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一选)和第Ⅱ卷(非选一选)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一选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1月,德国体育运动巨头 Adas(阿迪达斯)宣布,将于2020年4月份之前关闭其位于德国和美国的两家“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这两家工厂均使用机器人和4D打印技术生产运动鞋。同时,Adas计划于今年年底与亚洲的两家生产商开展合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das 大力推进机器人制鞋厂——Speedfactory,于传统的制鞋厂相比,其优势为
A. 降低成本 B. 降低生产
C. 提高生产效率 D. 提高产品
2. Adas计划关闭德国和美国的“机器人”工厂,回归亚洲生产商,可能的原因
①生产成本高昂
②难以对市场临时需求做出反应
③品牌降低
④产品质量没有达标
⑤技术难以推广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与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下图是海上丝绸之路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月甲地比图中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4. 乙半岛沿海地区气候特点是
A. 高温多雨 B. 干湿季明显 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
5. 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
C. 我国各地日出东北 D. 澳大利亚小麦生长旺盛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第十会晤在南美洲巴西利亚举行。图示为该大洲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以下现象最有可能在M区域出现的是
A. 云 B. 大雾 C. 降水 D. 渔场
7. 形成M区域自然现象主要原因是
A. 位于赤道附近,空气对流强烈 B. 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尘粒多
C. 沿岸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D. 位于高山背风处,下沉气流强盛
8. 下列对图中沿岸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海域离岸风的风向为东北信风 B. 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C. 促进热量没有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 沿岸气候类型向低纬度延伸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现实生活中,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由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甲、乙两时期拦门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径大 B. 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盐度较低
C. 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含沙量小 D. 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水位较高
10. 若该河口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那么由乙时期到甲时期的转变最可能出现在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11. 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带来的没有利影响有
①阻碍水流,没有利于泄洪排洪 ②拦截河流泥沙,净化河口水质
③淤塞河道,没有利于航运 ④阻碍鱼类洄游,生物量减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第Ⅱ卷(非选一选 共160分)
二、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北段正式通气,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我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市、自治区,全线5111公里,分北段、中段、南段三段分期建设。其中,北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已建成投入使用1740公里。
俄罗斯进口资源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与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河北永清县作为环渤海地区国家干线管网系统重要的枢纽,中俄东线中段和南段在此交汇。
材料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示意图(左图)永清县位置坐标图(右图)
(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所区域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列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对应的自然带。
(2)修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会遇到哪些自然障碍?
(3)中俄东线中段和南段在河北永清交汇,管道的施工及后期运行对永清的环境可能带来哪些没有利影响?
(4)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意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miǎn )池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十年九旱,疏松的沙质土壤,普通农作物收成差,唯独丹参在这里生长会有较好的品质,并产量高。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的郜龙蛟是一位返乡创业者,2013年开始带领3000多户农民种植中药材丹参脱贫致富,年额达几千万元。
材料二:为浇灌丹参,郜龙蛟一千多万元修建了灌溉系统,栽种时覆盖黑色地膜,有效地防止了杂草生长。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和品质,郜龙蛟又聘请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在丹参市场走低年份,建立分选站,组织农民把丹参按直径分成层次,直径大的卖高价,直径小的卖低价,折合后每公斤多卖5元钱。
材料三:渑池县在河南省的位置图
材料四:覆盖地膜的丹参苗及丹参图
(1)据材料推测丹参的生长习性。
(2)黑色地膜是如何使杂草无法生长的?
(3)说明渑池县丹参产业发展的成功条件?
