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能源1 常用的燃料教案
展开湘科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
3.1《常用的燃料》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燃料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燃料可以给我们提供热能、动力和光能,是能源。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常用的燃料,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知道煤的形成过程。并且知道与煤的形成过程相类似,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大量的生物遗体经过长时间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也叫化石能源。它们是自然界经过极其漫长年代才形成的、越用越少、短期内无法恢复的不可再生能源。
(2)科学思维:能阅读资料推测煤的形成并得出结论,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所蕴藏能量的最终来源。
(3)探究实践:能查阅资料了解常用燃料的名称及来源,能整理身边常见的能源并进行分类。
(4)态度责任:对燃料种类及其发展、煤的形成有探究兴趣,积极查证并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懂得燃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到能源的不可或缺性。了解不可再生能源需要极其漫长年代才能形成,具有节能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煤火炉,燃气灶,电视机,电灯泡,轮船搏浪汽车跑,火箭腾空飞得高。要问能量哪里来?地球蕴藏太阳照。
(2)提问引入:煤火炉、燃气灶需要的燃料分别是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常用的燃料》。
(3)介绍并举例: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燃料可以给我们提供热能、动力和光能,它是一种能源。例如,教材P22上方两幅图,左边火塘取暖所用燃料是木头,给人们提供了热能和光能;右边蒸汽火车所用燃料是煤,给人们提供了热能、动力和光能。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常用的燃料
(1)明确任务:分组,查阅资料,了解常用燃料的名称及来源,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分类整理:将所调查的燃料按名称分类整理,分为两类:来自草木等生物燃料及其制品和来自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
(3)交流:通过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5)小结:早先,人们主要用草木等生物燃料,现在人们多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6)思考:想一想,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1)明确任务:探究煤是怎样形成的?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
(2)作出推测:根据上述资料,推测煤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系,写出你的推测和依据,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课件出示煤的形成示意图,讲解:地球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4)根据示意图,整理并完善推测过程。
(5)学生汇报推测结果。
(6)讲述: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
a.地壳运动造成大量植物死亡、堆积、下沉。后来,植物遗体慢慢变成了泥炭。
b.地壳继续下沉,覆盖层逐渐加厚,泥炭继续发生变化,慢慢变成褐煤。
c.如果地壳继续下沉,褐煤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继续发生变化,慢慢变成烟煤、无烟煤。
(7)对比:将我们的推测与科学家的研究结论进行对照。
(8)交流并汇报: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推测和科学家的结论有哪些异同?
(9)小结:
a.科学家还发现,与煤的形成过程相类似,石油、天然气也是古代大量的生物遗体经过长时间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b.煤、石油、天然气也叫化石能源。它们是自然界经过极其漫长年代才形成的、越用越少、短期内无法恢复的不可再生能源。
(10)交流:想一想,煤、石油、天然气储存的化学能是从哪里来的?
(11)学生汇报。
(12)小结:煤、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于远古的植物和动物,最根本的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就是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糖类化合物,这实际上是将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含的化学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
(三)整理,下课。
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学习了科学1 总结我们的科学学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学习了科学1 总结我们的科学学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 蓝天的梦想教案: 这是一份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 蓝天的梦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2 从家乡的小河说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2 从家乡的小河说起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