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份阶段验收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12月份阶段验收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年9月3日,“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下图)在陕西榆林顺利完成首飞任务,这是我国首款超大展弦比高空低速无人机,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该机巡航高度可达2万米,是一款能够在高空连续飞行的“伪卫星”,可执行高空侦察、森林火情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地理测绘、通信中继等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启明星50”无人机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的是( )
A.太阳能不稳定 B.太阳能能量集中 C.研制费用较高 D.操控技术不成熟
2.“启明星50”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高度飞行时所在的大气层( )
A.分布有若干电离层 B.平流运动显著
C.臭氧吸收红外线 D.大气密度最小
【答案】1.A 2.B
【解析】1.“启明星50”无人机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供能不稳定,A正确;太阳能分布分散,B错误;研制费用高不影响正常运行,C不合题意;操控技术成熟,D错误。正确答案是A。
2.“启明星50”无人机巡航高度可达2万米,即20千米,应该位于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B正确;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在50千米以上,A错误;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等短波辐射,C错误;大气密度最小在散逸层,高层大气的顶端,D错误。故而正确答案是B。
【点睛】大气层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多天气现象;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上部有臭氧层,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022年11月29日晚,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神舟飞船升空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①层所达高度更高 B.②层中杂质含量少,但水汽含量多
C.③层有利于航班的高空飞行 D.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
4.神舟飞船升空经过了①层,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
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 C.臭氧 D.太阳辐射
【答案】3.A 4.B
【解析】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层为对流层,②层为平流层,③层为高层大气。①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 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低纬度地区对流层所达高度更高,A正确;②平流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利于航班的高空飞行,BC错误;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③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A。
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层为对流层,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所以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B正确;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红外线,不是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臭氧集中在平流层,C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升温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①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②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③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高层大气的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先降低后上升。
截至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5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的喷发已经持续了57天,火山灰累积覆盖了1019.79公顷土地,并导致1460座建筑物损毁。下图分别为火山喷发景观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拉帕尔马岛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①圈层中部 B.②圈层上部 C.③圈层上部 D.②圈层顶部
6.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其原因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5.B 6.D
【解析】5.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圈层是外核,④圈层是内核。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超强火山喷发会在短时间出现火山灰,大气透明度下降,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区域气温下降,D正确;不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辐射会减弱,B错误;大气逆辐射也会减弱,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云层的反射、颗粒物的散射、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大气湿度越大、透明度越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强。
下表是今年成都七中运动会期间及之后几天成都武侯区的天气状况数据。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白天最高气温
天气
10月21日
25℃
晴
10月22日
25℃
晴
10月23日
23℃
晴
10月24日
18℃
阴雨
10月25日
19℃
阴雨
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② D.④—②—③
8.与表中前三天相比,10月24—25日白天最高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辐射①减弱 B.辐射④增强 C.作用⑤增强 D.作用③减弱
【答案】7.A 8.C
【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升温的顺序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地面放出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图中,①②代表太阳辐射,④代表地面辐射,故顺序为①-②-④,A对,B、C、D错。本题选A。
