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机械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机械运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5m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
1.(2020海南)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 m
2.(2020山西)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 0.5m B. 1.5m C. 2m D. 2.5m
3.(2020广州市)图为试卷示意图,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
A. 27m B. 27nm C. 270cm D. 270mm
4.(2020甘肃省天水市)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50m跑测试中,九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
B. 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7m
C.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10.5cm
D. 一位九年级男同学受到的重力约为90N
5.(2020广东省)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原子 电子 原子核
6.(2020福建省)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0山东青岛)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8.(2020四川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9.(2020四川自贡)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边树木 B. 远处高山 C. 公路路面 D. 乘坐的公交车
10.(2020河北)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
A. 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 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 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 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11.(2020河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
A. 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
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
C.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
D. “天眼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
12.(2020湖北黄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3.(2020上海)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若第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则( )
A. 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B. 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
C. 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 D. 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
14.(2020广西贵港)在贵港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5.(2020湖北武汉)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能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等服务。
(2)“北斗”让天地互通更加智慧。在某公交车站,一同学从电子站牌上看到辆公交车需要用时6分钟行驶3.2千米才能到达某站,由此他预测该车的速度是______千米/小时,该车实际上提前8秒到达此站,它的行驶速度是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米/秒。
16.(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0.8s,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车经过B点后的运动情况是______。
17.(2020山东济宁)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_____(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______vB(选填“=”“>”或“/=/12.5m;故选项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甲的运动方向与乙相反时,丙行驶方向可以与甲相同,也可以相反,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3)若乙的运动方向与甲相同,甲、乙间的距离为10m-5m=5m,甲、丙同向行驶时距离为10m-2.5m=7.5m,5mvB。
故答案为:(1)A;(2)>。
(1)根据图示判断A、B两球的运动状态。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示比较A、B两球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得出结论。
此题考查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
18.【答案】 地铁
【解析】解:
地铁启动时,小丽看见墙上的广告牌快速向后飞去,广告牌相对于地铁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以小丽乘坐的地铁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地铁。
19.【答案】运动
【解析】解:
(1)运输机是被研究的对象,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运输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是运动的。
20.【答案】2.12
【解析】[1]由甲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刻度尺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木块的长度为2.12cm。
21.【答案】2.00
【解析】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物体的长度是2.00cm;
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甲可知,物体的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22.【答案】km 运动 6000
【解析】解:(1)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可知,南京长江五桥约10.33千米。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与江面航行的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v=72km/h=20m/s,t=5min=300s,
则根据v=st可得,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vt=20m/s×300s=6000m。
故答案为:(1)千米;(2)运动;(3)6000。
(1)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解答;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3)根据速度公式v=st可求汽车通过的路程。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3.【答案】静止 0.5 2
【解析】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0~1s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0.5m/s;
(3)物体在4~6s的速度为1m/s,由v=st可知,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s=vt=1m/s×2s=2m。
故答案为:(1)静止;(2)0.5;(3)2。
(1)(2)根据图象判定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行驶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24.【答案】刻度尺 小 0.3
【解析】解:(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st,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实验时为了便于计时,需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因此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些;
(3)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st=0.9m3s=0.3m/s。
故答案为:(1)刻度尺;(2)小;(3)0.3。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st,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st出平均速度,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
25.【答案】停表、刻度尺 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B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
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st 若v>30km/h则超速,若v≤30km/h则不超速
【解析】解:
(1)根据v=st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所以需要停表和刻度尺;
(2)实验步骤:
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B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
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st;
(3)实验结论:若v>30km/h则超速,若v≤30km/h则不超速。
故答案为:(1)停表、刻度尺;(2):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B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
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st;
(3)若v>30km/h则超速,若v≤30km/h则不超速。
(1)根据v=st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2)用停表测量时间t,用刻度尺测量路程s,用v=st算出平均速度;
(3)用算出的平均速度与30km/h比较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测量,设计、叙述测量汽车速度的测量方法是关键。
26.【答案】0.34 > 2st甲-t乙
【解析】解:(1)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0.001s=0.34m;
(2)由记录过程知,t甲比t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t甲>t乙;
(3)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t=t甲-t乙2,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st=2st甲-t乙。
故答案为:(1)0.34;(2)>;(3)2st甲-t乙。
(1)根据速度公式s=vt计算声音的传播距离;
(2)根据题意分析两手机记录的时间;
(3)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求声音的传播时间,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7.【答案】解:
(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的意思:汽车通过该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
“××隧道3600m”,是指从隧道全长3600m;
(2)已知t=3min=0.05h,隧道全长s=3600m=3.6km,
方法一: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其速度v=st=3.6km0.05h=72km/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4—《热学实验》,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2—《光学实验》,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0—《力学作图》,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