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二)
展开开学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陆半球是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如图为“陆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陆半球中心甲点的经度和纬度约为( )
A.0°,0° B.0°,38°N C.0°,58°N D.0°,90°
2.陆半球上( )
A.海、陆面积比约为7:3
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陆地面积不足全球陆地面积一半
D.陆地连为一体,海洋被陆地分割
3.在陆半球中可以找到( )
①五大洲
②七大洲
③四大洋
④三大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白令海峡为( )
A.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B.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C.北美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020年北京时间10月20日21时43分,冰岛发生5.3级地震。如图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冰岛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其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美洲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6.冰岛有“冰火之国”之称,是因为( )
A.降雪量大,气候温和 B.海拔较低,冰雪覆盖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 D.冰川广布,多火山、温泉
《你好,珠峰!》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海拔8848.86米,珠峰迎来了“新身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对珠峰进行过6次测绘和科考,其实珠峰的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给珠峰测高就像父母给子女量身高。读图“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完成7~8小题。
7.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生物在不断进化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这里曾经是海洋
D.这里地壳很稳定
8.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如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9~11小题。
9.世界年降水量大致规律是( )
A.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B.两极地区距海近,降水多
C.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D.赤道地区距海远,降水少
10.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南美洲北部 B.非洲北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
11.②地与①地相比,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A.纬度更低 B.距海更近
C.海拔更低 D.受季风影响大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图完成12~13小题。
12.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13.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14.人类历史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
A.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区
B.峡谷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C.气候炎热的森林里
D.海洋运输便利的近海地区
读图“世界局部示意图”,完成15~16小题。
15.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均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6.③④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盛行西南风
B.全年盛行西北风
C.雨热同期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如图是我国前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图(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17~19问题。
17.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与前五次相比,第六次普查数据显示( )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少年人口比重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19.进行人口普查( )
①是取得人口数据的重要途径
②便于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
③可以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④可以调整我国人口分布的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依据是( )
A.人口的多少 B.人种的差异
C.军事力量的强弱 D.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21.小明发现家里的电脑配件来源多地,硬盘来自泰国,主板产于中国台湾,CPU产于美国…这种现象体现了( )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撒马尔罕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图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回答22~25题。
22.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城( )
①为乡村聚落
②以种植水稻为主
③为城市聚落
④以商贸交易闻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 B.竹木材质﹣﹣森林广布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
24.图片中部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反映出当时的建造者信奉(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5.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目的是( )
A.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B.使人类璀璨文化得以留存
C.限制古城的游客数量
D.提高当地古建筑经济价值
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半岛,当地居民使用 语,对应的宗教建筑是 (甲/乙/丙)图。
(2)图中C地大多数国家属于 (发达/发展中)国家。
(3)图中D地有世界最大平原 平原,人口分布 (稠密/稀疏),通用的语言是 。
(4)图中的五个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填序号),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27.“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首要任务。图1为长江流域简图。图2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地形区)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 海,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河流特征受自然环境影响,请依次填写空格,完成框图3。
① ;② ;③ ;④ 。
(3)长江是我国“水能宝库”,水能主要集中在 河段;该河段 (城市)以下的中下游河段,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是由于 (至少写出两点)。
(4)在开发长江的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沿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选择填空)
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②下游地势平坦,形成“鱼米之乡”
③中游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
④沿岸支流众多,河道“九曲回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写出一点即可) 。
28.“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亚各国与我国联系日益密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 中亚主要矿产和农产品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
资料二 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
(1)从纬度位置上看,中亚地区位于 (低/中/高)纬度。
(2)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
(3)中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农业类型是 ;通过管道运输出口到我国的能源矿产是 。
202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文件包含202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解析版docx、202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二),文件包含202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二解析版docx、202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文件包含202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解析版docx、202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