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01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02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共38页。

    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
    【例题讲解】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连接DE,把△DEC沿DE折叠得到△DE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
    (1) 求证:∠EDG=45°.(2)如图2,E为BC的中点,连接BF.
    ①求证:BF∥DE;②若正方形边长为6,求线段AG的长.
    (3) 当BE︰EC= 时,DE=DG.

    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DA.∠A=∠B=∠C=∠ADC = 90°.
    ∵△DEC沿DE折叠得到△DEF,
    ∴∠DFE=∠C,DC=DF,∠1=∠2,
    ∴∠DFG=∠A,DA=DF,又∵DG=DG,
    ∴△DGA≌△DGF, ∴∠3=∠4,∴∠EDG=∠3+∠2=(∠ADF+∠FDC)= 45°.
    (2)①证明:∵△DEC沿DE折叠得到△DEF,E为BC的中点
    ∴CE=EF=BE,∠DEF=∠DEC.∴∠5=∠6,
    ∵∠FEC=∠5+∠6,∴∠DEF+∠DEC=∠5+∠6
    ∴2∠5=2∠DEC,即∠5=∠DEC ∴BF∥DE.
    ②解:设AG=x,则GF=x,BG=6-x,由正方形边长为6,得CE=EF=BE=3,
    ∴GE=EF+GF=3+x. 在Rt△GB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x=2,即线段AG的长为2. .
    【综合演练】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的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有如下3个结论;①AG+EC=GE;②∠GDE=45°;③△BGE的周长是24.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翻折,则图中折成的4个阴影三角形的周长之和是(    )

    A.8 B.9 C.12 D.以上都不正确
    3.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   )

    A.2 B. C. D.1




    4.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AD=10cm,若将纸片沿DE折叠,使DC落在DA上,点C的对应点为点F,若BE=6cm,则CD=(  )

    A.4cm B.6cm C.8cm D.10cm
    5.如图,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再把点折叠在折痕上,折痕为,点在上的对应点为,则的度数为______.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至处,与AC交于点F,若∠EFC=67°,则∠CAE的度数为____.

    7.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0cm,点P在边BC上,BP=4cm,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点P上,折痕为MN.则AM的长是______.


    8.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将 沿对折,得到,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若正方形的边长为,则线段的长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9.如图,将一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的顶点折叠至边上的点,使,折痕为,则的长__________.

    10.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为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AE、BD交于点P,过点P且垂直于AE的一条直线MN分别交AB、CD于点M、N.连接AN,将△APN沿着AN翻折,点P落在点P'处.AD的中点为F,则P′F的最小值为 ____.


    11.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CD上,且,将沿AE对折至,延长EF交BC于点G,连接AG、CF.

    求证:≌;
    求BG的长;
    求的面积.
    12.如图,正方形ABCD中,CD=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

    (1)求证:①△ABG≌△AFG; ②求GC的长;
    (2)求△FGC的面积.
    13.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AH⊥MN于点H.
    (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AH与AB的数量关系:____;
    (2)如图②,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1)中发现的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理由,如果成立请证明;
    (3)如图③,已知∠MAN=45°,AH⊥MN于点H,且MH=2,NH=3,求AH的长.(可利用(2)得到的结论)

    14.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为上一点,连接,把沿折叠得到,延长交于点,连接.
    (1)____________;
    (2)如图2,若正方形边长为6,点为的中点,连接,
    ①求线段的长;
    ②求的面积;
    (3)当时,若令,则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15.知识再现: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M、N分别在边BC、CD上,连接AM、AN、MN,∠MAN=45°,延长CB至G使BG=DN,连接AG,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我们可以证明MN=BM+DN.
    知识探究:(1)在如图中,作AH⊥MN,垂足为点H,猜想AH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知识应用:(2)如图,已知∠BAC=45°,AD⊥BC于点D,且BD=2,AD=6,则CD的长为 ;
    知识拓展:(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边BC的中点,F为边CD上一点,∠FEC=2∠BAE,AB=24,求DF的长.