(4)有人认为渑池县应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但也有人持意见,请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地理选做题:(10分)(43—44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置答题。
14.旅游地理】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全面完善的乌镇智慧旅游体系,整合旅游大数据为乌镇的旅游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实现乌镇“新”的飞跃。昔日的江南小镇层层蜕化,以崭新的面貌一跃成为“中国水乡古镇翘楚”, 似乎做到了“一样的小镇,没有一样的乌镇”,一时间吸引无数游人到此打卡“朝圣”。
简述乌镇旅游开发的条件,并分析5G应用为乌镇旅游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15.【环境保护】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先的光化学烟雾。它的特征是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们眼睛伤害植物叶子能使橡胶开裂,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50年代初美国加州生物化学哈根施密特确定了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继洛杉矶之后,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没有断出现,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之一。下图为1965年7月19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集中污染物(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O3臭氧)浓度一小时平均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确定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分,并分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天气条件?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一选)和第Ⅱ卷(非选一选)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一选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1月,德国体育运动巨头 Adas(阿迪达斯)宣布,将于2020年4月份之前关闭其位于德国和美国的两家“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这两家工厂均使用机器人和4D打印技术生产运动鞋。同时,Adas计划于今年年底与亚洲的两家生产商开展合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das 大力推进机器人制鞋厂——Speedfactory,于传统制鞋厂相比,其优势为
A. 降低成本 B. 降低生产
C. 提高生产效率 D. 提高产品
2. Adas计划关闭德国和美国的“机器人”工厂,回归亚洲生产商,可能的原因
①生产成本高昂
②难以对市场临时需求做出反应
③品牌降低
④产品质量没有达标
⑤技术难以推广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正确答案】1. C 2. B
1题详解】
Adas 大力推进机器人制鞋厂, 与传统的制鞋厂相比,大力采用机器人进行生产的鞋厂没有仅可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C正确。但机器设备、研发费用、职工培训等费用都非常高昂,所以无法降低成本和生产,产品本身的并没有会受到影响,ABD错误。故选C项。
【2题详解】
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导致Adas将制鞋厂迁到德国、美国,利用机器人进行生产,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但现在又回到了亚洲,可以推测是由于没有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可能是提高了成本。比如机器设备、研发费用、职工培训等费用都非常高昂,所以没有得已又回到了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机器人生产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想要大范围推广难度比较大。另外,机器人的生产也需要人来设计、研发,需要时间较长,针对市场多变的需求,难以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①②⑤正确,B正确。采用机器人生产,技术水平要求高,没有会造成产品质量没有达标且品牌没有会因是机器人生产就导致降低,③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项。
机器人生产线虽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但是其设备的和后期设备的维护等成本是比较高的。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与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下图是海上丝绸之路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月甲地比图中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4. 乙半岛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高温多雨 B. 干湿季明显 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
5. 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
C 我国各地日出东北 D. 澳大利亚小麦生长旺盛
【正确答案】3. A 4. D 5. B
【3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区域是亚欧大陆南部和印度洋北部的局部地区,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了高压,印度洋上形成了低压,由此判断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冬季。此时甲地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东北季风的冷空气,导致甲地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所以该月甲地比图中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半岛为索马里半岛,该半岛沿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炎热干燥,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
【5题详解】
由本题组的题的解析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即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巴西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雨季,草木茂盛,A错误。旧金山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正值冬季温和多雨,B正确。我国各地区冬季日出东南,C错误。澳大利亚处于南半球,小麦田处于收割、犁地阶段,D错误。故选B项。
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即当北半球处于夏季时,南半球是处于冬季的。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第十会晤在南美洲巴西利亚举行。图示为该大洲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以下现象最有可能在M区域出现是
A. 云 B. 大雾 C. 降水 D. 渔场
7. 形成M区域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赤道附近,空气对流强烈 B. 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尘粒多
C. 沿岸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D. 位于高山背风处,下沉气流强盛
8. 下列对图中沿岸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海域离岸风的风向为东北信风 B. 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C. 促进热量没有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 沿岸的气候类型向低纬度延伸
【正确答案】6. B 7. C 8. D
【6题详解】
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上涌水流即为秘鲁寒流。南美洲回归线附近的西海岸地区的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受秘鲁寒流降温作用的影响,该区域多大雾天气,B正确。云层多形成于高空,且热带沙漠气候云层、降水极少,渔场只形成于海洋之中,ACD错误。故选B项。
【7题详解】
大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空气对流强烈没有会形成大雾天气,且由材料信息可知M区域是位于回归线附近的,A错。空气中尘粒多,没有是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充足的水汽条件是大雾形成的重要条件,B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图示为南美洲大洲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上涌水流即为秘鲁寒流。南美洲回归线附近的西海岸地区的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受秘鲁寒流降温作用的影响,该区域多大雾天气,C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M区域是位于回归线附近的,该区域多下沉气流,风力是比较微弱的,D错误。故选C项。
【8题详解】
