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湖北省鄂州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中考化学】湖北省鄂州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
第I卷(选一选)
请点击修正第I卷的文字阐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 选 题
1.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惹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安装的气密性 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 D.搜集气体
3.下列实验景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
D.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4.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它们在不同的地位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C.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5.化学与生活毫不相关,下列有关叙说错误的是
A.食醋可除去水壶底部的水垢
B.合成材料的运用和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纯羊毛衫是用无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C.新冠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都要冷藏,以防蛋白量变性
D.墙内开花墙外香,阐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6.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不正确的一组是
A.常识
B.组成与性质
①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煤气走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净化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②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A.A B.B C.C D.D
7.2020年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表示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品种改变
C.反应中涉及2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8.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工夫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
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
A.甲一定是化合物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的绝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绝对分子质量之和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次要实验操作
A
Fe粉末和CuO粉末
鉴别
分别滴加稀H2SO4,观察景象
B
稀硝酸中含有稀盐酸
检验
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景象
C
NH3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除杂
经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BaCl2和BaSO4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濯滤渣,并蒸发滤液
A.A B.B C.C D.D
10.辨认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图像
实验设计
电解水一段工夫(忽略气体的溶解)
分别向相反的CuSO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反的稀盐酸(足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一选)
请点击修正第II卷的文字阐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 空 题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成绩。
(1)①3个水分子______
②碳酸氢钠中的阴离子是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但是硬水不只对健康形成危害,而且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诸多危害,生活上可以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在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K+、、Cl- B.Na+、、Cl-、
C.K+、Fe3+、、Cl- D.K+、Ba2+、、
12.今年新冠暴虐全球,抗疫过程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
(1)居家隔离期间,大家纷纷学习制造各种美食,其中陕西凉皮成为美食。凉皮的次要原料是面粉,面粉中富含的次要无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______(填“自然”或“合成”)材料。
(3)建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缘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单晶硅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材料。硅元素的原子结构表示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1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成绩:
(1)当温度为____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添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下图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R是甲物质
B 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①②③中,只要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 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评卷人
得分
三、推断题
14.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次要成分。请回答下列成绩:
(1)H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2)F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 。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5.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安装和搜集安装,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成绩: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运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如用E安装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某同窗为了能反应的发生和中止,选择C安装来制二氧化碳。小组同窗讨论后发现此安装有一处错误需改正后才能进行实验,改正后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安装搜集,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评卷人
得分
五、科学探求题
16.某化学兴味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先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一会儿后中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烧杯中溶液为无色。同窗们对反应后的溶液M的成分进行如下探求:
【猜想假设】
猜想Ⅰ:氢氧化钠过量,溶液M呈碱性。
猜想Ⅱ: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
猜想Ⅲ:稀盐酸过量,溶液M呈酸性
同窗们讨论后认为猜想Ⅰ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求】
(1)为了验证本人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景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显紫色
猜想Ⅱ正确
(2)小强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景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正确
【分析评价】
同窗们对小强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如果猜想Ⅱ正确,按照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再次探求】
如果要验证猜想Ⅲ正确,可以设计实验三: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进行实验,能观察到明显景象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锌粒 ②铜丝 ③二氧化碳 ④氧化铁 ⑤氢氧化钾 ⑥硫酸铜 ⑦碳酸钙 ⑧硝酸铵
【拓展运用】
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计算题
17.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固体残留物20g,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成绩。
(1)所取固体残留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C
【分析】
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详解】
A、火箭转场,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变化,所以A错误;
B、燃料加注,是往火箭里面加燃料,没有任何变化,所以B错误;
C、点火发射,火箭里面的燃料燃烧,助推火箭升空,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产生化学变化,所以C正确;
D、自动对接,对接是部件与部件之间连接成一个全体,没有化学变化,所以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纯熟掌握即可。
2.C
【分析】
【详解】
A、检查安装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阐明安装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胶皮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中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底部聚集,搜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熟习各种仪器的用途及运用注意、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D
【详解】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A项不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项不正确;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紫色石蕊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应变蓝,C项不正确;
D、铁锈的次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铁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D项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
