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五(含答案)
展开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丁德良
①爱上阅读,各有各的因由,各有各的精彩。阅读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灵魂来陪伴心灵的成长。阅读之于个人,如漫漫人生里的灯盏,照亮奋斗之路;阅读之于社会,如历史进程中的星光,辉映壮美的文明之虹。
②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人类的思想足迹有多远,阅读的空间就有多广;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有书做伴,生命便不会失色暗淡;有书壮怀,灵魂便不会孤寂渺小。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
③阅读往圣哲思,心灵深处不觉增添了参悟世界的思想之力;阅读唐诗宋词,胸中悄然生发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心中自然涌起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各类经典著作浓缩了历史的精华、文明的智慧,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含英咀华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澎湃能量。
④ 窗前灯下,一段段暖心的故事,湿润了多少儿童的双眸; ;大山深处,一册册趣味无限的绘本,带给多少学子以情感和美感的启迪。无论世事怎么变化、人生如何起伏,人们总能在阅读中得到慰藉和滋养,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阅读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有深沉的文化体验,在人生中体验有温度的精神旅行。
⑤李大钊提出过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书是沟通古今的纽带、交流文明的津梁。古今多少梦想与奇迹、伟业与壮举、荣耀与辉煌,都成为了历史、写进了书册,成为点亮心中梦想的星星之火,化作驱散严寒的浩荡长风,激发从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动能。思接千载、情通古今,经典以其通达启迪了我们的思想,以其至善滋养了我们的心境,以其壮丽充盈了我们的精神,以其厚重丰富了我们的灵魂。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⑥因为阅读,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因为阅读,人类不断创造更美的世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爱上阅读,因由各不相同,恒阅读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滋养我们的心境,充盈我们的精神,丰富我们的灵魂。
B . 第 ②段中的“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是说人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就要用丰富的阅读来支撑;而丰富的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 . 阅读往圣哲思、唐诗宋词、红色经典获得的人生感悟和精神成长都是相同的。
D . 想要得到慰藉和滋养,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在人生的旅程中,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 2 ) 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请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 3 ) 仿照第 ④段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作为论据。
( 4 ) 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分析写作上的两个特点。
2、 阅读《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徐文秀),完成下面小题。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 心慌意乱 ;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 一蹴而就 ,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 “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能否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时间的长短,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君,主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到,他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他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拉,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因为有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和对品质的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有删改)
1 . 解释文中第 ②段加点的词语。
( 1)心慌意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蹴而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3.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3 . 文章第 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请根据语境,仿照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第 ⑦段中所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5 .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3、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随心的阅读
刘恩波
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
②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③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④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⑤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
⑥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⑦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 . 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 . 阅读第 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 A |
分析论述 | B |
引用桑林峰和培根的名言,从效果方面进行论证 | |
得出结论 | C |
3 . 选文第 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第 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B . 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
C . 人与书的同构,是奇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D . 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5 . 分析 A、B两种阅读方式,判断哪种是随心的阅读,再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 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资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
( B)小李很喜欢旅行,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 “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 ……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20年时间,复旦师生广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 “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识有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 “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因此,不妨给予实体书店更多的网络能见度。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引导,提升网络流量知识的品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 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2 .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 . 从论证思路的角度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之用勇,不可不慎
李方刚
①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传承到人类时代。所以,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善良之人,还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有加。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容易走向极端,成为莽撞的代名词。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勇敢是复杂的。
②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的仁、智、勇。
③孔子提醒人们的是,“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之“智勇”。在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地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勇”,值得现代人借鉴。
④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有正义、道德的关照和约束。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的结果,或许就是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⑤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勇敢尤其需要“义”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容易受到那种不正义的“勇敢者”的吸引,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前途尽失。
⑥正是出于“义”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在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义”,勇敢才不会误入歧途。“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 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 “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
⑦在孔子看来,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⑧勇敢,不可不慎。
(选自《论勇敢》,有删改)
1 . 文中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 、知者不惑、 ____________ 是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
2 . 下列选项 不适合 作为第 ③段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 . 《狼》中屠户机智应对尾随他的两只狼,最后勇敢杀狼。
B .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使秦王妥协,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C . 《智取生辰纲》中晁盖一行人智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劫取生辰纲。
D . 《三顾茅庐》中张飞因刘备访诸葛亮两次不遇而口出狂言,要用麻绳将诸葛亮绑来。
3 . 第 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 “用勇”方面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 1 ) C
( 2 ) 中心论点: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分论点一: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
分论点二: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
分论点三: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 3 ) 示例:医院的病榻前,一卷卷直击心灵的人文经典,让多少病患舒展开紧锁的眉头。
( 4 ) 本文侧重于阅读对于人生,特别是精神上的影响与作用,即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比喻论证,论述了阅读对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助力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详解】