    16.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DC于H,折痕为EF,连接BP、BH.
    (1)求证:∠APB=∠BPH;
    (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17.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点E为边上一点(不与点C,D重合),将沿所在直线折叠得到,延长交边于点G,连接、,可得.

    (1)判断与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长;
    (3)若,请直接写出的值.
    18.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B点落在CD边上一点E,压平后得到折痕MN,当.

    (1)求NE的长;
    (2)连AN、AE,NG⊥AE,垂足为G,求GN的长;
    (3)直接写出AM的长度.
    19.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迁移探究:
    ①如图1,当点M在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点P在上的位置(点P不与点A,D重合),如图2,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③已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8,当时,直接写出的长.
    (2)拓展应用:
    正方形的边长为8,点P在边上,将沿直线翻折,使得点A落在正方形内的点M处,连接并延长交正方形一边于点G.当时,则的长为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例题讲解】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连接DE,把△DEC沿DE折叠得到△DE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
    (1) 求证:∠EDG=45°.(2)如图2,E为BC的中点,连接BF.
    ①求证:BF∥DE;②若正方形边长为6,求线段AG的长.
    (3) 当BE︰EC= 时,DE=DG.

    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DA.∠A=∠B=∠C=∠ADC = 90°.
    ∵△DEC沿DE折叠得到△DEF,
    ∴∠DFE=∠C,DC=DF,∠1=∠2,
    ∴∠DFG=∠A,DA=DF,又∵DG=DG,
    ∴△DGA≌△DGF, ∴∠3=∠4,∴∠EDG=∠3+∠2=(∠ADF+∠FDC)= 45°.
    (2)①证明:∵△DEC沿DE折叠得到△DEF,E为BC的中点
    ∴CE=EF=BE,∠DEF=∠DEC.∴∠5=∠6,
    ∵∠FEC=∠5+∠6,∴∠DEF+∠DEC=∠5+∠6
    ∴2∠5=2∠DEC,即∠5=∠DEC ∴BF∥DE.
    ②解:设AG=x,则GF=x,BG=6-x,由正方形边长为6,得CE=EF=BE=3,
    ∴GE=EF+GF=3+x. 在Rt△GB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x=2,即线段AG的长为2. .
    【综合演练】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的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有如下3个结论;①AG+EC=GE;②∠GDE=45°;③△BGE的周长是24.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答案】D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F=DC=DA,∠DFG=∠A,进而Rt△ADG≌Rt△FD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可得到EB=EG,由此可得△BGE的周长.
    【详解】解:由折叠可知:CE=FE,DF=DC=DA,∠DFE=∠C=90°,
    ∴∠DFG=∠A=90°,
    在Rt△ADG和Rt△FDG中,

    ∴Rt△ADG≌Rt△FDG(HL),
    ∴AG=FG,
    ∴AG+EC=GF+EF=GE,
    故①正确,
    ∵Rt△ADG≌Rt△FDG,
    ∴∠ADG=∠FDG,
    由折叠可知,∠CDE=∠FDE,
    ∴∠GDE=∠GDF+∠EDF=,
    故②正确,
    ∵正方形的边长为12,
    ∴BE=EC=EF=6,
    设AG=FG=x,则EG=x+6,BG=12-x,
    由勾股定理可得:,
    即,
    解得:x=4,
    ∴AG=GF=4,BG=8,EG=10,
    ∴△BGE的周长=BE+EG+GB=6+10+8=24,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能够熟练应用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翻折,则图中折成的4个阴影三角形的周长之和是(    )

    A.8 B.9 C.12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分析】由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D=A’D’,A’H=AH,D’G=DG,由阴影部分的周长=A’D’+A’H+BH+BC+CG+D’G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D=A’D’,A’H=AH,D’G=DG,
    阴影部分的周长=A’D’+(A’H+BH)+BC+(CG+D’G)=AD+AB+BC+CD=3×4=1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即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   )

