沟壑区造林时选择的树种,阳坡比阴坡更耐旱、坡上部比坡脚的更耐旱。从树种适应性说明这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降水在坡面上汇流,冲刷地表,形成细沟;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沟谷不断延长;流水向下侵蚀,沟谷不断加深;流水向沟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使沟谷不断加宽。(4分,每点1分)(2)不同土层交替出现,说明干旱期和湿润期多次交替出现;形成黄土层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强,气候以干旱为主;古土壤层形成时期,植被较多,气候以湿润为主,降水较多。(6分,每点2分)(3)合理。(1分)阳坡接受较多的太阳辐射,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含量低;坡上位风力及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差;坡脚能够集流,水分条件较好。(6分,每点2分)【分析】本题以董志塬地形图与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沟谷的形成过程与气候变化特点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沟谷的形成过程主要从降水,溯源侵蚀与下切侵蚀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降水的角度来说,由于降水在坡面上汇流会不断的冲刷地表,从而导致该地区形成细沟。从溯源侵蚀的角度来说,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沟谷不断的延长,从下切侵蚀的角度来说,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导致沟谷不断的加深,并且流水向沟谷两侧的侵蚀作用增强,使沟谷不断加宽,从而形成沟谷。(2)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特点主要从土层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由于不同土层交替出现,说明该地区干旱期和湿润期多次交替出现。当形成黄土层时期,说明该地区风力沉积作用较强,因此气候以干旱为主。当古土壤层形成时期,说明该地区植被较多,因此气候以湿润气候为主,说明降水较多。(3)树种适应性的角度来说,由于阳坡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强,因此地表蒸发较为旺盛,所以土壤中水分含量较低。而阴坡受到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所以地表蒸发相对较弱,因此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坡上位风力与太阳辐射都比较强,因此蒸发较为旺盛,坡上位的土壤水分相对较差。而坡脚能够汇流,因此坡脚水分条件相对较好,所以从树种适应性角度来说这种选择合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圭亚那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以矿业、种植业和渔林业为主,国内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2012年,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厂,开发矿产资源,并配套了相关粗加工企业。左图为圭亚那位置图。材料二 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大陆北部,海拔300~15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6.4%,土壤肥力较低。右图为乔治敦气候图。(1)说明乔治敦一年中出现两个雨季(5~8月、11月至翌年1月)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圭亚那高原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8分)(3)简析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设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8分)【答案】(1)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雨季;11月至次年1月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且南部高原对气流产生抬升,形成地形雨。(4分,每点2分)(2)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降水丰富,土壤养分淋溶作用强;地形坡度大,流水对土壤表层侵蚀作用强;水热条件好,植被吸收土壤养分多。(8分,每点2分)(3)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经济收入。(8分,每点2分)【分析】本大题以圭亚那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地理状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降水和土壤肥力的因素等知识点考察学生从图文材料获取地理知识,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圭亚那北部沿海位于0°~10°N,一年中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影响。5~8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北部沿海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11月至翌年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带影响北部沿海地区,东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并受地形升,降雨多。形成两个雨季。(2)土壤肥力低,主要是有机质少导致的。主要从气候、地形、生物、成土母质和时间分析。圭亚那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存在两个雨季且雨季长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将养分带到土壤底部;由图中可知,圭亚那高原海拔300到1500米,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流速快,对土壤侵蚀作用强,有机质少;森林覆盖率高达86.4%,植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吸收作用强,使土壤里头的养分变少。(3)中国在圭亚纳投资建开发矿产资源,有利于矿产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配套了相关粗加工企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矿产开采业和粗加工企业的增加,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发展;在开发矿产及企业生产中,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强了城市化的进程;矿产的开发和粗加工企业的配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蒙古纵贯铁路是连接俄、蒙、中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它由西伯利亚铁路的乌兰乌德站引出,横穿蒙古国,沿线输沙通量较大。蒙古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系统不完善,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该国境内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下图示意蒙古国地理位置及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1)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蒙古国境内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简析主要原因。(4分)(2)说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较大的原因。(6分)(3)请你为降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献计献策。(6分)【答案】(1)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完善;铁路运输成本低,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连通蒙古国主要经济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北接俄罗斯,南通中国,可以与他国互联互通等。(4分,每点1分)(2)土地沙化严重(或多荒漠);处于太平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的交错地带,气候波动剧烈:春季多风且干旱,易发生强烈风蚀等。(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3)退牧还草,治理草地沙漠化;加大技术投入,建设防沙、阻沙工程;封沙育草,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等。(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分析】本题以蒙古纵贯铁路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主要的交通方式,常见的自然灾害,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本题主要从蒙古经济发展水平、铁路运输的优势、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等内容分析,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完善,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成本低,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够稳定的维持客运和货运;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连通蒙古国主要经济区,具有较广的经济腹地,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北接俄罗斯,南通中国,可以与他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意义。(2)蒙古深处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处于太平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的交错地带,气候波动剧烈;春季多风且干旱,土壤易发生强烈风蚀等,造成土地沙化严重(多荒漠),这就提供丰富的沙源,加之大风天气(风速较快),使得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较大。(3)本题主要借鉴荒漠化的治理措施。从生物措施角度分析,封沙育草,恢复被破坏的植被;退牧还草,治理草地沙漠化,减少过度放牧,建设人工草场;从技术措施角度分析,加大技术投入,建设防沙、阻沙工程;从环保措施思考,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河北A卷)(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D 5,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相关知识点,C 8,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9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地理(辽宁A卷)(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地球上生物出现后,贵州乌江上游人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