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多细胞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氨基酸 B.胰蛋白酶 C.糖原 D.汗液
    【答案】A
    【分析】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A、氨基酸属于小肠吸收到血浆的物质,A正确;
    B、胰蛋白酶是消化酶,胰腺合成后经胰管运输到消化道,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组成,B错误;
    C、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液,C错误;
    D、汗液分泌到体外,是外环境,D错误。
    故选A。
    2.油茶是将茶叶和姜、葱根等用热油炒香,反复捣碎,并加水煮沸、过滤所得的汁水。人们在食用油茶时,通常加入适量的食盐。食盐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    )
    A.酸碱度 B.渗透压 C.CO2浓度 D.温度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食盐不能影响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因此食盐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B正确;
    C、有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影响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C错误;
    D、食盐不能影响人体内环境的温度,D错误。
    故选B。
    3.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依次是(    )
    A.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
    B.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
    C.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
    D.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
    【答案】B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先排到组织液,再由组织液进入血浆或淋巴运输到肾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即顺序依次是: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B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B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正确;
    B、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
    故选B。
    5.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感受器,能将接受的刺激转变为兴奋
    B.③为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切断④,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但不能完成条件反射
    D.若某人③受损,刺激感受器,则效应器不会产生反应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②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
    【详解】A、根据②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可知①为感受器,其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
    B、③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B正确;
    C、反射需具有完成的反射弧和适宜强度的刺激,切断④,反射弧不完整,C错误;
    D、③受损,不能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刺激感受器,则效应器不会产生反应,D正确。
    故选C。
    6.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A、B、C分别表示刺激位点,距离AB=BC,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刺激B点,兴奋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
    B.同时刺激A点和C点,兴奋传至B点后停止传导
    C.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降低,则静息电位减小
    D.若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增大,则静息电位不变
    【答案】C
    【分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在离体的状态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的,A正确;
    B、因AB=BC,同时刺激A点和C点,兴奋同时到达B点,兴奋会停止传导,B正确;
    C、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降低,造成神经纤维膜内外K+浓度差增大,K+外流增强,静息电位变大,C错误;
    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的,受K+浓度差影响,与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增大无关,因此静息电位不变,D正确。
    故选C。
    7.在反射弧中,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神经元的特定结构才能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突触小体上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D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神经递质储存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故只有神经元的特定结构才能释放神经递质,A正确;
    B、大部分神经递质释放属于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突触小体处电信号转化成神经递质信号释放,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不需要进入突触后膜,D错误。
    故选D。
    8.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并且出现了排尿、排便失禁现象,但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只有脊髓
    C.只有小脑 D.小脑和大脑皮层
    【答案】A
    【分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中有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的基本活动中枢;脊髓是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没有意识,说明大脑皮层和小脑失去正常功能,患者出现排尿、排便失禁现象,说明脊髓保持正常功能,患者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脑干保持正常功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下图表示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若大脑的H区受损,则不能进行的活动是(    )

    A.说话 B.写字 C.听懂课 D.看懂文字
    【答案】C
    【分析】人脑的言语区包括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为视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思想。
    【详解】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若大脑的H区受损,病人表现的症状是听不懂,但是说话、写字与看书的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对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部是黏膜)进行某种处理后,不会引起胰液分泌的是(  )
    A.切除小肠的神经,向小肠肠腔内注入稀盐酸
    B.不切除小肠的神经,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
    C.将黏膜、稀盐酸混合后制取的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
    D.将从胃腔得到的食糜注入已切除神经的小肠肠腔内
    【答案】B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详解】A、切除小肠的神经,向小肠肠腔内注入稀盐酸,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
    B、将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使动物分泌促胰液素,所以不会分泌胰液,B正确;
    C、盐酸刺激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所以将黏膜、稀盐酸混合后制取的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促胰液素将刺激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
    D、胃腔得到的食糜中含有胃酸,可以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所以可以分泌胰液,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有关激素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为拮抗作用
    B.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为协同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为拮抗作用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小动物生长过程中为协同作用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激素发挥作用时两种关系的判断。不同激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为拮抗作用,如胰岛素(降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二是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增强效应的作用为协同作用,如都能升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详解】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为拮抗作用,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A.正确;
    B、 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为协同作用,都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B正确;
    C、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为协同作用,都能升高血糖,C错误;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小动物生长过程中为协同作用,D正确。
    C错误。
    【点睛】熟记激素发挥作用时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实例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为某同学饭后4h内血糖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出现的原因是摄食 ,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b点血糖的来源主要有肌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等
    C.c点时胰岛B细胞的功能较活跃,其分泌激素的量增加
    D.d点前可能再次摄食,d点后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为胰岛素