    A.2 B. C. D.1
    【答案】B
    【分析】根据翻折不变性,AB=FB=2,BM=1,在Rt△BFM中,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的值.
    【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
    ∴FB=AB=2,BM=1,
    则在Rt△BMF中,
    FM=,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适时利用勾股定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4.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AD=10cm,若将纸片沿DE折叠,使DC落在DA上,点C的对应点为点F,若BE=6cm,则CD=(  )

    A.4cm B.6cm C.8cm D.10cm
    【答案】A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DFE=∠CDF=∠C=90°,DC=DF,
    ∴四边形ECDF是正方形,
    ∴DC=EC=BC-B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10,
    ∴DC=10-6=4(cm)
    故选:A
    5.如图,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再把点折叠在折痕上,折痕为,点在上的对应点为,则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15°
    【分析】由翻折的性质AH=AB,MN垂直平分AD,于是得到DH=AH=AB=AD,故此△ADH为等边三角形,由△ADH为等边三角形可知∠HAB=30°,在△ABH中可求得∠ABH=75°,故此可求得∠HBC=15°.
    【详解】解:∵MN垂直平分AD,
    ∴DH=AH.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H=AB.
    ∵正方形ABCD中,
    ∴AH=AD=DH.
    ∴△ADH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DAH=60°.
    ∴∠HAB=30°.
    ∵AB=AH,
    ∴∠ABH=×(180°−30°)=75°.
    ∴∠HBC=∠ABC−∠ABH=90°−75°=15°.
    故答案是: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证得△ADH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至处,与AC交于点F,若∠EFC=67°,则∠CAE的度数为____.

    【答案】11°
    【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先求出∠BEF,进而得到∠BEA,再求出∠BAE,最后用∠BAC-∠BAE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正方形性质知:∠ACE=45°,
    ∵∠EFC=67°,
    ∴在△FEC中,∠BEF=∠EFC+∠ACE=67°+45°=112°,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A=∠BEF=56°,
    ∴∠BAE=90°-∠BEA=90°-56°=34°,
    ∴∠EAC=45°-34°=11°.
    故答案为:11°.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关键.
    7.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0cm,点P在边BC上,BP=4cm,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点P上,折痕为MN.则AM的长是______.

    【答案】cm.
    【分析】由翻折的性质可知MA=PM,设MA=PM=xcm,则BM=(10-x)cm,最后在Rt△PBM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M的长.
    【详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MA=PM,设MA=PM=xcm,则BM=(10-x)cm.
    在Rt△PBM中由勾股定理得:PM2=PB2+MB2,即x2=42+(10-x)2.
    解得:x=cm.
    AD的长为cm.
    故答案为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依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将 沿对折,得到,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若正方形的边长为,则线段的长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②④
    【分析】首先证明△ABE≌△BCF,再利用角的关系求得∠BGE=90°,即可得到①AE=BF;②AE⊥BF;△BCF沿BF对折,得到△BPF,利用角的关系求出QF=QB,再证明∠FBQ≠60°,即可判断③错误,设AQ=x,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BC,CD的中点,
    ∴CF=BE,
    在△ABE和△BCF中,

    ∴Rt△ABE≌Rt△BCF(SAS),
    ∴∠BAE=∠CBF,AE=BF,故①正确;
    又∵∠BAE+∠BEA=90°,
    ∴∠CBF+∠BEA=90°,
    ∴∠BGE=90°,
    ∴AE⊥BF,故②正确;
    根据题意得,FP=FC,∠PFB=∠BFC,∠FPB=90°
    ∵CD∥AB,
    ∴∠CFB=∠ABF,
    ∴∠ABF=∠PFB,
    ∴QF=QB,
    ∵tan∠FBC=,
    ∴∠FBC≠30°,
    ∴∠FBQ≠60°,
    ∴△BQF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故③错误,
    设AQ=x,则FQ=BQ=3+x,QP=x+3-=x+,
    在Rt△BPQ中,∵BQ2=PB2+QP2,
    ∴(x+3)2=32+(x+)2,
    ∴x=,
    ∴AQ=,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涉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的知识点,解决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翻转后边的大小不变,找准对应边,角的关系求解.
    9.如图,将一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的顶点折叠至边上的点,使,折痕为,则的长__________.