8.由表格可知,24-25日为阴雨天气,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气温较低。①为宇宙空间为被削弱的太阳辐射,无变化,A错;④为地面辐射,会减弱,B错;⑤代表削弱作用,其增强,C对;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错。综上,本题选C。
【点睛】大气的受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①太阳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升温后,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③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一部分射向宇宙,另一部分射向(长波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会使近地表温度升高,即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的“太阳风”( )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10.上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
【答案】9.A 10.D
【解析】9.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由于湖泊与陆地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湖泊,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吹湖风;夜晚吹陆风,据此分析,夏季晴朗的午后,由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风”为湖风,且风由湖泊吹向陆地的过程中带来水汽,风较为湿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结合上题分析湖陆风转换取决于湖面与陆面的气温变化,当陆面气温高于湖面气温时吹湖风,反之为陆风,据图分析11点至21点期间陆面气温高于湖面,该时段吹湖风(即太阳风),21点至次日11点期间,陆面气温低于湖面气温,吹陆风,因此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为21时前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三种类型。
下图为亚洲东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P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图示M、N、P、Q四地中( )
A.M地气压最低 B.N地气压最高
C.P地风力最强 D.Q地风力最小
【答案】11.D 12.C
【解析】11.根据图中P点的气压分布,可知P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2.根据图中信息,M、N、P、Q四地中,M点气压最高,P点气压最低,AB错误,P点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Q地等压线较MN密集,风力较MN大,C正确,D错误,所以选C。
【点睛】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
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 D.先变近,后变远
14.“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答案】13.B 14.C
【解析】13.“石老人”是海蚀柱,受海浪侵蚀可能会变小或是坍塌,但总体位置是相对稳定的,而海蚀崖长期受海浪的侵蚀,会逐渐向陆地后靠,故而他们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变远,B正确,其它选项错误。故选B。
1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石老人”形成之初是海蚀台地,后期台地受不同方向的海浪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继续侵蚀,拱桥上方坍塌,“石老人”独立呈现海蚀柱景观。后期在海浪的持续侵蚀下,最终会坍塌形成碎屑物,直至消失。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他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海岸地貌包括海浪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台地等;堆积地貌主要是海滩、沙坝等。
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存在(见下图),形成了海岛独特的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它是珊瑚岛上十分重要的淡水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价值。但一般的珊瑚岛礁因雨水下渗时间不足难以形成淡水透镜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淡水透镜体能够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是基于( )
A.密度差异 B.水位高低 C.地质构造 D.岛屿形状
16.与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气候特征 B.岛屿面积 C.地质状况 D.海浪大小
【答案】15.A 16.D
【解析】15.本题考查淡水透镜体中淡水与咸水的差异,结合材料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说明淡水与咸水相比,淡水的密度小,咸水的密度大,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咸水位于下面,淡水位于上面,据此判断A正确;因此与水位高低 、地质构造和岛屿形状没有直接的关系。BCD错误,故选A。
16.本题考查淡水透镜体的成因,结合图示分析,海水透镜体是雨水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下渗到地下,地下由于淡水密度低,海水密度高,导致淡水位于海水层以上的一种特殊水体,因此与降水量的多少、岛屿面积(岛屿面积越大,集水面积越大,淡水透镜体的范围越大),地质状况(地质结构是否有利于储水)等有关,与海浪大小无关,ABC正确, D错误,故选D。
【点睛】在各种岛屿上,有种神奇的现象,叫“淡水透镜体”,顾名思义,这就是在岛屿的地下,有一块凸透镜一样,中间厚四周薄的淡水层。不过要想形成这种淡水透镜体,岛屿必须达到一定的面积才行。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地区中,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18.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面结冰 D.自然净化水体
【答案】17.C 18.C
【解析】17.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缓解城市内涝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城市易产生内涝,适合建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C正确;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城市不易产生内涝,不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ABD错误。故选C。
