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B.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答案】B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A正确;
B、血浆中的电解质和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要高,B错误;
C、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因此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C正确;
D、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骨骼肌是人体安静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信息分子A代表神经递质
B.乙图中信息分子B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
C.丙图中信息分子C与信息分子D表现为协同作用,最终使人体细胞代谢增强
D.与甲图相比,乙图对应的调节方式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广泛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信息分子A表示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信息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
【详解】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人体安静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A错误;
B、乙图中信息分子B作用于肾小管细胞,促进水分重吸收,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B正确;
C、丙图中信息分子C (促甲状腺激素)不具有促进人体细胞代谢增强的作用,因此二者不表现为协同作用,C错误;
D、甲为神经调节,乙为激素调节,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作用广泛等特点,D错误。
故选B。
3.图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 NaCl溶液10mL注射到颈动脉(图中箭头b所示)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图中箭头c所示)后,尿量也减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2.5%的NaCl溶液注入动脉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B.2.5%的NaCl溶液注入动脉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本实验证明了脑垂体后叶提取物中含有能减少尿量的物质
D.本实验可证明下丘脑与人体的水盐平衡有着密切关系
【答案】D
【分析】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详解】A、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这一浓度相当于血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当动脉注射高浓度的(2.5%)NaCl溶液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
B、通过A项分析可知,浆渗透压升高,可刺激下丘脑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尿量减少,B正确;
C、本实验证明了垂体后叶细胞中含有能减少尿量的物质(抗利尿激素),C正确;
D、本实验是对狗脑垂体后叶提取物注射静脉后的反应,故不可证明下丘脑与人体的水盐平衡有着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D。
4.下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答案】D
【详解】A、肌肉及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肌肉和神经接触的部位相当于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针刺肌肉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图中电流计所在的传出神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A项错误;
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B项错误;
C、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其原因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脊髓中枢内相应的突触受到抑制的结果,D项正确。
故选D。
【定位】神经调节。
【点睛】本题以“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①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②对各种感觉形成的部位模糊不清;③混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
5.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Ⅰ和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I- 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ABA抑制突触后膜兴奋,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B.受体Ⅰ、受体Ⅱ分别位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
C.GABA可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
D.可通过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改善睡眠
【答案】D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抑制细胞的兴奋。
【详解】A、GABA与受体Ⅰ结合后引起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
B、GABA与受体Ⅰ结合,引起CI-进入突触后膜,则受体Ⅰ位于突触后膜上;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则受体Ⅱ位于突触前膜上,B正确;
C、向兔大脑皮层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眼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推测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会使GABA的降解增加,GABA含量降低,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不利于睡眠的改善,D错误。
故选D。
6.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研究发现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以维持体温
B.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故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
C.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正相关
D.用射线处理小鼠后,获得了一只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小鼠,该小鼠心脏再生能力减弱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由变温动物到恒温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高等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但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说明高等动物心脏再生能力较差。
【详解】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增多,增加产热,同时增加散热,使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B、根据题图可知,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而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说明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而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C 错误;
D、高等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但心脏中活跃分裂的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所以用射线处理小鼠后,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会导致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心脏再生能力增强,D错误。
故选B。
7.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能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是( )
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 B.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
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
【答案】B
【分析】分析图可知,胰岛素与蛋白M特异性结合,使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通过信号转导,能够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详解】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会加速上图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A错误;
B、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而影响信号的转导,引发糖尿病,B正确;
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C错误;
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可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顶端优势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机制,其原理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对提高产量、改变株型等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顶端优势现象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说明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解除顶端优势,可以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答案】A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典型实例就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顶芽优先生长。
【详解】A、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而不是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A错误;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摘除顶芽,去除了顶端优势,因此侧芽生长加快,可以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B正确;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处生长素分布较多,侧芽不生长,此时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不能减缓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情况,C正确;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A。
9.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血糖浓度/(mmol·L-1)
处理前
处理后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
甲
胰高血糖素
4.5
5.76
5.4
4.95
4.95
乙
激素X
4.5
4.5
4.5