    【答案】13
    【分析】先过点P作PM⊥BC于点M,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PQM≌△AED,从而求出PQ=AE.
    【详解】过点P作PM⊥BC于点M,

    由折叠得到PQ⊥AE,
    ∴∠DAE+∠APQ=90°,
    又∠DAE+∠AED=90°,
    ∴∠AED=∠APQ,
    ∵AD∥BC,
    ∴∠APQ=∠PQM,
    则∠PQM=∠APQ=∠AED,∠D=∠PMQ,PM=AD
    ∴△PQM≌△AED
    ∴PQ=AE==13.
    故答案是:13.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10.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为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AE、BD交于点P,过点P且垂直于AE的一条直线MN分别交AB、CD于点M、N.连接AN,将△APN沿着AN翻折,点P落在点P'处.AD的中点为F,则P′F的最小值为 ____.

    【答案】
    【分析】判断△ADG是等腰三角形,点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G的边GD上,当时,的值最小,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若点E点B重合,则点P与B点重合,MN与BC重合,△ABC沿AC折叠,则点与点D重合,
    若点E点C重合,则点P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沿AD折叠,点落在点G处,则△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点P'在DG上运动,

    ∵AD=2,点F是AD的中点,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的值最小,
    此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运用“垂线段最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CD上,且,将沿AE对折至,延长EF交BC于点G,连接AG、CF.

    求证:≌;
    求BG的长;
    求的面积.
    【答案】(1)详见解析;(2)3;(3).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
    在直角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结合和求出的面积,最后用同高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是由折叠得到,
    ,,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在和中,
    ≌,
    正方形ABCD中,,,

    设,则.
    在直角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由知,,,
    由知,≌,


    由知,,,


    【点睛】此题属于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2.如图,正方形ABCD中,CD=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

    (1)求证:①△ABG≌△AFG; ②求GC的长;
    (2)求△FGC的面积.
    【答案】(1)①证明详见解析;②3;(2).
    【分析】(1)①利用翻折变换对应边关系得出AB=AF,∠B=∠AFG=90°,利用HL定理得出△ABG≌△AFG即可;②利用勾股定理得出GE2=CG2+CE2,进而求出BG即可;
    (2)首先过C作CM⊥GF于M,由勾股定理以及由面积法得,CM=2.4,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1)①在正方形ABCD中,AD=AB=BC=CD,∠D=∠B=∠BCD=90°,
    ∵将△ADE沿AE对折至△AFE,
    ∴AD=AF,DE=EF,∠D=∠AFE=90°,
    ∴AB=AF,∠B=∠AFG=90°,
    又∵AG=AG,
    在Rt△ABG和Rt△AFG中,
    ∵,
    ∴△ABG≌△AFG(HL);
    ②∵CD=3DE
    ∴DE=2,CE=4,
    设BG=x,则CG=6﹣x,GE=x+2
    ∵GE2=CG2+CE2
    ∴(x+2)2=(6﹣x)2+42,
    解得  x=3
    ∴BG=3,
    又∵AB=6,
    ∴BG= GC=3;
    (2)过C作CM⊥GF于M,

    ∵BG=GF=3,
    ∴CG=3,EC=6﹣2=4,
    ∴GE=5,
    CM•GE=GC•EC,
    ∴CM×5=3×4,
    ∴CM=2.4,
    ∴S△FGC=GF·CM=3.6.
    13.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AH⊥MN于点H.
    (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AH与AB的数量关系:____;
    (2)如图②,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1)中发现的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理由,如果成立请证明;
    (3)如图③,已知∠MAN=45°,AH⊥MN于点H,且MH=2,NH=3,求AH的长.(可利用(2)得到的结论)

    【答案】(1)AH=AB;(2)成立,理由见解析;(3)6
    【分析】(1)先证明,可得,,再证明即可;
    (2)延长至,使,证明,能得到;
    (3)分别沿、翻折和,得到和,然后分别延长和交于点,得正方形,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解得.
    【详解】解:(1)如图①,.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
    是等腰三角形,
    又,
    ,,