18.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将大大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从而降低市中心的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A不符合题意;市中心集水区域的增加,当暴雨来临时,可以有效调节地表径流量,减轻城市内涝,B不符合题意;城市水体数量的增加,城市水体流动性增加,可以大大提高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分解更多的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D不符合题意;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没有防止路面结冰的功能,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1)有利影响:1.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河流枯水期径流量。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增加流域内的蒸发量。2.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3.“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2)不利影响:1.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2.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回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河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丁地成为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冬季风源地远,水温高 B.纬度较低,水温高
C.受暖流影响,水温高 D.海水透明度高,光照强,水温高
21.小黄鱼产卵季节的洄游方向及原因是( )
A.甲→乙→丙,寻找适宜水温 B.甲→乙→丙,顺流节省体力
C.丙→乙→甲,南部海域逐渐变热 D.丙→乙→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
【答案】19.B 20.C 21.D
【解析】19.根据图片,乙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受淡水稀释的影响,该地海水盐度最低;甲丙丁受陆地淡水补给较少,盐度较高,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0.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冬季越冬应选择较温暖的海域,冬季陆地温度低,丁地受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影响,海域水温较高,有利于小黄鱼越冬,C正确;远离大陆的海洋受冬季风影响较小,A错误;丙处的纬度位置更低,B错误;海水透明度不是影响丁处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2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小黄鱼在甲乙丙海域产卵,春季海水温度由南到北次第升温,其产卵回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最可能为丙→乙→甲,故D正确,AB错误;春季,北部海域逐渐回暖,南部海域海水温度不会过热,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小黄鱼为暖温性底层结群洄游鱼类。一般栖息于软泥或泥沙质海区,其垂直移动现象,会进入河口区。厌强光,喜混浊水流,黄昏时上升,黎明时下降,白天常栖息于底层或近底层。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
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前,北非尼罗河河口的沙丁鱼资源十分丰富。1970年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渔业资源突然枯竭,现在非洲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索马里半岛附近是季节性渔场,夏季捕捞量较大,冬季较少。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1970年后尼罗河河口渔业资源突然枯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渔船增多,过度捕捞 B.大坝拦截,营养盐类不足
C.全球变暖,鱼类死亡 D.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减少
23.与非洲西海岸渔业资源丰富成因相似的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索马里渔场 D.纽芬兰渔场
【答案】22.B 23.C
【解析】2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70年后尼罗河河口渔业资源突然萎缩主要是因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大量拦水拦沙,使得到达尼罗河河口的水量、泥沙量减少,营养盐类减少,饵料少,渔业资源萎缩,B正确。题意中未涉及到渔船的过度捕捞,A不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均温升高1℃左右,对鱼类死亡影响较小,C错误;题意未涉及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B。
23.非洲西海岸渔业资源主要得益于沿岸的寒流,成因是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带走,底层冷海水上泛,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其成因与索马里渔场的成因一致,C正确。A、B、D选项中的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物质上泛形成的。故选C。
【点睛】大型渔场成因分析: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上升补偿流,把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得表层饵料丰富;陆地径流汇入,到海营养物质丰富;中低纬大陆架广阔;沿岸岛屿、半岛众多,鱼类的栖息地面积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关于海陆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②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B.G为海洋,H为陆地
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和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5.南半球的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答案】24.A 25.B
【解析】2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径流环节影响最大,故A项正确;G为陆地,H为海洋,故B项错误;③表示海洋水汽的蒸发,故C项错误;环节②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故D项错误。
25.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洋流①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项错误;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故B项错误;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C项错误;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故D项错误。
【点睛】水循环及其类型
1.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2.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别称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海洋水循环
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蒸发、凝结、降水等
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读世界局部洋流和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水温①大于②,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实线,该洋流为南半球寒流
B.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实线,该洋流为南半球暖流
