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6 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6 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06 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模拟练1.(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A.金刚石 B.铁矿石 C.石墨 D.大理石【答案】A【详解】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是天然存在的硬度大物质。故选A。2.(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教【答案】D【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硬度属于物理性质;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选D。3.(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详解】解: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所以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故B说法正确;C、由石墨烯的结构可知,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故C说法正确。D、石墨与石墨烯是不同种物质,因此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D不正确。故该题选D。4.(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C60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C60分子构成B.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D.C60和C70是两种物质【答案】B【详解】A、C60由C60分子构成,故正确;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错误;C、C60相对分子质量为,故正确;D、C60和C70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故正确。故选B。5.(2021·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C60表示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且放出热量【答案】B【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C60微观上可表示一个C60分子,也可以表示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单质燃烧时,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外,氧气不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此反应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B.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C【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冶炼金属,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19·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简单方法是( )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测量密度 D.观察颜色【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气体的鉴别方法【详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体鉴别;故选项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烧更加剧烈,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熄灭,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测量密度可以需要测量气体的质量和体积,方法比较繁琐;故选项错误;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8.(2020·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B【详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B符合题意;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9.(2021·贵州遵义·模拟预测)已知:NaHCO3+HCl═NaCl+CO2↑+H2O,甲中盛放的溶液是足量的。如图所示,在乙瓶中放入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在A处缓缓地持续通入气体X,当关闭Ⅰ阀,打开Ⅱ阀后,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Ⅰ阀,关闭Ⅱ阀后,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B.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浓硫酸溶液C.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D.若气体X为干燥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水【答案】D【详解】A、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通过Ⅰ阀进入乙中,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水与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碳酸呈酸性)。通过Ⅱ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只有水蒸气进入乙中,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正确。B、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通过Ⅰ阀进入乙中,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水与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氯化氢的水溶液也为酸性)。通过Ⅱ阀,气体经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法使紫色石蕊变红,氯化氢不会解离出氢离子也不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正确。C、该实验可以用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正确。D、若气体X为干燥的二氧化碳,通过Ⅰ阀进入乙中,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通过Ⅱ阀,二氧化碳经过水带有水蒸气,进入乙瓶中,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错误。故选D。10.(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答案】B【详解】A、CO和X反应生成CO2,X可以是O2或Fe2O3等金属氧化物,说法正确;B、CO2和Y反应生成Na2CO3,则Y为NaOH,NaOH不能用来检验CO2,,说法错误;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碳酸的分解反应,说法正确;答案:B。11.(2021·福建宁德·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都是碳单质。1mm 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强度能超出钢铁数十倍,有极好的透光性。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用来生产超级计算机和新能源电池。(1)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利用石墨烯的______性。(2)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_。(3)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______(写一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石墨烯与硅的性质完全相同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1mm 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说明碳原子很小【答案】导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或C60(写一种即可) BC 【详解】(1)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2)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C60等;(4)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硅由硅原子构成,原子构成不同,性质不会完全相同,不符合题意;B、石墨烯属于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C、1mm 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说明碳原子很小,符合题意。故选BC。12.(2021·陕西·二模)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字母)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2)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3)变化角度: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4)应用角度: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图中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______。【答案】(1)BC(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紫色石蕊变红(4)1∶3【分析】(1)根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可判断二氧化碳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故选BC。(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材熄灭,所以,可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CO2与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根据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5,再看反应后的图可知:反应后还有两个氢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个数为3,因此,该图中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3。13.(2021·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城分布如图2。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属于______(填序号)。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2)石墨与KNO3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______。②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______。(5)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答案】C 2 2 5 工业应用 错 对 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详解】(1)由图1可知,金刚石属于晶形碳,故选:C。(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25,故填:2;2;5。(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工业应用,故填:工业应用。(4)①石墨是一种单质,故填:错误。②由材料可知,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故填:对。(5)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温度越低,压强越大选择性值,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故填: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14.(2021·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Ⅰ.碳的多样性(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Ⅱ.“碳中和”的实现“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________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___________。(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①NaOH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CaO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5)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①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MgO的作用是_________。②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质(3) 温室效应 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1:1 (5) H2O 催化剂 放出 【分析】(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层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3)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4)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5)①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故另一生成物为H2O;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镁不发生变化,故作用是:催化剂;②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15.(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备CO2并探究其性质。(1)制取C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2)用C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3)D装置中,m、n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通过E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______的性质。(4)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低碳生活,人人有责”,提出一条合理的低碳出行建议______。【答案】(1)B(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3) m处石蕊试纸变红色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尽量少开私家车【分析】(1)制取CO2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故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2)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C装置收集CO2时长进短出,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D装置中,m、n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m处石蕊试纸变红色;E装置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4)尽量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有助于实现低碳出行的目标。16.(2021·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答案】长颈漏斗 A BFEC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A来制取。(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其发生装置可选择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则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即选择装置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应该先制取二氧化碳,接着除杂,然后干燥,最后收集,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BFEC;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10 酸和碱【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