    ,,

    在和中,



    故答案为:;
    (2)数量关系成立.如图②,延长至,使.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SAS),
    ,,




    在和中,


    ,,
    、是和对应边上的高,

    (3)如图③分别沿、翻折和,得到和,
    ,,.
    分别延长和交于点,得正方形,
    由(2)可知,.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为上一点,连接,把沿折叠得到,延长交于点,连接.
    (1)____________;
    (2)如图2,若正方形边长为6,点为的中点,连接,
    ①求线段的长;
    ②求的面积;
    (3)当时,若令,则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1);(2)①线段的长为2;②;(3)a .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DC=DA.∠A=∠B=∠C=∠ADC=90°,根据翻折前后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可得∠DFE=∠C,DC=DF,∠1=∠2,再求出∠DFG=∠A,DA=DF,然后利用“HL”证明Rt△DGA和Rt△DG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3=∠4,然后求出∠2+∠3=45°,从而得解;
    (2)①根据折叠的性质和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EF=BE=3,DC=DF=AB=BC=6,利用“HL”证明Rt△DGA和Rt△DGF全等,可得AG=GF,设AG=x,表示出GF、BG,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②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G=5,求出 ,再根据△GBE和△BEF等高求解即可;
    (3)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F是EG的中点,再利用“HL”证明Rt△ADG和Rt△CD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G=CE=a,可得AG=CE=EF=GF=a,再求出BG=BE,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1)如图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DA.∠A=∠B=∠C=∠ADC=90°,
    ∵△DEC沿DE折叠得到△DEF,
    ∴∠DFE=∠C,DC=DF,∠1=∠2,
    ∴∠DFG=∠A=90°,DA=DF,
    在Rt△DGA和Rt△DGF中, ,
    ∴Rt△DGA≌Rt△DGF(HL),
    ∴∠3=∠4,
    ∴∠EDG=∠3+∠2=∠ADF+∠FDC,
    =(∠ADF+∠FDC),
    =×90°,
    =45°;
    (2)①解:∵将沿折叠得到,为的中点,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HL),∴,
    ∵为中点,∴.
    设,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即线段的长为2;
    ②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E•BG.
    ∵△BEF和△BEG等高,
    ∴;
    (3)∵DE=DG,∠DFE=∠C=90°,
    ∴点F是EG的中点,即GF=EF,
    在Rt△ADG和Rt△CDE中, ,
    ∴Rt△ADG≌Rt△CDE(HL),
    ∴AG=CE,
    ∴AB-AG=BC-CE,AG=CE=EF=GF=a,
    即BG=BE,
    ∴△B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解得BE=a .

    故答案为(1);(2)①线段的长为2;②;(3)a .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翻折变换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知识再现: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M、N分别在边BC、CD上,连接AM、AN、MN,∠MAN=45°,延长CB至G使BG=DN,连接AG,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我们可以证明MN=BM+DN.
    知识探究:(1)在如图中,作AH⊥MN,垂足为点H,猜想AH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知识应用:(2)如图,已知∠BAC=45°,AD⊥BC于点D,且BD=2,AD=6,则CD的长为 ;
    知识拓展:(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边BC的中点,F为边CD上一点,∠FEC=2∠BAE,AB=24,求DF的长.

    【答案】(1)AB=AH, 证明见解析;(2)3;(3)8 .
    【分析】(1)先证△ABG≌△ADN,再证△GAM≌△NAM,根据GM和NM是对应边,得到AB=AH(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2)作△ABD关于直线AB的对称△ABE,作△ACD关于直线AC的对称△ACF,延长EB、FC交于点G,则四边形AEGF是矩形,又AE=AD=AF,所以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设设CD=x,则BG=6−2=4;CG=6− x;BC=2+ x,在Rt△BGC中,得x=3,所以CD的长为3.
    (3)过点A作交EF于点M,证明△ABE≌△AME,得到再证明≌,设DF=x,得到EF=12+ x;FC=24− x;EC=12,在Rt△EFC中, 解方程即可.
    【详解】(1)AB=AH,
    证明:如图1