C.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虚线,该洋流为北半球暖流
D.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虚线,该洋流为北半球寒流
27.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增温增湿,形成森林 B.沿岸常年低温干燥
C.运行的船舶速度加快 D.容易出现大雾天气
【答案】26.A 27.D
【解析】26.水温①大于②,即越往南水温越低,代表的是南半球,C、D错误;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实线正确,且洋流由水温低的流向水温高的,代表是寒流,所以A正确,B错误。故选A。
27.由上题可知,该洋流是南半球的自南向北流的寒流,符合题意的是中低纬海区大洋东岸的寒流,寒流流经低纬地区,常出现海雾,D正确;寒流过境,降温减湿,A错误;沿岸为低纬地区,常年低温错误,B错误;顺洋流行驶的船只速度加快,逆洋流行驶速度减慢,C错误。故选D。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寒流过境降温减湿,暖流过境增温增湿;对渔业,寒暖流交汇处、上升补偿流会形成大型渔场;对航行,影响速度,同时洋流产生的海雾、冰山可能会影响航行安全;对海洋生态,洋流会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降低污染浓度。
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图1),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28.如果图2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29.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
3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的表层可转化为新的(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长江口的崇明岛的形成
C.撒哈拉沙漠沙丘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答案】28.B 29.A 30.C 31.D
【解析】28.若图2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结合箭头方向,则丁是变质岩,不可能是岩浆岩;丁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乙是沉积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都能转化成岩浆;甲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故A、C、D错,选B。
29.江郎山位于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A对;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B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角锋等地貌,C错;地壳上升是内力作用,D错。故选A。
3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丹霞地貌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山体岩石在地壳的表层受外力作用可转化为新的沉积岩,故选C;侵入岩和喷出岩都是岩浆冷凝作用形成的,AB错;形成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发生在地表以下,D错。
31.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山脉,D对;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崇明岛是河流泥沙堆积形成,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都是以外力作用为主,A、B、C错。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此外还考查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 km。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3.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答案】32.D 33.D
【分析】32.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溶洞等,说明当地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3.据上题可知,该地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进行长期的溶蚀(侵蚀)的结果,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该海域曾经海上航行事故多发。完成下面小题。
34.阿拉斯加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美洲板块受到与(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35.图示海域冬季航行事故多发主要自然原因是该海域( )
A.大雾弥漫 B.浅滩众多 C.冰山广布 D.低温封冻
【答案】34.D 35.A
【分析】34.根据板块分布,阿拉斯加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边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活动频繁,D正确。故选D。
35.图示海域冬季航行事故多发主要自然原因是该海域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海上水蒸气蒸发旺盛,冬季气温低,水蒸气易遇冷形成大雾弥漫,影响航行视线,易引发事故,A正确。 海底坡度大,浅滩少,B错误。冬季温度低,冰川不易垮塌,海上冰山活动少,C错误。 受暖流影响,海面不易封冻,D错误。故选A。
【点睛】海上冰山多出现在海上浮冰断裂区或陆上冰川崩塌区。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岩层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37.图中信息显示( )
A.华山的的形成与a地类似 B.d地油气资源较丰富
C.c附近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b地适合建大型水库
【答案】36.C 37.A
【分析】36.一般来说,下面的岩层先形成,上面的岩层后形成,根据图中岩层分布位置可知,①花岗岩位于③石灰岩之下,早于③石灰岩形成,石灰岩③在变质岩②之下,③早于②,④的岩层沉积于②③的褶皱断层之后,因此可判断其形成早晚依次是①③②④,故选C。
37.华山属于断层抬升的地垒构造,岩石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图中a处为断层一侧上升形成的块状山地,与华山类似,A正确。d地位于向斜构造,不适宜储存油气,B错误。C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且左侧有较新的上覆岩层,C错误。b地断层结构,不适宜建大型水库,D错误。故选A。
【点睛】地质学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断:
1.地层层序律:正常情况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平行分布。但是由于地质作用岩层可能发生褶皱甚至地层倒转,判断时需要排除。
2.生物层序律:在含有化石的沉积岩中,生物结构越简单的岩石,形成时间越早,生物结构复杂、高级的岩石,形成时间晚。这里的化石指标准化石即对环境适应性差、存在时间短的生物的化石,而象那些很早以前直到现在一直存在的哑化石无指示作用。
3.按照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计算岩石的绝对年龄。
4.侵入岩可以根据岩脉的穿插关系判断:被冲断的岩石老,穿插其中的岩石新。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域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A. B.
