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说理散文阅读+精准分析文本意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说理散文阅读+精准分析文本意蕴(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硬核知识双图概览,阅读知识,题型知识,借助导图把握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理散文阅读要点 说理散文不像写景、状物或写人散文那样以景物、人物为主要写作对象,相反,人、事、景、物均可进入说理散文中,所以,不少考生会把它看作是写景、状物或写人散文之类。其实,无论它写作对象多么众多,其表达一定的文化哲理、人生哲理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其议论性、寓理于形象中的文体特点是不会变的。(1)把握文章的中心线索。有了明确的中心线索,文章才能贯穿为一个整体,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地。(2)注意文章的过渡、衔接与照应。先抓住文中描绘的形象以及组材的线索,再结合议论说理的句子,就可以把握住要说的“理”,要表达的主旨。不过,有时这种说理散文说理有些委婉曲折,因此,还要结合作者及写作年代分析。
循“象”悟“意”,精准分析意蕴1.梳理形象捕捉出“象”,梳理出“象”是分析文本意蕴的切入点,梳理时注意全面,注意同一“象”内的若干小“象”。2.提炼文“意”“意”是文本内在的东西。隐含的意蕴,包括情感、思想、哲理等,是“文本阅读的第二层次。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3.整合意蕴一联“象”“意”之间的关系。要厘清行文思路,做到信息全面,内容精当。二联常见意蕴理解的角度。如联系“象”代表的民族心理、人生精神、人生价值、时代精神等方面的意义来理解。三联文本创作的主客观因素。
高考散文《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无 用 李 娟世间无用之事,有着无以言表的美。比如花笺。深秋,与友人在京都清水寺下面的小街流连,见一家小店卖信笺,窄窄的宣纸,手掌般大小。洁白的宣纸上落着细小的樱花花瓣,三三两两,极少的几片,沉静如梦。另几张宣纸上,点染几片红枫,随风翩翩落下,让人一瞬间感觉秋意袭来。花笺上大面积空白,空白处正好写字,花笺尺素,诗意幽幽。如果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红笺小字,说不尽的情思,落在美好的纸上,分外有古意。店主穿着白色的衣衫,提笔在宣纸上作画,一头微微曲卷的头发,鬓角有了星星白痕。他见我捧着信笺看了又看,向我微笑。这种花笺,原来叫怀柄纸,是古代文人和友人通信的便笺。如今,写在纸上的情书渐渐消失了,仿佛古老的爱情也随之消失了。怀柄纸让我想起唐代的“薛涛笺”。书中记载,成都有一口井,名薛涛井,井水是用来制薛涛笺的。唐代才女薛涛以芙蓉花为原料制笺,花笺面如芙蓉,纸张柔韧光洁,其间隐隐可见花瓣,色彩斑斓,是宣纸中的佳品。一时间薛涛纸贵,当时的文人墨客竞相购买。秋意渐浓,夜雨敲窗,这样的夜晚适合读古人的手帖。王羲之《执手帖》写道:“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书法家在手帖中说:我很想念你,不能执手相看,只有各自珍重。《初月帖》:“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意思是说:我们相距这么远,收到信,觉得内心安慰。你太过牵挂我了,你好吗?我太多忧患,真不好。行旅途中,忧愁,心力交瘁。不写了,羲之报之。两份手帖都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笺,逸笔草草,情真意浓,余味悠长。一句“卿佳不?”你好吗?深厚的情意一时间穿透千年的光阴。可惜的是,如今的人们,再也写不出墨笔绝美、情深义重、短小清雅的笺了。落叶与残荷,原来都是世上无用之物。有位学生去拜访朱光潜先生,秋深了,见院中积着一层厚厚的落叶,学生找了一把小扫帚,要为老师清扫落叶。朱先生阻止他说:“我等了好久才存了那么厚的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生动、深刻。”朱光潜先生是多么有情趣的人啊!《红楼梦》中有一回,宝玉和黛玉同众人游园,宝玉见荷塘中残破的荷叶,说,这些破荷叶真可恨,怎还不叫人拔去?黛玉这时不乐意了,说,我喜欢李义山的诗“留得残荷听雨声”,偏偏你们又让拔去。宝玉听了,连说果然好句,咱们以后就别叫人拔了。朱光潜先生舍不得清扫的落叶,林黛玉舍不得拔掉的枯荷叶,原来都有萧瑟之美。人生难得听秋声。留得残荷与落叶,不过是为了听秋风秋雨之声。在网络上听叶嘉莹先生讲古诗词。前几年,一直迷恋她的“迦陵说诗”系列。她穿一条紫色的长裙,围着灰色的丝巾。九十岁的叶先生站在台上,偌大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她讲起古诗词,依然激情饱满,荡气回肠。举手投足,儒雅端庄,气度非凡。我仰头静静凝望着叶先生,她才是世间称得上“先生”的女性。她的气质,是浸染古典诗词凝萃出来的优雅与大美。有学生问她,您讲的诗词很好听,但是,对我们实际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叶先生说:“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的诗人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说得多好!读古典诗词似乎是无用的,但是,她让我们的心灵不死。白发的先生,一生都是诗词的女儿,她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她将毕生的财产三千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她这样说:“我这个莲花总要凋谢,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无用之事与文学、艺术、音乐、爱情相若,却似梦境一般美好。在浮躁的尘世间,她们宛如静夜的月光,抚慰每一颗荒寒的心。(选自《散文》2020年第6期,有删改)
无 用 李 娟世间无用之事,有着无以言表的美。比如花笺。深秋,与友人在京都清水寺下面的小街流连,见一家小店卖信笺,窄窄的宣纸,手掌般大小。洁白的宣纸上落着细小的樱花花瓣,三三两两,极少的几片,沉静如梦。另几张宣纸上,点染几片红枫,随风翩翩落下,让人一瞬间感觉秋意袭来。花笺上大面积空白,空白处正好写字,花笺尺素,诗意幽幽。如果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红笺小字,说不尽的情思,落在美好的纸上,分外有古意。店主穿着白色的衣衫,提笔在宣纸上作画,一头微微曲卷的头发,鬓角有了星星白痕。他见我捧着信笺看了又看,向我微笑。这种花笺,原来叫怀柄纸,是古代文人和友人通信的便笺。如今,写在纸上的情书渐渐消失了,仿佛古老的爱情也随之消失了。怀柄纸让我想起唐代的“薛涛笺”。书中记载,成都有一口井,名薛涛井,井水是用来制薛涛笺的。唐代才女薛涛以芙蓉花为原料制笺,花笺面如芙蓉,纸张柔韧光洁,其间隐隐可见花瓣,色彩斑斓,是宣纸中的佳品。一时间薛涛纸贵,当时的文人墨客竞相购买。秋意渐浓,夜雨敲窗,这样的夜晚适合读古人的手帖。