B、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故选项正确;
C、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A、食醋中含有醋酸,水垢次要成分是碳酸盐和难溶性碱,可以和酸反应,食醋可除去水壶底部的水垢,正确。
B、羊毛属于自然无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C、新冠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都要冷藏,以防蛋白量变性,正确。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墙内开花墙外香,阐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
故选:B。
6.A
【详解】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灭火容易触电,说法错误。煤气走漏,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可能因电打火引发火灾。说法错误。不正确。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说确,根据微粒的特性,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说确。正确;
C、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说确,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净化,说确。正确;
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收色素和异味,因此制糖工业可利用活性炭吸附制白糖,说确。正确;
故选A。
7.C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品种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共涉及2种氧化物,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分析】
【详解】
解: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绝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绝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C
【详解】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稀硝酸与硝酸银不反应,可以检验,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会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运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钡可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可以经过溶解、过滤、洗濯滤渣得到硫酸钡,并蒸发滤液分离出氯化钡,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
①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
②锌和硫酸铜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添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铁与硫酸铜反应: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添加,溶液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锌的性比铁强,完全反应所需工夫短,符合题意;
③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增大,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后氢氧化钠过量,pH>7,符合题意;
④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反的稀盐酸(足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反,不符合题意。
故②③正确。
故选C。
11.(1) 3H2O
(2)肥皂水
(3)A
(1)
①、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对应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即可,故3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②、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眼,其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其化学符号为;
(2)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所以加入肥皂水后振荡,会产生较多的浮渣,只要少量泡沫;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会产生较多泡沫。故填肥皂水;
(3)
溶液加入酚酞后呈红色,阐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A、溶液中离子两两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故A正确;
B、溶液中铵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会产生氨气逸出,不能共存,故B错误;
C、溶液中铁离子在碱性环境下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不能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2.(1)糖类
(2)合成
(3)
(4)C
(1)
面粉的次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
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3)
铝制品耐腐蚀的缘由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铝进一步被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
A、结构表示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因此可知,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正确;
B、根据硅的偏旁可知,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上面的数字是绝对原子质量,不是实践质量,故C错误;
D、根据硅原子的结构表示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
故选C。
13. t1 9:19 丙 BD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当温度为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t1;
(2)t3℃时,甲的溶解度为90g,则在t3℃时,在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90g的甲。则溶质的质量为90g,溶液的质量为:100g+90g=190g。则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90g:190g=9:19。故9:19;
(3)经过题干分析可知,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阐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可以分析出该物质是丙物质。故丙;
(4)t1℃时200g的水中加入50g的R物质,观察到50g的R完全溶解。升温到t3℃,并蒸发100g的水,仍然无溶质析出,则证明R在t3℃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0g。则R不可能是丙物质。现将溶液降温至t2℃时,发现有溶质析出,则证明t2℃时,R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g,则R是乙物质。
A、经过分析可知,R是乙物质。A错误;
B、经过分析可知,①中的溶质为50g,②中的溶质为50g,③中的溶质小于50g。B正确;
C、经过图像可知,乙物质t1℃时的溶解度为大于30g并且小于50g,t2℃时的溶解度大于30g且小于50g且比t1℃时的溶解度大,t3℃时的溶解度为50g。①烧杯为t1℃时乙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50g,溶剂为200g,则此时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②烧杯为t3℃时的乙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50g,溶剂为100g,则此时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③烧杯为t2℃时的乙物质的溶液,且该溶液由t3℃的溶液降温而得,并且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证明该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②、③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①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C错误;
D、经过分析可知,①烧杯为t1℃时乙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50g,溶剂为20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③烧杯为t2℃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根据图像可知,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0g且小于50g。若该温度下,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则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而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30g,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23.1%,又由于23.1%>20%,则可以揣测出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D正确。
故BD。
14. CaCO3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分析】
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可知C为氯化钠;H是石灰石的次要成分,H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A与B反应生成C(氯化钠)、D、E,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A、B可能为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D、E为水和二氧化碳中一种;E、F生成H(碳酸钙)、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氢氧化钙,D为水;B、G生成C(氯化钠)和D(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B为盐酸,G为氢氧化钠,A为碳酸钠;A(碳酸钠)、F(氢氧化钙)反应生成G(氢氧化钠)和H(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代入框图 ,推理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H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F为氢氧化钙的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作建筑材料等;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5.(1)酒精灯
(2)无影响
(3) CaCO₃+2HCl=CaCl2+H2O+CO2↑ b
(1)
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
如用E安装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是由于有多少体积的氧气进入集气瓶,就有多少体积的水排入量筒;
(3)
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安装中的错误是多孔隔板是铁质的,铁能和稀盐酸反应;改正后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安装搜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从b端通入。