    图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又∵AB=AD,
    ∵在△ABG和△ADN中,
      
    ∴△ABG≌△ADN(SAS),

    ∵,,
    ∴,
    ∴,
    即,
    ∵在△GAM和△NAM中,
      
    ∴△GAM≌△NAM(SAS),
    又∵GM和NM是对应边,
    ∴AB=AH(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2)作△ABD关于直线AB的对称△ABE,作△ACD关于直线AC的对称△ACF,

    图2
    ∵AD是△ABC的高,
    ∴,
    ∴,
    又∵,
    ∴,
    延长EB、FC交于点G,则四边形AEGF是矩形,
    又∵AE=AD=AF
    ∴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由(1)、(2)知:EB=DB=2,AE=AF=AD=EG=6,
    设CD=x,
    ∴BG=6−2=4;CG=6− x;BC=2+ x,
    在Rt△BGC中,
    解得
    故CD的长为3.
    (3)如图3,过点A作交EF于点M,


    在△ABE和△AME中,
      
    ∴△ABE≌△AME(AAS),

    在和中,

    ≌,

    设DF=x,
    ∴EF=12+ x,FC=24− x,EC=12,
    在Rt△EFC中,,
    解得,
    故DF的长为8.

    【点睛】考查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DC于H,折痕为EF,连接BP、BH.
    (1)求证:∠APB=∠BPH;
    (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PDH的周长不发生变化,理由详见解析.
    【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PBC=∠BPH,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PB=∠PBC即可得出答案;
    (2)首先证明△ABP≌△QBP,进而得出△BCH≌△BQH,即可得出PD+DH+PH=AP+PD+DH+HC=AD+CD=8.
    【详解】(1)∵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折痕为EF,
    ∴四边形EBCF与四边形EPGF关于EF对称,
    ∴∠BPH=∠PBC(轴对称性质),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BC,
    ∴∠APB=∠PBC,
    ∴∠APB=∠BPH;

    (2)△PDH的周长不发生变化,为定值8,
    如图,过BQ⊥PH,垂足为Q,
    由(1)知∠APB=∠BPH,
    ∴在△ABP与△QBP中,

    ∴,
    ∴,
    又∵AB=BC,
    ∴BC=BQ,
    又∵,
    在Rt△BCH与Rt△BQH中,

    ∴Rt△BCH≌Rt△BQH(HL),
    ∴CH=QH,
    ∴△PDH的周长为:DP+PH+DH= DP+AP+CH+DH=AD+CD=8,
    ∴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不发生变化.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7.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点E为边上一点(不与点C,D重合),将沿所在直线折叠得到,延长交边于点G,连接、,可得.

    (1)判断与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长;
    (3)若,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的长是
    (3)

    【分析】(1)先由是正方形,再根据可求得;
    (2)由,得到,由勾股定理可得,且,可求得;
    (3)由,得,又可证明,则,,可求得的值是.
    【详解】(1),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正方形,
    ∴,,
    由折叠得,,,
    ∴,,
    在和中,,
    ∴,
    ∴.
    (2)如图1,
    ∵,

    ∴,,
    ∵,
    ∴,
    ∴,
    ∴,
    ∴,
    ∵,
    ∴,,
    ∵,且,
    ∴,
    ∴,
    ∴的长是.
    (3)如图2,
    ∵,

    ∴,
    ∴,,
    ∴,,,
    ∴,
    ∴,
    ∴的值是.
    【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18.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B点落在CD边上一点E,压平后得到折痕MN,当.

    (1)求NE的长;
    (2)连AN、AE,NG⊥AE,垂足为G,求GN的长;
    (3)直接写出AM的长度.
    【答案】(1)NE=2.5;
    (2)NG=;
    (3)AM=0.5.