该海域离岸风的风向为东南信风,A错误。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区域的大渔场为秘鲁渔场,读图所学知识可知其是在上升补偿流即在秘鲁寒流的作用下而形成的,B错误。暖流可以促进热量没有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而图示区域的洋流为寒流,C错误。读图所学知识可知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该气候在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下向赤道的低纬度延伸,D正确。故选D项。
所学知识可知,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现实生活中,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由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甲、乙两时期拦门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径大 B. 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盐度较低
C. 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含沙量小 D. 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水位较高
10. 若该河口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那么由乙时期到甲时期的转变最可能出现在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11. 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带来的没有利影响有
①阻碍水流,没有利于泄洪排洪 ②拦截河流泥沙,净化河口水质
③淤塞河道,没有利于航运 ④阻碍鱼类洄游,生物量减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正确答案】9. D 10. C 11. A
【9题详解】
径大、流速快的河流所携带的泥沙颗粒大。由图可知,甲时期河口处为粗泥沙,而乙为细泥沙,甲时期河流携带泥沙至更远的地方,说明甲河口径大,水量大,A错误。由A的解析可知甲时期河流的径是比较大的,乙时期河流的径是比较小,乙时期河口地带来自陆地上的淡水量比较小,其盐度是比较高的,B错误。由A的解析可知甲时期河流的径是比较大的,乙时期河流的径是比较小的,甲时期河流的搬运能力比较强,泥沙的携带量也是比较大的,可知甲时期河流的泥沙含量更大,C错误。由前面的解析可知甲时期河流的径是比较大的,则甲时期的河口区水位也较高,D正确。故选D项。
【10题详解】
由本题组的题的解析可知甲时期河流径较大,此时时期应当为该区域的丰水期,而乙时期小,应为枯水期。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华北地区每年的7、8月为雨季。若该河口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那么由乙时期到甲时期的转变最可能出现在由枯水期向华北地区的雨季到来时期,选项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
【11题详解】
拦门沙位于河口地带阻挡河水流入海洋,没有利于泄沙排洪,①正确;泥沙堆积,航道变浅,没有利于航行,对海水自净和鱼类洄游影响没有大,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项。
所学知识可知,每年的7、8月份为我国华北地区的雨季。
第Ⅱ卷(非选一选 共160分)
二、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北段正式通气,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我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市、自治区,全线5111公里,分北段、中段、南段三段分期建设。其中,北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已建成投入使用1740公里。
俄罗斯进口资源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与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河北永清县作为环渤海地区国家干线管网系统重要的枢纽,中俄东线中段和南段在此交汇。
材料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示意图(左图)永清县位置坐标图(右图)
(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所区域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列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对应的自然带。
(2)修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会遇到哪些自然障碍?
(3)中俄东线中段和南段在河北永清交汇,管道的施工及后期运行对永清的环境可能带来哪些没有利影响?
(4)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意义。
【正确答案】(1)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或者回答体现了纬度地带性);所经区域在俄罗斯境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中国境内有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在俄罗斯境内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俄罗斯境内冬季漫长严寒,有效施工期短;冻土广布,施工费时费力。(从地形、低温、冻土三个角度回答)
(3)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排放产生污染;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破坏地表植被、土壤;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可能占用农田;可能会破坏地下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4)俄罗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保障国家能源,增加天然气进口多元性;改善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中国东部大气质量;有利于增进中俄经济交流,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增进两国友谊(任答2点即可)
【分析】
本题以中俄天然气工程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跨区域资源调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总体为南北走向,总体是从纬度较高的区域向纬度较低的地区或从纬度较低的区域向纬度较高的区域延伸的,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经区域在俄罗斯境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期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中国境内的黑龙江、吉林等省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期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在上海等地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期对应的植被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俄罗斯境内所经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期施工难度比较大;俄罗斯境内管道所处的纬度比较高,冬季漫长严寒,有效施工期短;且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境内天然气管道所处的纬度比较高,所在区域的纬度比较高,气候比较寒冷,这些区域的地下冻土分布量是比较大,施工费时费力,且可能会影响管道的性。
(3)管道的施工及后期运行产生的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会对该区域产生污染;管道铺设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管道的施工会破坏永清的地表植被以及土壤;管道的施工可能会影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管道的施工会占用农田;管道的施工及后期运行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污染该区域地下水。
(4)对于俄罗斯的意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俄罗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中国的意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增加了天然气进口多元性;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可以改善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有利于改善中国东部大气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有利于增进中俄经济交流,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且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本题组第二题,在回答本题时可以从施工难度、效施工期的长短以及地下冻土的分布等三个方面回答。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miǎn )池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十年九旱,疏松的沙质土壤,普通农作物收成差,唯独丹参在这里生长会有较好的品质,并产量高。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的郜龙蛟是一位返乡创业者,2013年开始带领3000多户农民种植中药材丹参脱贫致富,年额达几千万元。
材料二:为浇灌丹参,郜龙蛟一千多万元修建了灌溉系统,栽种时覆盖黑色地膜,有效地防止了杂草生长。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和品质,郜龙蛟又聘请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在丹参市场走低年份,建立分选站,组织农民把丹参按直径分成层次,直径大的卖高价,直径小的卖低价,折合后每公斤多卖5元钱。
材料三:渑池县在河南省的位置图
材料四:覆盖地膜的丹参苗及丹参图
(1)据材料推测丹参的生长习性。
(2)黑色地膜是如何使杂草无法生长的?
(3)说明渑池县丹参产业发展的成功条件?