    【答案】D
    【分析】(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详解】A、a点出现的原因是摄食后的消化吸收 ,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A错误;
    B、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葡萄糖,B错误;
    C、c点时,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此时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以促进血糖升高,C错误;
    D、d点前可能再次摄食,由于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升高,d点后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为胰岛素,D正确。
    故选D。
    13.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长
    B.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短
    C.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短
    D.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长
    【答案】D
    【分析】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老年人早晨起床后饮一杯清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脑出血;而遇到海难的人即使周围有大量的海水也不能直接饮用,直接饮用后往往会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晨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遇到海难的人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C.人体中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平衡时即达到机体的水平衡状态
    D.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位于垂体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
    B、遇到海难的人由于缺少饮用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尿量减少,B错误;
    C、机体的水平衡的原理是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错误。
    故选C。
    15.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胸腺是T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C.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
    D.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C
    【分析】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T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转移到胸腺中成熟,胸腺也是T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错误;
    B、裸鼠T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其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B错误;
    C、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说明该疫苗可能在细胞中增殖,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C正确;
    D、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
    故选C。
    16.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抗原并将其传给b细胞
    B.c细胞受到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c细胞会迅速分化为记忆B细胞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a是吞噬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是B细胞,d是浆细胞,e是细胞毒性T细胞.
    【详解】A、a表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作用是能摄取、处理抗原并将其传给辅助性T细胞,即b,A正确;
    B、c细胞是B细胞,受到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使得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
    故选D。
    17.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HIV,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T细胞,致使患者几乎丧失免疫功能
    B.HIV主要感染心脏,使患者心力衰竭而死亡
    C.艾滋病是自身免疫病,患者可以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血液制品和皮肤接触传播
    【答案】A
    【分析】关于艾滋病:(1)艾滋病(AIDS)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写为HIV;(3)存在与传染: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是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4)发病机理:HIV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详解】A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其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逐渐降低,最终丧失,A正确,B错误;
    C、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C错误;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精液、血液制品传播,但不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D错误。
    故选A。
    18.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皮肤荨麻疹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答案】B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详解】A、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不是自身免疫病,A错误;
    B、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B正确;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不是自身免疫病,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不是自身免疫病,D错误。
    故选B。
    19.在注射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试,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青霉素的抗体,对青霉素过敏;反之,则说明患者体内无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人体来说青霉素相当于抗原,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说明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
    D.若患者首次做青霉素皮试无反应,则终身可以使用青霉素
    【答案】D
    【分析】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对人体来说青霉素相当于抗原,使用前需进行皮试,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青霉素的抗体,对青霉素过敏,A正确;
    B、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正确;
    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所以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说明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C正确;
    D、若第一次做青霉素“皮试”无反应,以后再注射青霉素前仍然需要做皮试,并且再次做皮试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D。
    20.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这种现象是(    )
    A.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 B.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偏弱
    C.机体免疫清除功能过强 D.机体免疫防卫功能过强
    【答案】D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
    【详解】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是免疫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1.环抱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抱素A可用于 (    )
    A.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分析】1、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2、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免疫排斥,而免疫排斥是由辅助性T细胞引起的。
    【详解】A、环孢素A它能选择性地抑制复制性T细胞的增殖,降低人的免疫力,因此不能预防和治疗艾滋病,A错误;
    B、环孢素A的作用相当于免疫抑制剂,不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B错误;
    C、环孢素A的作用相当于免疫抑制剂,因此可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C正确;
    D、环孢素A能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不利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D错误。
    故选C。
    2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测光刺激后向下部传递某种影响
    B.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
    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C
    【分析】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
    B、鲍森•詹森通过在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部之间放一块琼脂块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此时仍然不知道“影响”是生长素,C错误;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C。
    23.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通过实验科学家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    )
    A.多肽 B.丙酮酸 C.色氨酸 D.吲哚乙酸
    【答案】D
    【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下实验,几天后,预测幼苗的茎仍直立生长的是()

    A.Ⅰ B.Ⅰ和Ⅱ C.Ⅱ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A