4.5
4.5
丙
胰高血糖素+激素X
4.5
6.75
7.2
7.02
6.75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
【答案】C
【分析】分析表格: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因变量是处理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表中的甲组用胰高血糖素处理后,血糖浓度上升,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血糖;乙组用激素X处理后,血糖浓度不变,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用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同时处理后,血糖浓度上升,且血糖浓度上升的程度比甲组大,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
【详解】A、由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其作用是和实验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作对照,B正确;
C、表中的甲组数据可以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血糖,乙组数据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的数据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C错误;
D、尿糖中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
故选C。
10.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
【答案】C
【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分析题图: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其中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Bim蛋白会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
【详解】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应该降低免疫力,与Bim蛋白有关,A错误;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
C、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
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
故选C。
11.癌症免疫疗法表明:T细胞上具有终止细胞免疫反应的CTLA-4和PD-1两种蛋白质,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杀灭更多肿瘤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B.T细胞上的CTLA-4和PD-1蛋白具有避免机体免疫功能过强的生理意义
C.T细胞上的CTLA-4和PD-1蛋白可以终止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没有影响
D.利用相应抗体,可解除CTLA-4和PD-1的抑制功能从而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
【答案】C
【分析】自身免疫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导致患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这一类病。
【详解】A、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的体现,A正确;
B、由于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T细胞上的CTLA-4和PD-1蛋白具有避免机体免疫功能过强的生理意义,B正确;
C、T细胞上的CTLA-4和PD-1蛋白可以终止细胞免疫,若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进而对体液免疫也有促进作用,C错误;
D、利用相应抗体解除CTLA-4和PD-1的抑制功能进而可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D正确。
故选C。
1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答案】B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体液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的综合性题目,先解读题图梳理四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描述分析相关知识点,综合判断。
【详解】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据图示可知,③由神经系统产生、⑤由免疫系统产生、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们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C错误;
D、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选B。
13.下图是一组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可用图丙的实验检测图甲、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是否有生长素
B.一段时间后图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原因是生长素被分解了
C.图丙的结果表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α大小与生长素浓度大小成正比
D.若在右侧给予单侧光重新实验,甲会向左弯曲生长,丙会直立生长
【答案】A
【分析】分析图中可知,a为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b为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图丙中,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放在胚芽鞘左侧时,能够促进胚芽鞘左侧生长比右侧快,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详解】A、若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则丙图胚芽鞘将如图所示弯曲生长,若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则丙图胚芽鞘不生长,所以可以用图丙的实验检测图甲、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是否有生长素,A正确;
B、一段时间后图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原因是生长素只能从a端运输到b端,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B错误;
C、图丙的结果表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所以α大小与生长素浓度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成反比,C错误;
D、由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甲、丙都无尖端,因此甲、丙胚芽鞘的弯曲方向与光照无关,若在右侧给予单侧光重新实验,甲会直立生长,丙会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A。
14.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
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
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
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C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
3、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
B、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
C、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0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
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睛】
15.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1 nmol/L 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生长素浓度处理培养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L和生长素的合成均受植物体细胞内基因的调控
B.生长素浓度大于20mmol/L时,促进侧根形成的效果显著
C.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BL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侧根的形成
D.由图可知,随着BL浓度增大,拟南芥侧根形成率逐渐升高
【答案】D
【分析】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植物激素,和其他的植物激素一样,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从图中可分析得:随IAA浓度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因此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
【详解】A、BL和生长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合成均受植物体细胞内基因的调控,A正确;
B、根据不加入BL的曲线图可知,生长素浓度大于20nmol/L时,促进侧根形成的效果显著,B正确;
C、图中随IAA浓度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说明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C正确;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有无BL,因此无法判断BL浓度和拟南芥侧根形成率的关系,D错误。
故选D。
16.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压力激素(一种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对小鼠禁食以使其血糖含量维持在常规水平
B.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与压力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相比,前者较为渐进、较持久、幅度较大
D.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用不同激素处理 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激素C为压力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激素处理前几小时为使小鼠的血糖水平维持在常规水平不应该提供食物给小鼠。
【详解】A、对小鼠饥饿处理是为了保证血糖浓度处于正常值,因为进食后血糖浓度将升高,A正确;
B、通过组2、组3 和组4比较,可以看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升高血糖浓度,同时使用(组4)升高更加明显,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4与组5相比,组5血糖升高更快,说明胰高血糖素与压力激素之间也具有协同作用,B错误;
C、比较组2和组3可以发现,组2血糖升高迅速,但持续时间短,很快下降,组3升高缓慢,但持续时间长、幅度较大,C正确;
D、组5、组4与组3相比,说明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7.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泡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过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答案】BCD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的含最高,A错误;
B、“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正确;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
故选BCD。
18.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A、B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激素C的释放量与排尿量成正相关