16.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而烧杯中溶液无色,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①④⑤⑦ KNO3、KOH
【详解】
[猜想假设]
由酚酞变色规律可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溶液为无色,阐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因此猜想Ι不正确,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没有过量,其理由应填,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而烧杯中溶液无色,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分析评价]
由小强的实验操作可知,其实验目的为经过检验氯离子验证稀盐酸过量,这个实验设计有,如果猜想ΙΙ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溶质为氯化钠,也含有氯离子,采用小强的实验操作也可以使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次探求]
验证猜想ΙΙΙ正确,即验证稀盐酸存在,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物质可以经过颜色、气体产生验证。根据金属顺序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①锌粒可以②铜丝不可以;根据酸不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③二氧化碳不可以,根据氧化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物质溶解,溶液变色,④可以验证;根据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溶液中的酚酞开始不变红,一段工夫后变红,⑤可以验证;根据酸与盐反应,⑥硫酸不与硫酸铜、硝酸铵反应,与碳酸钙反应可以看到气泡产生,⑥⑧不可以验证,⑦可以,因此应填①④⑤⑦;
[拓展运用]
氢氧化钾和硝酸反应后生成硝酸钾和水,由反应方程式 可知,每56份质量的氢氧化钾和每63份质量的硝酸可完全反应,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和硝酸混合,氢氧化钾过量,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为KNO3、KOH。
17.①17.5g
②解:设反应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x=5g
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为:37.5g+(20g-17.5g)=40g
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
【详解】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固体残留物中有铜和氧化铜,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则剩余的固体质量就是铜的质量,故填17.5g;
(2)详解见答案;
【中考化学】湖北省鄂州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二模)
一、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0分)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反应物质量 D.稀释浓硫酸
3.(2.00分)下列说法: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⑦ B.①②④⑥ C.④⑤⑦ D.①②⑤⑥
4.(2.00分)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个锌原子;3ZN;
②两个氢分子: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 )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5.(2.00分)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没有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2.00分)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7.(2.00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
B.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8.(2.00分)一定质量的甲烷在没有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5.6g B.8.8g C.4.4g D.4.8g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3分)
9.(4.00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图1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其中其中表示没有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5.0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 ,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4.00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 (填化学式);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 (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
12.(3.00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没有溶于水,也没有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
13.(3.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3)C、D、E、F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和装置E没有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没有能用装置E的原因是 。
14.(5.00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没有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没有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
看到的现象是 。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0分)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品红在水中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0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反应物质量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没有可”。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没有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没有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没有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没有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没有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00分)下列说法: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⑦ B.①②④⑥ C.④⑤⑦ D.①②⑤⑥
【分析】①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臭氧等进行分析;
②根据洁净的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③根据水体的自净能力时是有限的进行分析;
④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没有能降低或升高进行分析;
⑤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含有的离子进行分析;
⑥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进行分析;
⑦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①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臭氧等,故说确;
②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③水体虽然有自净能力,但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根本无法达到自净,故说法错误;
④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没有变,故说法错误;
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显碱性,故说确;
⑥复合肥是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肥料,故说法错误;
⑦葡萄糖和尿素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说确。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4.(2.00分)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个锌原子;3ZN;
②两个氢分子: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 )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分析】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锌原子表示为:3Zn,故书写错误。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书写正确。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故书写正确。
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其原子符号为Mg,故书写错误。
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2,故书写正确。
⑥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氧元素可表示为,故书写错误。
故②③⑤书写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00分)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没有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没有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50g﹣23g=27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没有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没有变,则x的值等于0.5,故选项说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确。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确。
D、由B选项的分析,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6.(2.00分)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分析】A、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加快反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增大接触面积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A、反应③是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确。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中,Na2WO4、H2WO4、W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①④,均有单质与化合物的转化,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确。
