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 (16)无尽之弧
展开2023年高考作文训练(十六)无尽之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总是执着于求之不得的东西,而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或许是那些已经到手的东西。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拟写标题拟写分论点拟写首尾段拟写金句 标题示范莫哀须臾,以彼追求无穷 无尽之弧 首尾段示范(首段)“真正的巨人活在既得之物的沉淀中”,林贤治在《人间鲁迅》之中面对人们狂热渴求“求之不得之物”如是说道,这着实给人抛出一深刻的生活命题——在面对既得之物和求之不得之物时,选择何种方向才能对自我的前行旅程更有影响,更富宏大之意义?(尾段)这些闪耀着的“既得之物”,总在我们的视线里化成一股激流动荡着,通过乱山碎石之中,创造着“人之心路”,最终归于“心海之间”,凛然于一个大写的“人”字之中,真正影响着“人”。 分论点示范 反省审视既得之物“既得之物”相对于“求之不得之物”更具现实意义,对人的前行实践更具参考价值和实在意义,更能真正影响人,“那些已经到手的东西”在生活哲学的角度是切实存在过人的生活之中的,“以存在来论未来”则是西方哲学领袖人物加缪所言。在某种程度上,执着于追求“求之不得之物者”和关照当下“既得之物者”实则是共通的。 佳作展示身在井隅 心向璀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心向往之的许多东西在漫长求索之后,仍只是“宛在水中央”。因此,有人说,我们总是执着于求之不得的东西,而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是已经到手的东西,诚然,“伊人”难寻,但我不认为这可以否定其对于追寻者的意义。何为“求之不得”,即探索的路上还未见成果,如何判定事物价值,却往往不在结果,而“已经到手”的东西,是否又是与生俱来呢?任何现有的价值,都是由人类创造的,对于价值的评定,也具有主观性,一样事物于人,只在乎是已经到手的实用性,未免有些狭隘。毕竟,物质总会随时间而消逝,而那些源源不断的、新的、由“求之不得”转到得以实践的,才是亘古不息、支撑着我们前进的。纵观世界历史进程,许多伟大意义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一次“荒唐”的设想,鸣笛的火车像奔跑的巨兽,电磁感应如一个魔法,从此,联结世界,点亮世界。这些犹如点点繁星,闪烁在人类长河。如果仅仅关注已有的环境与事物,进步遥不可及,人只能沦为井蛙夏虫。故而,我们注重求索,也许许多事情恐怕暂无定论,先不必着急否定,从一次探寻中,可能无法收获结果,未必不能收获方法与心得。前进的道路很多,但总是殊途同归,前进的精神就是指明方向的灯。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从而去探索,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影响,而非物质上已经到手的东西对于生活微小的改变。当然,并非是说不关注已经到手的东西。正如所谓“尼安德特人去林中抓兔子吃,而智人想去林中找仙女”一般。智人必然也需满足生理需求,再去追逐更高的精神需求。但我们最应关注的不是“兔子”的重要性,而是“仙女”对于两种人种的改变——尼安德特人的足迹只留在了史书上,而智人的足迹甚至伸向宇宙。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正应如王尔德的“身在井隅,心向璀璨”,浮世万千都最终幻化成暗淡的井隅,长明的,则是人心中执着不化的追求。是“伊人”的朦胧与迷离,指点我们拨开云雾前进,是纸上复杂的构图和脑海中的构想慢慢落入实际,是永远在探索、追逐的路上指引、影响我们。正是这些,成就了人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