(4)有人认为渑池县应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但也有人持意见,请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丹参生长习性:喜气候温和;喜光照充足;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答对两点即可)
(2)遮盖杂草,使其无法向上生长;黑色地膜阻隔太阳辐射,杂草获得太阳辐射量少使其难以生长;(答对两点即可)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温和适宜丹参生长;光照充足;沙质土壤,适合丹参生长;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给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建造了灌溉系统,满足灌溉条件;劳动力充足;市场有需求;通过分选,应对市场波动的风险。(答对4点即可)
(4)支持扩大种植丹参规模。理由:渑池县有相应的耕地,种植普通作物收成差;渑池县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丹参生长;渑池县的劳动力充足;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丹参种植规模。理由:种植粮食的耕地种植丹参,会使渑池县的粮食产量受下降;过量种植丹参,会使市场有可能饱和;同类农产品过多,会产生恶性竞争;盲目扩大规模可能导致过度垦殖,破坏植被,产生生态问题。
【分析】
本题以丹参的种植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所学知识由材料信息可知渑池县所在的区域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比较小,多晴天,其光照充足,且该区域多沙质土壤,由此可以推知丹参生长习性为:喜气候温和;喜光照充足;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
(2)地膜遮盖杂草,使其无法向上生长;黑色地膜阻隔太阳辐射,杂草获得太阳辐射量少使其难以正常生长。因此,可知黑色地膜可以使杂草无法生长。
(3)所学知识可知渑池县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的夏季气温比较温和,适宜丹参的生长;由材料信息可知渑池县的降水量比较少,多晴朗天气,其光照充足;且该区域为沙质土壤,适合丹参生长;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给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由材料信息可知渑池县建造了灌溉系统,满足了丹参的灌溉需求;该区域的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充足;市场对丹参的需求量比较大;由材料信息可知通过对丹参的分选,有效的应对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4)支持扩大种植丹参的规模。理由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渑池县有相应的耕地,种植普通作物的收成比较差;有本题组的第三题的解析可知渑池县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丹参生长;且渑池县的劳动力比较充足;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利于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理由分析:如果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粮食的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会使渑池县的粮食产量下降;过量种植丹参,市场有可能饱和;如果扩大丹参的种植规模,同类农产品过多,丹参市场会产生恶性竞争;盲目扩大规模可能导致过度垦殖,破坏植被,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等。
本题组第四题为一开放性试题,对于题干中的观点持何种态度皆可,但要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撑自己的立场。
地理选做题:(10分)(43—44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置答题。
14.【旅游地理】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全面完善的乌镇智慧旅游体系,整合旅游大数据为乌镇的旅游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实现乌镇“新”的飞跃。昔日的江南小镇层层蜕化,以崭新的面貌一跃成为“中国水乡古镇翘楚”, 似乎做到了“一样的小镇,没有一样的乌镇”,一时间吸引无数游人到此打卡“朝圣”。
简述乌镇旅游开发的条件,并分析5G应用为乌镇旅游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条件: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交通便利、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影响:通过旅游大数据,乌镇可以对游客画像及旅游舆情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协同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旅游创新等变革。(如智慧购票、智慧指引、智能监控、文物保护、景区管理、厕所管理、防范等领域的服务。)
【分析】
本题以乌镇旅游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乌镇旅游开发的条件:由图文材料信息可知乌镇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其位于长三角地带,距客源市场比较近,所在的区域内交通线众多,其交通便利,且乌镇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的接待能力比较强。影响:5G技术的应用乌镇可以通过旅游大数据,对游客的画像及旅游舆情进行分析,有效提升乌镇的协同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乌镇的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以及旅游创新等方面的变革,例如智慧购票、智慧指引、智能监控、文物保护、景区管理、厕所管理、防范等领域的服务。
在简述乌镇旅游开发条件时可以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客源市场、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等
四个方面来回答。
15.【环境保护】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先的光化学烟雾。它的特征是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们眼睛伤害植物叶子能使橡胶开裂,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50年代初美国加州生物化学哈根施密特确定了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继洛杉矶之后,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没有断出现,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之一。下图为1965年7月19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集中污染物(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O3臭氧)浓度一小时平均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确定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分,并分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天气条件?