D、加快反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增大接触面积方法,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故选项说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理解题意,掌握分解反应、氧化物的特征、化合价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0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
B.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A.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并没有符合“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的特点,没有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C.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没有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来干燥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一选和填 空 题中。
8.(2.00分)一定质量的甲烷在没有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5.6g B.8.8g C.4.4g D.4.8g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没有变。
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甲烷的质量应该是氢元素质量的4倍,
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0.8g﹣10.8g××4=16g,
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根据题意有:x×+(20.8g﹣10.8g﹣x)×+10.8g×=16g,
x=4.4g,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没有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3分)
9.(4.00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图1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B (填序号);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其中其中表示没有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 水 (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CaF2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I2+2H2O=H2SO4+2HI 。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题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反应I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进行分析。
解:(1)A.金属制成电缆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B.电热壶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丝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金属乐器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耐腐性和光泽;
故选:B;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由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图,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生成水分子,故填:水;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没有变,反应前: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氟原子;反应后:1个硅原子、4个氟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钙原子和2个氟原子,其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4)由图可知,反应I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故填:SO2+I2+2H2O=H2SO4+2HI。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5.0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 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同 ,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3O4+4CO3Fe+4CO2 ;
(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Cl+Fe2O3=2FeCl3+3H2O ;
(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 4Al+3O2=2Al2O3 ;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H2+2H2O=Mg(OH)2+2H2↑ 。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同解答;
(2)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3)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铝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解答;
(5)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 3Fe+4CO2;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4)铝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
答案:
(1)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同;
(2)Fe3O4+4CO 3Fe+4CO2
(3)6HCl+Fe2O3=2FeCl3+3H2O;
(4)4Al+3O2=2Al2O3。
(5)MgH2+2H2O=Mg(OH)2+2H2↑
【点评】本题难度没有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没有符合客观事实、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写条件、没有标符号等。
11.(4.00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 H2O2 (填化学式);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 CaCO3 (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题目要求分析解答,常用的溶剂是水,黑色固体碳能生成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据此解答。
解:(1)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以是过氧化氢,故填:H2O2;
(2)黑色固体碳能生成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丙→乙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2+C 2CO;
(3)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乙是二氧化碳,丙可以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CO3;Ca(OH)2+CO2═Ca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
12.(3.00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没有溶于水,也没有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80%
答: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没有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
13.(3.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1O32KC1+3O2↑ 。
(2)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C(或AE) 。
(3)C、D、E、F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和装置E没有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没有能用装置E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 。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收集方法;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1)装置B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2KC1O32KC1+3O2↑;
(2)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也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AC(或AE);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所以没有能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难度没有大,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并熟练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14.(5.00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没有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冒出 。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 。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没有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 。
看到的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探究与结论】(1)实验I中步骤一看没有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没有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拓展延伸】实验Ⅲ的操作为: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探究与结论】(1)实验I中步骤一看没有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有气泡冒出;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CaCl2+Na2CO3=CaCO3↓+2NaCl;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没有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故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拓展延伸】实验Ⅲ的操作为: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故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中考化学】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说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没有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一选,非选一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