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第1页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第2页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7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外交流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在发展过程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因而自古迄今,绵延不绝。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中外交流中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7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两宋时期、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新变化。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4.了解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时期思想文学史学艺术科技先秦(1)儒家:孔子(、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2)道家:老子(“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庄子(逍遥自由)(3)法家:韩非(以治理国家,中央集权)(4)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诗经》《离骚》甲骨文,青铜器夏小正,殷历,干支纪日法汉朝尊崇儒术,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汉赋、乐府诗、五言诗《史记》《汉书》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九章算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周髀算经》;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农学《氾胜之书》魏晋南北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玄学盛行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书体完备;王羲之“书圣”;绘画顾恺之“以形写神”;石窟艺术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勰《齐民要术》;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 续 表时期思想文学史学艺术科技隋唐佛教繁荣,三教并行,禅宗传播;韩愈复兴儒学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书法:融汇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绘画宗教画、人物画;石窟艺术隋朝李春赵州桥;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辽宋夏金程朱理学:天理、格物致知宋词:豪放派、婉约派元曲:散曲、杂剧,话本盛行司马光《资治通鉴》辽、夏、金、蒙古均创制本民族文字雕版印刷普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火药大量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明清王守仁心学:致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小说、戏曲成就显著道光年间京剧形成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记》;西学东渐                   [深化拓展] 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及所起社会作用(1)原因: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2)作用: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价值1.内涵: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2.特点(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具有顽强生命力。3.价值(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蕴含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三、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1.学校教育的发展(1)官学:先秦时期“学在官府”;西汉设立太学、地方官学;西晋设立国子监。(2)私学:春秋时私学产生,孔子首创;唐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推动私学发展。(3)作用:保存与传播古代文化;传承典籍;为科举考试推行提供教育基础2.印刷书的诞生(1)过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简策和帛书;西汉出现纸,东汉改进造纸术;唐代雕版印刷;北宋活字印刷。(2)作用:推动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走向大众3.图书馆的演变(1)过程:设有史官,建立“府”“阁”等藏书之所;官藏、私藏均有。(2)作用:有利于保存图书文献,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解析·重点】探究1 儒家思想的演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结论] (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2)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深化拓展] 一、先秦儒学的积极内涵1.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荀子主张君舟民水。2.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都占有重要地位。3.提倡人伦价值。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4.注重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荀子主张礼法并施。5.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如孟子提出养浩然正气。6.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精神。二、深度理解西汉制度儒家化、社会儒家化1.社会形势:汉武帝时期,王国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国家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礼仪秩序。先秦儒学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目的是形成社会井然有序的差序结构,但缺少了自然法则的支持。董仲舒新儒学将阴阳五行引申到社会治理中,宣扬君权神授,君主代表“天”的旨意来进行统治,赋予了君权无上的神秘色彩和绝对权威,且通过“三纲五常”规范落实,不仅巩固了君权,也有效维护了统治。2.统治者支持:汉武帝尊崇儒术。以“举孝廉”为主要选拔标准的选官方式,太学的建立以及“五经”被确定为教科书,则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选官制度,儒者成为官吏,将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传播到平民间、渗透到法律中,儒学日渐世俗化、道德化,一步步取得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3.儒学发展:儒学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给予“每个人”以合理的定位;对皇位的转移和巩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通过教育、法律、政治制度不断向民众进行渗透。儒学对社会教化、学习教育、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制度的儒家化与儒学的制度化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儒家化。探究2 文化的传承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庄子》记载“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其书五车”,孔子“藏书于周室”。《汉书》记载:孔子晚年整理典籍,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文献整理方法。《墨子》记载“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韩非子》记载“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材料二 隋朝的私人藏书以许善心、柳二人最为著名,他们都藏书近万卷。唐朝的藏书种类包罗万象,藏书万卷以上者近20人。隋唐藏书家还参用自己的藏书进行目录编纂工作。——摘编自吴修琴《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发展述略》等材料三 在目录学领域,私人藏书目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来源之一。很多的学术典籍虽失传于政府书库馆阁之间,却往往可以在私人藏书中一窥堂奥,因此不少私人藏书目录成为后世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摘编自乔楚《古代私人藏书目录与政府藏书目录书写原则比较》[问题]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隋唐私人藏书与春秋战国私人藏书的差异。(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推动这两个时期私人藏书发展的历史原因。(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私人藏书的文化价值。[结论] (1)春秋战国出现私人藏书,有一定的藏书规模;藏书多为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方法。隋唐私人藏书十分兴盛,规模更大;种类丰富;藏书整理方法更加成熟。(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推动私人藏书的出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为私人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推行、文化的繁荣(多元,吸收外来文化)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为书籍的刻印提供了技术支持。(3)保存了文献典籍,弥补了官府藏书的不足;成为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推动了学术研究,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深化拓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政治体制: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3.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4.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5.教育文化: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6.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即包容性)。8.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9.文字语言:统一的汉字有利于文化传承。10.历史意识:注重历史书写,发达的重史传统有利于文化传承。【建构·体系】时期思想状况文学艺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诗经》“楚辞”秦朝推崇法家汉武帝以后尊崇儒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的汉赋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南朝骈文、北朝民歌隋唐三教合流唐诗宋元以后理学兴盛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问题] (1)依据表格,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2)文学作品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根据表格内容,选取一个时期进行阐释。[提示] (1)规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思想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形成三教并立局面。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崇法家学说,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即位后,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更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总之,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2)示例一: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和大一统时代的民族自信心。示例二: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促使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示例三: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等时代变迁,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示例四: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灵活,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也反映出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感叹时世的反抗精神。1.(2022·全国甲卷,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解析:B 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体现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综合四个选项,道家的老子符合要求,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这些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A、C、D三项。2.(2020·天津卷,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解析:C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北宋时期收录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既包含了花木兰的英雄事迹,又加入了唐代对军功的奖赏,这体现了文学在传承中的纳新,C项正确;替父从军、英勇杀敌的花木兰的故事的变迁不能体现出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排除;《木兰诗》早在北朝时就已经出现,B项错误,排除;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排除。3.(2020·全国Ⅰ卷,25)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解析:C 《步辇图》是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具有绘画艺术审美价值;该作品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又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C项正确。4.(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解析:B 结合所学可知,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盛唐“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相符,B项正确;小篆是秦朝统一字体,具有曲线美,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排除C、D两项。5.(2021·全国甲卷,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解析:B 由材料“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当时理学家强调婚姻中的宗族观念,排除A项;宋代理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宣扬伦理制度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材料中宋代实行的以财产为基础的婚姻受到士大夫批评,“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体现出理学家对于婚姻的观点,其目的是维护礼教纲常,故选B项;理学家对婚姻论财的批评符合当时政府对民俗的引导,排除C项;材料只是理学家对婚姻论财的批评,并未促成婚姻习俗的变革,排除D项。6.(2021·全国乙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解析:B 由题干材料中的“士绅编撰”“忠孝友悌”“戒饬攻诘宗亲”“众善奉行”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善书”宣扬的就是宋明理学倡导的价值观念,B项正确;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确立于宋朝,排除A项;“善书”的内容符合统治阶级官方意识形态,“善书”的流行有利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排除C项;“善书”的流行有利于儒家思想在民间传播,未冲击儒家经典的神圣性,排除D项。

    相关学案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第33讲化学反应速率基础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第33讲化学反应速率基础学案,共29页。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第7讲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能力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第7讲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能力学案,共19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化学与传统文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化学与传统文化(含解析),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