C.在A相应区域会形成渴觉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答案】AD
【分析】据图分析: A 表示下丘脑,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B 表示垂体, C 表示抗利尿激素。
【详解】A、据图分析, A 表示的结构为下丘脑, B 表示垂体, A 正确;
B 、C为抗利尿激素,其分泌増加,排尿量减小,二者呈反比,B错误;
C 、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渴觉中枢,渴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C 错误;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D 正确。
故选AD。
19.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答案】ABC
【分析】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作为不同个体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标志,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由于HLA能够反映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和提供移植器官的供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程度,与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故又将HLA称为移植抗原。
2.细胞样本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的过程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人体的皮肤、黏膜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故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A正确;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排异反应,B正确;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而抗体识别抗原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ABC。
20.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答案】ABD
【分析】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的弯钩没有打开,这是说明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而SA和SA+ACC处理的弯钩现象较对照组减弱,说明SA和SA+ACC处理能够抑制弯钩的形成。
【详解】A、依照题意,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造成的,这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体现,A正确;
B、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的弯钩没有打开,这说明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正确;
C、由图分析可知,SA处理的弯钩现象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ACC处理的弯钩没有打开,由此推测SA和ACC对弯钩形成的作用具有拮抗关系,C错误;
D、弯钩的形成是为了防止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正确。
故选ABD。
三、综合题
21.如图 1 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 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c 中Ⅰ 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Ⅱ 处是否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研究表明,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 ALA增多,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GABA)的结构相似,请分析铅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 ALA 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科研人员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实验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①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能
(2) 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阻断兴奋的传递 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分解GABA,阻止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
(3)铅导致血液中ALA增多,ALA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
(4) 不合理 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Ⅰ是突触前膜,Ⅱ是突触后膜。图2中,突触有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GABA属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该受体是膜上Cl-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离子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详解】(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c处为突触结构,在突触处,兴奋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若 c 中Ⅰ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则Ⅱ 处能测得膜电位变化,且测得的电位变化是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
(2)由图示可知,氨基丁酸(GABA) 控制疼痛的机理是: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阻断兴奋的传递,突触后膜的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突触后膜部位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因而氨基丁酸可以控制疼痛。由题意可知,氨基丁酸转氨酶的作用是降解GABA而使其失活,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该抑制剂能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分解GABA,阻止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进而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由于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GABA)的结构相似,由此分析,可能铅导致血液中ALA增多,ALA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
(4)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 ALA 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实验设计了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加入铅进行处理组,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此实验结果只能证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铅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故该实验方案不合理。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如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4)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可分为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和等渗性脱水。若某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 ,垂体释放的ADH的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血浆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促进图中酶的作用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转移并与细胞膜融合
(4) 降低 减少
【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1)由题图可知,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①(血浆)与②(组织液)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所以题图中的刺激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由题图可知,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促进相关酶的作用,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与细胞膜融合。
(4)由题意可知,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盐多于失水”,若某人发生低渗性脱水,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3.某患者由于某病毒感染引发咽喉炎等炎症,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但短时间内,患者又出现了低烧、情绪激动、失眠、焦虑等现象,并且脖颈下方出现肿块,为确定病因,医生建议他进行全面体检。下表是该患者的部分检查结果,分析回答: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空腹血糖
4.30
mmol/L
3.90〜6.10
白细胞数
3.81
×109/L
4.00 〜10.00
淋巴细胞数
5.02
×109/L
0.80〜4.00
甲状腺激素
28.98
Pg/L
7.20〜17.20
促甲状腺激素
0.02
μIU/mL
0.34〜5.60
(1)空腹时,患者体内血糖的来源有_____。与饭后半小时体内情况相比,空腹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将升高,原因是_____。
(2)由体检结果推测,患者出现情绪激动、持续低烧等症状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此时,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
(3)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突破皮肤、黏膜,即突破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进而体液中的_____等对其进行攻击,上述免疫方式称为非特异性免疫。进一步检查确认,患者的症状是由于上次感染流感病毒而引发的一种自身免疫病,请推测该病的发病机理是_____。
(4)临床上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时,除了利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利用康复者的血清对患者进行治疗,因为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注射新冠疫苗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注射的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这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_____,接种后能抵抗新冠病毒的原因是_____。
(5)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
【答案】(1) 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在空腹时,由于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在进食后正好相反
(2) 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有机物代谢(或加速物质氧化分解) 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