【正确答案】汽车尾气:NO CO 光化学烟雾:NO2 O3 天气条件:气温高 晴天 风力弱
【分析】
本题以光化学烟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所学知识可知早上八点左右为上班的早高峰,此时出行的人比较多,大量汽车出行尾气的排放量是比较大。读图可知空气中NO、CO在早上八点前后浓度是的,可知汽车尾气的成分为NO、CO。光化学烟雾是在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后经阳光照射以及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形成的,可知之中12点时 的太阳辐射是最强的,可知12点前后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光照条件是的。读图可知12点左右NO2、O3浓度是的,由此可以确定光化学烟雾的成分为NO2、O3。光化学烟雾形成天气条件:在气温较高、晴天太阳辐射比较强烈、风力比较弱的条件比较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后与污染物混合形成的有害的浅蓝色烟雾。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二模)
一、选一选(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多瀑布),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十分丰富,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下图为刚果河水系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刚果河径的月份是
A. 3-4月 B. 6-7月
C. 9-10月 D. 12-1月
2. 有关刚果河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的说法没有正确的是:
A. 上游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
B. 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可全程通航,通航里程长
C. 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广阔淡水洋面
D. 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交替补给,水量大及年内变化小
2020年初,中国爆发了大规模新型肺炎疫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读权威部门2020年1月25日13:36分发布的疫情地图。
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此次疫情,下列说确的是
A. 疫情最严重的省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疫情迅速扩散的原因是人员流动频繁
C. 疫情严重程度自东北向西南减轻
D 由于气温低,难以存活,故无疫情
4. 为疫情传播,须最防控的是
A. 京广线 B. 京沪线
C. 陇海线 D. 湘黔线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人口发展的关键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口和城镇化的发展,读2011-2017年福建省流动人口规模情况图。
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福建省人口流动
A. 流动人口数量波动增加 B. 流动人口增速放缓,2014年出现负增长
C. 2016年流动人口增幅达到历史新低 D. 人口以从福建省流出为主
6. 福建省流动人口变化是因为当地
A.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B.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
C. 城市化水平高 D. 老龄化问题严重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南方某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流域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1995年以来,该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下图为流域没有同海拔高度下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和没有同高程下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百分比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没有正确的是
A.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没有断减少
B. 高程小于300m时土壤侵蚀面积,450-500m的侵蚀面积最小
C. 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
D. 300~400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治理区域
8. 相对于高海拔地区400m以下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 海拔低,坡度大
C. 耕地面积大,人类影响大 D. 土质疏松
9. 造成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
A.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丰富且相对集中
B. 纬度低,夏季气温高,风化作用强,土质疏松易侵蚀
C. 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植被破坏严重
D.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坡度大地形起伏大
下图为某大洲大陆西岸山地地形剖面及气温、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山地
A. 山地东西两侧气温垂直变率相当 B. 山麓东坡气温年较差小于西坡
C. 东坡5000米降水量约1000毫米 D. 山地西坡降水量总体大于东坡
11. 据图中信息可知
A. 西坡山麓为常绿硬叶林带 B. 东坡山麓为草原荒漠带
C. 西坡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D. 山顶无积雪冰川带分布
二、非选一选,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平陆运河是广西的世纪大工程,是广西内河水运中的一条出海通道,它全长133km,起点位于横县西津水库的平塘江口,然后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岭,经灵山县陆屋镇入钦江南下至钦州沙井入海。整个运河全程落差60米,可通航3000吨海轮。运河总600亿,建成后,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0km,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km。该运河了上百年,预计2029年建成。下图为中的运河示意图。
(1)目前,广西物资主要通过河运经珠江三角洲出海,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试分析产生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2)拟议中的运河,没有管是百姓还是当地政府都非常支持修建,但仍然多次受阻,试分析原因有哪些?
(3)简要分析平陆运河修建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刺梨是一种集食用、、、观赏为一体的亚热带水果,喜暖湿,阳光充足,耐贫瘠,适应性强,种植3年后即可产果。贵州盘关镇贾西村位于乌蒙山区,平均海拔1800米,村里25°以上坡耕地占一半。原来农业以大量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2014年盘关镇联合贾西村等7个贫困村,建立刺梨产园区。短短3年,曾经荒芜的石山,已是满眼的绿,刺梨种植面积达3.1万亩, 超过一半的人口实现脱贫。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使其成为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下图示意盘关镇位置。
(1)分析贾西村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
(2)贾西村在刺梨种植产果的前两年林下种植了中药材,请分析林下种植药材的。
(3)按照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促进以刺梨为基础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试题、3道历史试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题计分。
14.【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振兴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乡村旅游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畲村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东南部,自古便有“良田白米”的美誉,周边群山耸立,茂林修竹,美没有胜收。大畲村紧靠武夷山脉,山水奇特,客家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石城县大畲村还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称,吸引周边地区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近年来,大畲村积极利用村中的旅游资源,凭借4A级景区大畲村百荷园,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村中大概60%的村民投身于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先后有124户人家依靠旅游业脱贫。目前在大畲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大多数都是以农民自主发展为基础,缺乏相应规范标准,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也忽视对生态环境管理。
分析大畲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鄱阳湖,中国的淡水湖,是世界七个重要湿地之一,也是候鸟的天堂,每年冬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鸟。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泊污染日益严重,给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来源各异的废弃物在进入鄱阳湖后,受到水流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湖面集结形成水面污染,等到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面将滞留在堤岸上形成堤岸带(如下图),来年丰水期这些又将随着水位的上涨进入湖泊,从而导致湖泊越积越多,以往并未引起大家关注的水域污染越来越严重。
(1)根据材料,说出鄱阳湖堤岸带的主要来源?