(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C. 结合第 ③段“阅读往圣哲思,心灵深处不觉增添了参悟世界的思想之力;阅读唐诗宋词,胸中悄然生发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心中自然涌起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分析,选项“阅读往圣哲思、唐诗宋词、红色经典获得的人生感悟和精神成长都是相同的”错误。
故选 C 。
( 2)本题考查文章论证结构。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标题:阅读的陪伴最温情。本个分论点分别在第②③⑤段,即第②段“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第③段“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第⑤段“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把这三个句子摘录下来即为答案。
(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仿造画线句子的句式,写一个句子作为论据即可。如:夏日树荫下,一段段历史传奇,让多少农人暂时忘却了耕作的劳累。
( 4)本题考查写作特点分析。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处运用比喻论证,论述了阅读对个人的精神成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这些比喻论证,既增强了文采,又使得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如②段“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⑤段“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②段“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等,都是围绕阅读对于人生,特别是精神上的影响与作用来议论的。答题时,选择其中一句为例来分析即可。
2、 1 . 心里慌乱,没有了主意。 一步就能成功。
2 . 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3 . 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
4 .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5 . 少一点焦虑 多一份淡定 少一点杂念 多一份纯净
6 . 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 “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 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分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 1 )心慌意乱:意思是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 2 )一蹴而就:蹴( cù ):踏。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
2. 本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本文前两段是列举现在的人没有耐心、过分浮躁的现象,论点在第 ③段,第③段有“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成就人生”,可概括出“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也可以用标题或最后一句“保持耐心,成就人生之美”来回答。
3.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把握。文章主体部分是 ④⑤⑥段,都有总领句,抓住“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即可把握本文结构。
4.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第 ⑤段有“《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君,主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引用论证,证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到……正是因为有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这是举例论证,证明“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5.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仿写一般要从内容、句式和修辞等方面加以注意。仿句是 “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内容是写如何修炼耐心,“功利”“淡泊”与“喧嚣”“宁静”是两组反义词;句式是“少一点……,多一份……”。据此可以仿写句子“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
6. 本题考查拓展能力,要求写阅读启示。本文主要论述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耐心对于人的品格、对于人的成功的价值和意义。当今社会,信息繁杂,价值多元,人们被裹挟着匆匆前行,越来越缺少“耐心”这种可贵的品性。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3、 1 . 随心的阅读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2 . A: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状态和效果不一样。
B:举“我”不同时期阅读鲁迅作品的不同感受的事例,从状态方面进行论证。
C: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3 . 道理论证。引用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 “随心的阅读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本文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4 . D
5 . B中小李的阅读方式是随心的阅读。A中小刘是为了考试而阅读,B中小李是基于兴趣而阅读。小李的阅读正好与文中提到的“随心的阅读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随心的阅读是无关功利的阅读享受/随心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相符,所以,小李的阅读方式是随心的阅读。
【分析】
1. 本题考查分析归纳论点。论点是指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选文先由读书节引出论题 “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然后介绍“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的效果和状态,指出“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接着论述真正的读书是无目的的,最后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观点:随心的阅读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选文内容都是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而存在的,所以这个观点即中心论点。
2. 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思路。先分层次,再概括内容。按照 “先……,再……,最后……”的形式概括。阅读第②段可知,该段开头就提出了本段观点: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然后列举“我”少年时和“年龄稍长”时阅读鲁迅作品不同的感受,证明开头提出的观点,接着引用名言从效果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根据以上分析和表格所给信息进行填写即可。
3. 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开头应用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更有权威性,可以充分有力地证明本段观点:随心的阅读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
4.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D. 有误,选文第 ②段指出“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并没有明确表示有目的的阅读更好,而且从全文来看,作者更推崇和倡导的是随心的阅读。所以 D 中 “有目的的读书”“是更好的阅读”的说法有误。
故选 D 。
5.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根据文章第 ⑦段句子“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可知,随心的阅读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是无目的的阅读,是无关功利性的阅读。根据 A 中的 “准备导游责格考试”和“专门”一词可知,小刘进行的是有目的的阅读。根据B中小李“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空闲时信手翻阅画报和旅行杂志,可知小李的阅读属于随心阅读。
4、 1 .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2 .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实体书店的存在比作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在互联网大潮中,实体书店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指引作用。
3 . ①表明在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独特魅力;引出论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阅读,为下文具体论述这一观点做铺垫。
【分析】
1. 本题考查概括选文观点的能力。文章由 “复旦旧书店”引出话题,先指出“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接着分析指出身处流量时代,很多人随波逐流,只满足于浅阅读,这样的阅读“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然后分析“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再亮出观点,“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由此可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2.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能力。画线句是 “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明亮的路灯”运用比喻论证,把实体书店的存在比作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实体书店在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和改变阅读方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大潮中,实体书店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指引作用。
3.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结构及段落作用的能力。先看第一段写的内容,先写 “‘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再由此引出复旦大学的实体书店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最后得出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从论证结构来看,此段先摆出一种社会热点现象,引发人们对于流量时代阅读的思考,进而提出中心论点。可见,第一段起到了引出论题,为具体论述观点做铺垫的作用。
5、 1 . 勇者不惧 仁者不忧
2 . D
3 . ( 1)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 2)示例:用经得起正义和道德考验的勇敢与经不起正义和道德考验的勇敢进行对比,突出强调有“义”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
4 . 示例一 :生活中,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一方而要敢于耳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示例二 :生活中。我们要心存正义,恪守道德,遇事冷静,明辨是非。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分析】
1. 考查内容的概括。从第 2段“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可知此填空项内容。
2. 考查论据的选取。本段的分论点是:孔子提醒人们的是, “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之“智勇”。 ABC 三项补充的论据都是 “智勇”的事实论据,可以作为第③段事实论据; D .《三顾茅庐》中张飞因刘备访诸葛亮两次不遇而口出狂言,要用麻绳将诸葛亮绑来。这个论据张飞的表现是有勇无谋的冲动,不是“智勇”,所以不适合作第③段事实论据。故选D。
3. 考查论证方法。第 ⑥段画线句是从道理上分析勇敢的正确含义,属于道理论证;同时,“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这是从正面分析论证;“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这是从反面分析论证,前后构成正反对比论证;通过“义勇”和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的勇敢的对比,证明了“义勇”的好处,非“义勇”的后果,有利证明的论点。
4. 开放性试题,谈谈生活实际中 “用勇”得到的启示。只要观点明确,表达通顺即可。
示例 1:生活中、我们在好勇的同时,要重视学习,真正明白“义”的含义。这样才会使勇敢变为善的力量,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五(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五(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含答案),共10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