(3)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流感病毒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也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甲状腺激素
(4) 免疫预防 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5)神经-体液调节
【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等,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1)空腹时,患者体内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与饭后半小时体内情况相比,空腹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将升高,因为在空腹时,由于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在进食后正好相反。
(2)由体检结果可知,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患者情绪激动、持续低烧,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此时,患者体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3)病毒突破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对病毒进行攻击,进一步检查确认,患者是因为上次感染流感病毒引发了一种自身免疫病,该病发病的机理是流感病毒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也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甲状腺激素。
(4)注射的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接种后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能抵抗新冠病毒的侵染。
(5)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这个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4.光敏通道蛋白最早被发现于低等藻类,是一类在生命体内能够应答光信号而产生生理学反应的蛋白。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使光敏通道蛋白基因在支配果蝇胸肌的神经细胞内表达(胸肌细胞能控制翅扇动),培育成转基因果蝇,并以此果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神经细胞的阀强度(能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与刺激作用时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1)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支配果蝇胸肌的神经细胞,果蝇扇动翅;用相同强度的光照射果蝇胸肌细胞,果蝇不扇动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该转基因果蝇的胸肌细胞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发现果蝇扇动翅,电刺激同时,检测与该肌肉细胞相连的神经细胞_______(填“是”或“否”)会发生电位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神经细胞的阀强度与刺激作用时间关系,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①设定电刺激器发出单个脉冲电压的作用时间;
②选择单个脉冲电压从很弱再逐渐增强,分别去刺激转基因果蝇的_____细胞,记录下该细胞刚出现兴奋时的电压强度;
③重复多次,记录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如图实验测到的阙强度与刺激作用时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分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神经细胞阀强度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答案】(1)光敏通道蛋白基因在支配果蝇胸肌的神经细胞中表达,而在果蝇胸肌细胞内不表达
(2) 否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神经细胞传到神经细胞所支配的肌肉
(3) 神经 减小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1)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光敏通道蛋白基因在支配果蝇胸肌的神经细胞中表达,而在果蝇胸肌细胞内不表达,故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支配果蝇胸肌的神经细胞,果蝇扇动翅;用相同强度的光照射果蝇胸肌细胞,果蝇不扇动翅。
(2)科研人员对该转基因果蝇的胸肌细胞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发现果蝇扇动翅,电刺激同时,检测与该肌肉细胞相连的神经细胞不会发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神经细胞传到神经细胞所支配的肌肉。
(3)研究神经细胞的阀强度,即能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与刺激作用时间的关系,其实验的自变量是刺激的作用时间,因变量是神经细胞的阈强度大小。实验设计如下:①设定电刺激器发出单个脉冲电压的作用时间;②选择单个脉冲电压从很弱再逐渐增强,分别去刺激转基因果蝇的神经细胞,记录下该细胞刚出现兴奋时的电压强度;③重复多次,记录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如图实验测到的阙强度与刺激作用时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分析可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神经细胞阀强度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神经细胞的阀强度的相关实验探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选择性表达、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和特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25.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改善生产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浸泡可以降低种子中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此时________(填激素名称)促进了种子萌发。春季也是植树造林的季节,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进行处理,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处理方法是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是植物快速生长的季节。农田里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农业上常采用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除去双子叶杂草。下图甲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双子叶杂草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由图中曲线可知,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I”或“II”);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喷洒某一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时,玉米和双子叶杂草的反应有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研究人员用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研究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CK为对照)。由图可以看出,ABA可以___________(填“抑制”或“诱导”)乙烯的生成。
(4)赤霉素除了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够促进___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大麦的矮生突变体与赤霉素有关,有的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有的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探究某种大麦的矮生突变体所属的突变类型,请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脱落酸 赤霉素 浸泡法 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成活(或枝条生根)
(2) I 该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双子叶杂草和玉米的促进效应相同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
(3)诱导
(4) 细胞伸长 将矮化大麦品种的幼苗分为A、B两组,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A组,B组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A、B两组植株高度 若A组株高显著高于B组,则该突变体为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若A、B两组株高大致相同,则该突变体为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分析】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乙分析:外源脱落酸处理和CK组相比,两条曲线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组的曲线在CK组曲线下,说明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详解】(1)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可以降低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故此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促进了种子萌发。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对插条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浸泡法(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时使用);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成活。
(2)由图甲分析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玉米;a点两条曲线交叉,故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双子叶杂草和玉米的促进效应相同;由于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喷洒某一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时,玉米和双子叶杂草的反应有差异。
(3)由图乙可知,外源脱落酸处理和CK组相比,两条曲线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4)赤霉素除了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大麦的矮生突变体与赤霉素有关,有的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有的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预设计实验探究某种大麦的矮生突变体所属的突变类型,应以是否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为变量,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将矮化大麦品种的幼苗分为A、B两组,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A组,B组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A、B两组植株高度。若A组株高显著高于B组,则该突变体为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若A、B两组株高大致相同,则该突变体为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