(2)简述鄱阳湖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二模)
一、选一选(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多瀑布),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十分丰富,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下图为刚果河水系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刚果河径的月份是
A. 3-4月 B. 6-7月
C. 9-10月 D. 12-1月
2. 有关刚果河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的说法没有正确的是:
A. 上游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
B. 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可全程通航,通航里程长
C. 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
D. 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大及年内变化小
【正确答案】1. C 2. B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刚果河全流域进入雨季时,刚果河径达到,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故刚果河径达到在9-10月,选C,其它选项自然排除。
【2题详解】
由于刚果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刚果盆地,上游支流向盆地汇集,落差大,所以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故A正确,盆地内多瀑布,中游有7个大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没有可全程通航,故B错,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流径大,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故C正确,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大、年内变化小,故D正确,本题让选错误的答案,故选B。
2020年初,中国爆发了大规模新型肺炎疫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读权威部门2020年1月25日13:36分发布的疫情地图。
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此次疫情,下列说确的是
A. 疫情最严重的省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疫情迅速扩散的原因是人员流动频繁
C. 疫情严重程度自东北向西南减轻
D. 由于气温低,难以存活,故无疫情
4. 为疫情传播,须最防控的是
A 京广线 B. 京沪线
C. 陇海线 D. 湘黔线
【正确答案】3. B 4. A
【3题详解】
疫情最严重的是湖北省,而逆城市化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故A错;人员流动频繁,接触多,易于疫情扩散,故B对;疫情南方更严重,故C错;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及与武汉市交流方面都相对稀少,疫情较轻,故D错
【4题详解】
京广线湖北省武汉市,该地疫情最严重,往来人员流动频繁,必须防控。其他铁路沿线疫情情况相对较轻,故A正确,排查其它选项。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人口发展的关键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口和城镇化的发展,读2011-2017年福建省流动人口规模情况图。
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福建省人口流动
A. 流动人口数量波动增加 B. 流动人口增速放缓,2014年出现负增长
C. 2016年流动人口增幅达到历史新低 D. 人口以从福建省流出为主
6. 福建省流动人口变化是因为当地
A.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B.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
C. 城市化水平高 D. 老龄化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5. C 6. B
【5题详解】
据图可知,流动人口数量先增后减,故A错;流动人口增速放缓,2015年才出现负增长,故B错;2016年人口增幅达到历史新低,故C对;福建省为沿海省份,经济发达,人口流入为主,故D错。
【6题详解】
福建省流入人口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产业转移的结果,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故B对;当地人口增长较慢,A错;当地城市化水平高,老龄化问题严重,没有是流动人口变化的原因,故CD错。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南方某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流域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1995年以来,该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下图为流域没有同海拔高度下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和没有同高程下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百分比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没有正确的是
A.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没有断减少
B. 高程小于300m时土壤侵蚀面积,450-500m的侵蚀面积最小
C. 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
D. 300~400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治理区域
8. 相对于高海拔地区400m以下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 海拔低,坡度大
C. 耕地面积大,人类影响大 D. 土质疏松
9. 造成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
A.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丰富且相对集中
B. 纬度低,夏季气温高,风化作用强,土质疏松易侵蚀
C. 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植被破坏严重
D.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坡度大地形起伏大
【正确答案】7. B 8. C 9. C
【7题详解】
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1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没有断减少,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故A、C正确,根据材料2,微度侵蚀随海拔升高是没有断减少的,而总侵蚀量是300-350m,应作为水土流失治理区域,总侵蚀量最小应该是大于500m,所以B选项描述没有正确,D正确,答案选B。
【8题详解】
题目问的是相对于高海拔地区400m以下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是区域差异分析。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为季风气候,对该地土壤侵蚀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这是大尺度区域,400m以上和以下气候差异较小,所以A错;丘陵低海拔地区,地势较平坦,故B错;耕地面积大,人类频繁,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故C正确;南方低山丘陵以红壤为主,土质没有疏松,所以D错。
【9题详解】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C正确。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广,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集中,自然原因没有是主要原因,故A错,我国南方降水多、侵蚀作用强,土质没有疏松,故B错,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大多介于200-500m间,海拔没有高,坡度和缓,地形起伏小,故D错。
下图为某大洲大陆西岸山地地形剖面及气温、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山地
A. 山地东西两侧气温垂直变率相当 B. 山麓东坡气温年较差小于西坡