C. D.
39.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40.关于甲、乙两地之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良好的储油构造 B.良好的储水构造
C.适宜工程隧道建设 D.有色金属矿丰富
【答案】38.A 39.A 40.B
【解析】38.据图可知,甲、乙地表岩层是C,甲乙之间有岩层P,符合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特征,可以判定为向斜,B、D错误;结合等高线,图示等高线图中等值距是50米,甲乙之间过高程185米的点,等高线四周低中间高,呈闭合圈,是山岭地形,A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A。
39.据图可知,丙处地表沉积岩层为D泥盆纪。沉积岩层具有层理结构,越往下岩层越老,故往下探取可以获得更老的岩层志留纪,答案选择A,其他选项年代新,表述错误,排除BCD;故选A。
40.甲、乙之间的地质构造是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正确;良好的储油构造是背斜,A错误;适宜隧道建设的是呈现天然拱形的背斜,C错误;背斜、向斜与金属矿产的储量关系不大,D不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B。
【点睛】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同时岩层向上弯曲呈现天然拱形,有利于隧道工程的建设;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同时其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内部矿产资源不易被外力侵蚀,保存完好,适合建采矿场。
二、综合题
41.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貌的形成原因(例如:乙流水堆积):
甲____,丙____,丁____。
(2)图丙为流动性沙丘,下列有关该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粒在C坡一侧被搬运,在D坡一侧沉积 B.C坡风力大于D坡
C.此地的风向是西北风 D.D坡一侧为迎风坡
(3)乙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 流水溶蚀 风力堆积 海浪侵蚀
(2)D
(3) 出山口 减小 河流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沉积物先沉积,颗粒小的沉积物后沉积。
【分析】本题以四幅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甲为桂林山水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丙为沙丘景观,属于风积地貌,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丁为海蚀拱桥,属于海岸地貌,主要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
(2)新月形沙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图示D坡和缓,为迎风坡,A错误,D正确;根据指向标,此地风向为东北风,C错误;D坡为迎风坡,D坡风力大于C坡,B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乙为山麓冲积扇景观,属于流水堆积地貌,一般,在出山口的位置,由于流水速度减慢,流水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流速与携带粒径大小成正相关,当流水速度变慢时,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因此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
4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甲图)和某海域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箭头b洋流流经海域比周围水温低)
(1)甲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半球;A、B、C、D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为____,表示南半球寒流的为____,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____;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____。
(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它位于d洋流____和____(洋流名称)交汇处。
(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____,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正面影响是____。
【答案】(1) 北 C A D 降温减湿
(2) 北海道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3) 扩大污染范围 加快净化速度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和某海域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分布规律、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该地洋流以30度附近海域为中心,为中低纬度洋流,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所以甲海域位于北半球,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比流经地区的水温高,寒流相反,北半球水温自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相反,故图乙ABCD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为C,表示南半球寒流的为A。b为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应D,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它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区,同时该地区污染物减少,提高了净化速度。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阿贡火山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部的活火山,海拔3142米,为巴厘岛的最高峰,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喷发周期约为50年。阿贡火山曾于1963年剧烈喷发,喷发活动持续至第二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印尼阿贡火山又开始剧烈喷发。
材料二:巴厘岛示意图(图1)。
材料三:火山喷发原理图2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3。
(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是它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板块、____板块交界处。阿贡火山喷发是板块之间____(“碰撞”或“张裂”)而成。
(2)据图2,此次阿贡火山的喷发是地球内部____层的岩浆喷出形成的现象。其形成过程对应图3____环节(填数字),形成____(甲/乙/丙)岩。
(3)巴厘岛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____(南部或北部)地区。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依据____。
【答案】(1) 太平洋 印度洋 碰撞
(2) 软流 ④ 乙
(3) 南部 南部地区公路线长,网密度大,等级高;城市和城镇数量多,等级高。
【分析】本题以印度尼西亚火山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软流层内的岩浆沿地表薄弱环节喷出或侵入地下,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图3中丙代表岩浆,乙是岩浆岩,甲是沉积岩。
(3)据图1可知,巴厘岛北部多山地丘陵,山区面积广。而南部平原面积广,城市数目多,还有大城市,等级高;交通线网密集,各类等级线路纵横。所以,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本区的南部地区。
【点睛】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以及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板块的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运动会在板块边界形成各种地貌。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