王羲之《执手帖》写道:“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书法家在手帖中说:我很想念你,不能执手相看,只有各自珍重。《初月帖》:“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意思是说:我们相距这么远,收到信,觉得内心安慰。你太过牵挂我了,你好吗?我太多忧患,真不好。行旅途中,忧愁,心力交瘁。不写了,羲之报之。两份手帖都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笺,逸笔草草,情真意浓,余味悠长。一句“卿佳不?”你好吗?深厚的情意一时间穿透千年的光阴。可惜的是,如今的人们,再也写不出墨笔绝美、情深义重、短小清雅的笺了。落叶与残荷,原来都是世上无用之物。有位学生去拜访朱光潜先生,秋深了,见院中积着一层厚厚的落叶,学生找了一把小扫帚,要为老师清扫落叶。朱先生阻止他说:“我等了好久才存了那么厚的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生动、深刻。”朱光潜先生是多么有情趣的人啊!《红楼梦》中有一回,宝玉和黛玉同众人游园,宝玉见荷塘中残破的荷叶,说,这些破荷叶真可恨,怎还不叫人拔去?黛玉这时不乐意了,说,我喜欢李义山的诗“留得残荷听雨声”,偏偏你们又让拔去。宝玉听了,连说果然好句,咱们以后就别叫人拔了。
朱光潜先生舍不得清扫的落叶,林黛玉舍不得拔掉的枯荷叶,原来都有萧瑟之美。人生难得听秋声。留得残荷与落叶,不过是为了听秋风秋雨之声。在网络上听叶嘉莹先生讲古诗词。前几年,一直迷恋她的“迦陵说诗”系列。她穿一条紫色的长裙,围着灰色的丝巾。九十岁的叶先生站在台上,偌大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她讲起古诗词,依然激情饱满,荡气回肠。举手投足,儒雅端庄,气度非凡。我仰头静静凝望着叶先生,她才是世间称得上“先生”的女性。她的气质,是浸染古典诗词凝萃出来的优雅与大美。有学生问她,您讲的诗词很好听,但是,对我们实际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叶先生说:“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的诗人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说得多好!读古典诗词似乎是无用的,但是,她让我们的心灵不死。白发的先生,一生都是诗词的女儿,她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她将毕生的财产三千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她这样说:“我这个莲花总要凋谢,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无用之事与文学、艺术、音乐、爱情相若,却似梦境一般美好。在浮躁的尘世间,她们宛如静夜的月光,抚慰每一颗荒寒的心。(选自《散文》2020年第6期,有删改)
文章开篇说“世间无用之事,有着无以言表的美”,请简要分析文中所写的无用的事物及各自蕴含的美。
答案 ①花笺。花笺尺素,诗意幽幽,暗含说不尽的情思,分外有古意。②落叶与残荷。深刻生动的秋风秋雨之声,拥有秋天的记忆,具有萧瑟之美。③古典诗词。蓄积了古代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修养,可以让人心灵不死。
2020 年《感动中国》写给叶嘉莹的颁奖词是“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请结合颁奖词,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 ①运用比喻。她将自己比作莲花,将财产、诗词比作莲子,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她留下了物质财富。她将毕生的财产捐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助教育一臂之力。③她留下了精神财富。她是诗词的女儿,一生心怀赤诚,研究诗词,传承经典,学贯中西,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大地山河① 茅 盾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儿难以构成形象的罢?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吧?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听说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②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吧?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世人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我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西北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拽得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1941年8月19日(有删改)注 ①本文选自茅盾在抗日战争前后创作的散文作品集。②女大:延安中国女子大学。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呢?
答案 ①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②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③在空中可以得到一个概括印象,在地上走过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的含义,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请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
答案 ①通过表现西北高原景色的雄浑壮观,抒发对西北高原景色的喜爱,进而表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②通过写人们对河流、高原和雪的认识,突出强调了认识事物不能主观臆断,不能道听途说,既要有客观的把握,又要有具体的考察。③当时国民党大肆丑化延安解放区的军民,作者想告诉人们,不要只听国民党的宣传,要想对延安解放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实地的考察,不可道听途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新高考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8部分 散文阅读 课时67 精准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课堂课时,类题延读,巩固训练,对点集群练,对点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8部分 散文阅读 课时67 精准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课时,复习任务,考情微观,知识图要,精做试题,点拨关键,类题延读,巩固训练,对点集群练,对点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乡土小说阅读+精准分析文本意蕴(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阅读知识,题型知识,重点疑点,边练边悟,巩固练习,借助导图把握全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