C. 东坡5000米降水量约1000毫米 D. 山地西坡降水量总体大于东坡
11. 据图中信息可知
A. 西坡山麓为常绿硬叶林带 B. 东坡山麓为草原荒漠带
C. 西坡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D. 山顶无积雪冰川带分布
【正确答案】10. D 11. B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山地东侧气温垂直变率大,山麓东坡气温年较差大于西坡,AB错;东坡5000米降水量约700毫米,故C错,山地西坡降水量总体大于东坡,故D正确。
【11题详解】
根据西坡山麓1、7月气温及年降水量可推测该地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A错,西坡山麓地处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东坡山麓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B正确,C错误;由于山顶1月最热月均温仍低于0℃,故存在积雪冰川带,D错误。
二、非选一选,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平陆运河是广西的世纪大工程,是广西内河水运中的一条出海通道,它全长133km,起点位于横县西津水库的平塘江口,然后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岭,经灵山县陆屋镇入钦江南下至钦州沙井入海。整个运河全程落差60米,可通航3000吨海轮。运河总600亿,建成后,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0km,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km。该运河了上百年,预计2029年建成。下图为中的运河示意图。
(1)目前,广西物资主要通过河运经珠江三角洲出海,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试分析产生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2)拟议中的运河,没有管是百姓还是当地政府都非常支持修建,但仍然多次受阻,试分析原因有哪些?
(3)简要分析平陆运河修建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正确答案】(1)广西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都是自西向东经珠江三角洲入海;分水岭把沿海与内陆分隔开来,缺少联接内陆与沿海的河流;连接沿海与内陆的铁路网没有发达,且运费较高;广西矿产资源丰富,内河航运运量大、运费低。
(2)开凿运河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广西的财力没有能单独支持;运河的修建会影响珠江下游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发展;使钦江鱼等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造成没有可逆转的生物苦难;钦江下游地势低平,开挖运河有可能带来洪涝灾害;运河开挖工程量大,可能带来文物古迹、古村落的破坏。
(3)平陆运河修建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实现海陆联运;缩短航运线路,节约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带动广西资源外运,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合理调整和布局产业链。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涉及交通线的区位、影响、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广西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都是自西向东经珠江三角洲入海,分水岭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把内陆和南部沿海分隔开来,使河流没有能向南入海,广西地表崎岖,连接沿海与内陆的铁路网没有发达,运费也较高,广西矿产资源丰富,内河航运运量大、运费低,所以广西物资主要通过河运经珠江三角洲出海,距海远,运量有限,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2)据材料可知,平陆运河里程较长,整个运河全程落差60米,说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开凿运河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运河总600亿,广西属于我国西南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财力没有能单独支持,运河的开凿会对河流起到分流的作用,会影响珠江下游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发展,运河会改变地表径流,使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造成没有可逆转的生物苦难,破坏生态平衡,钦江下游地势低平,开挖运河有可能带来洪涝灾害,运河开挖工程量大,可能带来文物古迹、古村落的破坏。
(3)平陆运河修建改变内河航运只能通过珠江入海的局面,实现海陆联运,有利于完善交通网,据材料可知,建成后,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0km,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km,节约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资源的外运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合理调整和布局产业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刺梨是一种集食用、、、观赏为一体的亚热带水果,喜暖湿,阳光充足,耐贫瘠,适应性强,种植3年后即可产果。贵州盘关镇贾西村位于乌蒙山区,平均海拔1800米,村里25°以上坡耕地占一半。原来农业以大量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2014年盘关镇联合贾西村等7个贫困村,建立刺梨产园区。短短3年,曾经荒芜的石山,已是满眼的绿,刺梨种植面积达3.1万亩, 超过一半的人口实现脱贫。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使其成为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下图示意盘关镇位置。
(1)分析贾西村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
(2)贾西村在刺梨种植产果的前两年林下种植了中药材,请分析林下种植药材的。
(3)按照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促进以刺梨为基础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正确答案】(1)贾西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量大且多暴雨;贾西村原农业生产坡耕地比例高、坡度大(多陡坡),降雨后坡面径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导致土壤流失;(原来农业以大量种植玉米、土豆为主)经常翻动土壤,使土壤疏松,同时过度开垦耕地导致植被破坏,使表层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地越种越薄;
(2)形成立体发展,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刺梨效益产生前,农民通过药材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中药材与刺梨树一起)增加了植被层次,增强植被的保水保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
(3)发展刺梨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推广良种,提高刺梨产量和品质;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其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刺梨种植和相关产业发展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详解】(1)本题可采用溯源分析的方法来获得答案:即根据材料可知当地因原有农业生产而导致土壤厚度变薄,即可推测导致土壤变薄的直接原因应与水土流失有关(当地为山区,坡地开垦易造成此类现象);而下一步则材料分析当地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具体则应从三方面来分析:一是“水”即当地降水情况:由材料可知当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故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夏秋季节降水量大且多暴雨;二是“土”即疏松的土壤,根据材料当地原有生产方式是以大量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即可知地表土壤会因农业生产而经常翻动,故土质疏松;三是“流失”,即流水冲刷带走表土。当地为山地,地表坡度大,当降水量大时,坡面径流的流速快、侵蚀力强;且由于当地“大量”种植玉米、土豆可知当地耕地面积大,当地以山区地形为主,故可知当地坡地开垦比例应较高。由于过度开垦坡地则易导致山坡因植被覆盖率低(耕地的植被覆盖率低于自然植被)而使坡地表层土壤因失去植被保护而水土流失严重。以上的分析即可答题。
