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224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22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224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淮北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汪龙祥 审核:薛骏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9分)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如果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会发生日食现象。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出现了日食现象。图1为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过程中拍摄的一幅日食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照片中拍摄到的亮面是太阳的(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淮北某中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图中的①代表太阳内部,②、③、④代表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的三个圏层。右图示意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 太阳黑子出现在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 右图显示本周期的太阳活动峰年是( )
A.2021年 B.2023年 C.2025年 D.2027年
5. 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岀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大气成分的组成发生剧变
6. 探空气球可直接测量并实时传回30km高空的气象数据,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 海口(20°N) B. 广州(23°N) C. 上海(31°N) D. 哈尔滨(45°N)
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7-8题。
7.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大气受热过程 B.海陆间水循环 C.大气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据此完成9-10题。
9. 文中所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10. 文中所描述的过程能够( )
A.导致淡水资源增加 B.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C.减缓水体更新速度 D.造成全球海陆变迁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11.恐龙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2.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3题。
13.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图中②)主要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5.深秋到次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夜晚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下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地接受热量少 B.乙地接受热量多
C.在高空,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D.在近地面,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17.假如图中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发生在近海地区的白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表示海洋 B.丙地表示陆地 C.箭头①表示海风 D.箭头①表示陆风
18.某校地理研学小组暑期赴洞庭湖区考察,学生发现洞庭湖周围也出现了与海陆风相似的现象。下列气象记录可信的是( )
A.12时,风从湖泊吹向陆地 B.22时,风从湖泊吹向陆地
C.12时,离湖泊越近,气温越高 D.22时,离湖泊越近,水汽越少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9-20题。
19. 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 此时,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左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下右图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22.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下图示意淮北某中学生绘制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据此完成23题。
23.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最低值和海水盐度最高值区域分别位于( )
A.0° 北极附近海域 B.10°N 副热带海域
C.30°N 赤道附近海域 D.60°S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 洋流( )
A. ①②均是暖流 B. ①②均是寒流 C.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5. 受图示洋流影响( )
A. 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 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 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 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26. 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 B.
C. D.
在贵州兴义市,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了蔚为壮观的万峰林。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万峰林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万峰林属于( )
A.冰川地貌 B.海岸地貌 C.风成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8.要拍摄该景观图,拍摄点应选择在( )
①山间低洼处 ②地势较高处 ③视野开阔处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 已知杨梅多生活在阴坡,不需要过多的光照,同时需要一定的排水条件,请问余姚杨梅生长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下图为某地景观照片。据此该景观为( )
A.热带草原景观 B.温带荒漠景观
C.常绿阔叶林景观 D.落叶阔叶林景观
下图为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31-32题。
31. 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32. 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 长白山天池湖畔 B. 重庆嘉陵江沿岸 C.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 武夷山九曲溪边
右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33-34题
33. 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34. 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某研学团队沿着沈海高速一路考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土壤特征,发现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据此完成35~36题。
35. 沿途看到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土壤颜色依次是( )
A.红色、黄色、黑色 B.黑色、黄色、红色
C.红色、黑色、黄色 D.黄色、红色、紫色
36. 与另外两个区域相比,东北平原土壤显著的优势是( )
A.微生物分解快 B.通气透水性好 C.有机质含量高 D.淋溶作用强
土壤淋溶层的厚度和淀积层所处的深度可反映当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土壤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7-38题
37. 三地湿润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38. 丙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河西走廊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 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0. 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四季常绿 B. 乙——根系发达 C. 丙——叶宽而薄 D. 丁——叶呈针状
新京报2019年4月8日快讯:记者今日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国沿海灾害性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将较2017年有所上升。据此完成41~42题。
41.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重 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
42.下列各组省份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桂、滇、黔 B.粤、闽、浙 C.赣、鄂、湘 D.冀、晋、豫
寒潮带来的强冷空气经常侵袭我国广大地区,给各地带来严寒、大风、霜冻、暴雪、冻雨、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据此完成43~44题。
43.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岛、海南岛 D.云贵高原
44.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距海近 D.人类活动少
几乎每架飞机驾驶舱内都有气压高度表,用来为飞行员指示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商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是沿着标准大气恒定气压的航线飞行。据此完成45-46题。
45.当飞机飞行在不同地区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所在地气温垂直方向变化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6.当商用飞机在8千米高空从暖空气区飞入冷空气区时,飞机一般会( )
①降低飞行高度 ②拉升飞行高度 ③沿等高面飞行 ④沿等压面飞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 综合题(共31分)
4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2022年浙江省提出了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开展海域监测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助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略图,右上图和右下图分别是某学生在浙江南麂岛、福建平潭岛旅游考察时拍摄的海岸地貌景观照片。
(1)图中甲 (填岛屿名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2)洋流①的性质为 流。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从洋流角度看,该渔场位于 。
(3)某海洋监测站对丙河口附近海域进行盐度监测,发现盐度自近海向河口方向呈现逐渐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4)景观照片中,可观察到的海蚀地貌有A 和海蚀崖,海积地貌有B (填地貌名称)。
48.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2)从参与水循环的类型来看,我国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主要是_________循环。
(3)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_______季节。台风也会带来一些有利影响,能有效缓解所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3分)。
4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分)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红树狀物具有以下特点:深扎土中稳固的支柱根;可贮藏空气的呼吸根;可排盐分的腺体;“胎生”一种子发育出胚轴后脱离母株,坠入淤泥中承小时内扎根成为独立植株。图为红树林景观图。
(1)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相比,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特点有:海风风速较 ,土壤盐度较 .
(2)将红树林植物特点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连线。(4分)
2023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兰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兰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