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
展开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气体的主要成份不是甲烷的是
A. 煤气B. 油田气C. 沼气D. 天然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煤气即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A选;
B. 油田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不选;
C.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C不选;
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不选;
故选A。
2.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A. gB. L/mlC. mlD. g/ml
【答案】D
【解析】
【详解】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l,故选D。
3. 溶液和胶体本质区别是
A. 微粒直径的大小B. 观察外观C. 导电D. 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的直径大小,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9~10-7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A。
4. 在实验室里,下列药品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是
A. 金属钠B. 氢氧化钾C. 浓硫酸D. 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故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若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则容易形成黏性的硅酸盐而无法打开。B项正确;
答案选B。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B. 自然界中的硅通常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C. 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
D. 氮气与氧气在常温下可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A.晶体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A正确;
B.自然界的硅元素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通常是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B正确;
C.氯元素的非金属强,因此氯气的氧化性强,C正确;
D.氮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D错误;
故选D。
6.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 光化学烟雾、赤潮B. 臭氧空洞、酸雨
C. 水华、水俣病D. 潮汐、大脖子病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与环境污染有关;赤潮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A不符合题意;
B.臭氧空洞是由于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的破坏,与环境污染有关;酸雨是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或金属的冶炼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引起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水华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与环境污染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潮汐是大海中的自然现象,还可以被人类利用发电,与环境污染无关;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与环境污染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7.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
A.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 电子的转移
C. 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D. 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电子的转移,其特征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降,且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8.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操作是过滤,可分离固液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该操作是蒸馏,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该操作是配制溶液,不能用于物质分离,C符合题意;
D.该操作是萃取分液,可用于物质分离,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9. 能用于区别SO2与CO2的试剂是( )
A. 氯化钙溶液B. 澄清的石灰水
C. 品红溶液D.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与CO2均不能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A不选;
B.SO2与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B不选;
C.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C选;
D.SO2与CO2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不选;
故选C。
10. 下列物质即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uB. NaClC. CH3CH2OHD.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Cu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
B.NaCl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
C.CH3CH2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
D.NaOH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1.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是
A. 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B. 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
C. 甲烷和氯气混合后,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D. 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炔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
B.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所以水层颜色变浅,不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
D.乙烯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加成反应的条件是有机物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故只要判断结构中是否存在可发生加成反应的不饱和键即可解答。
12. Na、Mg、Al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Al
B. 单质的还原性:Na<Mg<Al
C. 碱性:NaOH>Mg(OH)2>Al(OH)3
D. 原子半径:Na<Mg<A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据此判断。
【详解】A.Na、Mg、Al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为:Na>Mg>Al,A项错误;
B.Na、Mg、Al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为:Na>Mg>Al,B项错误;
C.随着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也逐渐减弱,故碱性强弱关系为:NaOH>Mg(OH)2>Al(OH)3,C项正确;
D.同一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Mg>Al,D项错误;
答案选C。
13. 下列海洋资源的综合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海水提镁B. 海水提溴C. 海水晒盐D. 海带提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提镁是由镁元素的化合物变为镁元素的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主要是将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反应,C符合题意;
D.海带提碘是由碘离子转化为I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各项表示中正确的是
A.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D. 乙烯的结构式:H-C=C-H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O2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A项正确;
B.S2‒的核电荷数为16,其核外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体系,S2‒的结构示意图:,B项错误;
C.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COOH),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C项错误;
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分子中含有4个H,乙烯正确的结构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A。
15. 下列各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且铜和稀硫酸不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能组成原电池,故B正确;
C.酒精不是电解质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
D.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少量的钠应保存在_________。
(2)Na2O2的颜色为__________。
(3)反应①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4)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IA族 (2). 煤油或石蜡油中 (3). 淡黄色 (4). H2O (5). Cl2+2NaOH=NaClO+NaCl+H2O (6). NaClO
【解析】
【详解】(1)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A族;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Na2O2的颜色为淡黄色;
(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H元素化合价降低,Na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剂为H2O;
(4)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为NaClO。
17.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写出化合物D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写出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2H4O2 (2). CH3CHO (3). 羟基 (4). CH2=CH2+H2OCH3CH2OH (5). 加成反应
【解析】
【分析】
乙烯(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乙醇,CH3CH2OH),B与O2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乙醛,CH3CHO),B与D(乙酸,CH3COOH)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详解】(1)根据分析,D为乙酸,分子式为C2H4O2;
(2)根据分析,C为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
(3)根据分析,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
(4)根据分析,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18. “端午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制做粽子的部分原料如下:①蔗糖、②糯米、③鲜瘦肉、④橄榄油。请回答:
(1)富含油脂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
(3)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
(4)某学生的午餐是:米饭、酱牛肉、炒青菜、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从营养成分均衡的角度分析这份食谱是合理的,因为它含有了糖类、油脂、______、______、矿物质(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
【答案】 (1). ④ (2). ② (3). ③ (4). 蛋白质 (5). 维生素
【解析】
【分析】
①蔗糖主要是二糖,②糯米主要含淀粉,③鲜瘦肉主要含有蛋白质,④橄榄油主要含有油脂。
【详解】(1)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油脂的是橄榄油;故答案为:④。
(2)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淀粉的是主要是糯米;故答案为:②。
(3)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蛋白质是鲜瘦肉;故答案为:③。
(4)米饭主要含淀粉糖类物质,酱牛肉、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主要含有蛋白质,炒青菜含有维生素、油脂;故答案为:蛋白质;维生素。
19.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a.玻璃杯 b.废旧干电池c.废报纸d.尼龙绳 e.轮胎 f.铁锅
请用相应的字母填空:
(1)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橡胶制作的是______。
(2)随意丢弃会对水体和土壤都造成污染的是_________。
(3)如图所示,物品c可投入________(填“A”或“B”)标志的垃圾桶中
(4)家庭主妇不慎将炒菜用的植物油混入了少量的水,应采用______方法加以分离。
A. 萃取 B.渗析 C.过滤 D.蒸馏 E.蒸发 F.分液
【答案】 (1). e (2). b (3). A (4). F
【解析】
【详解】(1)轮胎通常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属于高分子材料,故选e;
(2) 废旧干电池中含的少量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人体有毒,随意丢弃会对水体和土壤都造成污染,故选b;
(3)废报纸为可回收资源,应放入可回收自由的垃圾桶中,A为可回收标志,故选A;
(4) 植物油与水不相溶,且都是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上层为植物油,下层为水,故选F;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