(2)此题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由题意可知中药材种于林下,故可以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经济效益:即刺梨的经济效益产生前,农民通过药材种植先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加经济收入);三是环境效益:增加了植被层次,增强植被的保水保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据此即可答题。
(3)所谓“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即是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在制定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时,应兼顾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由材料可知当地的核心产业是刺梨种植业,所以经济发展策略就应是以发展刺梨种植(即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推广良种,提高刺梨产量和品质)及相关产品加工业(发展刺梨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政策促进:(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其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和拓展相关产业(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几个方面来作答。环境保护策略就应是: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试题、3道历史试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题计分。
14.【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振兴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乡村旅游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畲村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东南部,自古便有“良田白米”的美誉,周边群山耸立,茂林修竹,美没有胜收。大畲村紧靠武夷山脉,山水奇特,客家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石城县大畲村还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称,吸引周边地区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近年来,大畲村积极利用村中的旅游资源,凭借4A级景区大畲村百荷园,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村中大概60%的村民投身于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先后有124户人家依靠旅游业脱贫。目前在大畲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大多数都是以农民自主发展为基础,缺乏相应规范标准,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也忽视对生态环境管理。
分析大畲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正确答案】产品种类匮乏,新颖度低;管理水平较低,管理“重经济轻生态”;宣传手段落后,宣传途径单一。对乡村旅游发展编制科学总体;出台鼓励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整合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加强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旅游资源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据材料可知,大畲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主要旅游资源是自然景观--山水、竹林,人文景观--客家古迹,旅游资源种类匮乏,独特性差,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经济落后、从业人员都是农民,管理水平较低,以农民自主发展为基础,缺乏规范性管理标准,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民文化程度低,宣传手段落后,宣传途径单一。解决措施是:要对乡村旅游做出总体,当地政府要出台鼓励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增强集群性,打造有特色旅游产品,增强品牌效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完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等。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鄱阳湖,中国的淡水湖,是世界七个重要湿地之一,也是候鸟的天堂,每年冬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鸟。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泊污染日益严重,给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来源各异的废弃物在进入鄱阳湖后,受到水流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湖面集结形成水面污染,等到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面将滞留在堤岸上形成堤岸带(如下图),来年丰水期这些又将随着水位的上涨进入湖泊,从而导致湖泊越积越多,以往并未引起大家关注的水域污染越来越严重。
(1)根据材料,说出鄱阳湖堤岸带的主要来源?
(2)简述鄱阳湖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1)渔民及渔业带来;沿岸居民生产生活;旅游业发展游客带来;鄱阳湖支流带来。
(2)影响湖泊水质,危害居民健康;鄱阳湖除了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是重要的候鸟保护区,威胁鄱阳湖生态平衡;影响当地旅游景观;影响渔业的发展。加强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处理设施的建设;定期清理湖面及堤岸,在鄱阳湖丰水期对湖面进行清理,在枯水期则对堤岸进行清理;强化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政府加强监管。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涉及环境污染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1)据材料可知,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湖泊污染日益严重,所以鄱阳湖的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鄱阳湖周边的渔民及渔业会带来,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会产生大量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带来大量,由支流带来,导致各种越积越多。
(2)固体会污染湖水,影响水质,危害居民健康,据材料可知,鄱阳湖除了具有丰富渔业资源,还是重要的候鸟保护区,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渔业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破坏当地旅游景观,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治理措施: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建设处理设施,减少的排放,派人定期清理,在鄱阳湖丰水期对湖面进行清理,在枯水期则对堤岸进行清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非选一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省桂林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省桂林高考地理【文综】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地地表形态演化顺序是, 该地区可能位于, 该国洪涝主要集中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