    【详解】分析图解可知,装置Ⅰ中幼苗处于暗室中,没有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装置Ⅱ的右侧上方有单侧光刺激,此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Ⅲ的右上方和右下方均有单侧光,因此与装置Ⅱ相同,茎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因此向光一侧生长快,使根背光生长,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
    25.下图表示探究生长素运输特点的相关实验,据图分析,下列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只能从上向下运输
    B.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
    C.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D.图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C
    【分析】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都在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存在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详解】A、由图可知甲图中在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中检测到了生长素,在乙图中在形态学的上端没有检测到生长素,说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是从上到下,A错误;
    B、图乙中说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B错误;
    C、对比图甲和图乙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C正确;
    D、图示无法得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题
    26.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______,①与③相比氧气浓度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倡导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改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pH维持相对稳定。
    (3)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______(填序号);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______增多导致水肿。
    【答案】(1)     血浆     ①     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是从血浆通过组织液扩散而来(意近即可)
    (2)缓冲物质(,等)
    (3)     ③     组织液

    【分析】内环境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其中血浆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流向淋巴,淋巴单向回流到组织液,故图中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
    【详解】(1)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由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是从血浆通过组织液扩散而来,所以①血浆中氧气浓度比③组织液高。
    (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会使血浆中pH降低,血浆中HCO3-等缓冲物质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肌肉注射药物直接注射到③组织液,经循环系统带到全身。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等渗出,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27.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效应器是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
    (3)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要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脊髓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     电信号##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反馈##正反馈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肌梭是感受器,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还有传入神经和两种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详解】(1)牵张反射的完成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由题图可知,图示牵张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兴奋时,兴奋部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信号(局部电流)。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会使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3)牵张反射属于非调节反射,是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能维持一段时间, 是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28.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______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______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产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对垂体分泌激素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机体散热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在病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这种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1)     体温调节     大脑皮层     促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TH)
    (2)减少
    (3)     大于     神经和体液(神经—体液)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至38.5℃,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激素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①过程使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详解】(1)据图可知,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调定点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进而使产热增多,即该过程中对垂体分泌激素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TH)。
    (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血管收缩,引起机体散热减少,同时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①过程使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3)在病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若是稳定在38.5℃,则产热等于散热)。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9.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的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刺突蛋白(S蛋白),其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如下图1);为了尽快遏制住病毒的传播,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某种疫苗的过程中,将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到健康猴子体内后,抽取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测定(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
    (2)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刺突蛋白(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从而入侵人体细胞,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______识别。
    (3)为预防新冠病毒,我国政府为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人体接种后是安全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疫苗中的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4)科研人员得到图2结果的实验中,实验组注射灭活的疫苗,对照组注射______。据图判断实验组在接种后42天前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______分化而来,在第42天两条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抗原
    (2)     ACF2受体     效应T细胞
    (3)     病毒已灭活,无侵染性     S蛋白
    (4)     等量生理盐水     B细胞     两组猴子都再次接种疫苗或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1)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由图可知,刺突蛋白(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F2受体结合;病毒侵入机体后寄生在细胞中,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要依靠细胞免疫,主要靠效应T细胞,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中宿主细胞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
    (3)疫苗是经过减毒或灭活处理过的,即疫苗已灭活,无侵染性,但可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所以人接种疫苗后使安全的。由图可知,在人体内疫苗中的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最后抗体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消灭病毒。
    (4)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注射灭活的疫苗,则对照组作为空白对照需要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而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由B细胞分化而来;在第42天,疫苗组和对照组体内均出现抗体,说明猴子体内发生了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推测出两组猴子可能在第42天时,都再接种疫苗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相关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第三个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