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选择题③
展开河南省信阳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选择题③
- (2021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结论还是要通过实验验证,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已知 | 类推 |
A | 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所有饱和一元醇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B | 氯仿不溶于水 | 所有卤代烃都不溶于水 |
C | 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况下呈气态 | 所有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常况下为非气态 |
D | 含一个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 | 含多个苯环的有机物也属于芳香烃 |
A.A B.B C.C D.D
- (2021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的芳香烃,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该烃命名为对二甲苯
B.只含有一种等效氢的,可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
C.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的,可命名为2,3-二甲基-2-丁烯
D.用于制造轮胎的聚异戊二烯的单体,可命名为2-甲基-1,3-二丁烯
- (2021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某有机物戏称为“本宝宝福禄双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反应
C.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加成、还原等反应类型
- (2021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完成乙炔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换成蒸馏水,使产生乙炔更为纯净
B.c、d、e装置中溶液都会发生褪色现象,反应原理各不相同
C.f处产生明亮淡蓝色火焰,且有黑烟生成
D.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 (2021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反应只可能生成一种有机物的是
A.邻羟基苯甲酸与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
B.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C.2-丁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众多、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来制作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
B.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和玻璃
C.新型陶瓷金刚砂(SiC)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
D.富勒烯、石墨烯都是有机化合物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新型冠状病毒的“身份”已经明确是一种包膜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及糖类物质。有关新冠病毒的成分认识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组成蛋白质、糖类、油脂的元素种类相同
C.蛋白质、糖类、油脂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D.蛋白质、糖类、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产物中兼有气体、液体、固体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干馏 D.煤的气化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B.1molCu与足量的S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D.1mol葡萄糖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C.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均可表示为,故相同条件下,12g的石墨和金刚石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C.同温同压下,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不同
D.在101kPa和298K条件下,异构化反应过程吸热,则HCN比HNC更稳定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烟;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产生白烟
B.通入溶液不产生沉淀,则通入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C.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D.SO2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干燥;H2S也是酸性气体,也可以用浓干燥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沸点:正戊烷>异戊烷>丙烷>新戊烷
C.苯和氯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六六(),说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若烷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则n≥8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温度达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内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B.该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
C.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D.当甲电极上有lmol N2H4消耗时,乙电极上有22.4LO2参与反应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操作或现象,且操作和现象均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或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 | |
B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溶解 | |
C |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法提取碘 | |
D |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
A.A B.B C.C D.D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
C.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某气态烃0.5mol能与0.5molCl2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又可被3mol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2=CH2 B.CH3—CH=CH2
C.CH2=CHCH2CH3 D.CH2=CH—CH=CH2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工厂排放的SO2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2+H2O=H2SO3
B.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4)2SO3
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D.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工业上,试剂1一般选用石灰乳
B.海水提溴的方法是“空气吹出法”,包括氧化、吹出、吸收等环节
C.在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
D.在粗盐提纯中,应先加盐酸调pH值,再加沉淀剂除杂质
- (2022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
B.s时,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
D.反应达平衡后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之比为9∶13
参考答案:
- B
【详解】A.饱和一元醇中如果羟基所连碳原子没有邻碳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选项A错误;
B.所有卤代烃都不溶于水,选项B正确;
C.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选项C错误;
D.含多个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含多个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一定属于芳香烃,因为有机物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苯酚就不是芳香烃,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 D
【详解】A.分子式为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即苯环上只有一种等效氢,结构完全对称,是对二甲苯,选项A正确;
B.只含有一种等效氢的,分子结构具有较强对称性,是新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2-二甲基丙烷,选项B正确;
C.C=C为平面结构,C6H12的某烯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双键C上各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选项C正确;
D.聚异戊二烯的单体应该是2-甲基-1,3-丁二烯,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 C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选项A正确;
B.1 mol该有机物中苯环可以和加成,两个醛基可以和加成,所以最多能与反应,选项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碳和苯环相连的碳是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不是所有原子一定共面,选项C错误;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燃烧、醛基氧化成羧基的氧化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醛基可以加氢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 B
【详解】A.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制乙炔的目的是控制反应速率,避免反应过于剧烈,选项A错误
B.c装置硫酸铜溶液是除去乙炔气体中混有的等杂质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d装置溴水中的溴单质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e装置酸性高锰酸钾将乙炔氧化,所以c、d、e装置中溶液都会发生褪色现象,反应原理各不相同,故B正确
C.乙炔燃烧火焰明亮,但不是淡蓝色,故C错误;
D.乙炔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 A
【详解】A.酸性:羧酸>碳酸>酚,所以只有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酚羟基不和碳酸氢钠反应,有机产物就一种是邻羟基苯甲酸钠,选项A符合题意;
B.丙烯是不对称妈烃,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1-溴丙烷、2-溴丙烷两种有机物,选项B不符合题意;
C.2-丁醇也属于不对称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1-丁烯、2-丁烯两种有机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产物有四种氯代烃,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 D
【详解】A. 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来制作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故A正确;
