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备考专题练(13份)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备考专题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备考专题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王阳明诗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农业生产技术停滞 B.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C.封建统治潜藏危机 D.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王阳明为官时曾制定《南赣乡约》,其中有“男女长成,各宜及时嫁娶;往往女家责聘礼不充,男家责嫁妆不丰,遂致愆期(延期)”,要求德高望重的“约长”担负疏通责任,“随时(促成)婚嫁”。这一规定( )
A.削弱了宗族的凝聚力 B.表明乡民接受了理学思想
3.王阳明诗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B.强调个人主体意识
C.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D.突出儒家学说地位
4.乾隆十二年,盐邑(浙江海盐县)地狭人众,力耕不足糊口,比户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则举家聚哭。盖农家全持蚕以为耕耘资,蚕荒则田芜,揭债鬻子,惨不免云。由此可见,当地( )
A.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B.经济作物种植制约农业生产
C.粮食的供求影响人民生活
D.自给性的粮食生产有待加强
5.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6.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7.明朝以前,文人售画名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伐”;清朝郑板桥也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了当时( )
A.文化消费成社会消费主流
B.绘画风格发生巨变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念
D.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8.清代外销瓷大部分是根据欧洲市场的需求定制宗教题材或家族纹章的瓷器,大约从康熙晚期开始,订购商大多只从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指导监督画工完成图案绘制后烧制出釉上彩绘瓷器,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由此可知( )
A.瓷器销售被十三行所垄断
B.外商管理政策影响瓷器制作
C.广彩瓷器是官窑瓷器代表
D.交通条件造成对外贸易不便
9.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 )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
10.清朝前期,蒙、藏、维等边疆民族上层逢年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为“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上层至木兰狩猎并赐宴的制度称为“围班”。“年班”和“围班”制度的实施( )
A.加强了边疆民族交融
B.推动了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C.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D.体现了皇权不断强化的特征
11.长久以来,蔗糖在食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蔗糖是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进贡来的珍品。唐太宗曾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留学生使团学习制糖技术,制出了品质远胜于西域石蜜、颜色黄白的好糖块。据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此时蔗糖已用于治肺寒、咳嗽上气等疾病。两宋时期,王灼编写了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明清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白糖”,糖制品成为大众食品,国外销售区域遍及亚洲、美洲、欧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
——摘编自任小宇《中华帝国视野下的蔗糖史》
材料二 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市场的蔗糖输出大国,台湾甚至被称为“东方甜岛”,中国几乎垄断整个东亚的糖品贸易。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甘蔗糖业日渐萎缩,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糖业旧格局逐渐瓦解。仅1929年,进口洋糖(以甜菜为原料)高达89万吨,价值银元1.578 7亿,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
——摘编自赵国壮《近代东亚糖业
格局的变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传统制糖业日渐萎缩的原因。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元年明太祖召孔子后人孔克坚(任元朝国子祭酒)觐见,克坚称疾不往。明太祖敕谕:“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闻尔抱风疾,果然否?若无疾而称疾,则不可。谕至思之。”孔克坚急忙觐见。明太祖说:“尔年几何?”孔克坚说:“臣年五十有三。”明太祖说:“尔年虽未耄,而疾婴之,今不烦尔官,但尔家先圣之后,为子孙者不可以不务学。朕观尔子资质温厚,必能承家,尔更加诲谕,俾知进学,以振扬尔祖之道,则有光于儒教。”过了几天,又召见孔克坚说:“尔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经世,万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有赖焉。故尔孔氏高出常人。常人且知求圣贤之学,况孔氏子孙乎?尔宜勉尔族人,各务进学。”又说:“朕不授孔克坚以官者,以其先圣之后,特优礼之,故养之以禄而不从之以事也。”
——整理自《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一》
(当时史官记录)
材料二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者。”前衍圣公国子祭酒克坚记。
——孔克坚所记录撰写的石碑
原文(今存孔府)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宣召孔克坚觐见的原因。
(2)请从两份记录中提取可信内容,简述上述召见的概况,并指出这两份记录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C
6.C
7.C
8.B
9.C
10.C
11.(1)特点:技术不断革新,明清时期达到世界领先;统治者推动;形成重要理论成果;由贵族食品到大众食品。
作用:用途广泛,医药、烹饪等;推动农业技术、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和中外贸易发展。
(2)原因:《马关条约》签订,“东方甜岛”台湾被割让;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传统蔗糖手工业逐渐破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制糖技术与原料的变革;军阀混战促使社会环境动荡。
12. (1)原因:儒家思想(理学)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孔克坚是孔子后裔,具有象征性;明太祖为强化新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与元政权争夺正统地位);利用儒家的天命观维护统治;重视纲常伦理,教化民众,确立明朝的统治思想。
(2)概况:洪武元年(明朝初立),明太祖召见孔子后裔孔克坚。明太祖询问了孔克坚的个人情况,并诫勉其承继孔子思想,光大儒学,但却没有委任曾任元朝国子祭酒的孔克坚以官职。明太祖在此次召见中表明了对儒学的态度,肯定了儒学的重要地位,也使明政权获得正统性。
不同之处:材料一《明太祖实录》以文言文书写,材料二碑记则属于口语;材料一有经过史官修饰,材料二较为原始(反映细节、较具体);材料一记述了召见的背景,材料二回避了召见背景;材料一有孔克坚托病不应诏的情节,材料二没有;材料一与材料二对于第二次召见的内容描述不一致;材料一记载了不委任孔克坚官职的原因,材料二记载不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0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复习讲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统编版通用),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新特点,关于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古代史整合——【备考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梳理(统编版),共21页。
这是一份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训练题--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