    【分析】(1)由折叠性质可得EN=BN,由题意可得CE=DE,在Rt△CEN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利用正方形面积减去△ABN,△ADE和△CEN的面积可得△AEN的面积,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E,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连接BM,EM,由折叠性质可得AM=FM,AB=EF,∠BAD=∠EFM,可证得△ABM≌△FEM,从而得到BM=EM,在Rt△ABM和Rt△DEM中,设AM=x,则DM=4-x,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BM,EM,利用等量关系构造方程即可求解.
    (1)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C=90°,
    ∵,BC=CD=4,
    ∴CE=DE=2,
    由折叠性质可得:EN=BN,
    设EN=x,则BN=x,
    ∴CN=BC-BN=4-x,
    在Rt△CEN中,由勾股定理可得:NE2=CN2+CE2,
    即x2=(4-x)2+22,
    解得:x=2.5,
    ∴NE=2.5;
    (2)
    解: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E= ,
    由(1)可得NE=2.5,
    ∴BN=2.5,
    ∴CN=BC-BN=1.5,
    ∵S▱ABCD=BC×CD=16,S△ABN=×AB×BN=×4×2.5=5,
    S△CEN=×CN×CE=×1.5×2=1.5,S△ADE=×AD×DE=×4×2=4,
    ∴S△AEN=S▱ABCD-S△ABN-S△CEN-S△ADE=16-5-1.5-4=5.5,
    ∵NG⊥AE,
    ∴S△AEN=×AE×NG,
    即5.5=×2×NG,
    ∴NG=;
    (3)
    解:如图,连接BM,EM,

    由折叠性质可得:
    AM=FM,AB=EF,∠BAM=∠EFM,
    ∴△ABM≌△FEM(SAS),
    ∴BM=EM,
    设AM=x,则DM=4-x,
    在Rt△ABM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M2=AB2+AM2,即BM2=42+x2,
    在Rt△DEM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EM2=DM2+DE2,即EM2=(4-x)2+22,
    ∵BM=EM,
    ∴BM2=EM2,
    ∴42+x2=(4-x)2+22,
    解得:x=0.5,
    ∴AM=0.5.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19.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迁移探究:
    ①如图1,当点M在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点P在上的位置(点P不与点A,D重合),如图2,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③已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8,当时,直接写出的长.
    (2)拓展应用:
    正方形的边长为8,点P在边上,将沿直线翻折,使得点A落在正方形内的点M处,连接并延长交正方形一边于点G.当时,则的长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30,15,②,见解析,③
    (2)4或

    【分析】(1)①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性质证得,,,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得,进而可得,再由HL定理证明可求得;
    ②同样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性质,以及定理证明得到;
    ③根据题意,可分点在线段上和点在线段上两种情况,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性质分别求解即可;
    (2)可分两种情况:当点在上时,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折叠性质得到;当点在上时,过作于,证明,进而可推得,为的中位线,设,则,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则,求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①如图1,∵四边形是正方形,
    ∴,,
    ∵沿折叠正方形,
    ∴,,
    ∵沿折叠,使点落在上的点处,
    ∴, ,
    ∴,,
    ∵,
    ∴,则,
    ∴,
    ∵在和中,,,
    ∴,
    ∴,
    故答案为:30,15;
    ②,理由:
    ∵四边形是正方形,
    ∴,,
    由折叠性质得:,,
    ∴,,又,
    ∴,
    ∴;
    ③由折叠性质得:,
    由得,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

    则,,
    ∴,又,,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

    则,,
    ∴,又,,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故的长为或;
    (2)解:当点在上时,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
    ∴,,又,
    ∴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
    ∴,
    ∴,,
    由折叠性质得:,,
    ∴,
    ∴;
    当点在上时,如图,过作于,则,

    ∵,,
    ∴,
    在和中,

    ∴,
    ∴,
    由折叠性质得:,,
    ∴,,
    ∴,
    ∴,又,
    ∴,
    ∵,
    ∴,
    ∴为的中位线,则,
    设,则,
    在中,,
    由得,
    解得:,
    ∴,
    ∴,
    综上,的长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母有理化等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解答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6正方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6正方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折叠矩形纸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最新期中真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苏科版): 这是一份专题16 正方形折叠问题最新期中真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16正方形折叠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16正方形折叠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3 正方形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3 正方形巩固练习,共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