B.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等,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和玻璃,故B正确;
C. 新型陶瓷金刚砂(SiC)熔沸点高,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故C正确;
D.富勒烯、石墨烯都是碳单质,不是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 C
【详解】A.油脂以及糖类中的单糖、二糖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糖类和油脂的元素组成都是C、H、O,但蛋白质最少含有C、H、O、N等元素,所含有元素种类不相同,选项B错误;
C.蛋白质、糖类、油脂、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六大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项C正确;
D.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二糖、多糖能水解生成单糖,但单糖(如葡萄糖)不能水解,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 C
【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A错误;
B、石油的裂解是得到含碳原子较少的烃,没有固体物质生成,B错误;
C、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有气体、液体、固体生成,C正确;
D、煤的气化就是使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没有固体生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 D
【详解】A.标准状况下,CH2Cl2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分子数目,A错误;
B.铜与S反应生成Cu2S,1mol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错误;
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C错误;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1mol葡萄糖含5mol羟基,数目为5NA,D正确;
故选D。
- B
【详解】A. Si与S在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以Si的原子半径大于S,同理N的原子半径大于O,故A错误;
B. 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由空气中游离态氮即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内燃机气缸的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又被氧气氧化为NO2,故B正确;
C. N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而S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故C错误;
D. 氮气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NO,不能生成二氧化氮,故D错误,
答案选B。
- D
【详解】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则相同条件下,12g的石墨和金刚石分别充分燃烧时,金刚石放出的热量高于石墨,故B错误; C.该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反应物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总能量,则同温同压下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放出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 在101kPa和298K条件下,异构化反应过程吸热,则HCN的能量比HNC的能量低,物质的能量越小越稳定,则HCN比HNC稳定,故D正确;
答案选D。
- C
【详解】A.浓硫酸不挥发,浓氨水遇浓硫酸不产生白烟,故A错误;
B.通入溶液中,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被硝酸根氧化为,所以产生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
C.、都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H2S能被浓硫酸氧化,不能用浓干燥H2S,故D错误;
选C。
- D
【详解】A.该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由乙烯分子中6原子共平面可推知,分子中2个不饱和碳原子以及与不饱和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但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则与图中5号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故A错误;
B.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多少有关,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沸点顺序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丙烷,故B错误;
C.苯和氯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六六(),说明苯是不饱和烃,但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若烷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则最少、、各含1个,剩余为甲基,设甲基的个数为x,由烷烃通式可知,2(x+3)+2=2+1+3x,x=5,所以至少有8个碳原子,n≥8,故D正确;
答案选D。
- B
【详解】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
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
C.即使A,C物质均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错误;
D.易知N2(g)+3H2(g)⇌2NH3(g) Δ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ΔH|=0.1|Δ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ΔH|=0.1|ΔH|,则Q1=Q2,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 A
【分析】该电池中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所以通入N2H4的一极即电极甲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基电极乙为正极。
【详解】A.原电池中阴离子流向负极,即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A正确;
B.常温下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无法形成闭合,电池无法工作,B错误;
C.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所以N2H4被氧气氧化生成N2和H2O,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C错误;
D.题目中没有说明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下,因此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 B
【详解】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的氧化性强于铁离子,与铜反应腐蚀铜箔,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硝酸铜后相当于加入了硝酸根,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将铜氧化,铜粉溶解,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浓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碘,碘单质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被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 D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0O5,A错误;
B.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B错误;
C.羧基具有酸性,在水溶液中羧基可以电离出H+,羟基不能,C错误;
D.羧基、羟基均能与Na反应,该物质有3个羟基、1个羧基,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D。
- B
【详解】某气态烃0.5 mol能与0.5 mol Cl2完全加成,可知该烃分子中含1个碳碳双键,且0.5 mol加成产物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中含6个H,则气态烃为CH2=CHCH3,
故合理选项是B。
- B
【分析】二氧化硫吸收塔中,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氨气吸收塔中,亚硫酸氢铵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详解】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SO+H2O=2HSO,A说法错误;
B.依据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亚硫酸铵一种,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吸收塔、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说法错误;
D.氨气吸收塔中,亚硫酸氢铵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 D
【分析】海水提纯可得到粗盐,苦卤中加入稀硫酸、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经富集,可蒸馏分离出溴,分离后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镁离子,加入试剂1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试剂1可为石灰乳。
【详解】A.煅烧贝壳得到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石灰乳,工业上,一般采用石灰乳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因为石灰乳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制备石灰乳,A正确;
B.工业上常采用“空气吹出法”进行海水提溴,包括氧化:用氯气氧化海水中的溴离子,吹出: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吸收:用二氧化硫作还原剂使溴转化为氢溴酸,使其与空气分离,再利用氯气将氢溴酸氧化为溴后蒸馏分离,B正确;
C.镁的活动性较强,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治炼金属镁,C正确;
D.粗盐提纯中,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除杂,过滤后滤液含碳酸钠、氢氧化钠,再加盐酸调节pH值,不能先加盐酸,D错误;
答案选D。
- D
【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75%,选项A错误;
B.s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选项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A减少0.6mol/L,B减少0.2mol/L,C增加0.4mol/L,最终各种物质都存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 B(g)2C(g),选项C错误;
D.恒温、恒容条件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还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之比,反应前气体浓度之和为(0.8+0.5)mol/L=1.3mol/L,反应后混合气体浓度之和=(0.4+0.3+0.2)mol/L=0.9mol/L,所以反应后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0.9mol/L:1.3mol/L=9:13,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K2Fe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C;苯甲酸,2g苯甲酸和15,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水杨酸、1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